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翠紅
[摘要]:愉快教學是愉快教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xiàn)愉快教學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以及創(chuàng)造進取,使學生在愉快的心態(tài)下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愉快學習,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激趣;興趣;思考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闡明了“愉快教育”的優(yōu)越性?!敖逃谷擞淇?要讓一切教育帶有樂趣”,現(xiàn)代教育學家斯賓塞又響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論?,F(xiàn)代教學論也公認:課堂教學除知識對流的主線外,還有一條情感對流的主線。教學活動是在知識、情感這兩條主線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下完成的。情感這條主線在小學教學中尤其重要,因為兒童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可以消除緊張的情緒,抑制學習中的疲勞,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興趣,使內心世界變得活潑、開朗,從而有效地改善他們的感知、記憶、想象、思維和實踐能力。下面,就自己幾年來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開展愉快教育談一點看法。
一、營造愉快的氛圍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堂上一切困惑和失敗的根子,在絕大多數(shù)場合下都在于忘記了上課,這是兒童和教師共同的勞動,這種勞動是否成功,首先是由師生間的相互關系來決定的?!薄稊?shù)學新課程標準》教學精神,我們應大力發(fā)掘教材的特點,努力創(chuàng)設能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能動性的學習氛圍,而學習中輕松氛圍的營造,正是愉快教學的激發(fā)。正如葉瀾教授所指出的:活潑、和諧、發(fā)主、平等、歡樂的教學氛圍是學生的潛能、創(chuàng)造性、積極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生長發(fā)展的“陽光、空氣和水”。正是“愉快教學”。從心理學來說,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進行知識的接受,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針對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師更應從不同的途徑上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出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熏陶他們愉快的心境,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實踐中,對于靈活性較強或存在爭議的知識和問題,教師應通過激勵,引導學生大膽的登上講臺,將自己的觀點、疑問加以發(fā)表、分析,將學生放在“學習主人”的位置上,讓學生在這種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當家作主”。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的特色及時代教育的精神,讓教師教得愉快,學生也學得開心。
二、創(chuàng)設愉快的情境
好玩、愛表現(xiàn)自我是小朋友的普通天性,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擁有一種好強、愛“面子”的“沖動”。這就是要求教師們要依據(jù)他們的這些心理特征、年齡和教材因素,創(chuàng)造形象生動的和諧育人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師生都在愉悅中“執(zhí)行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中,作為教師的要多鼓勵少斥責,多一些直觀演示和生動的啟示,少一些空調的說教和機械的填鴨,并且要多些彎下腰來,將師生間的距離縮短,讓學生在這種愉悅、和諧的情境中掌握知識,提高自我。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選擇教法,通過認真鉆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識的內在規(guī)律和相互聯(lián)系,把數(shù)學特有的嚴謹、抽象、簡潔、概括等屬性以巧妙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以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授“時、分的認識”時,教師可讓學生猜謎:“小小圓形運動場,三個選手比賽忙,跑的路程有長短,最后時間一個樣。”生動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形象地揭示了鐘面的特點和時、分、秒間的關系,從而激發(fā)了兒童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又如,“認識物體和圖形”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情境,讓學生將知識帶回家,與家長共同完成調查表——找找家里有多少個什么圖形,努力使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情境中掌握知識。另外,教師要盡力將知識“游戲”化,如乘車、送信、排隊、拍手、找朋友等的游戲方式,均與學生的生活體驗息息相關,經(jīng)過精心設計,安排到數(shù)學教學中,能夠化抽象為具體,由間接轉直接,讓師生都從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傊?教育者要積極參與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變厭學為樂學,全面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讓我們的教學更愉快、效率更高。
三、尋找愉快的良機
愉快有助于學生的發(fā)展,愉快教學有利于教學活動中師生的雙邊活動的開展。我們要以“細心”去耕耘一切,善于在關鍵時、疑難時、障礙時捕捉日常教學中的點滴愉快良機,趁機進行教導。如,在教學“按多種標準分類”一課時,由于學生受到上一課時“單一標準分類”的影響,當有的學生提出按形狀分類,有的學生說出了可以按顏色分類,有的又提出了可以按角來分類等多種不同的意見時,老師都給予肯定。正當部分學生正處于疑惑之際,教師“即興起浪”,利用學生好奇的心進行教學。又如,在解決“小狗摘下了2個蘋果,樹上還有5個,求樹上原來有多少個蘋果?”這樣的的逆向思維的習題時,由于學生以往所接觸都是順向思維的問題。所以,初步接觸這樣的題型時,絕大部分的學生都出現(xiàn)了錯誤,學生都表現(xiàn)不思其解時,教師及時抓緊時機,化難點于矛盾中,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解決了問題。其實,教學中和諧的良機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是無處不有的,只要我們善于捕捉,樂于利用這些點滴的和諧良機進行教學,為教學活動增添閃光點,讓學生在“學樂——善學——樂學”的過程中愉快學習,愉快發(fā)展。
四、抓住學生的心理,在“險”中突破
教師不僅要組織學生參與學習,而且應讓學生通過探索獲得種種體驗及享受成功的喜悅。要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的既樂于探索又善于探索,就要在學生的心理特征方面下功夫。例如教學《太陽》這一課:
師:同學們,太陽到底有多大呢?
生:130萬個地球那么大。
師:福建大嗎?可與中國比,誰大?
生:中國大。
師:可中國與地球一比又小了,地球大吧?
生:大。
師:地球這么大,但130萬個地球才抵得上一個太陽。大家說,太陽大不大?
生:大。
師:太陽真的有這么大嗎?一定是書上寫錯了,因為我每次見到的太陽都只不過盤子那么大。沒想到書還會騙我們。
這一下,教室“唰”地熱鬧起來,大家都急耦想為老師解決問題,在同學中出現(xiàn)了一股爭先恐后的氣氛。
良好的心境能激發(fā)學生的心理潛能,促進自由聯(lián)想,使學生記憶清晰、思維敏捷,能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數(shù)學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和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生活經(jīng)驗,選取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密切聯(lián)系和生動有趣的數(shù)學素材,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數(shù)學活動和交流的心理空間,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使學生愉快地學會學習,學會發(fā)展,學會創(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