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霞
本學期,我們陜西省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學初二年級英語組在教學課程改革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學習并逐步實施了江蘇洋思中學的導學稿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這樣的:同課頭的老師在研討教材,學法教法之后,撰寫出適合于本年級學生的導學稿,它包含以下幾個內容:本單元重點單詞,短語,句子以及重點語法。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有預習導學,課堂研討和課后鞏固三部分內容。
導學稿既是教案又是學案,當老師備課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優(yōu)化課前準備,開展二次備課工作,優(yōu)化課內、課外時間管理,較合理地安排“預習”、“教學”、“練習”、“鞏固”、“提高”的時間結構,切實提高了課堂效率。從目前初步顯現(xiàn)的結果來看,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優(yōu)化課前導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有效自覺的學習能力,優(yōu)化課內的解惑策略,促進學生有效地質疑和釋疑,優(yōu)化課內的訓練策略,促進學生有效鞏固和應用。
導學稿“導”指的是引導和疏導;學,指的是預習和學習,導學稿教學模式即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采取“提前備課、輪流主備、集體研討、優(yōu)化教案、師生共用”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導學稿”為載體,明晰學生學習思路,層層鞏固學習效果。
一、英語導學稿教學的優(yōu)勢
英語導學稿教學模式基本劃分為三個步驟:課前預習導學,課堂研討,課后鞏固,它所展現(xiàn)出來的優(yōu)點有以下幾點:
首先,呈現(xiàn)的是本單元的知識重點,包括本單元的重點短語、重點句型和本單元的主要語法。而這些在以前的教學當中從來沒有這么明確地清晰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甚至有的學生在學完了一個單元之后,還不甚明白這一單元的知識重點。換言之,導學稿的重點知識部分起到了一個提綱挈領的作用,更有利于學生把握知識的主要脈絡。比如,我們在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講到了形容詞的比較級,我們將比較級的一些典型用法、形容詞比較級的變法等都清晰地展現(xiàn)在導學稿的第一頁,比如good- better-best, bad-worse-worst這些特殊的形容詞比較級,學生看了之后,心里定會豁然開朗。
其次,呈現(xiàn)的是每一課時中的“預習導學”部分。預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以前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中經常有“預習下一課”。可是學生沒有明確的預習目標,何談預習呢?這樣的作業(yè)可能已經流于一種形式了。而“預習導學”很好地給學生指明了預習的方向及目標,可以達到有的放矢。另外,在預習導學中老師可以把即將要涉及到的需要探討的知識點融入其中,啟發(fā)學生,鼓勵學生,多思考,多質疑,由以前的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榉e極主動地探究知識,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比如,第九單元我們將要學習怎樣回答出生日期,所以在預習導學部分,我們設計了一道題:請寫出一年中的12個月份。這個題既是課前復習,又是一個課前準備。在課堂檢查的時候,學生都答對了,說明他們在課前翻閱了以前學過的一些知識,這就比老師給他們單純地講要有效的多。
第三,課堂研討部分。這一部分的內容和形式多樣化,主要看想要培養(yǎng)學生什么樣的能力。在第一課時的時候,經常是conversation practice,要求學生仿照編對話。在閱讀課的時候,可以要求學生通過所學習的句型進行作文練習。比如,我們在上八年級下冊Unit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 時,在第一課時要求學生編一段對話,要給朋友送禮物,另一位同學給出意見(compare qualities and give advice);比如,我們在學習Unit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Section B閱讀課之后,課堂研討內容就是:你認為下列哪些行為是你不能忍受的,用本課所學的知識寫一篇文章等等。這樣的課堂研討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了學以致用、學有所用,而且還留給學生時間進行課堂展示,展示他們的語言能力,展示他們的寫作水平,學生在這樣的課堂里意氣風發(fā),學風盎然,長久下去,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給學生提供了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
第四,課后鞏固部分對語言知識點進行反復強化,用不同的題型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更有利于學生開拓視野。老師從好多種參考資料當中搜集整理一些習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練習,精講精練,而非題海遨游。比如,在第六單元,我們出了好幾種題型練習比較級:用所給詞的正確形式填空,單項選擇,仿寫句子,改錯等。學生專題專練,對同類型的題進行比較,找出關鍵點,以后遇到類似的題可以輕松拿下了。比如說,在形容詞比較級當中,我們經常遇見的句型是A+be+形容詞比較級+ than+ B的結構,than 可以作為比較級的關鍵題眼,見到than 就可以考慮比較級了,有利于學生辨別認識。
第五,學生的快樂體驗。在導學稿的編寫過程當中,我們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出最適合于本年級學生使用的一套導學稿。有簡單的題,適合于最基本的練習;也有中等難度的題,適合于進行重點掌握;也有一些比較難的題,適合于學生進一步探索延伸。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體驗到由于做對題所帶來的小小的快樂。這種快樂日積月累,形成一種向上的學習的熱情!
二、英語導學稿教學有待完善的問題
當然,在初步實施導學稿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也總結出如下問題有待共同探討,并希望能夠對以后的工作有所裨益。
1. 閱讀能力的提高。在導學稿中題型比較豐富,常見的題型有:寫出下列單詞或詞組,單項選擇,用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填空,根據(jù)首字母填單詞,改錯,補全對話等等,但是唯獨比較少見的是完型填空和閱讀理解題。二者是學生考試中最怕的,也是中考當中失分率最高的;同時也是素質教育中提高英語水平高效的方法。所以我想,在撰寫導學稿的過程當中不要只專注于英語語言知識點的片斷,而應該不怕辛苦多出一些完型填空及閱讀理解題,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進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同時考試中也必然會得心應手。
2. 新舊知識的交叉。導學稿的課后鞏固部分有一個最大的優(yōu)點:集中火力攻一個知識難點。導學稿對于本單元難點知識的反復強化,使得學生的記憶庫里儲存了大量的有關本單元的知識信息,但是卻沒有意識到上一單元剛剛學過的知識正在以飛快的速度悄無聲息的流失。所以,在使用或撰寫導學稿的過程當中應該注意一些新舊知識的連接,在遺忘曲線的有效時間內,讓剛剛學過的知識變成長久記憶儲存在記憶庫里,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前學后忘”的情況了。
3. 導學稿的后續(xù)批改。導學稿的批改相比較作業(yè)本的批改有較大難度。導學稿是以頁記數(shù)的,必須反復翻閱才能批改完一張導學稿,大約耗時2分鐘。如果兩個班的導學稿全部批閱至少花費200分鐘。對于還要準備上課的老師來講,不太可能在課前就批閱完全部導學稿的,但是如果不進行批改,老師就無法預知學生的預習效果。面對這樣的矛盾,我思忖良久,我想其實可以這樣處理:課前臨時抽查一兩個組的導學稿進行批閱,查看學生的預習情況,上課時就能有所側重;下一次可以輪換到另外兩組的同學,這樣老師檢查的目的就達到了。
在探討完上述一些我個人認為的常見問題之后,還有一些小問題值得我們繼續(xù)關注:比如導學稿的保存問題,導學稿的撰寫問題以導學稿的創(chuàng)新問題,導學稿的后續(xù)總結問題以及導學稿的錯題改正等。這些問題都等待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完善,改正,提高。
在導學稿的實踐過程中,我們體驗到了導學稿帶來的諸多好處,但是也體味到了因為準備不足帶給我們的困難。只有意識到各種困難,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使導學稿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