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任樹軍
(1 內蒙古林業(yè)總醫(yī)院(內蒙古民族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內蒙古 牙克石 022150;2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介入治療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應用
李 丹1任樹軍2
(1 內蒙古林業(yè)總醫(yī)院(內蒙古民族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內蒙古 牙克石 022150;2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目的 研究解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微創(chuàng)療法及其療效。方法 應用微創(chuàng)介入技術膠原酶注射治療腰椎間間盤突出癥60例,參考MacNab腰腿痛手術標準進行療效評價。結果 本組患者60例,顯效32例,有效27例,無效1例。穿刺成功率100%,無1例椎間盤感染及副損傷患者。結論 經骶管介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對單純腰4-5間盤突出的患者、單純腰5-骶1間盤突出的患者及腰4-5、腰5-骶1間盤合并突出的患者是一種效價比比較高的介入治療,安全有效,值得加以研習并臨床推廣。
介入;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療效;臨床應用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該病是腰腿痛的常見原因之一,一直以來醫(yī)家一直追求微創(chuàng)的治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在臨床的廣泛應用,相繼出現(xiàn)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經皮穿刺臭氧消融術、經皮穿刺等離子消融術等等[1]。筆者近年來應用微創(chuàng)介入技術膠原酶注射治療腰椎間間盤突出癥60例,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行回顧性分析,總結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的60例患者,男性38例,女性22例;最小年齡21歲,最大年齡65歲;病程10個月~2年;單純腰4~5間盤突出的患者16例,單純腰5~骶1間盤突出的患者27例,腰4-5、腰5-骶1間盤合并突出7例;所有患者均經癥狀、查體、CT及MRI證實椎間盤突出。
1.2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據(jù)符合如下標準:經正規(guī)保守治療半年無效的患者;腰痛合并神經根壓迫的患者;直腿抬高試驗及仰臥腹試驗陽性的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與影像學表現(xiàn)相吻合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要求微創(chuàng)治療,患者及其家屬自愿簽署介入診療知情同意書且承擔介入手術診療的風險。
1.3 排除標準
排除合并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等疾病的患者;排除突出物鈣化的患者;排除間盤突出脫出或游離的患者;排除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腫瘤及骨轉移瘤的患者;排除出血傾向及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排除有感染性疾病、心理障礙以及腰椎曾有其他手術或消融治療史的患者。
1.4 治療方法
患者俯臥診床,找到骶管裂孔標記,常規(guī)術區(qū)消毒,局麻后用18號硬膜外穿刺針進針成功后,回抽無出血及腦脊液,注入如鹽水及空氣無助力,內置金屬鋼絲的硬膜外導管,X-ray透視下導入突出的椎間盤間隙后方,注入對比劑碘海醇,正側位觀察對比劑后,見未椎間孔旁側間隙溢出,硬膜囊前方呈線狀顯影。觀察20min后常規(guī)注射膠原酶,拔出導管及穿刺針。針孔止血保護處理,術后俯臥6~8h。
2.1 評分標準
參考MacNab腰腿痛手術標準進行療效評價:顯效:工作能力恢復,偶有腰痛或腿痛;有效:工作能力基本恢復,間歇性輕度腰痛或放射痛;無效:無工作能力,疼痛無改善,神經根損傷陽性體征。
2.2 治療結果
本組患者60例,顯效32例,有效27例,無效1例。穿刺成功率100%,無1例椎間盤感染及副損傷患者。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系椎間盤變性,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突出引起的神經根病變。目前療法很多,又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各有利弊,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是新型的學科,符合“用最小的解剖損傷和生理干擾換取最好的療效,進而用最低的社會負擔和生物負擔獲得最佳的健康生活”[2]治療理念。膠原酶融合法是一種常用的介入療法[3-6],利用膠原酶分解膠原纖維作用發(fā)揮療效,進而減輕硬膜囊及神經根的壓迫和水腫,達到治療。該療法操作簡單,療效顯著,時間短,見效快的優(yōu)勢,我國醫(yī)學界普遍認為盤外注射比盤內注射更有優(yōu)勢,因為盤內注射對椎間盤內的壓力短暫增高,繼發(fā)更重椎間盤及椎管病變。任何療法既要大膽嘗試,又要把握適應證和禁忌證,還要操作技法熟練,操作流程規(guī)范準確。筆者認為經骶管介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對單純腰4-5間盤突出的患者、單純腰5-骶1間盤突出的患者及腰4-5、腰5-骶1間盤合并突出的患者是一種效價比比較高的介入治療,安全有效,值得加以研習并臨床推廣。
[1] 李建哲,賈全章.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技術進展與展望[J].中國老年病雜志210,30(22):3419-3420.
[2] 李勇強,王曉冰.從太極拳法到正骨手法[J].光明中醫(yī),2009,24(4): 727.
[3] 黃宏朝.介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5):33-34.
[4] 李振,阿斯哈爾,谷淑梅.多種介入方法聯(lián)合應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256例[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1,20(1):45-47.
[5] 許承志.經骶裂孔置管介入膠原酶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應用[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1,6(4):361-362.
[6] 蔡亮,王元明,方亞敏,等.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觀察[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1,6(5):462-463.
R681.5+3
B
1671-8194(2013)21-02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