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燕
【摘 要】在高師英語教學中,視聽教學是重要構成部分,是創(chuàng)新而有效的視聽技能訓練手段,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聽說綜合能力。但在英語視聽教學中,不少學生在英語長篇理解方面欠缺聽力理解能力,而語篇分析則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對此,筆者將高師英語視聽教學中語篇分析的應用策略具體分述如下。
【關鍵詞】高師英語 視聽教學 語篇分析 應用策略
在高師英語視聽教學中,學生聽寫一些簡單對話或單句上問題不大,然而當面對較長的聽力語篇時,則問題不斷,聽力水平不高。其原因在于不少學生是孤立地聽材料,而沒有進行語篇分析與理解,沒有梳理語篇結構、語法結構,因而難以準確記住所聽內(nèi)容,無法準確理解聽力內(nèi)容。而若要解決這一問題,則需要在英語視聽教學中引入語篇分析,即由英語聽力語篇整體入手,結合聽力語境,分析與理解聽力材料。具體而言,包括語境、連貫、銜接、篇章結構等方面的分析,并重視聽力素材中的文化等知識的分析,以提高學生信息獲取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jù)如下策略來運用語篇分析,提高學生聽力與理解能力。
一、優(yōu)化分析過程,強化視聽教學效果
在高師英語視聽教學中,運用語篇分析時,教師需優(yōu)化語篇分析過程,以提高視聽教學效果。這就需要我們做好如下工作,有的放矢,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聽力與理解能力。
1. 做好聽前準備與分析工作
在高師英語視聽教學中,若要逐步訓練學生長篇文章的聽力理解能力,師生則需要做好必要的聽前準備工作,根據(jù)所聽語篇材料,巧妙創(chuàng)設有關情境,激活學生已有認知經(jīng)驗,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視聽材料。比如在聽力播放之前,教師可圍繞聽力材料設置若干相關問題,然后提問學生,以啟發(fā)學生思維,激活學生腦海中儲備的與聽力材料有關的經(jīng)驗與知識,讓學生以最佳的狀態(tài)進入視聽意境中,幫助他們克服視聽障礙,為后續(xù)視聽活動做好鋪墊,活躍思維,并喚起學生聽力興趣與熱情,這對教學效果的強化是很有幫助的。
2. 注重聽力分析與預測
在聽力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借助語篇分析展開預測活動,即依照自己所聽到的各種關鍵信息,比如重要字詞、發(fā)生地點、說話者的特征、文章的中心句等等,從而展開預測,這也是提高聽力能力的有效手段。當然,若要提高預測準確性,則需要構建一定語境。作為交際工具,語言依托具體情景而存在,比如地點、時間、人物、話題等,若缺乏這些特定語境,語言則失去了生命,毫無活力而言。同樣,語境還影響著英語語篇的含義。在視聽教學中,學生若能準確分析與理解語境,則能夠更好地理解聽語篇含義。因為語篇分析過程就是對語境不同要素的思考過程,根據(jù)語篇人物、地點、中心內(nèi)容等加以預測時,學生會獲得有關信息。
其次,英語語篇有較強銜接性,十分連貫,語句也有一定聯(lián)系關系,并借助一定短語、關聯(lián)詞等才可來體現(xiàn)出。如表轉(zhuǎn)折關系的關聯(lián)詞:but ,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after all;表示因果關系的關聯(lián)詞:with this object,for this purpose等等。在高師英語視聽教學中,若能引導抓住聽力對話中的一些關聯(lián)詞,再結合上下文或其他信息等加以預測與推測,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語篇內(nèi)容。譬如根據(jù)一些關聯(lián)詞以及說話者的語調(diào)、語速、輕重音等信息來推測說話者當時的心理感受或者對人事的看法與態(tài)度等。或者根據(jù)背景音樂、有關場景的標志性詞匯等來推測交談內(nèi)容或發(fā)生場合或地點等。如下列這段對話:
例如,
W:How is George doing? is he doing all right?
M:He is doing fine now.he planed to change his job for a while,but finally decided to keep the present one.
Q:What can we learn about George in this conversation?
A:George is not doing well with his work.
B:George does not like his work.
C:George is doing pretty fine now.
D:George wants to change his work.
分析:上述幾個選擇均與George和工作的關系有關,是關于工作的態(tài)度與看法,因此,可推測該題內(nèi)容是有關George和工作的。其中,關聯(lián)詞是but.盡管George想過要換工作(planned to change his job),但是(but)還是決定保留現(xiàn)在的工作(keep the present one),因此,可推測 George的工作現(xiàn)在做得不錯(doing fine)。這樣,當學生把握預測這一聽力技巧后,則可提高英語篇理解能力,又準確又快速的答題。
此外,還需要注意聽后分析。在英語聽力語篇中,一般而言,結尾語句多數(shù)是總結性語句,對篇章有著總結歸納的作用。因而,在英語視聽教學中,當聽音結束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注意結合尾句來理解篇章內(nèi)容。比如結合后面所聽內(nèi)容來檢查之前所聽信息是否還有其他疑問或者是否漏聽信息,同時分析聽中所得到的相關信息,有效篩選,加深篇章理解。
二、借助語篇分析,培養(yǎng)學生語篇能力
1. 強化指導,注重語篇意識培養(yǎng)
在高師英語視聽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語篇分析來訓練學生聽力技能,同時注意同學們英語語篇意識的培養(yǎng),以提高學生聽力理解能力。而在語篇分析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保持良好心態(tài),消除焦慮與緊張情緒,增強學生聽力信息,學會由語篇信息對整個聽力內(nèi)容加以預測與推理。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注意篇章整體內(nèi)容,學會由整體入手來把握篇章主題。同時,在聽力語篇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聽不懂的情況也是十分正常的,遇到生字生詞或不熟悉的語句切莫著急,因為這些信息可能會再次出現(xiàn)在聽力語篇中的其他地方,又或者有類似的內(nèi)容,然后聯(lián)系上下文對語篇展開合理猜測與推想。其次,由語篇本身看,盡管由句子構成,然而語句含義也受語篇的制約,明白了某個句子意義卻不代表理解語篇內(nèi)容。因而,在聽力過程中,小部分內(nèi)容沒聽懂,并不會完全影響聽力語篇理解。這樣,既可培養(yǎng)學生聽力信心,也可培養(yǎng)學生語篇意識,讓學生學會抓住英語語篇的特征加以合理預測與推理。
另外,在高師英語視聽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語篇教學,深化學生語篇意識。即將英語聽力語篇視為一個整體來分析與理解。首先,側(cè)重篇章內(nèi)容以及關鍵信息,而后學習有關語言知識,強化語言訓練。也就是說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避免單一而孤立的分析英語字詞或語句,而需要著手分析英語語篇內(nèi)容與形式,并聯(lián)系語境深入分析與理解語篇,從而提高學生聽力語篇理解能力。
2. 滲透文化知識,培養(yǎng)語篇技能
在高師英語視聽教學中,若要提高學生語篇分析能力,讓學生更快速、更準確的理解聽力語篇,教師則需要滲透適當?shù)奈幕R。中西方存在著明顯的文化差異,包括風俗習慣、社會生活、生活教育等。而在英語聽力素材中涉及了不少的文化背景知識。因此,若要增強學生聽力語篇理解能力,學生需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所以,在高師英語視聽教學中,教師需要有計劃、有目的的誘導學生積累有關文化知識。然后聽力過程中,結合已有的背景知識,借助語篇分析來篩選主次信息,提煉關鍵信息,從而提升英語聽力水平。另外,由于在聽力過程中,語篇分析時間較短,需要更高的分析能力。所以,在視聽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指導學生不同的語篇分析法。比如英語語篇常見銜接手段:詞匯手段(同現(xiàn)關系、復現(xiàn)關系等)、語法手段(省略、連接、替換、照應關系等)。例如:Jim brought some carnations,and John some sweet peas.后面部分省去了謂語,解釋成John brought some sweet peas. 通過把握這些結構銜接,有助于學生構建語篇網(wǎng)絡,梳理語篇發(fā)展脈絡,從而提高聽力與理解能力。
總之,在高師英語視聽教學中,教師需要巧妙運用語篇分析,讓學生整體把握聽力素材結構與內(nèi)容,學會有效預測與推理。同時,適當?shù)臐B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識,指導語篇分析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語篇內(nèi)容,提高聽力語篇理解能力,提升英語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高揚.語篇理論與語篇分析在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的運用[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2(20).
[2]姜穎婷.語篇分析與英語視聽說教學[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2(01).
[3]趙遠.語篇分析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中的應用[J].華章,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