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淑黎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查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應堅持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學評價,用多元化的評價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發(fā)揮激勵性評價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激勵性評價的魅力,在評價中融入教師的關愛、包容和鼓勵,讓課堂成為學生的殿堂,使學生收獲更大價值的超越和個性發(fā)展。例如,在一次朗讀課文時,班上一位平時寡言少語的學生舉起了手,我欣喜地請他朗讀,只見他的小臉漲得通紅,我鼓勵他“不要緊張,慢慢讀”,最終他結(jié)結(jié)巴巴地讀完了課文。我及時表揚了他:“不錯,老師真為你感到驕傲,如果不緊張你會讀得很流利?!敝蟮娜兆永?,只要能看見他勇敢地舉起手,我就盡可能地把機會留給他,并始終堅持用激勵性的語言給予鼓勵。漸漸地,他的朗讀進步了,更可喜的是他克服了緊張的毛病,樹立了自信心。
二、提倡民主性評價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個體性,與學生建立平等的人際關系。民主性評價,能給學生帶來成功的情感體驗,使他們擁有愉悅的、高漲的情緒,從而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對文本的閱讀,學生的感悟和理解不盡相同,我們?nèi)绻晃兜刈裱皹藴省贝鸢福敲磳W生的思維就會被禁錮起來,常此以往,他們就會厭惡語文課。作為語文教師,應以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蹲下身來與學生對話。例如,在教學《我的影子》一文時,我向?qū)W生提問:“大家肯定都見過影子,那么你們覺得在哪些地方會出現(xiàn)影子?”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說太陽下有影子,有的說月亮下有影子,有的說燈下有影子,有的說只要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還有一位學生的回答讓我感覺很意外:“不對,也有特殊情況,醫(yī)生做手術用的無影燈就是沒有影子的?!睂τ谒幕卮?,我立即給予肯定的評價:“這位同學知道的可真多??!無影燈有光,但是沒有影子。如果有了光,那么做手術就不方便,肯定會帶來一定的麻煩?!边@種評價,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不僅能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還能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
三、倡導藝術性評價
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教育是最辯證、最靈活的一種科學,也是最復雜、最多樣化的一種藝術。”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應該是舒展輕松的,是感受幸福體驗的,是能開啟智慧的。因此,小學語文課堂非常需要教師以一種藝術化的態(tài)度來關愛學生生命的發(fā)展,來營造課堂教學評價的美學韻味。例如,在執(zhí)教《五彩池》一課時,我安排男女生分組朗讀課文,大家讀得很不錯,我評價說:“男生讀得好,讓人仿佛置身于高聳的藏龍山,廣闊悠遠……”我還未講完,學生們就迫不及待地說:“知道了。男生讀得好,讓人仿佛置身于高聳的藏龍山,廣闊悠遠;女生讀得好,讓人仿佛置身于山間的小溪,淙淙流淌。”原來我的話讓他們一下子想起了《泉水小溪》中描述海洋與小溪的句子。孩子們朗讀的情緒高漲了起來,練習了一遍又一遍。意境悠遠的生動的評價語言,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領悟到語言所創(chuàng)設的豐富意境。
四、注重延時性評價
延時評價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正在研究的問題不給出肯定或否定的評判,而是以其中普通一員的身份參與到研究之中,鼓勵學生勇敢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引領學生去深入分析、論證。如在教學古詩《尋隱者不遇》中“松下問童子”一句時,就有學生質(zhì)疑“童子”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就引導學生聯(lián)系日常所讀、所學、所見、所聞來進行思考。有的學生認為是“徒弟”,有的說是“學徒”,有的說是“學生”,有的說是“傭人”,這時有位學生站起來說:“那時候的‘童子應該就像今天的‘秘書一樣!” 他的話引來了全班的哄堂大笑。此時我沒有立刻作出評價,而是用贊許的目光讓這位學生繼續(xù)說自己觀點的由來,他說:“童子幫助主人抄抄寫寫,負責照料主人的生活,接待來客,難道和今天的秘書有什么區(qū)別?”他的見解,反映出他在生活中的獨特體驗,在場的所有聽課老師都為他鼓掌。延時評價是一種寬厚和關愛,是一種信任和期待,是一種點撥和啟發(fā)。它營造了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最佳學習狀態(tài),有助于促進學生獨立思考,提高分析綜合能力,形成積極向上的人格品質(zhì)。
總之,語文教學評價是一門可以深究的藝術,其中有許多理論和實踐的問題值得我們不斷探索。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認識到,應試教育所沿用的只重視分數(shù)的單一性評價,應該徹底地進行改良。讓我們攜起手來,將課程改革的這一個“瓶頸” 盡早地打破,努力形成新課程理念下的多元教學評價機制。
(責任編輯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