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東縣兩市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 葉素華
教學,其實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尤其是英語這樣的語言科學的教學。因此英語教師除了要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外,還必須懂得藝術,必須具有一定的藝術匠心。英語在中學生那里應用較少,除了課堂,他們基本上接觸不到英語。而在課堂內(nèi),他們接觸到的大多是反復背記的生詞和課文,翻來覆去做的各種語法練習題,都是老師講,同學們聽。這種“聽講”式的教學方式,雖然也可以通過提問等方式讓學生參與,但這種參與僅僅是比較被動的參與,不能成為英語教學中學生的主要參與方式。另外,反復地說教,一味的灌輸只能讓學生覺得疲倦,也限制了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很多學生普遍覺得很枯燥、壓抑。教師也覺得很苦惱,單詞、語法都是必須掌握的,怎么樣才能讓學生樂于接受呢?因此,課堂上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設計上下功夫了。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學生多多掌握單詞和語法的目的是沒錯,但是達到這個目的的方式不止一種。其實何妨換一種思路呢?腦筋多轉個彎,有時候就會豁然開朗。在課堂中其實我們可以充分運用各種教學途徑,去輸出教學信息,體現(xiàn)英語課堂教學獨特的趣味性,從而達到有效性的目的。
一、課堂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師所設計的各項活動都要為教學服務,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各項生動有趣的活動,對實現(xiàn)課堂的扎實有效性有著莫大的幫助。
比如有一課的主題是“Thanksgiving”。我就把這一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設計地井然有序,層次分明:在熱身復習部分,讓學生以組為單位猜節(jié)日拿卡片上的禮物——自然地引出本課的話題“Thanksgiving”——圍繞話題展開閱讀教學(通過1讀解決詞匯問題,2讀鞏固語法項目,3讀讓學生從輸入到簡單的輸出,運用小聲讀、默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反復讀,鞏固所學課文內(nèi)容)———最后話題延伸拓展:我們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對你身邊的事物說“Thank you”。整節(jié)課的“脈絡”就會顯得非常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學生與聽課者都沉浸在過Thanksgiving的濃厚節(jié)日氛圍中。再比如說,有一課主題是“mammals”,我以同學們耳熟能詳?shù)摹癮nimal”為話題,“開門見山”引課題——有的放矢做鋪墊:把10種動物分類,引出哺乳動物的兩個重要特征(胎生和哺乳)——因勢利導教重點:mammals(they give birth to their young,they feed them with milk.)——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問題反饋——全篇再現(xiàn),鞏固記憶——滲透思想教育:愛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整節(jié)課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表達的能力,注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學生深入淺出,化抽象為生動,讓學生對mammals有了輕松而又深刻的認識。
二、舉一反三的拓展式教學
單詞是英語學習中的磚瓦,豐富的詞匯能夠促進英語學習。教學單詞時拓展一些新單詞,或者復習鞏固原先相關聯(lián)系的單詞,能讓學生的詞匯量大大提高,使他們的表達在語言實踐中顯得更豐富。
在教學單詞時其實也能突破教一個是一個的局限,完全能夠做到靈活運用新舊知識聯(lián)系遷移,呈現(xiàn)教學新知識。單詞一:birthday—birth-give birth tothey give birth to their young(young:1.年輕的 2.幼小的動物);單詞:feed——feet腳(復數(shù)),baby單數(shù)—babies.bat—cat。在這一系列的詞匯教學中,既鞏固了原先學的舊單詞,又強化了學生對新單詞的認知與記憶,充分體現(xiàn)詞匯教學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三、以學生為主的自助式教學
老師是導演,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教學中,老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比如在課文的閱讀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
1.自己找出文中的疑難生詞,師生一起解決。
2.自己找出并發(fā)現(xiàn)文中動詞的特征——都是用動詞的過去式。
3.自己嘗試用句子描述圖片。
4.自己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提出問題。
還可以設計一些Story time:
1.自己讀課文,拼出不會讀的單詞。
2.讀故事,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認真地讀一讀。
3.通過game“大家來找茬”,讓學生自己推敲故事情節(jié),找出句中出錯的單詞,加強對課文故事的認識,加深印象。
這一系列的“自己”都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體現(xiàn)了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四、精彩紛呈的導入,意猶未盡的結尾。
好的導入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調動學生的情緒,為課堂的發(fā)展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在“Thanksgiving”一課中,我運用的是play a game: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彩色卡片,老師讀卡片上的內(nèi)容,學生再根據(jù)老師所念內(nèi)容猜節(jié)日而后得到禮物:You can get an egg an apple.??此坪唵蔚囊粋€game,其實蘊含了顏色,節(jié)日等內(nèi)容,把舊知識有機地融入于game中。在這個游戲中,每個同學都有機會開口說英語。但是,教學活動畢竟不同于游戲活動,它是有著明顯而具體的教學任務和目標的,因此,不能像游戲那樣玩?zhèn)€痛快就完事,教師必須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你的學生的需求、知識結構,創(chuàng)設活躍的教學環(huán)境,通過學生的積極配合,在游戲中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課堂里“玩”也始終有一個度,換一種說法也就是玩也玩得有藝術,這里,學生的玩就是參與。如果我們能把教學活動轉變成一個游戲過程,它承擔了包括使學生獲得藝術體驗在內(nèi)的一定的教學任務,或者說是一個教學任務已經(jīng)滲透于其中的游戲過程,那么這樣的教學可以稱得上是非常有藝術的教學,即教學本身就是藝術,換成杜威的話就是:“工作始終滲透著游戲態(tài)度是一種‘藝術’——雖然習慣上不是這樣稱法,在性質上確是‘藝術’”。
在“mammals”一課中,我通過PPT讓學生Look at the screen and say the animals,再寫出看到的10種動物名,而后歸類總結。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邊回憶邊寫,自己按喜歡的方式給10種動物先歸類,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輕松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雖然不同的課時,所設計的熱身導入部分各有不同,但都營造了一種歡快、愉悅的學習英語的氛圍,融有效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為后面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立足課本,著眼實效,追求教得扎實,這應該是我們中小學英語教師以后教學所努力的方向與目標。
[1]崔含鼎、羅紅《現(xiàn)代教學藝術的理論和實踐》[J]安徽大學出版社 1998年7月出版
[2]高海麗《課堂教學藝術之教學智慧》載于《時代人物》[J]2008年03期
[3]劉志《淺析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載于《中國教育與社會科學》[J]200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