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芳
【摘要】個性化閱讀就是指在語文閱讀過程中,以學生“個性研讀”為重點,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目標,選擇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循著自己的思路,去獲得自己獨有的感受和體驗,同時在教師評、學生互評、自評等個性化的評價過程中完成的一種閱讀實踐過程。
【關(guān)鍵詞】朗讀;表達;思維空間;評價功能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币虼?,閱讀教學必須要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遇,放飛學生的個性,讓學生都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使學生在每一節(jié)課上都獲得新的發(fā)展。
一、朗讀方式個性化
盡管小學生年齡相對較小,但他們是一個個鮮活的與眾不同的“自我”。他們都會在閱讀實踐中,憑借自己的興趣愛好、知識經(jīng)驗,和自己的感受去朗讀。因此,我非常注意每篇課文的朗讀形式,我常常請學生起來朗讀自己感興趣的,或是最想讀的段落,或是你認為自己讀得最好的段落、句子,而不是規(guī)定:“誰讀第一自然段,誰讀第二自然段……”對于一些文章的重點詞句,我也允許學生你覺得怎樣讀最好,你就怎樣讀,只要是你的真實感受,只要是不違背課文的本意都行。如教學《棉花姑娘》一文,學生對棉花姑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的基礎(chǔ)上,分角色朗讀時,讓學生當燕子朗讀:“對不起……請別人幫忙吧!”這句話。第一位站起來朗讀的女生,也許緊張、膽怯,我馬上給予鼓勵性評價“多內(nèi)向的燕子??!我尊重你的理解和感受”讓學生當啄木鳥朗讀:“對不起……請別人幫忙吧!”這句話。當男生讀得有幾分嚴肅時,我就說:“多沉穩(wěn)的啄木鳥啊!”當學生朗讀的聲音顯得比較輕快時,就說:“多可愛的七星瓢蟲??!”同一句話,由不同身份的人來說,語氣是不同的;由同一身份,不同性格的人來說,也會有所不同。 “人讀人異,各領(lǐng)其奧”,這時的朗讀,不再是機械的錄放,而是學生個人情感的自由釋放。
二、表達方式個性化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他們各有各的愛好、情感,對于同一段文字,他們可以用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表達方式把自己感悟到的展示出來。這就是表達方式的個性化。如在教學《林?!返摹皫X”這一部分時,先請大家充分自讀,去真切感受字里行間的豐富內(nèi)涵。然后再要求學生把自己感受到的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三分鐘的準備時間到了,大家各展其能,有一部分語感較好的同學選擇了感情朗讀,通過自己聲情并茂的朗讀,把大家?guī)У搅嗣利惖呐d安嶺;一部分擅長畫畫的同學選擇了簡筆畫,雖然只是寥寥數(shù)筆,但那柔和的弧線分明是在向你展示溫柔多情的興安嶺;更有一部分寫作基礎(chǔ)好的同學,用一兩句動情的話語,表達自己對興安嶺的贊美之情……這一切,你能說學生沒有讀懂這段文字嗎?不,他們讀懂了,而且每一種都是他們個性的真實再現(xiàn)。當然,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具體的課文設(shè)計學生樂于表達、善于表達的方式,如當小導游,開辯論會,寫廣告詞等。在這些形式中,學生積極主動地將內(nèi)化時的理解、體驗、思考,甚至是疑問外顯出來,使學生內(nèi)在的感悟得以進一步深化。
三、教學環(huán)境開放化
一個開放、民主、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展示自己個性化閱讀的成果,他們可以大膽地傾吐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拔艺J為”、“我覺得”、“我有補充”、“我有不同意見”等充滿個性化的語言應充滿整個課堂。教師要摒棄“師道尊嚴”的傳統(tǒng)觀念,要少給他們規(guī)定和約束,多給他們安全和自由,為他們個性閱讀的發(fā)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四、思維空間多元化
曾看到這樣一個例子:一位教師在教學《春天》一文時,問全班同學:“冰雪化作了什么?”大多數(shù)學生說冰雪化作了水,而有一位學生卻回答:“冰雪化作了春天,”這是個多么富有創(chuàng)意的回答,它不僅符合詩歌本身的意境,而且又顯現(xiàn)了這個學生獨特的感悟能力和閱讀情感,而可悲的是,這么一個充滿靈性的答案卻被教師無情地否定了。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要讓學生在閱讀中充分展示個性,我們教師必須從教參的“標準答案”中走出來,多去探求學生的思維方式,對他們的回答要用多元化的眼光去看待。正如《語文課程標準》所指出的那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p>
五、評價功能個性化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多創(chuàng)意的閱讀?!贬槍ΜF(xiàn)在課堂評價泛泛的現(xiàn)象。我們引導教師要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傾聽。認真傾聽學生的發(fā)言,理清他們的思路,了解思維的進程,揣摩他們的困難;二是及時。每個學生發(fā)言之后,教師都要給予評價,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手勢,總之要予以回應;三是準確。學生發(fā)言之后,是否正確,完整與否,具體、深入程度等,教師都要予以準確的評價,以便引導其他學生繼續(xù)圍繞這個話題進行對話等。教師的含糊其辭會讓學生無所適從,影響對話的順利進行。四是激勵。教師始終注意保護學生的對話熱情,多關(guān)注學習行為,少評價結(jié)果。對于各級參與、大膽探索的行為要給予熱情地贊揚。對于與眾不同的個性化見解要由衷地賞識。對于錯誤的說法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引導學生再讀書,給學生留有余地,為他再次對話創(chuàng)造機會。
總之,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它牽涉到多方面的因素,從培養(yǎng)人才的角度和學生個體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實施個性化閱讀勢在必行。
(責任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