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平
“小組合作”并不能叫做“自主學習”,只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意識的一種方式。有了這樣的明確概念之后,在教學實踐中我試著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方式,下面談談切身體會。
一、小組合作提高了教學效率
以前的單詞教學,我習慣使用說唱法。句型教學常常生般硬套,雖然學生非常感興趣,課堂氣氛也是相當熱烈,但是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他們在等著老師牽著走。我試著讓學生四人組成一組,在領(lǐng)讀確定單詞發(fā)音之后,我利用學習指南讓小組間進行合作學習。如,在學習單詞car和句型That's my…我把car,ball,dog等單詞放在一起,在學習指南中指出:
1. 出聲朗讀單詞五遍,然后向小組長匯報。
2. 組內(nèi)成員每人選擇一到兩個單詞表演動作,由其他人來猜,并試著寫出來。
3. 每人用句型:That's my…說兩句話,由小組長檢查。
4. 時間:7分鐘。
然后由各個小組逐一向老師匯報。(因我所教班級基本都是20多人,所以能達到每個小組都有機會。)出乎我想象,雖然是第一次嘗試,效果出奇的好,學生們很容易記住單詞和句型,比我平時帶著以各種方式朗讀記憶效果好上幾倍,反饋效果也不錯。以前我習慣在同桌之間合作,現(xiàn)在擴大范圍,不僅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樂趣,也體會到了合作的必要性。
二、小組合作讓學生出色完成學習任務
學生對于所學知識,常常不會歸納,課堂的時間有限,而且學生們在課堂上的注意時間也有限,所以老師主動帶領(lǐng)學習,讓學生養(yǎng)成了被帶領(lǐng)學習的習慣,反正每個任務都有老師來幫助。在“小組學習”之后,無論是單詞教學、句型教學、語法教學等,學生們通過學習指南自主分配組內(nèi)成員任務,學生們變被動為主動,每個人都有機會來說,來讀,來寫,給他們共同思考,共同討論,學生們對于英語學習感到不那么困難了,興趣非常濃厚。比如,在教學牛津英語4A第二模塊,Unit 2 How do you feel?中Say and act時,小組成員間自由分配角色,也可以添加角色。在反饋時,各個小組積極踴躍,有的小組長還特別會分配,有的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就讓其說簡單的。學生們對于英語的對話表演有了新的認識,敢于大膽嘗試了。
對于后進生,這種方式能幫助他們更快的進步。他們不喜歡寫作業(yè),我想是因為他們不會,所以才會覺得寫作業(yè)是一件困難的事,老師盯著后進生學習收效不太好,可是學生盯著后進生學習效果就出人意料的好。學生的小組分配在課外依然是一個團隊,所以他們的小組長會盯住他們的作業(yè),因為這涉及到小組內(nèi)是否會完成任務,哪個小組的成員都不希望自己組落后,于是就有更多的人去幫助后進生,他們再不愿意也不希望拖組里后腿,于是也能較配合組里工作。雖然進步不太大,但是能夠樂于學習就是好的開始。
三、小組合作品德培養(yǎng)在無形中滲透
在“小組合作”時,學生們很自然融為一體,互助合作,平等相處,因為時間有限,只有每個人積極去參與才能讓任務更快完成,這就在無形中要求學生要學會與別人積極交流、友好相處,學會處理問題,學會接受建設(shè)性批評意見,學會妥協(xié)和談判。比如,在四年(1)班里有一個特殊的孩子,他有點智障,所以平時大部分學生都拿他取笑,上課時基本都是在自己的世界里玩,但是他也非常喜歡這種小組共同學習的方式,他以為大家在玩什么,拼命地想加入某個小組。各個小組都不想讓他加入,所以極力排斥。由于英語學習中角色扮演比較多,我對學生們說,尤同學可以成為小組內(nèi)的某個角色,這樣小組的力量就大了,只要你們給他適合的角色,他可以扮演得好。果然,既是班長又是小組長的王同學主動請尤同學加入他們小組。在牛津英語4A第二模塊,Unit 2 How do you feel?中Say and act的角色扮演中,讓尤同學成功地回答了問話,學生們都自發(fā)地為他鼓掌,他也高興得手舞足蹈,對自己在同學們中的被認可感到無比滿足。
四、小組合作有利于學生個性化培養(yǎng)
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接觸得快,有的學生需要兩三節(jié)課才能被消化,所以在回答問題時,有的學生干脆就是旁聽者,甘愿做局外人?!靶〗M學習”則很好地解決了這樣一批學生的難題,他們可以有機會在組內(nèi)表達,也有機會在組內(nèi)把知識弄懂,當他們組織好語言之后,在反饋時也敢于發(fā)言,敢于表現(xiàn)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