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樂清外國語學校 黃偉荷
我國素質教育的兩大主要特征是面向全體同學和發(fā)展學生個性。英語學科作為中學生的必修學科,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更加強調了上述兩大特征。隨著世界各國之間聯(lián)系的不斷密切,中學英語教學顯得越來越重要。在這種形勢下根據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以及接受水平、現(xiàn)有程度進行教學,如何更好地提高中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寫作水平以及聽力水平是中學英語教師面臨的重大課題。在這種背景下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有差別地進行分層教學勢在必行。
分層教學是一種教育教學模式,它的理論來源主要是我國兩千多年前由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理論,并結合了國外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發(fā)展而成。我們將其定義為教師在中學英語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根據英語教學大綱以及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充分了解學生接受能力、英語現(xiàn)有發(fā)展水平以及興趣愛好的前提下,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和等級,根據這一層次和等級對學生有差別地提出英語學習的要求,并對其進行有差別地輔導、檢驗,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的學習能力。
中學生已慢慢進入青春發(fā)育期,這一時期也是其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已經形成了獨立的人格但又有其不成熟的地方,處在心理發(fā)展的矛盾時期。部分學生出現(xiàn)了叛逆的情緒。如果教師這時一味地采取灌輸的形式進行英語教學,勢必不會取的好的效果。而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有差別地進行分層教學,將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英語學習有了興趣,他們自己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這就為其英語成績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更為重要的是分層教學會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提供不同的學習方法,有利于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最大潛能。
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預習要求。這種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提出的有針對性的預習要求,有效地減少了學生在預習時的盲目性。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會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和目標,學生們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學習并回答不同的問題,有利于中學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上述我們已經提到,分層教學主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興趣愛好和學習特點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等級和層次。而在同一層次和等級內學生之間的情況是相似的。這就為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和交流提供了合適的機會。這些不同的小組在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要求下,朝著共同的目標展開小組內的合作、交流,展開小組間的良性競爭,有利于提升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我國要求學生進入中學學習采用就近入學的方式,嚴禁根據學生成績錄取學生,并且嚴禁根據學生的成績分班。因此,過去的那種快班和慢班已不復存在。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班級內學生的英語基礎是不一樣的,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按照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制的形式進行教學,將會出現(xiàn)一些學生吃不飽而又有一些學生吃不透的情況。久而久之勢必會影響基礎好的學生的學習進度,又會影響基礎差點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這種形勢下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有差別地進行分層教學就彌補了傳統(tǒng)班級授課制的一些不足。
中學英語分層教學模式圖
我們不得不承認學生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無論這種個體之間的差異表現(xiàn)在不同的層面,諸如認知方式之間的差異,興趣愛好的差異以及英語學習基礎的差異等,產生這些差異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遺傳方面的因素,又有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也有后期教育的影響因素等等。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諸如將班內英語成績好的學生歸為A層,將那些有一定學習能力但是英語成績并不突出的學生歸為B類,這些學生都是有潛力可挖的。而其余的后進生歸為C類,這些學生無論是從英語學習基礎還是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根據上述學生的不同層次,教師在制定英語教學目標時要根據不同層級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教育教學目標。針對C類層級,只是要求他們能夠記住重點的單詞。對于B類學生主要要求他們能夠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改進學習方式方法,學會活學活用舉一反三。而A類學生的要求就更高一些,重視對他們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使其主動思維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提問的分層和訓練的分層兩個方面。在提問時要根據問題難易的不同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而在訓練時更要注意提出不同的訓練要求。在要求學生訓練的過程中強調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以及分工協(xié)作,重視學生小組內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以及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
作為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反饋形式,作業(yè)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分層教學模式下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yè)時也要根據不同的層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對于基礎比較差的C層次的學生,主要布置相關的基礎知識。對于潛力比較大的B類學生,主要布置有利于提高其靈活解題技能的作業(yè),而對于A類學生則主要布置有利于提高其思維和提高其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的作業(yè)。
課外輔導并不是簡單的課堂延伸,課外輔導的最終目的是要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在分層教學模式下進行教學,對學生進行課外輔導也要有區(qū)別、有針對性地進行。對于C類學生主要是要幫助他們找到英語學習困難的癥結所在,激發(fā)其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對于B類學生來說,課外輔導的主要意義是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引導他們將興趣轉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對于A類學生來說更重要是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指導他們閱讀更多的課外書籍,增加詞匯量和閱讀量,拓展文化背景知識,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首先,一些老師認為與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制相比,采用分層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其自身的課業(yè)負擔,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分層教學的開始階段,教師可能會遇到一些挫折和麻煩,但是如果我們教師付出的努力能夠換回學生的進步,相信再大的困難對于我們人民教師來說也不是困難。其次,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心理輔導,尤其是被分為C類的學生,要讓他們理解分層的意義,讓他們知道分層教學時采用動態(tài)分布的機制,只要努力、認真學習,也一定能成為B類甚至是A類學生,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
在中學英語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堅持面向全體同學和發(fā)展學生個性這兩大時代要求,通過分層教育教學的形式,根據學生的不同發(fā)展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英語教育教學,促進學生在自己現(xiàn)有的基礎之上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英語學習水平,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1]曹洪昌.分層次教學應妥善處理的六個關系[J].教改探索,2010(07).
[2]陳玉云.分層走班制-推進素質教育的新模式[J].遼寧教育研究,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