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摘要】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都發(fā)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文章研究了網絡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zhàn), 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高職學生;網絡;挑戰(zhàn);對策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是高職教育所面臨的現實難題,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高職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也影響著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互聯網作為一種全新的傳播媒介,高校作為中國社會“網絡化”發(fā)展的最前沿,現在高職學生社會時代感強,網絡操作能力較強,網絡已成為高職院校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渠道,進而對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產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響,從而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的應用和創(chuàng)新方面帶來新的挑戰(zhàn)。面對挑戰(zhàn),如何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解決的一項新課題。
一、網絡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一)網絡容易導致高職學生價值觀偏移。
網絡環(huán)境是各種不同的思想文化和價值觀交匯在一起。不同思想文化、價值觀念之間常常發(fā)生沖擊和碰撞,誰對誰錯一時間難以正確判斷,這必然影響高職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西方發(fā)達國家的計算機網絡應用發(fā)展相當普及,他們基本壟斷了網絡信息資源。少數發(fā)達國家借助網絡技術優(yōu)勢,大肆宣揚腐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并對我國社會制度進行惡意攻擊和誹謗,企圖對我國進行“分化和西化”。青年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強, 易受到各種思潮的影響,進而導致價值觀念的傾斜和偏移。
(二)網絡容易導致高職學生道德情感冷漠。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進行直接的交往,面對面的交談。而在網絡這個虛擬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改變了,變成“人——機器——人” 的間接交流,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越來越少,這容易導致人際關系淡化、人情冷漠。當代高職學生往往關注自我,崇尚獨立、自主和個性,缺乏人際溝通經驗和交往能力,他們更容易沉醉于網絡這個虛擬社會中,體驗著虛擬的情感。同時,網絡的虛擬性特點,使網絡中人人都可以匿名存在,難以形成真實的人際關系,這更容易使高職學生產生封閉、恐懼、防范心理,最終不敢面對現實社會的人際交往。
(三)網絡容易導致高職學生道德行為失范。
在網絡環(huán)境中, 人們往往隱匿真實身份,傳統(tǒng)的法律法規(guī)、道德規(guī)范和社會輿論難以對人們的網絡行為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約束和控制,人們的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容易淡化,進而產生一些有失道德規(guī)范甚至違法的行為。近年, 高職學生在網上產生的道德失范行為主要表現為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盜竊金錢、制黃販黃、散布政治謠言、發(fā)表過激言論、誹謗他人、侵犯知識產權以及編制和傳播計算機病毒等。
二、網絡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一)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網站, 占領網絡陣地。
面對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誘惑和垃圾信息的沖擊,高校應該主動出擊,因地制宜地建立有影響力和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利用網站大力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引導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達到預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這就要大力開發(fā)信息源,不斷增大信息輸出量,讓社會主義理想、觀念搶占網絡陣地;要在網絡上建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網站,在網上開展知識性和趣味性較強的活動,把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樂”。同時可增設“輔導員流動站”、“心理聊天室”,指派專人上網與學生交流,就學生關心的問題展開討論。
(二)加強教育, 提高高職學生的道德自律水平。
在網絡技術迅速發(fā)展和日益普及的今天,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應該注重高職學生網上信息辨別能力和網上行為的自控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提高高職學生道德自律的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教會高職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去分辨網上信息的精華和糟粕,并能正確地對其進行取舍。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者應教會高職學生克制自己,抵御各種誘惑,引導高職學生正確對待網絡,把網絡變成知識的來源和學習的手段,而不是作為獵取不良信息的途徑。此外,還應教會高職學生以自覺的態(tài)度進行自我監(jiān)督、自我調節(jié)、自我反省、自我批評,力爭在網絡的使用中做到“慎獨”。
(三)完善規(guī)章制度, 加強對網絡監(jiān)督和管理。
近年來,我國相續(xù)頒布了一些有關網絡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這些法律法規(guī)對于規(guī)范人們的網上行為和凈化網絡環(huán)境起到了較大的作用。作為網絡發(fā)展極快的高職院校,加強網絡的監(jiān)控和管理顯得尤其重要。當前,高職院校應該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在認真學習有關網絡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嚴格執(zhí)法的同時,結合本院實際制定網絡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使網絡管理有章可循。二是利用技術手段對網上腐朽、反動、黃色、不健康的信息進行屏蔽和清理,力求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
(四)提高素質,加快思想政治教育者隊伍建設。
網絡時代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既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又能熟練掌握網絡信息技術,同時還具備較高的網絡道德意識。首先的任務是培養(yǎng)人才,善用人才,重用人才,建設一支政治性很強,技術上過硬的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懂現代管理與網絡技術的高素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其次,營造有利于年輕的政工干部脫穎而出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和選拔他們充實隊伍,競爭上崗;再次,創(chuàng)造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為他們解除后顧之憂。
只要我們把握時代的脈搏,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日新月異的科技更好地結合起來,就能夠化被動為主動,化不利為有利,不斷地開創(chuàng)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任祥.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的分析與應對[J].思想教育研究,2004, (1)
[2] 武艷萍.網絡對大學生道德的影響及對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