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和技術發(fā)展的過程中,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英語課程作為高職院校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其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也成為重要的關注話題。在今天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面臨教學難度和學生拒教的形勢,各種教學方法中存在的缺點和問題日益突出,教育現(xiàn)狀和學生的教育工作日益嚴峻,本文就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有效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問題;對策
作者簡介:王昌盛,男(1981.5.23-),貴州省安龍縣人,本科學歷。單位:四川長江職業(yè)學院,助教職稱。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8-0-01
英語課程在我國的教育工作中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課程,在國際化發(fā)展的今天,其更是作為一門國際交流的必備技能,這也使得高職英語的教學工作受到更多人的關注。作為一門高職院校的必修課程,英語在高職課程中所占有的地位更是不容替代的,高職英語的教學方法在學生教育工作中也被不斷的變革和調(diào)整。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為了提高學生群體的英語應用能力,讓學生在日益發(fā)展的國際化社會中能夠更好地去適應。然而,在目前的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學方法的問題和弊端也有所存在,這些問題和弊端需要進行及時有效的解決。
1、高職英語的教學現(xiàn)狀和問題
1.1學生群體的基礎能力較為低下
高職院校的就讀學生群體大多都是初中畢業(yè)生,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學生就讀高職的原因都是因為自身的高中升學成績不夠理想,因此這些學生群體的基礎知識水平比較薄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yǎng)。然而,在實際的高職教育工作中,院校教學條件的不滿足和教師教學觀念的偏執(zhí),大多數(shù)學生在英語教學中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整體英語水平更是得不到統(tǒng)一,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學生來源于農(nóng)村,對英語和認識和基礎能力更是薄弱。在這些教學形勢和條件的影響下,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大多處于較低的層次,英語詞匯量明顯不足,語法知識的認識和理解無法正確領悟,對英語的學習也喪失積極性和信心。一些學生甚至會從心理上反感英語課程,認為英語課程的學習無關緊要,對英語課程的認識不夠也導致他們對于英語的學習缺乏自主性和積極性。
1.2教學理念的落后
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與其他學歷的院校教育目標有所區(qū)別,高職教育更多體現(xiàn)在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理論基礎則成為實際應用的輔助工具。高職院校造人才培養(yǎng)方面,其方向更多偏向與高技術高能力的應用型人才,這也是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和方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更是堅持“實用為主要,夠用為度”的教學觀念,在這個理念的影響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的英語理論知識和語言應用能力需要更加注重。然而,正是因為這種理念的影響,高職英語教師的教學壓力和難度明顯增加,在教學方式上出現(xiàn)直接灌輸?shù)腻e誤教學模式,英語教學的教學理念呈現(xiàn)重知識輕理論的特點,知識和理論的強行傳授,讓學生在相關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不夠深入,呈現(xiàn)死記硬背的局面。
1.3教學方式單調(diào)
英語教學在當今社會逐步受到關注,其教學方式改革的呼聲也日益高漲。然而,在高職英語的教學中,教學問題主要還是由于教師在英語教學過于側重英語的理論知識傳授,對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訓練力度不夠大,學生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中學習呈現(xiàn)被動形勢。正是在這樣一種錯誤的教學方式,學生的自身思維能力發(fā)展和自主思考能力受到了很大的束縛,身心的發(fā)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和阻礙。教學方式的單一性也讓一些問題得以突出,教師在知識的教學中對不同學生的教學方式并沒有適時進行調(diào)整,導致同一知識點在能力不同的學生的學習中掌握程度不同,基礎不好的學生在知識的吸收上過于吃力,這也使得在英語學習上開始喪失自信和興趣,班級學生優(yōu)差程度過于懸殊。
1.4評價方式單調(diào)
在高職院校中,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評價過于側重學生的應試成績,這也使得考試成為了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度量尺。卷面的考試在學生的培養(yǎng)方向上過于側重學生的讀寫能力,對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和應用能力并沒有有效地進行訓練,無法反映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評價對其的心理和思想都有著一定的影響,鼓勵和關心能夠讓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得到激發(fā)。由此可見,教師的學習評價與學生的學習行為和觀念都有著很大聯(lián)系。教師在學習評價上過于側重學生的卷面成績,忽視了學生德、智、體、美的綜合水平,單調(diào)的評價方式對學生而言是不公平的。
2、問題對策
2.1多媒體教學的應用
興趣是激發(fā)一個學生學習熱情的最好前提。高職學生處在一個對新事物較為好奇,求知欲望較為強大的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學生這一階段的特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不僅僅要以知識的傳授為主要教學任務,還需要更多的關注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多以語言傳授為主,單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反感心理日益濃厚,學生在學習上也會更為吃力,知識的理解也不夠深入。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是社會發(fā)展的一個見證,同時也是改善院校教學模式的有效途徑。色彩、圖片、音頻、動畫等高科技的不斷融入,讓高職英語的教學方式更為豐富,在方便了教師教學的同時,也讓學生的感官得到充分調(diào)動,思維能力也有了更大的提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2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教學方面只起到了教的作用,學生則只是處在學的局面,這種單方向的付出和接受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具備主導性的地位特點,因此在教學中要認真?zhèn)浜谜n和上好課,教學方式也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有效調(diào)整,淘汰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多用其他新穎的教學方式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2.3教學評價的多元化
在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程度需要結合學生的聽、說、讀、寫的掌握能力和實際應用情況。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過于側重學生的卷面考試,這種應試考核只能是單方面地考量學生的讀寫能力,而對學生的其他學習情況并不能如實的反映,因此,教學評價需要更加多元化。在英語成績的評定方面,教師應該加以注重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和成績,降低卷面考試的比重,促使學生激發(fā)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另外,教師在學習評價上要肯定學生的成績,加以鼓勵和表揚,對學習能力薄弱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
參考文獻:
1、羅少茜.英語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研究[M].北京:外研社,2003::73-79.
2、張迎雪.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