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英
摘 要:一直以來,召開家長會都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因為要管理好學生,應做到家長與教師雙管齊下。而家長會的召開則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有助于教師與家長深入了解學生。然而傳統(tǒng)的家長會基本都是教師向家長通報學生的各種情況,然后要求家長如何配合學校管理等,家長會完全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對此,作為新時期的班主任,應積極創(chuàng)新家長會的形式,使之真正為學校管理而服務。
關鍵詞:新時期;班主任工作;家長會;召開形式;探索
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班主任適時地召開家長會是極有必要的。家長會的召開是班主任在真正了解學生實際、發(fā)現(xiàn)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而并非傳統(tǒng)的開學初、考試后、期末放假前的一成不變的模式。那么,在新時期,班主任如何積極進行家長會形式的探索,切實通過家長會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呢?針對這一問題,筆者結合自身實踐,認為新時期的班主任應積極創(chuàng)新家長會的形式,采用以下多種形式的家長會召開方式,切實讓家長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一、座談式家長會
座談式家長會是指家長與教師進行平等地溝通與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互相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然后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共同獻策、支招,為班級的管理、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更好的基礎。具體而言,班主任可以在座談會開始之前邀請幾位教子有方的家長進行發(fā)言準備,以便在家長會中跟其他家長介紹自己的經(jīng)驗,便于各家長在座談過程中取長補短。座談式家長會更有利于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的溝通,從而更能幫助學校與家長雙管齊下,管理好學生,最終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二、主題式家長會
針對以往家長會中又是通報成績,又是關于紀律等繁雜的情況,主題式家長會的會議內容顯得更加明確。以往的家長會涉及內容太多,教師講了很多,家長能記得的卻很少,這樣的家長會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對此,班主任可以針對某一突出問題召開主題家長會,讓家長明白此次家長會的目的,從而更好地參與到會談中,進而解決相關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召開家長會的目的更容易達到。比如,主題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或者是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家長會結束后各位家長就能目的性很強的配合學生、教育學生,必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釋疑式家長會
實踐證明,家長對學校、對班級、對教師了解的程度直接影響著自身對學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試想,家長對自己孩子所在學校的情況一無所知,又如何能很好地配合學校、教師的教育工作呢?對此,班主任可以及時召開釋疑式家長會,讓家長們更多地了解學校,了解教師,從而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當然,這種形式的家長會就不一定只有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參加,還可以有學校領導、學生代表等參加,充分讓家長深刻認識學校教育,從而加強對教師的理解與信任,積極配合學校及教師的工作。
四、分類式家長會
以往的家長會基本都是全班性的,要求所有家長都參加。而實際上,一場家長會開下來,許多家長都覺得似乎自己并不一定要參與。對此,筆者認為,除了具有全班性指導意義的家長會要求所有家長參加外,其他針對性較強的家長會可以只要求相關家長參加。甚至在召開分類式家長會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用單獨交談的方式,這樣,有助于家長及教師針對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溝通,更有助于以后對學生的管理。
當然,新時期班主任召開家長會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遠遠不止上述幾種。具體而言,還需立足于學生實際,采用恰當?shù)男问秸匍_家長會,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萍.新形勢下的家長會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革新,2009(3).
[2]李瑛.班主任如何開好家長會[J].中國教育改革與教學研究,2009(3).
[3]盧麗麗,劉文永.淺談如何召開家長會[J].時代學習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