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鶯
摘 要:課堂教學的藝術體現在敏銳地捕捉具有教育價值的細節(jié)上,如果教育過程中有更多的細節(jié)被注意、被發(fā)覺,那么學校教育就一定會變得更美麗、更迷人,因此細節(jié)就是優(yōu)化學生心理生活的基礎,英語課堂需要關注學生的信心和學習氛圍兩大細節(jié)。
關鍵詞:細節(jié)教學 英語課堂 自信心 教學氛圍
一、學生自信心——最不容忽視的細節(jié)
缺乏信心、膽怯、意志不堅強、缺少興趣往往是阻礙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障礙,尤其是缺乏信心和膽怯。消除學生英語課堂中自主學習的心理障礙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重構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是最重要的,所以應根據學生年齡階段的特點、認知水平、教學任務,采用靈活多變的課堂模式,才能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我們可以采取分組競爭的方式、游戲的方式,以積分制來增強學生的成就感。為增加學生獲勝的機會,可按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分成高、中、低組,各組自行競賽,競爭中的失敗者和獲勝者水平相近,能調動學生努力上進爭取獲勝的積極性,從而消除學生學習活動的心理障礙。
2.疊加積極評價效應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就應處理好學生的評價問題。評價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以肯定與鼓勵為主。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妨應用延遲評價。教師對學生回答的問題暫時不做評論,可為學生留下廣闊的思維空間。對結果過早地評價會掐斷學生的思維脈絡,引發(fā)學生的心理不適和煩躁,更重要的是會錯過發(fā)展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良好時機,最終削弱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積極評價需要具備及時性、清晰性的特點,這樣的評價疊加將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激發(fā)學生興趣愛好
心理學認為,人的興趣的根源是人的需要,在學習上表現為對知識的需要,對文化藝術的需要(求知欲)。這種需要在一般情況下處于潛在狀態(tài),可是一個人在社會或教育的影響下,這種需要被激起進而形成十分活躍的內在心理因素,興趣及愛好。興趣對提高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它能推動學生去尋找知識,開闊眼界,用心鉆研,樂于努力,克服學習中的種種困難。各個學生的興趣點是各不相同的,這就需要教師善于體察學生心理,用慧眼去發(fā)現細節(jié),把握興趣點,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表揚和獎勵就是很好的方式。人最需要的就是得到別人的欣賞。把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放大10倍20倍,在校內開展宣傳,在家訪中肯定,讓他的鄰居都知道,這就是“賞識教育”的一部分。每個細節(jié)都會使學生產生細微的心理變化,并終究會匯成河流和汪洋。
教師的一聲問候、一個動作、一次表揚都是精彩的教育的一部分,只要敏銳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就可以從學生的心理生活中找到教育的突破口,形成一股強勁的教育旋風。
二、課堂教學氛圍——值得關注的細節(jié)
1.教室環(huán)境布置的優(yōu)化
在創(chuàng)設表演教學環(huán)境時,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的具體要求布置課室,如在墻壁上掛一些場景畫、人物畫或展示圖片、實物,也可以在黑板上畫連環(huán)畫或者漫畫,還可以叫學生自己準備好表演的道具。最好都是學生自己動手做的。例如在學習7B Unit 6Pets時,可帶一些常見的小動物如小狗、小貓等,讓學生與它們“零距離”接觸,用手摸一摸,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發(fā)現動物身上的可愛之處。通過親身體驗,熟悉課文所描述的動物,從而快速而高效地掌握知識點。
2.有效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
(1)導入的細節(jié)。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注意課堂教學的導入,重視設計導言,比如,初一上冊Starter Module 3 Unit 3中一則小對話“Whats your favorite food?My favorite food is eggs.”應該說在Starter里面這是一個難點,備課時我只想在學生發(fā)現問題之后傳授給學生:名詞加復數可表示一類事物。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自己先發(fā)現了這個問題,并提了出來:“為什么這里be動詞是is,而后面卻是“eggs”這個復數形式呢?”這時我順勢問:“是啊,為什么egg要加s呢?”短暫思考過后,很快就有同學舉手回答這個問題,答案也是眾說紛紜。有的同學說:“因為他不能只喜歡吃一只雞蛋啊。”我緊接著問:“那這個名詞‘egg以復數形式出現意味著什么呢?”有的同學很快就回答出來:“以復數形式出現表示雞蛋這一種類?!闭f到這里,問題已經解決了,然后我小結:“可數名詞以復數形式出現可表示一類事物,還有在名詞前加a/an也可以表示一類事物,再有在名詞前加the同樣可以表示一類事物。比如這句話同樣可以說成:My favorite food is an egg./My favorite food is the egg.”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材內容的實踐者,學生對教學內容有直接深刻的體會,學生通過切身感受常常會產生一些教師意想不到的見解,對一些問題也有獨到的回答,教師要積極予以肯定,并在課后及時加以記錄。
(2)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原則是不束縛學生的思維范圍,帶有誘導學生質疑的功能,以便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可設計預測性問題。預測指在閱讀前讓學生觀察插圖、看課文標題及課文出處、寫作時間、開頭與結尾,根據獲得的信息預測課文內容,這容易造成“懸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愿望,很快將學生帶入情境,順利進行課文教學。一般可設計以下問題:What is the title?What can you think the text is about?What do you expect the will tell us?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對課文進行預測,達到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目的。
(3)模擬情境。英語教學活動始終是一種模擬交流,其情境也是人為情境,因此,模擬情境成了各種學習方法都用到的伴隨性方法。同時模擬情境也是此時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的最直接方法,能幫助學生準確、容易地推斷語境,從而收到較好的理解與記憶效果。模擬情境必須從教學內容出發(f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常識出發(fā)。模擬情境有以下幾種:形象思維、語言描述、出示圖表、演示教具、模仿聲腔、動作表演、特殊環(huán)境的布置及教室環(huán)境的利用等。例如在講授7BUnit 5 Reading部分時,我在課前準備了一些英雄救人、救火的場景,包括錄像、照片等,再配上適合的音響效果,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感知Zhang Hua面對火災時的反應是迅速的,沉著冷靜,在整個救人過程中充滿了智慧和勇氣。
中學生身上具有可以誘發(fā)的積極性,他們活潑大膽,具有創(chuàng)新好奇的心理,喜歡提出問題。在課堂上我總是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進行討論,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思維活動中去,從而使學生對教材充分感知,深刻理解,融會貫通。
參考文獻:
[1]王莉.雕琢教學細節(jié)成就精彩課堂[J].新課程研究,2009,(4).
[2]陸荷芳.關注教學細節(jié),成就精彩課堂[J].科學教育,2008,(9).
[3]趙國忠.透視名師課堂管理——名師課堂管理的66個經典細節(jié)[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4]李云吾.細節(jié)無底欣賞無邊——課堂觀察是提升教學智慧的必經之路[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5).
[5]張苾菁.用心創(chuàng)造教學的精彩[J].江蘇教育,2009,(5).
[6]王秀梅.一個教學片段引發(fā)的反思[J].基礎教育研究,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