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由“思想流派”之雜到“龐雜”之雜
        —— 論中國古代書目子部雜家著錄內(nèi)容的演變

        2011-08-15 00:53:55劉春華
        關(guān)鍵詞:子部漢志雜家

        劉春華

        (蘇州工藝美術(shù)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 社科部,江蘇 蘇州 215000)

        由“思想流派”之雜到“龐雜”之雜
        —— 論中國古代書目子部雜家著錄內(nèi)容的演變

        劉春華

        (蘇州工藝美術(shù)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 社科部,江蘇 蘇州 215000)

        通過對自東漢至清代有代表性的官私書目子部雜家類著錄書籍情況的比較與分析,得出結(jié)論:中國古代書目子部雜家類著錄內(nèi)容經(jīng)歷了由“思想流派”之雜到“龐雜”之雜的演變。

        雜家;著錄;演變

        自東漢至清代,書目中子部雜家類著錄書籍的內(nèi)容經(jīng)歷了由“思想流派”之雜到“龐雜”之雜的演變。

        一、由《漢志》到《隋志》的雜家

        《漢書·藝文志》是班固在《七略》基礎(chǔ)上編寫的一部目錄。其中的諸子略分為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小說家十家。班固在《漢志·諸子略敘》中寫道:諸子“皆起于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1]1378之時,“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1]1378,他認為諸子是與現(xiàn)實政治緊密聯(lián)系的學(xué)術(shù)流派。

        雜家在其中居于第八位,“雜家者流,蓋出于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及蕩者為之,則漫羨而無所歸心”[1]1376。雜家共著錄二十家,四百零三篇。蔣伯潛認為“自《東方朔》以下,皆別集、對策、簿書、雜文之類,非專著矣”。[2]541“別集”如《東方朔》二十篇;“對策”是指與君王的問對之文,如《博士臣賢對》一篇;①因為班固將雜家追溯為議官,所以將對策收錄進來,是比較合適的?!安緯比纭督庾硬緯啡迤?“雜文”如《雜家言》一篇。二十家中《東方朔》以前的書,除了雜家代表著作:《呂氏春秋》、《淮南內(nèi)外篇》,還有一些撰著年代極為久遠的書籍,如《孔甲盤盂》二十六篇、②《漢志》此書下有小注:“黃帝之史,或曰夏帝孔甲,似皆非”。這些著作真?zhèn)未嬉伞!洞笥怼啡咂邸稘h志》此書下有小注:“傳言禹所作,其文似后世語”。這些著作真?zhèn)未嬉?。由于后代沒有流傳,所以不知道其具體內(nèi)容。另外還包括一些兵書,例如《子晚子》三十五篇,《漢志》此書下小注中寫道“齊人,好議兵,與《司馬法》相似”[1]1375??梢?,《漢志》中的雜家雖然主要是作為學(xué)術(shù)流派的“雜”,但是其中已經(jīng)著錄了一些非雜家類書籍,《隋志》雜家進一步發(fā)展了這種“龐雜”。

        《隋書·經(jīng)籍志》首次確立了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法。反映了魏晉南北朝至隋的圖書情況,子部分十四類,分別為: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小說家、兵家、天文家、歷數(shù)家、五行家、醫(yī)家,雜家在其中處于第七位,共著錄九十七部書。除《呂氏春秋》、《淮南子》之類的雜家著作外,“有類書,如《皇覽》、《類苑》等;有佛教方面的書,如《釋氏譜》、《因果記》、《歷代三寶記》、《皇帝菩薩清靜大舍記》等。還有道教方面的書,④除了高路明所舉例子,筆者經(jīng)過查考在每種書后又增加了一些例子:類書,如《華林遍略》(六百二十卷,梁 綏安令徐僧權(quán)等撰)、《圣壽堂御覽》(三百六十卷);與佛教有關(guān)的書,如《內(nèi)典博要》(三十卷)、《高僧傳》(虞孝敬撰)、《眾僧傳》(裴子野撰)、《寶臺四法藏目錄》(大業(yè)中撰);與道教有關(guān)的書,如《道言》(六卷,叱羅羨撰)。如《道術(shù)志》等。”[3]250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早期書鈔體書籍,如《子抄》(三十卷,梁 黟令庾仲容撰)、《雜書鈔》(四十四卷)、《雜事鈔》(二十四卷)等。高路明用“五花八門”來形容《隋志》雜家類的著錄情況。較之《漢志·諸子略·雜家》,《隋志·子部·雜家類》著錄的書籍龐雜得多,而作為學(xué)術(shù)流派之“雜”的意義也漸漸淡去。

        二、由《隋志》到《唐志》的雜家

        《舊唐書·經(jīng)籍志》與《新唐書·藝文志》雜家類的著錄情況反映了后晉和宋代學(xué)者對于雜家類應(yīng)包括書籍的看法?!杜f唐書》由五代時的后晉編纂而成,經(jīng)籍志部分著錄書籍五萬一千八百五十二卷。所據(jù)書目是修成于唐開元年間的《古今書錄》,因此著錄的下限與《古今書錄》相同,至開元年間;而將開元以后的著作附在著書人的傳記中。《舊唐書·經(jīng)籍志·子部》分為十七類:儒家類、道家類、法家類、名家類、墨家類、縱橫家類、雜家類、農(nóng)家類、小說家類、天文家類、歷算類、兵書類、五行類、雜藝術(shù)類、事類類、經(jīng)脈類,醫(yī)術(shù)類。雜家在其中居于第七位,著錄書籍六十九部。

        《新唐書》編成于北宋仁宗時期。其中的《藝文志》對于《舊唐書·經(jīng)籍志》所未收的開元以前的書,有所增補,又增加了開元以后的唐人著作二萬八千四百六十九卷?!缎绿茣に囄闹尽吩谥浲暌恍☆悤螅M行書籍統(tǒng)計,都會這樣寫:右某類若干家,若干部,若干卷。下面有小字注文:自某書以下不著錄若干家,若干卷。“不著錄”就是指《舊唐書·經(jīng)籍志》沒有著錄的書。例如《新唐書·藝文志》雜家類書籍后寫道:右雜家類六十四家,七十五部,一千一百三卷。下為小字注:失姓名六家,虞世南以下不著錄三十四家,六百一十六卷?!缎绿茣に囄闹尽份^之《舊唐書·經(jīng)籍志》,著錄唐代書籍更加完善?!缎绿茣に囄闹尽ぷ硬俊芬卜譃槭哳悾c《舊唐書·經(jīng)籍志·子部》的情況基本相同;只是將《舊唐書》中的事類類變?yōu)轭悤悾?jīng)脈類變?yōu)槊魈媒?jīng)脈類。

        《舊唐書·經(jīng)籍志》與《新唐書·藝文志》在雜家類的著錄標(biāo)準(zhǔn)和內(nèi)容上有很大相似之處。這兩部唐代書目中的雜家類書籍均包括《漢志》、《隋志》都曾著錄的傳統(tǒng)雜家類書籍。但《隋志》雜家類中的類書被提出而設(shè)為《舊唐書·經(jīng)籍志》中的事類類和《新唐書·藝文志》中的類書類,[3]253這是和魏晉南北朝至唐代類書的蓬勃發(fā)展相聯(lián)系的。除此之外,《隋志》雜家類中有關(guān)佛教、道教的書也被提出來,附入道家類。[3]253

        這兩部唐代書目雜家類中仍著錄有書鈔體書籍,如《意林》(唐 馬總撰)①此書著錄于《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雜纂之屬。即被著錄在《新唐書·藝文志·子部·雜家類》中;個別考證類著作也被著錄在雜家類中,如《古今注》(舊本題晉崔豹撰);②《舊唐書·經(jīng)籍志·子部·雜家類》、《新唐書·藝文志·子部·雜家類》均著錄此書。但唐李匡所撰之《資暇集》以及唐李涪所撰之《刊誤》,當(dāng)時并未著錄于雜家類中,這說明考證類書籍并非這兩部唐代書目雜家類普遍著錄的內(nèi)容。除了書鈔體書籍和考證類著作,兩部書目還著錄了圖讖之類的書,如《瑞應(yīng)圖記》(三卷,孫柔之撰);又如《符瑞圖》(十卷,顧野王撰)。③以上兩書均被著錄在《新唐書·藝文志·子部·雜家類》。

        三、由《唐志》到宋代書目的雜家

        宋代書目多為當(dāng)朝編撰,反映的是宋代學(xué)者的觀點。宋代在官修和私修目錄的編撰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比較重要的私修書目有《郡齋讀書志》④《郡齋讀書志》所著錄之書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宋代淳熙年間以前的書籍情況。、《遂初堂書目》、《直齋書錄解題》、《玉?!に囄摹发荨队窈!肥且徊款悤?。因此其中《玉海·藝文》是具有類書性質(zhì)的目錄。、《文獻通考·經(jīng)籍考》⑥《文獻通考·經(jīng)籍考》與《玉?!に囄摹肪哂幸恍┫嗤?,是記錄體的目錄。在一書名下,除具備目錄著錄時要具備的作者、卷數(shù)、主要內(nèi)容之外,還以時間為序,以前代、當(dāng)代諸多目錄關(guān)于此書的著錄情況為材料基礎(chǔ),將其中著者認為重要的問題抽繹出來,進行說明。。宋代的官修書目,多數(shù)今日已不存?!端问贰に囄闹尽酚稍诵拮?,且《四庫全書總目》認為其“多不足憑”;但它合宋代四部《國史·藝文志》(即《三朝》、《兩朝》、《四朝》、《中興四朝》)再補上寧宗嘉定以后的宋代部分而成,能夠反映宋代官修目錄的面貌,且其《藝文志·子部·雜家類》著錄書籍一百六十八部,數(shù)量很大。所以它可以成為查考宋代其它目錄雜家類時的參考。宋代書目雜家類著錄情況較前代發(fā)生了一些變化。

        《遂初堂書目·子部·雜家類》首次合并諸子入雜家?!端斐跆脮俊返淖髡哂荣笊诰缚刀?1127年),卒于紹熙五年(1194年)。以其生卒年來推斷,《遂初堂書目》著錄書籍的時限大致與《郡齋讀書志》相同。子部為十二門:儒家類、雜家類、道家類、釋家類、農(nóng)家類、兵書類、術(shù)家類、小說類、雜藝類、譜錄類、類書類、醫(yī)書類,雜家居于第二?!端斐跆脮俊ぷ硬俊るs家類》首次合并法、名、墨、縱橫諸家,并非盡如《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小敘所說,變化始自明代黃虞稷的《千頃堂書目》。其中法家類書籍有《商子》(《漢志》中為法家)、《慎子》(《漢志》中為法家)、《韓非子》(《漢志》中為法家)等;名家類的書籍有《公孫龍子》等;墨家類書籍有《墨子》;縱橫家類書籍有《鬼谷子》。

        考證類著作已經(jīng)被比較普遍的著錄在雜家類中?!啊犊S讀書志》將大部分考據(jù)筆記歸入小說類,如《資暇集》、《緗素雜記》等”;[4]52《遂初堂書目》已經(jīng)將《風(fēng)俗通義》、①此書被編入《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說之屬。《刊誤》、《資暇集》、《蘇氏演義》②此書被編入《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考之屬。等書置入雜家;而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的雜家類中則收入了自東漢起至南宋初期的考據(jù)筆記。但在《宋史·藝文志》中,考證類著作被分別著錄在雜家類和小說家類中,“(《宋志》)小說家主要記載文士雜錄,如詩話、文話及詩文紀(jì)事等;按胡應(yīng)麟的分類,應(yīng)是叢談之屬和辨訂之屬?!盵5]而“叢談之屬和辨訂之屬”均是考證類書籍。③胡應(yīng)麟關(guān)于小說分類的論述為“說家一類,又自分數(shù)種。一曰志怪,《搜神》、《述異》、《宣室》、《酉陽》之類是也;一曰傳奇,《飛燕》、《太真》、《崔鶯》、《霍玉》之類是也;一曰雜錄,《世說》、《語林》、《瑣言》、《因話》之類是也;一曰叢談,《容齋》、《夢溪》、《東谷》、《道山》之類是也;一曰辯訂,《鼠璞》、《雞肋》、《資暇》、《辯疑》之類是也;一曰箴規(guī),《家訓(xùn)》、《世范》、《勸善》、《省心》之類是也……小說,子書流也。然談?wù)f理道或近于經(jīng),又有類注疏者;紀(jì)述事跡或通于史,又有類志傳者;他如孟《本事》、盧《抒情》,例以詩話文評,附見集類。究其體制,實小說者流也。至于子類雜家,尤相出入。鄭氏謂古今書家所不能分有九。而不知最易混淆者,小說也。必備見簡編,窮究底里,庶幾得之。而冗碎迂誕,讀者往往涉獵優(yōu)伶遇之。故不能精……”(明 胡應(yīng)麟《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下》世紀(jì)出版集團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1年8月版 第282至第283頁)胡應(yīng)麟所談及的叢談類中的《容齋隨筆》著錄于《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考之屬。《夢溪筆談》著錄于《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說之屬?!顿Y暇集》著錄于《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考之屬。雖然《宋志》沒有像《直齋書錄解題》那樣將考證類著作全部著錄在雜家,但是不得不承認:考證類著作已經(jīng)成為宋代書目雜家類普遍著錄的一項內(nèi)容,且著錄的數(shù)量較之唐代書目大幅度增加,這反映了宋代考據(jù)筆記的勃興。

        除了以上變化,《直齋書錄解題》可能已將雜家類又劃分三小類。姚名達所著《中國目錄學(xué)史》書末的《歷代目錄分類表》,在《直齋書錄解題》子部雜家類下又標(biāo)明三個小類:雜考、雜說、雜鈔。④雷坤(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yè)2000級碩士,2003年畢業(yè))在《〈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分類考》(碩士論文打印稿)中也曾論及此點。但雷坤經(jīng)過查考并未發(fā)現(xiàn)細分的小類,所以她認為《直齋書錄解題》并未在雜家類下細分小類。筆者查閱了《直齋書錄解題》,⑤所用版本是《叢書集成初編》本。無論目錄還是雜家類下書籍均沒有分為三小類的痕跡。但如果《直齋書錄解題》確實曾在雜家類下又分三小類,這對后代雜家類著錄的影響是很大的?!端膸烊珪偰俊纷硬侩s家類下的雜考、雜說之屬可以看作直接來源于雜考、雜說;而雜纂之屬則脫胎于雜鈔。

        四、明代書目中的雜家

        明代書目中的雜家繼承了宋代書目雜家著錄的一些特點,如合并諸家入雜家;且因為其最接近《四庫全書》修撰的時間,因此直接影響著《四庫全書》的分類。

        《千頃堂書目》、⑥《千頃堂書目》還補收了宋、遼、金、元代著作。《明史·藝文志》均以著錄明一代的書籍為主?!肚ы曁脮俊酚牲S虞稷修撰。子部分十三類:儒家類、雜家類、農(nóng)家類、小說家類、兵家類、天文類、歷數(shù)類、五行類、醫(yī)家類、藝術(shù)類、類書類、釋家類、道家類。雜家在其中居于第二,沿襲《遂初堂書目》合并諸家入雜家?!肚ы曁脮俊ぷ硬俊るs家類》下有這樣一段文字:“前代藝文志列名法諸家,后代沿之。然寥寥無幾,備數(shù)而已。今削之,總名之曰‘雜家’”?!肚ы曁脮俊返淖髡唿S虞稷撰寫了《明史·藝文志稿》,《明史·藝文志》是在《明史·藝文志稿》的基礎(chǔ)上由王鴻緒刪削而成,這就決定了《明史·藝文志》的分類受《千頃堂書目》的影響。《明史·藝文志》的分類又直接影響了《四庫全書》。例如《明史·藝文志·子部·雜家類》和《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都將諸家合并入雜家。但二書子部各家排列的順序稍有不同:《明志》雜家在子部十三類中位置第二,《四庫全書總目》雜家在子部十四類中居于第十位。

        五、由明代書目到清代《四庫全書》的雜家

        《四庫全書》子部分十四類?!白粤?jīng)以外立說者,皆子書也……儒家之外有兵家、有法家、有農(nóng)家、有醫(yī)家、有天文算法、有術(shù)數(shù)、有藝術(shù)、有譜錄、有雜家、有類書、有小說家、其別教則有釋家、有道家。敘而次之,凡十四類”。[6]769這篇《四庫全書總目》子部總敘接下來逐一論述了十四類為何以這種順序排列,同時概述了每類的主要內(nèi)容。因為《四庫全書》是清政府組織纂修的,所以無論是書籍的取舍,書目的分類,還是提要、敘的撰寫,都體現(xiàn)了其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立場。這篇子部總敘對十四類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敘述時,是以其學(xué)說與政治的親疏關(guān)系以及其對治世的助益為出發(fā)點的。例如“儒家尚矣”、[6]769“唐虞無皋陶,則寇賊奸無所禁,必不能風(fēng)動時雍。故次以法家”、[6]769“以上六者,皆治世者所有事也”[6]769。

        十四類中的雜家類居于譜錄類之后,類書類之前。子部總敘稱其“群言岐出,不名一類,總為薈萃,皆可采摭菁英”[2]769。子部雜家類著錄書籍一百九十一部,二千二百二十二卷;存目書籍六百六十五部,六千七百二十一卷,內(nèi)有四十九部沒有卷數(shù)。若以書籍部數(shù)論,那么,雜家類在子部十四類中居首位,共八百五十六部書。若以書籍卷數(shù)統(tǒng)計,雜家類在十四類中居第二位,第一位是以卷帙浩繁著稱的類書類。以上這些數(shù)字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說明雜家類著錄書籍的豐富,或者說是龐雜。雜家類下又分為六小類:雜學(xué)之屬、雜考之屬、雜說之屬、雜品之屬、雜纂之屬、雜編之屬。程千帆、徐有富認為《總目》雜家六小類中的雜考、雜說、雜品、雜纂之屬在《隋志》中就已著錄在雜家,但劃分小類卻是始自《總目》。[7]136

        “立說者”[6]1006謂之雜學(xué)。雜學(xué)之屬所收書籍大致分為以下三部分:先秦秦漢的諸子之作、先秦秦漢之后的諸子著作以及明代出現(xiàn)的西學(xué)類著作。在《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小敘中有一段文字,是對“立說者”的解釋:“衰周之季,百氏爭鳴。立說著書,各為流品”。小敘接著敘述了漢代以后學(xué)者大多“株守”前代目錄之例而每每為日漸衰微的諸子如名、墨、縱橫家單獨立類的情況,并認為這是“拘泥門目”?!端膸烊珪偰俊吩谶@一點不同于前代目錄,它采用《千頃堂書目》的體例合并諸家入雜家。①關(guān)于此點的具體論述見于《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小敘:“或其學(xué)不傳,后無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故絕續(xù)不同,不能一概著錄。后人株守舊文,于是墨家僅《墨子》、《晏子》二書,名家僅《公孫龍子》、《尹文子》、《人物志》三書,縱橫家僅《鬼谷子》一書,亦別立標(biāo)題,自為支派,此拘泥門目之過也。黃虞稷《千頃堂書目》于寥寥不能成類者并入雜家。雜之義廣,無所不包。班固所謂合儒墨,兼名法也。變而得宜,于例為善。今從其說”。四庫館臣認為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合并諸家入雜家是“變而得宜,于例為善”,[6]1006因為“雜之義廣,無所不包。班固所謂合儒、墨,兼名、法也”[6]1006。但《漢志》雜家類的“雜”并非此處所說的無所不包的“雜”,而主要是指作為學(xué)術(shù)流派的“雜”。班固所說的“合儒、墨,兼名、法”是指雜家對于諸家著作內(nèi)容的吸納以及對各家思想的吸收,并非指雜家可以包含各種各樣類型的書?!稘h志》“雜家”概念的內(nèi)涵在《隋書·經(jīng)籍志》時已經(jīng)發(fā)生了較大改變,當(dāng)然這種改變也是由它概念本身所具有的包容性和不確定性造成的。但四庫館臣在此處將后代“雜家”之“雜”上溯為《漢志》“雜家”之“雜”,認為《漢志》“雜家”之“雜”就是合并諸種書的“龐雜”,是理解的偏差。

        后世學(xué)者對于《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雜學(xué)之屬合并名、墨、縱橫諸家往往有論述。余嘉錫先生對這種合并的評價是負面的。他認為名、墨、縱橫各家學(xué)說迥然不同,而《總目》雜家合并諸家,“非所以剖析條流,辨章學(xué)術(shù)也”[8]848。并以提要認為“名、墨、縱橫失儒之本原,便為雜學(xué)”[8]848,因而應(yīng)入雜家的論證為依據(jù),發(fā)出了“則九流十家,孰非儒之失其本原者?何不變子部為雜部?合十家為一家乎”的詰問。[8]848黃愛平先生在《四庫全書纂修研究》中則認為此種合并“比較恰當(dāng)?shù)姆从沉藞D書的實際情形”[9]371;但同時其書也論述了《四庫全書》對諸子除儒家之外的學(xué)派采取的是排斥態(tài)度,那么合并諸家入雜家應(yīng)當(dāng)也有這方面的考慮。②“當(dāng)然,由于階級立場的限制,《四庫全書》對中國古代學(xué)術(shù)源流的介紹和考辨,沒有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客觀公允。階級烙印清晰可見。如子部古籍,主要指春秋戰(zhàn)國諸子百家爭鳴時期的著作,當(dāng)時號稱九流十家,均自有淵源,也各具長短?!犊偰俊冯m然承認‘衰周之際,百氏爭鳴,立說著書,各為流品,《漢志》所列備矣’,但卻極力貶低儒家以外的某些學(xué)派,認為《漢志》所列‘名家稱出于禮官,然堅石白馬之辨,無所謂禮;縱橫家稱出于行人,然傾危變詐,古行人無是詞命;墨家稱出于清廟之守,并不解其為何語。實皆儒之失其本原者,各以私智變?yōu)殡s學(xué)而已’。在此,《總目》對《漢志》有關(guān)諸子淵源的論斷提出了異議。作為學(xué)術(shù)問題,諸子百家的淵源當(dāng)然可以深入討論,提出不同看法,但《總目》完全站在維護儒學(xué)正統(tǒng)的立場上,一味排斥其它學(xué)派,顯然不足為取,也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币婞S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89年1月版第381頁。還有的學(xué)者認為“《四庫全書》將墨家、名家、縱橫家并入雜家,其做法雖然悖于辨章學(xué)術(shù)之宗旨,受到后人指責(zé),但這也說明了諸子的衰微,百家爭鳴的時代已經(jīng)成為歷史?!盵3]256筆者認為雖然這種合并符合清代修《四庫全書》時圖書的實際情況和學(xué)術(shù)發(fā)展情況,但《四庫全書》采取這種合并確實是出于維護儒家正統(tǒng)地位進而維護封建統(tǒng)治需要的。因為清代撰修《四庫全書》“以闡圣學(xué)明王道者為主,不以百氏雜學(xué)為重也”。[6]19

        “辯證者”[6]1006謂之雜考。“議論而兼敘述者”[6]1006謂之雜說。雜考之屬與雜說之屬收錄的書籍主要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考據(jù)筆記”。

        “臚陳纖瑣者”[6]1006謂之雜品?!肮湃速|(zhì)樸,不涉雜事……宋以后一切賞心娛目之具,無不勒有成編”,[6]1060“宋以后書多出于古來門目之外”,[6]988雜品這一類目的設(shè)立就是為了容納新產(chǎn)生的圖書,“蓋既為古所未有之書,不得不立古所未有之例矣”。[6]1060

        “類輯舊文,途兼眾軌者”[6]1006謂之雜纂。雜纂之屬著錄的多為書鈔體書籍。

        “合刻諸書,不名一體者”[6]1006謂之雜編。雜編之屬著錄的多為叢書。

        至此,子部雜家類完成了由“思想流派”之雜到“龐雜”之雜的演變??v觀自東漢至清近兩千年間子部雜家著錄書籍情況的演變,我們發(fā)現(xiàn)雜家是一個窗口。通過這個窗口,我們可以看到學(xué)術(shù)界以及圖書出版界的新變,例如類書被著錄于《隋書·經(jīng)籍志·子部·雜家》,后在唐代兩部官修史書目錄中又從雜家被分出單獨立類就說明了類書出現(xiàn)并在魏晉南北朝至唐時蓬勃發(fā)展的歷史事實;又如考證類著作被普遍著錄于宋代書目雜家類中,這反映了宋代考據(jù)筆記的勃興;我們還可以看到愈到后代,儒家思想愈發(fā)獨尊于天下,其他諸家愈衰微的趨勢。如名、法、墨諸家,最后竟被并入雜家,諸子爭鳴的時代一去不返了。而雜家——這一古老的類目,卻因為它的“無所不包”而始終煥發(fā)著活力。

        [1](漢)班固,漢書·藝文志[M]∥(唐)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2]蔣伯潛.諸子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3]高路明.古籍目錄與中國古代學(xué)術(shù)[M].杭州: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4]廖菊楝.宋人考據(jù)筆記研究 [D].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yè).2004.

        [5]黃權(quán)才.試論歷代史志目錄的小說家—— 兼論《中國文言小說書目》[J].圖書館界,1982(4).

        [7]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目錄編[M].濟南:齊魯書社,1998.

        [8]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1958.

        [9]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89.

        K05

        A

        2095-0683(2011)06-0038-05

        2011-07-10

        劉春華(1979-),女,江蘇徐州人,蘇州工藝美術(shù)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社科部講師,碩士。

        責(zé)任編校 劉正花

        猜你喜歡
        子部漢志雜家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天文演算法、術(shù)數(shù)類提要獻疑
        國學(xué)(2021年0期)2022-01-18 05:59:08
        從《漢書·藝文志》“詩賦略”到《隋書·經(jīng)籍志》“集部”看文學(xué)觀念的發(fā)展變化
        文教資料(2020年4期)2020-04-20 11:46:54
        整理本《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儒家類標(biāo)點志誤
        天一閣文叢(2019年0期)2019-11-25 01:32:12
        怎樣才能成為令人信服的雜家?
        《文獻通考·經(jīng)籍考》的分類淵源與歸類調(diào)整
        從目錄學(xué)看古代文體分類意識的演進
        從《四庫全書》對《青溪寇軌》和《泊宅編》的分類看四庫館臣分類的智慧
        人間(2016年32期)2017-02-26 19:35:59
        雜家
        收藏·拍賣(2017年5期)2017-02-11 21:35:20
        亂世奇商
        辨章雜家 提要鉤玄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av高潮偷拍的|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2020|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福利| 东京热久久综合久久88|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av网站| 日本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国产一区| 日韩美女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色综合无码av网站|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野外| av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国产a国产片国产| 波多野结衣有码| 最新亚洲av日韩av二区一区| 变态另类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高潮被爽到呻吟在线观看| 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 亚洲综合天堂av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又滑又嫩又白| 国产一起色一起爱|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午夜毛片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欧美小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 国产 一二三四五六|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东北老熟女被弄的嗷嗷叫高潮| 最新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a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一本大道熟女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av不卡专区| 日本韩国黄色三级三级| 国产内射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玩弄少妇高潮ⅹxxx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