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李勝利
漢語言語失用患者的言語評定①
王貞,李勝利
目的觀察使用漢語評估材料,對漢語言語失用患者進行評估的可行性。方法對20例言語失用母語為漢語的患者參考運動言語評定(MSE)設計量表進行評估和分析。結果多音節(jié)多次復述評分最高,單音節(jié)單次復述最低(P<0.05)。漢語短句評分與言語流暢性(r=-0.614)和復述能力評分(r=-0.865)顯著負相關(P<0.001)。結論通過參考MSE,可將漢語材料用于漢語言語失用患者的評估。
言語失用;運動言語評定;漢語;流暢性;復述
[本文著錄格式]王貞,李勝利.漢語言語失用患者的言語評定[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19(1):70-71.
言語失用(apraxia of speech,AOS)是一種運動性言語障礙,由Darley等于上世紀60年代首次描述并命名[1]。它是指患者在沒有肌肉虛弱或不協調的情況下,不能毫不遲疑,沒有探索和啟動困難地,或不犯音素錯誤地發(fā)出目標音。其實質可能是語言運動編程障礙;特點是整合連貫發(fā)音運動的能力受損[2]。言語失用的突出癥狀包括:①努力地、試探性地和摸索地試圖對錯誤進行自我糾正;②重復相同的言語發(fā)音不固定;③言語啟動困難[1]。左大腦半球損傷導致言語失用,血管性損害是言語失用最常見的原因,腦外傷、腫瘤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也可導致言語失用。
語言運動評定量表(Motor Speech Evaluation, MSE)檢查包括元音延長,單音節(jié)、單詞和短語的重復,口頭朗讀和圖片描述[1],在西方國家被廣泛應用于言語失用的診斷。本研究參考MSE,嘗試用漢語任務和漢語材料對言語失用患者進行評估。
1.1 一般資料 在本科進行言語治療的言語失用患者2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例;年齡30~78歲,平均(51.1±11.6)歲;均為腦血管性損傷,單發(fā)病灶;病程3~104個月,平均(18.1±28.2)個月;首次發(fā)病或再次發(fā)病首次影響語言功能;右利手;左大腦半球損傷;母語漢語;聽力正?;虺C正后正常。既往無神經系統、精神疾病史和藥物濫用史。
1.2 方法 參考MSE[1]自制評估材料和評估標準。測評在安靜房間里進行,患者一般情況良好。所有測試均由測試者先演示,被試者復述。2名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言語治療師分別為每項測試評分,單項中含3個子項的,取平均值。取兩人的平均值作為最后評分。
評估內容:①多元音多次復述:復述“aui”、“iua”5次;②單音節(jié)單次復述:分別復述“pa”、“ta”、“ka”1次;③單音節(jié)多次復述:分別復述“pa”、“ta”、“ka”5次;④多音節(jié)單次復述,復述“pataka”1次;⑤多音節(jié)多次復述:復述“pataka”5次;⑥短句復述:“啪嗒洗手”、“你們打球”、“不吐葡萄皮”各1次,取平均值。
評分標準:1分:復述基本流暢,可完成;2分:復述欠流暢,仍可完成,有少量歪曲和置換;3分:復述啟動慢,流暢性差,語速慢,基本完成60%以上,有音素的歪曲和置換;4分:復述啟動慢,流暢性差,語速慢,完成40%以下,大量音素和音節(jié)歪曲和置換;5分:復述完成20%以下,大量音素和音節(jié)歪曲,置換;6分:僅可發(fā)少許音節(jié);7分:無聲,刻板語。
采用西部失語檢查法(WAB)對入選對象進行流暢性和復述能力評分。
1.3 統計學分析 分別采用SPSS 15.0進行單因素ANOVA分析并兩兩比較和直線相關分析。顯著性水平α=0.05。
6項評估內容中,評分從高到低依次為:多音節(jié)多次重復;短句重復、元音多次重復、多音節(jié)單次重復;單音節(jié)單次復述、單音節(jié)多次復述(P<0.05)。見表1。
表1 MSE各項評分比較(n=20)
WAB流暢性評分(3.9±2.3),復述評分(58.2± 28.1)。MSE短句重復評分與WAB流暢性評分(r=-0.614,P<0.001)、復述評分(r=-0.865,P<0.001)顯著負相關。
經過數十年研究,目前已經發(fā)現言語失用有近30種發(fā)音、頻率和韻律的表現形式。但所有研究都是基于拼音語言進行的,對漢語言語失用癥的研究甚少。
本研究嘗試設計適用于漢語環(huán)境的言語失用評估材料,主要是設計3個漢語短句做為測試子項,發(fā)音涵蓋多音節(jié)、低頻詞、繞口令等形式,唇舌位置多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們設計的6個子項,包含輪替運動,無意義詞,發(fā)音前、后位之間變換,位置和發(fā)音方式變化的輔音,低頻詞等復雜因素[3]。
研究顯示,言語失用患者完成多音節(jié)多次重復最困難,因為其中包含幾乎全部復雜因素;其次是短句復述,作為多音節(jié)單次復述的代表,也包含除輪替運動和無意義詞外的全部復雜因素。單音節(jié)單次復述僅包含1個復雜因素,即無意義詞,因此很少引出失用錯誤。評估結果與臨床經驗相符。
言語失用作為形成言語指令和到達言語運動器官的中間途徑障礙,單次完成言語指令相對容易,而快速傳遞多次復雜的言語指令容易出現障礙;同時需要多個構音器官快速協調運動時,更容易出現摸索、替換、歪曲等現象。
我們發(fā)現,漢語短句與元音輪替運動、多音節(jié)單次復述評分無顯著性差異。用漢語短句做為多音節(jié)單次復述的測試項目替代拼音語系的多音節(jié)單次復述或元音輪替運動,可能更適合中國患者,更為簡單可行。
言語失用的另一個語音特點為流暢性差和復述能力障礙。漢語短句評分能反應言語失用患者的流暢性及復述能力。
本研究顯示,使用漢語短句做為多音節(jié)單次復述的測試內容,反映的言語失用語音特點與臨床經驗相符。臨床上,可以嘗試對中國患者使用漢語字、詞或短句代替拼音語言的單音節(jié)、雙音節(jié)或多音節(jié)測試內容。今后的研究中,我們將加入更多的漢語內容,包括長句子或閱讀任務,將漢語言語失用檢查規(guī)范化。
[1]Wertz RT,La Pointe LL,Rosenbek JC.Apraxia of speech: The disorders and its management[M].New York:Grune and Stratton,1984.
[2]McNeil MR,Hashi M,Southwood H.Acoustically derived perceptual evidence for coarticulatory errors in apraxic and conduction aphasic speech production[J].Clin Aphasiology,1984, 22:203-218.
[3]Hillis AE,Work M,Barker PB,et al.Re-examining the brain regions crucial for orchestrating speech articulation[J].Brain, 2004,127(Pt 7):1479-1487.
Speech Evaluation for Apraxia of Speech with Chinese
WANG Zhen,LI Sheng-li.Department of Hear and Speech Theray,Beijing Bo'ai Hospital,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re,Beijing 100068,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valuation for apraxia of speech(AOS)with Chinese.Methods20 Chinese cases with AOS were assessed with Chinese material referred from Motor Speech Evaluation(MSE)using.ResultsThe subtest of multiple repetitions of multisyllabic words was the most difficult and single repetitions of monosyllabic words was the easiest for AOS patients(P<0.05).The score of the short sentence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th the scores of repetition ability(r=-0.865)and the fluency of speech(r=-0.614)(P<0.001).ConclusionChinese material referred from MSE can be used for evaluation of AOS with Chinese.
apraxia of speech;Motor Speech Evaluation;Chinese;fluency;repetition
R493
A
1006-9771(2013)01-0070-02
2012-06-03
2012-10-31)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yī)院聽力語言科,北京市100068。作者簡介:王貞(1979-),女,北京市人,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研究方向:運動性言語障礙。
10.3969/j.issn.1006-9771.2013.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