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林
山東省海陽市第一中學海陽265100
【摘要】在構建和諧高效課堂教學改革中,如何使高中思想政治課更加有針對性,有效率,必需進行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高效課堂,探究合作,創(chuàng)設情景
在新課程實施中,什么是一堂真正的好課,怎樣才能上好一堂課,是廣大教師們共同關注和努力解決的焦點問題。筆者就此對教學改革進行了一些探索。
1.努力建立民主、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
課堂教學不僅是師生之間知識信息的傳遞,更是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心理學研究表明:明朗的、樂觀的心情會激發(fā)人的思想火花;而郁郁寡歡的苦悶心情,則抑制人的思維活動。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將給學生帶來輕松愉快的學習心境,使學生求知欲強,思想活躍,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從這一點來說,政治教師要充分利用情感力量,建立民主、平等、相互促進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一個愉悅自信、寬松自如的氛圍,珍視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傾聽學生的聲音,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自己動腦、動心、動情、動手,從而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2.積極嘗試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先進的教學理念要通過先進的教學方式體現(xiàn)出來,而教學理念轉變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學方式轉變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理念不變,方式、方法轉變就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基礎;方式、方法不變,理念轉變就失去了歸宿,失去了落腳點。因此,新課改條件下,高中政治教學方式必須改革。
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必須改革高中政治課教學方式和方法,必須徹底打破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所以,高中政治教師要努力做到:第一,要結合政治新教材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分析現(xiàn)實社會及生活中的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現(xiàn)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將當今國內外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時政熱點與書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論知識結合起來。第二,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特別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想方設法讓他們動起來。第三,政治教師還要結合新課程的要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
3.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長期以來,政治教師往往只重視研究教法,忽視學法。其實學法是教法的出發(fā)點,也是歸宿。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全國順利推進,通過課程改革既促使教師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轉變,又迫切需要學生學習方式發(fā)生根本轉變。盡管學習方法多種多樣,但能產生實踐效果的最終還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法。
政治教師在教學中,應體現(xiàn)和重視學科知識的特點,遵循思想政治學科發(fā)展規(guī)律,要引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和自學能力;要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fā)現(xiàn)、探索、研究等認識活動突出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的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而學生則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自身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為未來的社會實踐作好充分準備。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三會”:一是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fā)言,努力掌握別人發(fā)言的要點,對別人的發(fā)言作出評價;二是學會質疑,聽不懂時,請求對方作進一步的解釋;三是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能根據他人的觀點,做總結性發(fā)言。這樣,合作學習就不再是課堂教學的點綴,而是一種具有實際意義的扎實、有效的學習方式。
4.注重創(chuàng)設新情景,提出新問題,有效的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根據高中政治課教學的特點,按照設置情境的手段,可采用以下幾種類型:①播放音樂,渲染情境;音樂用它特有的語言,易于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引起想象和聯(lián)想。②運用圖畫,再現(xiàn)情境;用教材和課外提供的圖畫資源,用景物來烘托環(huán)境氛圍,增強感性認識等。③聯(lián)系實際,強化情境;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高中政治課教學的基本方針和原則。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使學生能夠聯(lián)系社會實際和自己的思想及行為實際比較,從而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提高認識水平。④講述故事,展現(xiàn)情境:高中學生情感豐富,容易被感染。所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fā),抓住高中學生愛聽、愛看、愛講故事的特點,在故事情境中感染學生,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體驗學習的快樂。⑤參與實踐,體會情境;參與實踐是指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某一教學活動的過程,包括知識搶答賽、演小品等。此外,高中政治課還應該走進社會,通過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如社區(qū)服務、社會調查等,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增進學校和家庭、社會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從而實現(xiàn)高中政治課教學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⑥運用語言,描述情境:教學語言不同于一般的口頭語言,它的最基本特點是直觀性。思想政治課的基礎知識是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組成,具有高度抽象概括的特點。這就要求教師運用具體材料,用通俗形象的語言,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做到有聲有色,聲色俱顯,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嗅其味、如觸其物。教師的語調、語氣、節(jié)奏都應隨教材的內容而變化。
總而言之,面對新課程改革,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主體作用,有效地開展合作性學習活動,把政治課堂變成生動活潑有效的高效課堂,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健康成長,讓他們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