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萬碧
摘 要:從一次校企合作交流會談起,提出了優(yōu)化課堂,開展有效說話訓練來提高中職生說話技能的論題。從兩個方面展開分析解決問題:一是分析發(fā)現(xiàn)說話訓練中存在的問題;二是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及方法。
關鍵詞:有效課堂;說話訓練;技能
2013年7月5號上午,我?;A教育科一行19人到重慶海德世集團參加了校企合作交流會,會上賴茂霞副總和我校畢業(yè)生的講話引起了我的思考。賴副總在講話中講到了學校教育要解決的兩張皮問題:學校教育自成體系和工廠有它的具體需要,這導致學生學的東西到工廠所用不多。我校四位畢業(yè)生的發(fā)言引發(fā)我思考說話訓練的失誤:吳難已工作10年,來參會前做了準備,所以講話還能照本宣科,8分鐘的講話,有內(nèi)容和條理。另外三位學生分別畢業(yè)于2009年、2011年和2013年,到集團時間是4年、2年和2個月,他們的說話時間也是2分鐘、1分鐘和30秒,讓人感覺沒有準備、缺乏重點、沒有條理,最后都以我不會講話為由結束發(fā)言。
這次交流會引發(fā)了我對課堂有效說話訓練的思考:語文課堂教學到底存在怎樣的問題?語文教師到底該怎樣優(yōu)化課堂,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
一、說話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我們追求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追求課堂教學的花樣化,雖然用了許多教學方法,運用了多媒體的手段,但是學生的說話能力提高不大。張志公先生曾說:“教出來的學生,大學畢了業(yè),工作所需要的語文能力還是沒有……說呢,結結巴巴,說不好,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系統(tǒng)訓練過?!本科湓蛑饕幸韵聨讉€方面:
1.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我們長期以來都是讓學生背課文,即興說話訓練很少,這就已經(jīng)讓學生習慣于把要說的東西寫下來才說,背下來才說,造成了與人交流的障礙。
2.對那些本來害怕說話和不敢說話的學生缺乏耐心的引導,以至于他們在人前更不敢開口說話了。
3.由于長期以來對說話考核沒有具體標準,這讓學生不清楚自己說話能力有多高,有沒有進步,該如何改進。
4.長期以來,演講、辯論、班隊等活動都只有少數(shù)人參加,多數(shù)學生沒有在大庭廣眾見世面和鍛煉膽量的機會。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及方法
針對以上的問題,筆者考慮用以下方法來解決:
1.確立中職生課堂說話訓練的目標
“有的放矢”。中職學校學生課堂說話訓練的目標與“中職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是緊密相關的。中職學校培養(yǎng)的學生是社會人,社會人要想在世間生存,不可避免地要與人交往,要處理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在交往中,社會人必須學會展示自己,取得對方信任、理解、支持,學會處理與對方的各種利害沖突,實現(xiàn)雙贏……
中職學校課堂說話訓練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必須具有公關意識,具備公關能力,能很好地與人相處,爭取到有利于自己事業(yè)發(fā)展的良好人際環(huán)境,從而立足于社會。有了明確的說話訓練目標,學生就會知道自己該往哪方面奮斗,說話的能力就會有大的提高。
2.建立具體的教學評價標準
說話能力的提高程度如何,需要具體的評價標準來監(jiān)督和檢測。在教學評價時,根據(jù)中職工科類學校崗位語文能力培養(yǎng)的需要,筆者確定了說話能力訓練的教學評價總的原則:簡化理論知識的考查,強化能力考核,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筆者擬定的說話能力評價標準分為診斷性評價、發(fā)展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
(1)診斷性評價
教師在學生剛進入中職學校的時候,就通過筆試、口試手段,對學生進行說話摸底考核評價,找出他們的優(yōu)缺點,診斷出原因,制定出合理的口語教學方案。還與學生進行交流,引導學生分析個人情況,制定出個性的學習計劃,確定發(fā)展目標,明確學習方法,為說話訓練做好充分的準備。
(2)發(fā)展性評價
對每一次訓練活動,教師都應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來指導和評價,以期記錄學生每一個發(fā)展階段的成果,為期末終結性評價打下良好的基礎。
(3)終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100%)=發(fā)展性評價(60%)+期末筆試(20%)+仿真口試(20%)。
3.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引導
中職學生大都只有十六七歲,雖然在同學之間交流時嘰嘰喳喳,說個沒完,但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說話還處于害羞的階段,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積累和修煉,他們在把握重點、篩選內(nèi)容和理清條理方面還是比較欠缺的,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具體的做法是:
(1)充分發(fā)揮范例的作用,幫助學生開口
命題說話的一些話題可以舉一些范例來進行模仿訓練。例如,機械專業(yè)的學生進行產(chǎn)品介紹時,可以先讓學生朗讀《景泰藍的制作》,然后讓學生模仿,結合自己制作配件的過程,進行口語介紹。
(2)引導挖掘生活資源,幫助學生說話
旅游專業(yè)的學生介紹民風民俗前,筆者就先引導他們收集資料,然后再篩選資料介紹。例如,介紹“端午節(jié)”,筆者先請學生搜集相關資料:關于端午節(jié)的傳說故事、詩歌和民俗習慣等等,然后再要求學生用3分鐘的時間介紹。這就需要學生對搜集的資料進行篩選和加工,收到的說話訓練效果很好。
(3)引導學生觀察、體驗生活,幫助學生提高交流能力
電子商務專業(yè)的學生,為了提高他們的交流能力,筆者就引導他們多去挑選衣服,多到商場去打周末工、暑假工。通過這樣的角色轉換,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筆者教授的數(shù)控高職08班的幾個學生通過在蘇寧電器店打周末工和暑假工的經(jīng)歷,磨煉了自己的營銷溝通能力,畢業(yè)的時候并沒有搞專業(yè),而是選擇了營銷工作。
4.說話訓練的具體方法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說話訓練課更是一門藝術,它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地訓練。主要的教學方法有:
(1)朗讀法
朗讀能使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匯,熟悉語言的構成和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感知能力,對說話能力的形成起著基礎訓練的作用。當教師的都有這樣的體會:但凡誦讀文章聲情并茂、流利清楚的學生,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都比較強。
(2)討論法
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讓學生相互探討問題,發(fā)表意見,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還能鍛煉他們的說話能力。因為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最大的心理障礙就是害羞,要消除一些學生的害羞心理,就得時常在課堂上營造和諧、暢所欲言的熱烈氛圍。置身于發(fā)言踴躍的氛圍中,即使膽小害羞的人,也會不知不覺放膽開口說話。
(3)演講法
演講法要求學生在大庭廣眾場合宣傳自己的意見、主張。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說話訓練。教育心理學認為,人與生俱來有一種自我表現(xiàn)欲望。感受到上臺的喜悅,就是平時沉默寡言的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欲望也會被激發(fā)起來。
(4)復述法
復述法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轉述課文內(nèi)容,這種方法包含對內(nèi)容的篩選、概括、歸納、擴展及條理化等方面的訓練。這樣能提高學生系統(tǒng)、連貫的說話能力。
(5)模擬講解法
模擬講解法,即教師示范講解,學生模仿的方法。它既可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又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總之,通過有目標、有標準、有序有方的訓練,學生就會成為溝通能力強的社會人。
(作者單位 重慶市工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