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軒
[關鍵詞]體育教學;誤區(qū);主體地位;主導作用;自主學習;情感體驗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0463(2012)06-0064-01
自體育課程改革實施以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如,自主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發(fā)現(xiàn)式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得到了大力推廣且受到了廣大體育教師的青睞,而以運動技能傳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則廣受批評,一些華而不實的內容充斥于體育教學之中,部分體育教師陷入了誤區(qū)。
一、對體育課程改革基本理念認識不清。忽視自身主導作用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是以“教材”、“操場”和“教師”為中心,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練習。這種教學模式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降低了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為此,體育課程改革提出了“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理念。但在教學實踐中,有的教師片面地把“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理解為“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本位”,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等同于放棄自身主導作用?!扼w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要放棄自身主導作用。由于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尚未成熟,其學習具有片面性和盲目性,如果教師僅以學生為中心,放棄自身主導作用,那么就會出現(xiàn)學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的情況。這表面上是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實際上是以“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為幌子,對學生放任自流,這既使體育教學陷入了無序狀態(tài),又無法使學生實現(xiàn)和諧、全面的發(fā)展。
二、把學生自主學習等同于“放羊式”教學
在體育教學實踐過程中,有一些體育教師把學生自主學習等同于“放羊式”教學,不管什么教學內容,也不管學生會不會,都讓學生自主學習一番:在課堂上安排好練習內容之后,就“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討論、探究、練習,有時甚至整節(jié)課都讓學生進行討論,體育教學處于一種無序的狀態(tài)。自主學習強調的是學生獨立學習,其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參與問題的討論,善于獨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學習。一般來說,自主學習適用于學習目標明確、具有一定基礎技能和學習自覺性的學生:適用于難度不大、以簡單練習為主的教學內容,并不是對任何學生和教學內容都適用。自主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不僅要“學會”,而且要“會學”。自主學習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第二,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反復講解和示范,事先給出結論的做法,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和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思考、探索、創(chuàng)造和體驗。第三,將自主學習延伸到課堂之外,使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實現(xiàn)知識和能力的遷移。
三、過度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忽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
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參與體育教學的一種途徑,也是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一種表現(xiàn),但有些體育教師卻過度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并把其當做體育教學的唯一目標,忽視了知識、技能的傳授。如,在體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享受成功的喜悅,一些教師把簡單易學的內容及游戲作為教學的中心,很多對學生身心發(fā)展具有重大價值的項目,如,體操、耐力跑等運動項目的教學內容則被舍棄。還有一些教師則想方設法地設置各種興趣小組,任由學生自由活動。這些活動表面看起來熱熱鬧鬧,學生能夠積極參與,但內容卻顯得貧乏、空洞。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并非只有通過一味地做游戲、減少運動負荷等方式才能實現(xiàn),引導學生克服困難,超越自我,同樣能讓他們感受到運動的樂趣,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在目前我國學生體質持續(xù)下降的情況下,體育教師應在注重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同時。著力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在增強學生情感體驗的同時,還要考慮體育文化的滲透和體育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在激發(fā)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同時,電不能忽視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