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苗琴
摘 要:數(shù)學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一種組織形式,是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完成共同的數(shù)學課堂學習任務,按照明確責任分工進行的互助性學習。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像普校一樣,聾校以培養(yǎng)聾生的合作精神,體現(xiàn)聾生主體意識為側重的“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被運用到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極大地調動聾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形成了師生與生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聾生不僅可以擴展和完善自我認知,而且可以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
關鍵詞:聾生;數(shù)學;新課程;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不僅是一個認知的過程,更是一個交往與審美的過程。其目的是通過營造寬松、和諧、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使每一位學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發(fā)揮,個性得以張揚,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品質與學習習慣。當前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合作學習的運用好似遍地開花,成了課堂教學改革的“風向標”。聾校沒有自己的初中數(shù)學教材,用的仍是普通學校的教材,像我們聾校用的就是浙教版的初中數(shù)學教材,在浙教版的數(shù)學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合作學習材料,由此可見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但是,普校的教材并不完全適合于我們聾生,我們教師必須對課本知識重新進行取舍與整理,會合理增加實際、實用的教學內容,而每堂課的知識內容必須適合于聾生的認知與發(fā)展。的確,合作學習的運用為我們的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如果聾校教師只是一味地“克隆”普校的做法,不在具體操作上做文章,那么這樣的合作學習往往是收效甚微,事與愿違,只是形式而已。確實,面對普校初中數(shù)學教材,大多數(shù)的合作學習變成了熱熱鬧鬧的小組討論,合作的理念得不到科學合理的運用。那么,如何理解新課程下初中聾生的數(shù)學合作學習呢?
一、聾校合作學習的背景
1.聾校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普遍采用“教師講解—聾生練習—教師輔導—聾生作業(yè)”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解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以前每次參加聾校的公開課聽課,筆者都發(fā)現(xiàn)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那就是凡是出現(xiàn)課堂上要求討論合作交流的時候,整個場面就會比較尷尬,基本是過過場而已,沒有起到真正的小組合作的作用。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狀,就是因為平時很少用合作學習的方法,而等到要上公開課了,教師為了體現(xiàn)自己教學的多樣性就采取合作學習的方法,這時聾生就會處于茫然狀態(tài),在學習上不知怎么合作才好。這種狀態(tài)必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們也不會有合作意識。不懂得合作方法,必然也會影響到他們融入整個社會的步伐。
2.聾生由于有生理缺陷,語言能力差,思維發(fā)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但直觀感受力強。聾生的個性缺陷,從另外角度說,倒是聾生進行合作學習的一個優(yōu)勢。聾生語言表達能力差,但是他們自身之間的手語溝通交流的能力和欲望卻很強,合作中教師如果充分注意引導的明確性和有效性,給予聾生充分的時間思考、合作、討論,那么合作的效果就會體現(xiàn)出來。同時,聾校又是小班額制,不但有利于個別化教學,能夠照顧到每位聾生的特殊性,而且也具備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
二、聾校合作學習的優(yōu)點
聾校一個班的聾生人數(shù)不超過15個,因此,聾校的合作學習基本是將全班聾生分成3~5個小組,在教師恰當?shù)慕M織和有效的調控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個人自學”、“小組合作”、“班級合作”為基本教學形式,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積極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
1.合作學習體現(xiàn)聾生的主體地位
合作學習是師生之間相互作用,積極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在教學活動中,聾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老師的主要任務是為聾生設計學習情境,激發(fā)聾生學習興趣,調動聾生學習積極性,讓聾生參與教學活動全過程,自主探索學習,獲取知識,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聾生學會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合作學習有利于聾生認知的發(fā)展
語言是聾生最大的難題,數(shù)學語言的形成就更是難上加難。教師幫助聾生掃除數(shù)學課上的文字障礙,幫助他們理解題意,或對題目中的關鍵性的詞語有較完整的認識。有些聾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理解能力增強,但有些聾生的理解能力就明顯不夠。此時,通過合作學習,讓理解力較強的聾生用他們自己理解數(shù)學問題的方式去幫助理解力較差的聾生,讓他們進行合作,共同思維、動腦、動口、動手,親自體驗知識的發(fā)生和形成過程,讓聾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東西即數(shù)學語言。這樣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這種合作學習的方法遠遠比被動地接受老師講解要深刻得多,同時對聾生認知能力的發(fā)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合作學習有利于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
在合作學習中,師生之間的信息傳遞和交流形成了雙向反饋的模式。教師能從合作過程中充分了解不同層次聾生的學習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針對認知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點撥、引導,使聾生順利地合作學習,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三、聾校合作學習的保障策略
課堂合作學習包含了教師與聾生之間的雙邊互動、教師與聾生小組的雙向交往、聾生之間的多向互動等多種交流形式。生生互動占據(jù)了課堂教學的重要地位,因此重視小組內部與小組之間相互作用,使聾生群體建立起一種互助合作關系,增加聾生之間的信息溝通,讓聾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主要做法有以下幾點:
1.組建好合作學習小組
為了取得最佳的合作學習效果,每個合作學習小組應由能力不同、性格各異的聾生組成。為了使聾生合作成功,還必須使聾生在自己組內感到愉快。因此,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前,教師應該熟悉和掌握每個聾生的能力、個性和他們之間的人際關系,應當要求聾生表明愿意和哪些同學在一起。分組時,教師應盡可能給予考慮照顧,使每個聾生都有一個好伙伴和他同組,促進小組內部有效合作。
2.教育聾生正確對待合作的爭論
合作必有爭論,爭論的情境和氣氛應是合作性的,而不是競爭性的。應強調整體目標,而不是個人目標。在合作的氣氛下,爭論無所謂輸贏,而是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大家在一起集思廣益,充分聽取每個人的意見,發(fā)揮每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最后在分析綜合各種意見的基礎上,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達到學習的目標。
3.師生換位
引導聾生充當小老師,讓聾生到講臺上,代替教師完成一些他們能夠做到的事。如:分析解題思路、總結解題方法及經驗、評講同學板演的內容、組織全班聾生對各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等等,這些都是促使聾生參與合作教學的有效方法。
4.及時對各小組的合作學習效果進行評價
通過評價激勵,使小組成員感受到他們同在“一條船”上,榮辱與共,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共同協(xié)作,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各盡其才。使聾生之間做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在課外,小組成員也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四、聾校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1.合作要求要明確
對于聾生而言,由于生理缺陷,學習時主要是靠視覺,如果開小差不注意看,那么往往不知老師在講些什么。由于語言理解上的障礙,數(shù)學老師不能將一句話說的太長,否則他們往往不能理解或者會理解成另外的意思,當讓聾生討論或合作時,他們就會很茫然,不知道要討論什么或者要做些什么。所以合作的內容最好是出現(xiàn)在PPT里或者黑板上,然后老師再解釋一遍。
2.創(chuàng)建寬松的合作氣氛
教師應發(fā)揚教學民主,在分析問題、討論問題中積極鼓勵與表揚聾生大膽質疑,提看法,使聾生在合作學習中有解放感、輕松感。這樣才能有利于聾生敢于在課堂上大膽提出問題,暢所欲言,集思廣益,逐步形成寬松民主的課堂氣氛,為聾生之間、師生之間成功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