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吉存
第一:反思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目標設計時要全面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在學生現有認知水平基礎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激發(fā)興趣,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向高一級的認知水平發(fā)展,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形成良好的發(fā)展。教師千萬不能埋怨、責怪學生,不反思自己只會適得其反,以致把簡單的問題變成學生的難點。教學目標是每堂課的方向,教學目標是否實現決定對實際課堂教學或評價的價值。
第二:反思教學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需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以交往互動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發(fā)展。學會交往,建立積極、和諧的師生關系,溝通教學與生活、社會的聯系,拓展教學視野,完善教育內涵,用交往互動觀構建教學策略的核心,是呈現主體教育觀念,實現主體行教學。
第三:反思教學內容。新課改理念下,教材是給學生展示多樣和豐富多彩的學習的參考資料。教師設計教學內容應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和優(yōu)化教學方法等方面考慮,是否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能否體現新課改理念,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如何,教師是教材的建設者,因此,在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時可以在 “課后反思”中作為專題內容加以記錄,既積累經驗,又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設性的意見,使教師、教材和學生成為課程中和諧的統一體。
第四:反思教學方法。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和學生現有的能力特點進行教學,知識點明確,通過合適的教學方法呈現,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要通過優(yōu)選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方法選擇合理就能夠使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究的、合作的學習方法,學習知識和提示技能,從而形成具有良好合作習慣的團隊班級。
第五:反思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和現場觀看各種比賽能將教學所涉及的結論、概念等形象生動再現課堂的特點,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合理使用多媒體及觀看各種比賽能啟發(fā)學生思維,拓展學生視野,豐富教學內容,加大課堂容量,增強信息反饋,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主動探究,發(fā)現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應用知識的綜合能力,充分展示教師的教學風格和個性,從而使課的內容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六:反思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引導學生質疑、探究,獲得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更新教學行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