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慶華 劉艷春 姜靜
急性心肌梗死(AMI)絕大多數(shù)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發(fā)生,但也可發(fā)生在冠脈造影正?;蜉p度病變的冠狀動脈。本研究對山東省榮成市中醫(yī)院 11 例AMI患者冠脈造影正常的病例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自 2008年6月-2012年6月間在山東省榮成市中醫(yī)院內(nèi)二科住院治療的AMI患者其中的 11 例(均為ST段抬高心肌梗死),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有關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1)有典型胸痛發(fā)作;(2)心電圖至少有 2 個導聯(lián)出現(xiàn)ST段抬高,并有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ST-T演變;(3)血清心肌酶、肌鈣蛋白增高?;颊哂?10 d~2 周內(nèi)行冠脈造影,均未發(fā)現(xiàn)狹窄及閉塞性病變;其中男 10 例,女 1 例;平均年齡 46.4 歲(40~65 歲)。梗死部位:下壁 6 例,后壁 4 例,右室 1 例。危險因素:吸煙史 8 例,高脂血癥 2 例,血小板增多癥 1 例。給予阿替普酶或瑞替普酶靜脈溶栓且均溶栓成功,同時給予監(jiān)護、常規(guī)治療及對癥藥物治療。
1.2 臨床特點 AMI前均有明顯的發(fā)病誘因,主要為勞累和情緒激動,有大量吸煙史 8 例。
1.3 冠脈造影方法 用Judkins造影導管經(jīng)由橈動脈行冠脈造影,取左、右前斜位 30°、50°,左側位,正位加頭或正位加足體位造影。冠脈狹窄程度分級:0 級,無血流灌注,閉塞血管遠端無血流;Ⅰ級,造影劑部分通過,冠狀動脈狹窄遠端不能完全充盈;Ⅱ級,冠狀動脈狹窄遠端可完全充盈,但顯影慢,造影劑消除也慢;Ⅲ級,冠狀動脈遠端造影劑完全而且迅速充盈和消除,同正常冠狀動脈血流[1]。由 2 名以上有經(jīng)驗的??漆t(yī)生閱片,分析冠脈造影結果。
明確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的 11 例患者冠狀動脈造影均未見明顯狹窄和阻塞性病變。
大量研究證明,絕大多數(shù)AMI是冠脈粥樣硬化基礎上,由于不穩(wěn)定斑塊破潰,繼而出血和管腔內(nèi)血栓形成,使管腔閉塞而引發(fā)。本研究對 11 例AMI行靜脈溶栓后,擇期行冠脈造影示冠狀動脈正常而無狹窄病變,故可排除冠脈粥樣硬化所致的心肌梗死。但造影評價通常是與鄰近的“正?!眳⒄展?jié)段比較來確定狹窄百分率。如果病變累及整支血管呈彌漫性,對稱性病變不存在正常的節(jié)段,在造影時可顯示正常[2]。本組中 8 例患者病前有長期大量吸煙史,而高血壓病、高脂血癥引起可能性小,故考慮吸煙可能是重要的誘發(fā)因素[3]。劉朝中等[4]報道吸煙可誘發(fā)持續(xù)冠脈痙攣,并且可能在無病變的冠脈發(fā)生痙攣比嚴重硬化或鈣化的冠脈更嚴重、更持久。本研究 11 例患者中有 6 例心肌梗死部位在下壁,4 例下壁,右室 1 例,文獻報道[5]右冠脈易發(fā)生痙攣,左前降支可能也易于痙攣,本研究支持這一觀點。本組中發(fā)病誘因均為勞累、情緒變化,這些因素可導致交感神經(jīng)過度興奮,體內(nèi)兒茶酚胺分泌增加,心肌耗氧增加,還可以致冠脈張力增高,易誘發(fā)冠脈長時間痙攣而發(fā)生AMI。此外性情急躁、好勝心和競爭性強、不善于勞逸結合的A型性格者較相反性格更易患冠心病,心肌梗死事件相對危險性大[6]。
綜上所述,冠脈正常而發(fā)生AMI患者,冠脈持續(xù)痙攣可能是其主要的發(fā)病機制,冠脈造影不能辨認的冠脈病灶(微小血管病變所致)可能也是原因之一,患者病前多有情緒因素,而大量吸煙可能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
[1]陸再英.鐘南山.內(nèi)科學[M].7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300.
[2]施仲偉.用血管造影術評價冠狀動脈管腔的局限性[J].國外醫(yī)學·心血管疾病分冊,1996,23(4):233.
[3]Barbash GI,White HD,Modan M,et al.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young--the role of smoking.The Investigators of the International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Streptokinase Mortality Trial[J].Eur Heart J,1995,16(3):313-316.
[4]劉朝中,江一清.冠脈痙攣與急性心肌梗死[J].中國急救醫(yī)學,1996,16(6):10.
[5]El-Maraghi NR,Sealey BJ.Recurr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a young man due to coronary artery spase demoustrated at autopsy[J].Circulation,1980,61(1):199-207.
[6]陸再英,鐘南山.內(nèi)科學[M].7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