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峰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jù)生理與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與特征,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通過對職工進行有關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授和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咨詢與輔導,提高職工的心理素質,維護職工健康,減少和預防心理疾病,達到心理和生理的內部平衡,增強適應能力,促進職工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關鍵詞: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石化企業(yè)作為國家的能源企業(yè),擔負著國家的油氣開發(fā)和油氣生產任務,特別是石油銷售企業(yè)面對易燃、易爆物品和繁重的生產任務,干部職工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適時適當開展心理健康工作,緩解和消除職工心理壓力,對于企業(yè)更好地完成石油銷售任務具有積極意義。如何發(fā)揮心理工作的優(yōu)勢,對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進行有益補充,是我們在新時期新形勢下面臨的嶄新課題。筆者對此進行了深入思考,在此提出一些見解。
一、對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
思想政治工作是指教育者用一定的政治觀點、思想體系、道德規(guī)范對人們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職工形成符合社會發(fā)展和本階級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其實質是通過一定方法,開展一定活動,教育和影響職工,轉變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為企業(yè)建設和各項工作完成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jù)生理與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與特征,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通過對職工進行有關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授和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咨詢與輔導,提高職工的心理素質,維護職工健康,減少和預防心理疾病,達到心理和生理的內部平衡,增強適應能力,促進職工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異同
兩者的相同處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對象都是活生生的“人”, 注重從“人心” 的層面解決問題,相較規(guī)范性強的業(yè)務工作,在操作和把握上更具靈活性。此外,二者的相同之處還有: (一)教育目的大體一致。教育目的都是要使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充分挖掘其潛能,培養(yǎng)其良好的綜合素質,為順利完成企業(yè)各項任務提供堅強有力的思想和心理保障。 (二)教育過程大體一致。都要經歷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知、情、意、行四個階段,即教育者對受教育者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都圍繞理想、意志、品德、信念展開教育活動,因為崇高的理想、堅強的意志、優(yōu)良的品德、堅定的信念不僅能使人擁有良好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還能使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三)二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思想政治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證,離開了思想的指引,心理健康教育就失去了方向,難以奏效;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內容,尤其是個性意志和健康情感的培養(yǎng);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對職工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其思想品德和理想信念的形成和發(fā)展。
兩者的不同處 雖然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有著相近甚至相同的方面,但并不意味二者可以劃等號,它們的區(qū)別也是相當明顯的:(一)內涵上的區(qū)別。思想政治工作強調針對受教育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苦樂觀等展開教育,是為了提高職工的思想認識,形成正確的思想觀點、政治認識和政治立場,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心理健康教育則主要針對個人的認識、情感、意志、個性、人格、氣質等進行教育,使職工具有健全的人格特征,良好的個性心理,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形成優(yōu)良的心理素質。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和內容遠比心理健康教育寬泛得多。思想政治工作不僅有教育引導的作用,還兼具鼓動、警示、宣傳等諸多功能。 (二)方式方法的區(qū)別。傳統(tǒng)思想政治工作多采用灌輸、組織活動、開展討論和學習、批評與自我批評等直接的方法措施,以較為完整和穩(wěn)定的理論體系為藍本,強調從整體上把握某一理論體系,掌握政治方向,對受教育者的要求有高度的一致性;心理健康教育多采用交往互動、啟發(fā)引導、體驗感悟、心理測驗、心理咨詢與治療等間接的方法措施,更遵從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注重人的個體差異,采取的方式主要為啟發(fā)和疏導,強調受教育者的自愿性、能動性和選擇性。(三)適用范圍的區(qū)別。思想政治工作面對的是所有人,要求高度的一致性,針對所有人的思想共性,激發(fā)所有人思想的共同特質,形成高度統(tǒng)一的思想共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圍相對較窄,只針對個人或部分人群,解決的往往是具體問題。
三、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補充
(一)要提高認識,健全組織。干部職工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充分認識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澄清模糊認識,準確定位,消除“標新立異沒必要搞、不懂專業(yè)沒辦法搞、工作繁忙不愿意搞”的認識偏差,引導職工弄清心理問題與思想問題的內在聯(lián)系和本質區(qū)別,認清心理教育疏導既是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輔助手段,更是提升企業(yè)生產力的有效舉措,從而增強做好心理工作的責任感自覺性。必須成立相關組織機構,做好制度規(guī)劃、骨干培訓和指導落實。通過明確職責,細化分工,在全企業(yè)形成了心理工作人人有責、職責清晰、大家來做的良好局面。 (二)要聯(lián)系實際,搞好結合。要切實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企業(yè)的各項工作之中。要與兩個經常工作結合起來,注重從職工心理特點規(guī)律出發(fā)抓好管理教育,分析思想形勢,辯證看待職工個性特征和心理變化。針對當前年輕職工結構復雜的特點,著重做好獨生子女職工心理健康教育,重點做好評先受獎等時期的職工心理工作。要與實際相結合,上崗初期,搞好思想發(fā)動和精神激勵,幫助職工克服緊張畏懼心理;工作中,引導職工保持昂揚熱情,克服枯燥厭煩、怕苦怕累心理;開展心理自控力訓練,克服自滿松勁情緒;考核時,加強心理調適,讓職工正確對待成績和問題。依據(jù)工作大綱,著力開展高空、高溫等危險條件下的心理訓練,強化職工心理素質,為工作任務的完成打好基礎。(三)要豐富形式,突出成效。要設立心理工作經費,積極建立集心理咨詢室、測評室、治療室于一體的心理服務站,有條件的單位還可以設立專門的心理疏導室,設立心理咨詢熱線,豐富心理咨詢網(wǎng)頁??砷_展“打造和諧企業(yè)”活動,為職工排憂解難,減少職工因實際困難引發(fā)的心理問題,組織群眾性談心交心,拉近相互感情,宣泄心中抑郁。加強文體建設,使職工在娛悅身心中緩解壓力、保持健康心理。
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
(一)不能隨意泛化。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操作過程中,要防止個別人打著心理問題的旗號逃避正常的學習和工作的借口。思想覺悟上的問題與心理問題無論是在本質上還是在表現(xiàn)上,都有著根本的區(qū)別。政工干部要清醒地認識,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心理問題。(二)允許適當“越級”。心理健康教育講究平等的交流,看似與企業(yè)嚴格的上下級關系矛盾。其實不然。干部職工之間是平等的工友關系,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允許適當“越級”開展心理工作。從實際情況來,下屬與直接上級交心談心很難完全敞開心扉,特別是要把自己的隱私暴露出來就更難了。既然如此,假使一名新職工直接與單位領導或上級干部交流也未嘗不可。但我們應該把握尺度,越級解決的必須是心理問題,除此以外的問題還是要按照程序辦。(三)嚴守保密和中立原則。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尤其實在進行心理咨詢和疏導的過程中,被訪者不免了解到來訪者的個人隱私。為來訪者保守隱私看似不難做到,但是,對于人際相對熟悉的石油銷售企業(yè),情況又有所不同。假如來訪者的言談涉及到被訪者的熟人,該怎么辦?這就要求被訪者要值得信任,不隨意褒貶、不搞小動作,除原則問題外要嚴守保密和中立原則。這是對心理工作者自身素質的要求,筆者不再展開敘述。 總的說來,當前形勢下,石油銷售企業(yè)心理健康教育越發(fā)顯得重要,其開展勢在必行,這是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有益補充。筆者的粗淺見解只是拋磚引玉,希望能對石油銷售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推進起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