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拉拉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出臺及實施,新課程音樂教育提出:“以審美為核心,淡化教育活動中那種以傳統(tǒng)的知識傳遞過程,代之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師生雙方相互協(xié)作,相互吸引的情感教育”。從審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樂教學活動并進行卓有成就的教學實踐,已成為學校當前音樂教學改革的熱門課題和必然趨勢。
關鍵詞:審美趣味;寓學于“玩”;多元文化;創(chuàng)新思維
一、對審美趣味的培養(yǎng)
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新課程標準的理念、面對課程改革的要求,我認為,提高審美趣味首先可從創(chuàng)設美好的課堂情境入手。如:通過語言、光線、美術、音樂、桌椅擺設等音樂教學策略,依據(jù)音樂審美的目標和學生的心理特征,自覺地運用審美因素,按照音樂教學的審美規(guī)律、精心創(chuàng)設音樂審美情境。學生在這種特定的音樂審美情境中觸景生情,在教師的引領下,獲得審美情感體驗,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情境,其目的也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心境,喚起學生對音樂審美注意。
二、對審美趣味的擴展
有人說,兒童天生是玩家,玩是兒童的天性,他們樂意玩,喜歡玩。我認為寓教于“玩”,其實對孩子的學習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對于這一點,我在課堂教學中,將許多游戲加入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以課堂暢游的形式,以“玩”為主,以“目的”為輔。教師要對活動的結果有一定的預見性并將體驗收獲作為評判標準。此外,我發(fā)現(xiàn)在玩的過程中可以提升了對課文歌曲的學習能力,且這個時候往往是最能進行審美滲透的時間段。寓“玩”于學,不正是提高學生審美興趣的有效途徑嗎!
三、對審美趣味的深化——理解多元文化
課改之事,史無前例,無本可套。作為一線的教師,如何適應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如何在教學改革中發(fā)揮自己能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呢?我的做法是把相關內(nèi)容引入音樂課堂,形成一種多元化的教學主題,淡化學科體系,強化課程體系,著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下面,我從以下兩個方面談談我對優(yōu)化教學、深化教學的感受。首先,提倡學科綜合已成為當前教改的一種必然趨勢,音樂中的學科綜合應以審美為核心,興趣為動力,以音樂為主體的學科之間的有機融合,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將音樂與多學科知識巧妙地結合,使音樂課堂充滿無限生機。其次,表演進課堂。學生天生愛表演,也善于表演,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當學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時,我總試著讓學生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中,用身段、手勢、表情、眼神等自我表演,邊唱邊舞。學生自由發(fā)揮,教師加以引導。
總之,一切藝術活動都源于生活,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趣味,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身心健康、審美情趣和審美情感為內(nèi)涵,以培育人的審美意識,身心和諧發(fā)展為目的,投入到“以人為本”音樂教學中。
(作者單位 浙江省溫州龍港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