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穎
(浙江金融職業(yè)學院公共外語教研室,浙江杭州 310018)
論同伴反饋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郭 穎
(浙江金融職業(yè)學院公共外語教研室,浙江杭州 310018)
同伴反饋是指在寫作修改的過程中,學生們相互交換閱讀作文并提出修改建議的教學活動。本文探討了同伴反饋對于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積極作用及在實踐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有效應用同伴反饋提出了一些建議和策略。
同伴反饋;寫作教學;應用策略
英語寫作是體現(xiàn)學生英語產(chǎn)出能力的主要形式,是提高學生認知能力,交互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和的重要途徑。然而在國內的外語教學中,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注重范文模仿和背誦的結果教學法仍然占據(jù)著主導地位,這種教學法過程簡單,學生通常只寫一稿,教師直接評改,教師修改是學生唯一獲得的反饋。在現(xiàn)實的教學活動中,許多教師普遍反映這種做法費時低效,尤其在大班教學中,一方面教師由于學生人數(shù)眾多,難以細致深入地評閱每一篇作文,反饋過于籠統(tǒng)和模糊,另一方對于老師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批改的作文,學生往往只看分數(shù),對標注出的語言錯誤卻不愿多做修改,這就造成了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高。
隨著寫作教學研究的深入,原來主要用于母語寫作教學的過程教學法被應用于二語寫作教學中,并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學者和教師的廣泛關注。過程寫作教學法認為:寫作是一個循環(huán)式的心理、認知、思維創(chuàng)造和社會交互過程(Berlin,1982)。過程寫作教學法保留了原有教師對學生作文的修改,并引入了同伴反饋這一新的評估形式。同伴反饋(peer feedback)也被稱為同伴評價(peer review),是指在寫作修改的過程中,學生們相互交換閱讀作文并提出修改建議的寫作教學活動(Mangelsdorf1992)。
關于同伴反饋對二語寫作的影響,國內外已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大部分研究結果表明,同伴反饋對寫作過程、最終作品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均具有積極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寫作質量(Berg,1999:21;Ferris,1995:33;Tsui&Ng,2000:168;Mangelsdorf,1992?:274;戚焱,2004:47;覃成強,2007:178;莫俊華,2007:35)。但也有不少研究者注意到在實施同伴反饋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實際教學效果。因此,本文將在探討同伴反饋作用的基礎上,關注實踐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而研究在中國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英語寫作教學中有效應用同伴反饋的策略。
同伴反饋的理論基礎來自過程寫作教學理論、合作學習理論(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eory)、Vygotsky的“最近時區(qū)發(fā)展論”(Zone ofProximal Development)和“二語習得的互動論”。同伴反饋的常見做法是將學生分為4-5人一組,每位學生就本組其他同學的作文進行評價,然后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為對方提供反饋和建議,并在小組間展開討論和說明。與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相比,同伴反饋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積極作用:
同伴反饋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過程。通過互相評閱作文,學生在為對方提供建議和修改意見的同時也能夠借鑒別人的觀點、寫作技巧和表達方法,拓展自己的思路。由于同伴反饋更接近學習者的水平和興趣,因此比教師反饋包含了更多有用的信息,更易于學生接受。在互助學習中,大家一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習的自主性。
因為每位學生的作文都會被數(shù)名同伴認真地分析和討論,這就會促使學生為了獲得同伴的關注和認可而更認真地思考寫作內容,盡可能地將文章寫出新意,而不再是敷衍了事。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扮演了更加積極的角色,充分參與小組評價和討論,這種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寫作的動機。
同伴反饋能夠使學生得到來自真正的讀者的反應,意見和信息(Mittan,1989:210) ,讀者和作者進行高度互動,學生對自己作品的自我意識加強,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他們自身寫作的優(yōu)勢和問題。學生通過對同伴的反饋進行分析,能夠培養(yǎng)一種讀者意識,即從幫助讀者理解的角度來組織和表達自己的思想,然后根據(jù)讀者的意見和需要做出令讀者滿意的修改。
通過對同伴的作文進行閱讀并提供反饋意見,有助于一個語言學習者養(yǎng)成分析和修正自身寫作的良好習慣和技能。在經(jīng)過對46位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生的同伴反饋的效果進行調查以后,Berg認為,經(jīng)過培訓和合理引導的同伴反饋能夠使學生懂得如何對作文的內容進行修改。而且,經(jīng)過培訓的同伴反饋能夠使學生在寫作方面獲得較高的學習成果。
同伴反饋的寫作課堂為學生提供了交流的機會,每個學生在小組討論和互評中,既學會了表達自己的觀點,又學會了認真聆聽別人的意見。正如Villamli和de Guerrero(1998)所說,同輩反饋能夠促進一系列交際行為和高度復雜的與社會認知能力相關的互動行為的發(fā)生,包括爭論、解釋、澄清、辯護等,學生有意識地提高了自己的組織能力、交流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
雖然同伴反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質量,但同伴反饋是一個擁有諸多層面的復雜的過程,在實踐中也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特別是在國內課堂這種重視教師權威的環(huán)境中,學生往往習慣依賴于教師反饋,對于同伴反饋的作用存在疑慮,對同學的評論不信任。而且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背景的影響,有些學生顧及面子,不愿意當面指出對方的錯誤。
同時由于缺乏互評所需的技巧和方式方法,學生在小組互評時不知該從哪些方面和角度來評價一篇作文,這就需要教師給予充分的指導,讓學生盡快熟悉和接受這一新的反饋形式。
同伴互評中的另一個常見問題是學生易于關注文章表面錯誤,而忽略意義層面的問題(Mendonca&Johnson,1994)。這種問題不僅局限于L2學生,L1學生也是如此(Villamil&Guerrero,1998)。這主要是因為文章的形式問題,比如語法和拼寫錯誤,往往比較明顯,學生容易發(fā)現(xiàn)和糾錯,而對于文章內容和結構等方面的全局性問題學生卻感到有一定難度,難以提出具體意見。
為了充分發(fā)揮同伴反饋的積極作用,達到預期效果,在寫作教學中實施同伴反饋時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語言指導和方法培訓,采取必要的策略和措施,正確開展和引導同伴反饋,避免和解決同伴反饋中所潛在的問題。
成功開展同伴反饋的第一步是合理分組,分組時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確保每個組都有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這樣在開展小組交流時能為水平較低的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小組活動努力營造一個友好和諧的課堂氛圍,降低學生的焦慮情緒,使組員之間樹立起信任感。在進行具體活動之前,教師有必要向學生說明同伴反饋的價值和意義,讓他們意識到這種方式有利于他們提高英語寫作水平,消除他們的疑慮,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同伴反饋。
提倡在英語寫作教學中進行同伴反饋,絕不意味著完全摒棄教師反饋。事實上教師反饋與同伴反饋這兩種反饋是互補的關系,而不應該是互相排斥的關系(Jacobs,G.&Curtis)。為了將這兩種反饋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可把學生的寫作環(huán)節(jié)設計為:寫作任務—第一稿—同伴互評—第二稿—教師評閱—再修改,將原來的“一稿寫作”變?yōu)椤岸喔鍖懽鳌?。學生完成初稿,在小組討論和互評的基礎上,根據(jù)同伴反饋的意見對作文進行修改,然后將第二稿提交教師評閱打分。這樣不僅能使學生獲得更全面的反饋,促使他們不斷調整和修改自己的作品,并且也能使教師及時了解和檢查學生的評價結果和文章。
為了幫助學生了解評估外語寫作的標準,教師應針對不同文體和寫作任務設計評估表(checklist),學生對照表里的欄目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評價的文章,從而提出更加客觀和全面的反饋,使反饋意見不只是局限于細節(jié)性的問題,而是兼顧文章的內容和形式。
考慮到一開始學生獨立進行同伴反饋可能有些困難,教師可以運用范文,組織全班同學一起來做同伴反饋練習,講解在反饋時應注意的要點,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對文章內容,組織結構和語言等方面進行正確評價的能力。
同伴反饋的內容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消極或否定的層面上,而應包含積極的,正面的信息,畢竟“一個鼓勵成功與成就的語言環(huán)境比關注錯誤與改正的環(huán)境對學生來說更有幫助”(Yule,2000)。Nelson和Murphy也指出,全否定式的反饋意見不但起不到幫助作用,而且會使寫作者非常失望,甚至令其對寫作完全失去興趣。因此在同伴反饋時教師要注重引導,提醒學生不要一味地以批判的眼光去挑對方文章中的錯誤,更要善于欣賞和肯定對方作文中的優(yōu)點,這樣做有助于維護學生的自我形象,從心理上給同伴以鼓舞,也增強了學生繼續(xù)寫作和參與活動的信心。
在學生互評討論時,教師要認真做好課堂管理和監(jiān)督工作,及時回答學生的問題,糾正出現(xiàn)偏差的評價行為,防止出現(xiàn)小組互評變成閑聊或個別學生游離于小組之外的情況。此外,教師對學生收到反饋后的感情和反應有足夠的重視,通過對話和交流,化解某些學生對同伴反饋的不滿和排斥心理,保證同伴反饋活動的順利進行。
同伴反饋是過程教學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Bartels,2003:34),是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有益補充形式。通過建立同伴反饋機制,可以真正形成一種合作互助的學習氛圍,減輕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從而從根本上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和自助學習體制(Dheram,1995:167;Tsui&Ng,2000:168)。
同伴反饋的實施對于外語寫作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務,教師不僅是活動的組織者,也是管理者和引導者。在布置同伴反饋的任務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文化背景,語言實際水平以及個性特征,注重對學生的培訓和指導,運用有效策略,引導學生進行評價和反饋。任何一種教學法,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有其一定的現(xiàn)實局限性,同伴反饋也不例外,因此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進行研究和完善,希望能本文能為其他外語教師的寫作教學帶來一些啟發(fā)和幫助。
[責任編輯:郭一鶴]
H329
:B
:1671-6531(2011)02-0112-02
2011-01-09
郭穎,女,浙江衢州人,浙江金融職業(yè)學院公共外語教研室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與研究。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