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義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現代化的技術也逐步在教學應用中得到推廣,尤其是多媒體技術,受到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學生的青睞,多媒體技術不但可以使課堂的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實踐證明,由于它具有生動性和直觀性,學生對教學內容更加容易接受,教學效果也更加明顯。高中生物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它比其他的課程有更多的概念需要通過圖片、音像等多媒體的方式去體現。因此,多媒體技術在這門課程上有更大的發(fā)揮空間。但是多媒體技術有利也有弊,在使用時要注意防止濫用,否則效果還會大打折扣。從高中生物教學濫用多媒體的壞處、如何應用多媒體技術和多媒體課件設計的原則介紹一些體會。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多媒體;探討
一、高中生物教學濫用多媒體的壞處
1.減少對學生知識網絡體系的整體性構建
多媒體課件雖然可以使生物知識的展示更加形象,但是它具有一定的不連貫性,不能像課本那樣連續(xù)地描述知識,因此學生在記憶的時候所學的知識可能會被分解為一些片斷。如果多媒體的內容過多,這種副作用就會加強,因此必須明確多媒體在生物教學中的地位。它只是起輔助作用,輔助學生對課本知識去更加正確地理解,教學的主體還是傳統的書本,對于難以理解或者需要展示的內容就可以使用多媒體了,這樣能更好地發(fā)揮多媒體本身的優(yōu)勢。
2.減少對學生觀察力的培養(yǎng)
高中生物使用到的主要多媒體技術是通過圖片或者動畫的形式,圖片或者動畫可以很好地展示生物的形態(tài)和結構,但主要是通過平面的形式,學生并不能感知生物的立體效果,從而造成感知和生物的實體出現偏差。而且,如果過多地依賴多媒體,學生對于實物的觀察能力也會隨之下降,如對于細胞的觀察,如果只是讓學生看圖片而不進行實際觀察的話,那么學生對于這個知識點的記憶效果可能并不會太好,因此,多媒體可以用,但與此同時要注意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以使學生對于生物知識能更好地吸收。
3.減少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多媒體為教學節(jié)省了其他方式所花的時間,如實驗的操作時間,學生由此可能會對多媒體產生依賴而減少對實際動手能力的重視,如實驗標本的制作和顯微鏡的使用等,這些環(huán)節(jié)對于培養(yǎng)實際操作能力很有好處,一旦省去,那么肯定會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形成誤區(qū)。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
高中是學習的黃金年齡,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相對較快,根據調查發(fā)現,多媒體技術對于他們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這也是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之一。但在實際使用時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讓學生長期處于興奮的狀態(tài),這樣他們學得快,忘得也快,始終記住,多媒體只是教學手段,其目的還是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多媒體在應用上,首先,界面要更加大方、自然和美觀,不可夸大外在形式掩蓋了內容;其次,控制使用的頻率,否則教學的效果很可能事與愿違。除此之外,并不是所有的生物課都能或都必須用多媒體教學。高中生物中有很多內容是學生能夠看得懂的,或學生的社會實踐和生活經驗已經具備的,或只需教師做簡單的指導便能融會貫通的。需要用到多媒體技術的是那些通過實驗觀察不到或者觀察比較困難的現象,如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的過程等,在這上面就可以通過動畫模擬或者圖片展示,從而使各個時期的變化特點和整個過程得到更好的展示,使學生因此也有更加直觀的感受。另外,曾有教師嘗試采用多媒體技術替代生物課程中的實驗課,這就失去了多媒體本身的作用,效果也不是很好。而且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生物課程中的實驗課不太適合用多媒體課件代替。
三、多媒體課件設計的原則
在多媒體技術日趨成熟的今天,多媒體走進校園已經毫無疑問,如何利用好多媒體才是重點。利用多媒體的主要對象是教師,因此,教師在這方面具有很大的導向作用,在設計課件時要遵循一些原則,這些原則可以很好地幫助教師去實現教學效果,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原則:
1.以學生為中心
學生是教學的對象,也是知識吸收的主體,教師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這也是教師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以學生為中心,就是要充分考慮學生對于多媒體的接受效果及反應,并且考慮到如何去調動學生對于知識吸收的主動性,這樣就能更大地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潛力。
2.教學情境化
多媒體課件的設計還應遵循教學情境化的原則,教學情境化就是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的背景聯系起來,從而使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與此同時,它還可以很好地將學生聯想的思維激發(fā),加深其對于知識的記憶,從而使學生所學的新舊知識聯系起來。
3.協作學生學習
協作學生學習是多媒體課件所必須遵循的另外一個原則,可以先采用小組的方式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當然其搭配原則是每個小組既要有學習較好也要有學習相對較差的學生。讓各個小組進行競爭,小組內部的成員進行共享學習的成果。這樣,小組內學習較好的學生就可以帶動學習相對較差的學習,協作的原則是提出具有爭論性的問題,這就需要小組內成員集思廣益,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從而使各小組成員的成績得到提高。
4.強化學生訓練
多媒體課件不僅可以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同時它還可以作為強化學生訓練的手段之一,對于生物課本中難以理解的概念或者原理,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的方式對這些概念進行展示,以訓練的方式讓學生去強化學習效果。
5.與傳統教學手段協調互補
多媒體不是教學的全部,如果只是純粹地以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學生可能很容易接受,因為它的方式比較新奇,但教學效果肯定不如傳統的方式,因此它需要和其他的教學方式進行配合,如教師語言的描述,對于生物教學中重點進行概括等,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多媒體的效果發(fā)揮得恰到好處。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學對于多媒體的使用可以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且深受學生的喜愛,但在使用過程中,要防止濫用,擺正多媒體的教學地位,它只是輔助的手段。與此同時,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多媒體的教學效果,讓高中的生物課堂更有吸引力。
參考文獻:
[1]劉芳銘.多媒體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6):54-59.
[2]王青鳳.多媒體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6):19-26.
[3]谷成順.多媒體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淺探[J].空中英語教室:新教師教學,2010(11):32-38.
[4]余印月.高中生物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幾個誤區(qū)[J].生命世界,2010(8):23-27.
(作者單位: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堆龍德慶縣那曲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