李泱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作文教學要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在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本腿绾卧谧x中探寫、提高寫作水平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閱讀;寫作;聯(lián)系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是否完全合乎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系。”這句話道破了讀與寫的緊密聯(lián)系。早在古代也已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說法。顯然,教師已經(jīng)意識到只有在讀中探寫,才能真正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那么如何引導學生細讀文本,關注表達,提高寫作能力呢?
一、細解文本,模仿練筆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表達欲望,學習了課文中的語段,讓他們模仿課文例子,用自己掌握、積累的語言文字對自己熟悉的事物進行描述,正是滿足了兒童的心理需要。通過課內(nèi)的范式學習、課外的有效“傾吐”,把兩者聯(lián)系起來,使之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從而能迅速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這里,我認為讓學生學會仿寫是訓練學生表達的最好形式。
1.模仿修辭手法練筆
遣詞造句是寫文章的基礎,詞、句對于一篇文章來講,就好像磚頭和房子的關系一樣,盡管小,但它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所以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應從最基本的句子開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一些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特別值得學生仿寫,如,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反問句等。教學中,可以適時地引導學生運用這些修辭手法當場練筆,使句子生動形象。
2.模仿描寫手法練筆
文章中有許多描寫手法值得學生仿寫。如,四年級《天鵝的故事》,在引導學生感受天鵝破冰的壯觀場面,被天鵝的勇敢無畏、無私堅強深深打動之后,教師再次引導學生閱讀這兩個場面:一個是對一只老天鵝破冰場面的特寫;另一個是對眾天鵝破冰場面的描寫。有點、有面,點面結合,這是關于場面描寫的一種方法。隨后我鼓勵學生采用這種方法寫一寫拔河比賽時的情景。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將感受場面、學習語言、情感熏陶、領悟表達有機結合在一起,很自然地實現(xiàn)了閱讀與表達的相互結合。
3.模仿篇章結構練筆
結構的仿寫可以是段落結構仿寫,也可以是文章結構仿寫。學生接觸較多的文章結構是總分總式、總分式、分總式、先概括后具體等。教學中,教師要相機引導學生進行仿寫。
二、關注表達,多管齊下
我認為:高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掌握了較多的寫作方法,拓展練筆比較適合他們。因此,我們在教學時必須把課文教學延伸到課外,從關注文本的表達入手,創(chuàng)設情境來訓練學生的表達。把訓練表達與相關的生活和課外閱讀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用自己的課外閱讀、生活經(jīng)歷來充實課文教學,使我們的閱讀教學更加靈動而豐滿。
1.巧填課文空白
作者常常運用空白的藝術,把一些內(nèi)容留給讀者自己,讓讀者循著作者的思路去思考、想象。讓學生填補出這些空白,既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能力,又能使學生全面完整地把握內(nèi)容,披文入境,融合進文中,走入人物心中。這樣的設計可謂一石三鳥。當然,這些空白處要能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話可寫,這樣的結合點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豐富故事情節(jié)
我們的教材中,詩歌語言精練,內(nèi)涵豐富,意境深遠,給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間。教學中,我有選擇性地讓學生在熟讀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把一些詩歌編寫成一個個小故事。這樣既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詩歌的意境,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學生大多是非常喜歡的。
3.感受人物內(nèi)心
有些課文,從文本內(nèi)容表面看不到什么,但是仔細研讀,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在文字的背后,還有著更深層的東西等著我們?nèi)ネ诰颉?/p>
4.續(xù)寫課文結尾
有許多課文的結尾處,雖意猶未盡卻戛然而止,留給了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教師引導學生,依據(jù)原文,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續(xù)寫,對于發(fā)展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合理性思維,培養(yǎng)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幫助。
5.撰寫讀后感想
在學生研讀課文的同時,或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表達特點之后,引領學生進行研討、探究、議論、評價,寫“讀書筆記”或“讀后感”類文章,抒寫學習所得、所思等,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表達思維和思想認識水平。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苯滩闹胸S富的訓練內(nèi)容為學生的作文提供了鮮明的畫面和可以延伸的思維空間。讀寫結合培養(yǎng)了學生想象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提高了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達到了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目的。
當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應細細解讀文本,以作者的文本表達方法為基石,善于捕捉機會,挖掘練筆的素材,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練筆,以此來訓練學生的表達,決不可簡單機械地重復練習。這樣,才會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閱讀教學得到有效的延伸。
參考文獻:
孫玉娥,趙福玉.小學生讀書興趣的培養(yǎng).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4(06).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馬杭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