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平
(湛江中心人民醫(yī)院,廣東 湛江 524037)
通腑寧沖劑治療腸易激綜合征120例臨床研究
王小平
(湛江中心人民醫(yī)院,廣東 湛江 524037)
目的 探討通腑寧沖劑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療效及臨床治療療效的相關(guān)影響因素。方法 將我院收治的240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2組,即觀察組120例,對照組120例。治療前分別對2組患者的病情程度進行判定。觀察組患者行通腑寧沖劑治療,對照組患者行補脾益腸丸治療。于患者治療前后,采用癥狀分級賦分方法分別對2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積分進行計算,并對2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同時,觀測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與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的相關(guān)性。結(jié)果 治療前,觀察組患者病情程度的輕度率、中度率和重度率分別為39.17%、48.33%、12.5%;對照組分別為40.83%、45.83%、13.34%(P>0.05)。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為70%(P<0.01)。在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相關(guān)影響因素的觀測上,通腑寧沖劑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與男女性別無關(guān)(P>0.05),50~60歲階段患者的治療療效不如年齡<50歲的患者(P<0.01);病程≥5年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不如病程<5年的患者(P<0.01)。結(jié)論 通腑寧沖劑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效果顯著,同時其療效與患者性別無關(guān),與患者年齡及病程有關(guān),年齡>50歲或病程≥5年的患者治療療效不如其他患者。
腸易激綜合征;通腑寧沖劑;臨床療效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種與內(nèi)臟感覺高敏感性或胃腸道動力異常有關(guān)的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1]。近年來,在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研究中,中醫(yī)藥結(jié)合中醫(yī)辨證論治的觀點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且在臨床實踐中,運用中醫(yī)藥治療腸易激綜合征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其中以通腑寧沖劑為典型代表。本文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間收治的120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通腑寧沖劑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間,我院共收治240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其中,男122例,女118例。年齡20~60歲,平均(36.22± 5.43)歲。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國慢性腹瀉學(xué)術(shù)會議制定的IBS臨床診斷標準[2]。隨機將240例患者分為2組,即觀察組120例,對照組12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以及體征等一般資料上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2組患者治療前病情程度判定:于患者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后,治療前分別對2組患者的病情程度進行判定。患者的病情程度分為3種,即輕度、中度和重度。判定標準如下:輕度:每日腹瀉次數(shù)<3次,腹脹、腹痛、腸鳴癥狀無或輕微,僅存在少量的黏液便;重度:每日腹瀉次數(shù)≥7次,腹脹、腹痛、腸鳴癥狀明顯,黏液便量多;中度:介于輕度和重度之間[3]。②治療方法:觀察組患者行通腑寧沖劑治療。2袋/次,3次/d,口服。對照組患者行補脾益腸丸治療,6g/次,3次/d。30d為1療程,均服藥觀察l個療程。③癥狀積分評價:于治療前后,采用癥狀分級賦分方法分別對2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積分進行計算。賦分標準[4]如下:腹瀉:每日≤3次(2分);每日4~6次(4分);每日≥7次(6分)。腹痛:偶爾發(fā)生,輕微腹痛(2分);經(jīng)常發(fā)生,時輕時重(4分);持續(xù)反復(fù)發(fā)作,且疼痛劇烈(6分)。腹脹:偶爾發(fā)生,輕微腹脹(2分);經(jīng)常發(fā)生,時輕時重(4分);持續(xù)反復(fù)發(fā)作,且墜脹劇烈(6分)。黏液便:黏液便量少(1分);黏液便量較多(2分);黏液便量大(3分)。腸鳴:偶爾發(fā)生,輕微腸鳴(1分);腹瀉時伴見,時輕時重(2分);持續(xù)反復(fù)發(fā)作,腸鳴難忍(3分)。精神癥狀:偶爾發(fā)生,癥狀輕微(1分);時輕時重(2分);持續(xù)反復(fù)發(fā)作(3分)。同時,上述各項指標治療后轉(zhuǎn)為正常記為零分。④治療效果評價: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標準如下:痊愈:臨床癥狀消失,經(jīng)X線鋇劑灌腸、結(jié)腸鏡檢查后無激惹征象;或癥狀累計積分為0分。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癥狀累計積分下降為≥原分值的2/3。有效:臨床癥狀好轉(zhuǎn);或癥狀累積積分下降為原分值的1/3~2/3之間。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或癥狀累積積分下降<原分值的1/3。
1.3 觀察指標
①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②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相關(guān)因素觀測。包括:觀察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與療效的關(guān)系。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采用SPSSl0.0統(tǒng)計軟件,檢驗方法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前病情程度判定
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病情程度判定
從表1可以看出,觀察組120例患者病情程度的輕度率、中度率和重度率分別為39.17%、48.33%、12.5%;對照組120例患者分別為40.83%、45.83%、13.34%。2組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表明:2組患者于治療前,病情程度基本相同。
2.2 2組患者治療效果分析
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分析(例/%)
從表2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為7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表明: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
2.3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相關(guān)因素觀測
2.3.1 觀察組患者性別與療效的關(guān)系
見表3。
表3 觀察組患者性別與療效的關(guān)系
從表3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男性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2.19%,女性為92.86%,男女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表明:通腑寧沖劑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與男女性別無關(guān)。
2.3.2 觀察組患者年齡與療效的關(guān)系
見表4。
表4 觀察組患者年齡與療效的關(guān)系
從表4可以看出,20~29歲、30~39歲、40~49歲、50~60歲各年齡段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6.43%、93.62%、96.30%、77.78%。4組比較,50~60歲年齡段患者的療效與其他3組差異顯著(P<0.01)。表明:通腑寧沖劑在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治療中,50~60歲階段患者的治療療效不如年齡<50歲的患者。
2.3.3 觀察組患者病程與療效的關(guān)系
觀察組患者共分為3個病程階段:病程≤2年者38例;病程為2~5年者64例;病程≥5年者18例。臨床治療效果結(jié)果顯示:病程≤2年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74%;病程為2~5年之間組患者為93.75%;病程≥5年組患者為77.78%。3組比較,病程≥5年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其他2組(P<0.01)。表明:通腑寧沖劑在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治療中,病程≥5年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不如病程<5年的患者。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種與內(nèi)臟感覺高敏感性或胃腸道動力異常有關(guān)的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腹脹、腹瀉、腹痛、腸鳴、黏液便等。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生活習(xí)慣的改變,其發(fā)病率日趨上升,且可發(fā)生在任何年齡段,男女差別不明顯,不僅對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同時也威脅著人們的身心健康。中醫(yī)學(xué)認為,腸易激綜合征屬于“腹痛”、“泄瀉”、“便秘”范疇,腸腑為腸易激綜合征的主要病位,其發(fā)病主因在于肝氣疏泄失常,致脾胃運化失健,大腸傳導(dǎo)失司。情志不舒,則肝失疏泄;氣機不暢,則橫逆犯脾;犯脾克胃,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日久可累及腎陽。加之本病肝郁脾虛,虛實夾雜,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huán)而纏綿難愈[5]。其中,本虛主要責之于腎、脾氣虛或陽虛,標實主要責之于肝脾失和、氣滯血癖。由于腸易激綜合征病理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西醫(yī)治療療效欠佳,目前尚無理想療法。近年來,在本病的臨床研究中,中醫(yī)藥結(jié)合中醫(yī)辨證論治的觀點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且在臨床實踐中,運用中醫(yī)藥治療腸易激綜合征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其中以通腑寧沖劑為典型代表。
通腑寧沖劑原名加味通腑湯,由黃連、防風(fēng)、肉桂、黃芩、大熟地、白芍、菟絲子、六曲、木香、白術(shù)、干姜、生甘草等多味中藥組成,具有有理氣止痛、清熱燥濕、厚腸止瀉作用,主治濕熱內(nèi)蘊型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jié)腸炎引起的腹瀉、腹痛、膿血便、肛門灼熱等癥[6]。
本研究中,將我院共收治240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2組,即觀察組120例,對照組120例。觀察組患者行通腑寧沖劑治療,對照組患者行補脾益腸丸治療。觀察2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同時觀測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與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的相關(guān)性。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為70%(P<0.01)。在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相關(guān)影響因素的觀測上,通腑寧沖劑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與男女性別無關(guān)(P>0.05),50~60歲階段患者的治療療效不如年齡<50歲的患者(P<0.01);病程≥5年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不如病程<5年的患者(P<0.01)。
因此,通腑寧沖劑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效果顯著,同時其療效與患者性別無關(guān),與患者年齡及病程有關(guān),年齡>50歲或病程≥5年的患者治療療效不如其他患者。
[1] 柳越冬,陶弘武,張勤良.通腑寧顆粒治療腸易激綜合征(腹瀉型)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3,30(11):902-903.
[2] 尚精娟,謝建群.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中醫(yī)藥研究概況[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xué)學(xué)報,2011,13(12):57-59.
[3] 趙玉斌,李佃貴.痛瀉要方對腸道高敏感性腸易激綜合征大鼠模型療效和作用機理的研究[J].中成藥,2006,28(6)852-855.
[4] 蔡錦蓮.疏肝健脾補腎法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67例[J].新中醫(yī),2008,40(7):80.
[5] 吳至久,張蜀,唐學(xué)貴,等.疏肝健脾法治療腸易激綜合征肝郁脾虛型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xué)刊,2009,27(5):1041.
[6] 田艷萍,王旗.自擬中藥制劑聯(lián)合西藥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8,35(12):1882-1883.
R574
B
1671-8194(2013)21-02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