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菊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對寫作的要求,義務教育階段是“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新地表達”。
關鍵詞:高中語文;寫作;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3-2851(2009)09-0039-01
《語文課程標準》對寫作的要求,義務教育階段是“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新地表達”,高中階段是“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閱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能考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以負責的態(tài)度陳述自己的看法,表達真情實感,培育科學理性精神”。這都明確地提出了中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首先注重的就是能“感情真摯”,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一、要改變我們的寫作教學方式
多年來,我們的作文教學基本上是寫法指津、佳作示范的教學模式。而這種教學模式往往也都是緊緊圍繞著中、高考的作文評分標準和評選出的考場優(yōu)秀作文或滿分作文展開的,我們常常通過近幾年的中、高考優(yōu)秀作文或滿分作文的分析,告訴學生什么才是中、高考優(yōu)秀作文,我們應該怎樣去做才能得到評卷老師的認可獲得高分。我們傳達給學生的信息,就是要追求形式的新穎,開頭用題記,引格言,開門見山提出觀點或現(xiàn)象引入,采用日記體或書信體,開頭結尾語言要有文采,用排比句段或比喻句段,行文中每段的開頭有中心句概括,要注意不時地展現(xiàn)話題,以便讓評卷老師知道你一直緊扣話題,等等。學生作文的生命——真情實感也就被拋到了九霄云外。我們教學的這種急功近利也就促使學生為了向這樣的作文“看齊”,只得湊一些華麗的語句顯示文采,發(fā)一些深刻的哲理提高立意,列幾句名言,排幾個典故,寫幾行詩詞展示才識。這樣七拼八湊寫出的作文,又怎么會是學生真情實感的流露呢?因而,要改變這種舍本逐末的錯誤的教學方式,正確引導學生寫作要訴諸實感,抒寫真情,追求真善美,以平實質(zhì)樸為文,堅決屏棄虛情假意、空話套話連篇的作文,學生只要在習作中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就要積極鼓勵,予以充分肯定。
二、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
現(xiàn)今的中學生作文,確實有些習作內(nèi)容生動,有文采,但思想容量不足,普遍缺少一種對生活對生命的真切體驗和深沉感悟。這類作文往往只注重個人內(nèi)心情感的抒發(fā),很少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國家和民族,缺乏對文章主旨的深化,做人的大氣。語文教育專家于漪曾說:“作文不只是一種寫作技巧,而是一種表情達意的手段,要做好文章,首先要在做人上狠下工夫——內(nèi)心必定要充實。盡管現(xiàn)在大家都在提倡創(chuàng)新和求異,但作文中有些精神的東西,是不必質(zhì)疑的,更是不能失缺的?!比~圣陶先生更明確地指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睂W生作文的過程其實就是從生活中求真、求善、求美的過程。在閱讀名家名篇中凈化豐富自己的感情,引導學生追求真善美,真實地對待生活,真誠地對待他人,反映正確的價值取向,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養(yǎng)和品德修養(yǎng),完善自己的人格。并在寫作中,陶冶情感,凈化心靈,提升境界,豐富精神,反映出真實的自我。
三、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活動
第三、要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活動,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做好生活“庫存”,創(chuàng)作出感情真摯的文章?!墩Z文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義務教育),“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fā)寫作欲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普通高中)。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鄙钪畼涑G?生活是作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離開了生活,作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讓學生參加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一旦學生能注重自身的內(nèi)在精神,用正確的眼光去審視生活、體驗生活、思考生活,面向社會、關注社會,熱愛社會,就能孕育出豐富的感情,把感情融進寫作中,寫出有情感有感染力的文章。如果學生缺乏真摯坦誠、實事求是的思想品質(zhì),那么,寫作就可能習慣于以假示人;如果學生思想簡單片面,那么,文章就常常表現(xiàn)出狹隘偏激;如果學生自私,缺乏責任感,那么,文章就難免流露出冷漠和消極。因此,讓他們?nèi)谌肷?體驗生活,獲得感受,形成健康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讓他們親近自然,關愛自然,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讓學生在生活中去看,去尋找,去觸摸,把自己的認知情感融入生活,獲得新鮮的感受和印象,進一步內(nèi)化成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和體驗。有了這樣的生活“庫存”,學生在寫作時才會感情澎湃,思如泉涌,一氣呵成,寫出內(nèi)心真實的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文章的靈魂,學生在作文時,只有吐真言、抒真情,真正做到像巴金說的:“把心交給讀者”,才會打動讀者,引起讀者的共鳴。因而,要改變當前學生寫作感情缺失的“假、大、空”現(xiàn)象,讓作文教學返樸歸真,就要認真學習,充分領會課程標準有關寫作的要求,勇于改善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讓學生走出校門,回歸自然,深入生活,豐富自己的情感,不斷完善自我,提升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