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宜業(yè)
【摘要】葉圣陶先生早就說過:“閱讀教學總得讀。”張?zhí)锶粝壬舱f:“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朗讀教學在小學階段非常重要。作為一名農村教師,我目睹了朗讀教學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弊端,導致農村小學生朗讀水平較差。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老師一定要想方設法讓學生都能真正讀起來。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都能真正讀起來呢?
【關鍵詞】語文課;朗讀;激情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重激勵,點燃朗讀激情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不愿讀書,讀書時東張西望;有的有口無心,不能入情入境;有的宛如完成老師“神圣使命”,一句一句地硬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筆者認為是這些學生對朗讀缺乏興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這學期我校舉辦“紅燭杯”優(yōu)課評選,一位老教師選上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云房子》??墒撬謿獠缓?,抽簽抽到一個學生朗讀水平很差的班級。這位老教師真不愧是個老手,他并沒有灰心。他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朗讀。當一個學生朗讀到“有的像大冬瓜那樣傻傻地橫著 ”一句中,“傻傻地”讀得很有感情。這位老教師適時給予了表揚?!耙皇て鹎永恕?,全班學生練習朗讀的激情被點燃了。大家練習得非常給力。這堂課朗讀指導教學非常精彩,非常成功。
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蔽覀兝蠋熢谥笇W生朗讀時,要善于聆聽,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不同優(yōu)點,哪怕是一個詞、一句話,只要讀好了都應該給予適當?shù)谋頁P。這樣學生在老師的鼓勵中就會樹立起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朗讀的興趣就會越來越高。
二、重訓練,保證朗讀時間
不少農村教師至今仍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課堂上仍然“唯我獨尊”,為了趕教學進度,常常以析代讀,以講代讀。 充斥于語文課堂的“講問教學”擠掉了學生朗讀的時間,一節(jié)課40分鐘,學生朗讀的時間卻不到5分鐘。朗讀練習常常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一天,我校教導處王主任邀請我與他一同去聽一位新教師的語文課。這位教師真是一位新手。他上《夕陽真美》這課。他要求學生讀通課文,讀準生字新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僧攲W生們按照老師的要求讀得正起勁時,這位教師就“啪—啪—”鼓掌示意學生停下,馬上轉入下一程序。實際上這時至少有一半的學生連一遍課文都未讀完。朗讀成了他教學中的一個過渡環(huán)節(jié)而已。
筆者從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而知:要想有好的朗讀效果,必須要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不讓學生多讀,就不可能達到正確、流利的朗讀效果。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課文內容的理解是靠學生自己讀懂的,不是光靠老師講懂的。教師要根據(jù)年級、學情、教材特點安排每節(jié)課的朗讀時間。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個讀的樣子,匆匆過場,草草收兵。
三、重全體,勿盯學習尖子
我每學年都要聽幾十節(jié)課,有達標課,有公開課,有評選課。在聽課當中,我發(fā)現(xiàn)不少教師在語文朗讀教學中,往往只盯住幾個尖子生教學。課堂上只有少數(shù)學生常有個別朗誦的機會,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在齊讀時跟在別人后面哼幾句。殊不知,長此以往,這部分學生就失去了朗讀的激情與動力。
筆者認為,語文課堂,不是幾個語文尖子生朗讀表演的專場,而是全體學生的朗讀訓練的課堂。教師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全體學生朗讀的積極性,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讀訓練當中。教師要適時地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設氣氛讓學生愿讀、樂讀、爭著讀。學生朗讀時,教師放些相應的背景音樂,有時請學生配配畫外音。教師經常組織學生進行朗讀現(xiàn)場比賽。教師要讓全體學生都想讀,要讓全體學生都能真正地讀起來。
四、重示范,多做朗讀指導
由于小學生識字不多、詞匯缺乏,在朗讀時容易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談不上感情朗讀。筆者發(fā)現(xiàn),有的老師在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時,只會說“讀得真好,真棒”之類的話,不作實際指導。學生對文本感情朗讀的具體操作,仍是一頭霧水。這就要教師耐心細致地去范讀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傳授朗讀方法,逐步培養(yǎng)朗讀能力。
上次我在縣第一實驗小學聽了王偉偉老師上的《霧凇》一課。王老師是縣名師工作室的成員,曾在市優(yōu)課評選獲得過一等獎。在教學中,王老師用普通話范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分清平翹舌、多音字及變調、輕音、兒化音。她在范讀時注意詞與詞之間、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停頓,讓孩子們在教師的范讀中體會到逗號停一停,句號換口氣的停頓方法。為了準確指導學生朗讀、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感情,促進學生的朗讀訓練,王老師預設多種朗讀方式,學生的朗讀欲望很高。王老師的朗讀起示范作用。她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學生的心,喚起學生朗讀的欲望。 全班學生在王老師的示范引領下,都讀了起來。
五、巧預設,適時變換形式
據(jù)筆者觀察,許多語文老師一節(jié)課安排學生很多次朗讀,但是每次安排都未到位,學生讀得不少,無實際效果。課堂上朗朗書聲往往是驟然響起,又在教師的示意下匆匆戛然而止。朗讀成了課堂教學的一種點綴。而有經驗的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上,勤于動腦,巧于預設,適時變換朗讀形式,常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我有幸聽了幾堂竇桂梅老師的課,真令聽課老師咂舌。在課堂教學中,當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竇老師用范讀指導;當需要借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層次時,竇老師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文段時,竇老師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竇老師引領學生齊讀……整堂語文教學,竇老師精心預設朗讀訓練過程,科學合理地選擇好每一環(huán)節(jié)讀的形式,讓朗讀各盡所能,讓孩子們讀得開心,“讀”到樂趣,“讀”到知識,“讀”到能力。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體驗品味”。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有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點燃學生朗讀激情,注重朗讀指導,教給朗讀技巧,加強學生朗讀訓練,讓學生通過朗讀感悟文本,學生的朗讀能力才會得到提高。語文課不能成為幾個尖子生的精湛表演,而讓所有學生都能真正地讀起來。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