禚學軍
[關(guān)鍵詞]:案例教學法 原則 學生
案例教學的使用,使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提高,案例教學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手段,在現(xiàn)代教學活動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案例教學中必須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一、個性化原則
案例就是對實際情境的敘述。專家理查特在談到教育案例時說:“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nèi)的故事”。故事必須是真實的。從廣義上講,案例教學是通過對一個具體情景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景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可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體化,把他們置于一定的實際情景之中,學習者可以清楚地認識到這些原理、概念在實際生活中的用處、表現(xiàn),增進其學習興趣和動力。
二、針對性原則
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案例教學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案例的使用必須考慮案例產(chǎn)生的時間、背景和條件。案例教學增強了教學的可行性、目的性,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發(fā)展,它所解決的是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獲得知識。案例教學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教育和引導學生學會如何處理眾多的疑難問題,使學生從中獲得認知的知識,有助于提高其表達、討論技能,增強其面疑難病例及案例的研究。
三、客觀性的原則
教師在使用案例教學時,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案例應該反映的是一個真實事件,具有客觀性的特點。倫斯(Lawrence,P.R.)說:一個好的案例是一個把部分真實生活引入課堂,從而可使教師和全班學生對之進行分析和學習的工具。一個好的案例可使課堂討論一直圍繞只有真實生活中才存在的問題來進行。案例是對一個復雜情景事件的記錄和描述,必須要把這一復雜情景解剖分析,再如實復原,以使人們能夠理解它。
四、特殊性的原則
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案例的使用具有其特殊性的特點,對象的確定性,過程的可預見性,方法的靈活性,結(jié)論的鮮明性,突出案例的特點,注重過程、細節(jié)真實形象的描繪,要詳細描述事例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沖突與情景,這正是案例構(gòu)思的精巧之處,案例不同于一般教案。案例教學,學生不僅可以從中獲得認知的知識,而且有助于提高其表達、討論技能,增強解決問題自信心。案例教學大大縮短了教學情景與實際生活情境的差距。案例作為溝通現(xiàn)實世界與學習世界的橋梁,無疑可促使學習者更快地適應工作情景的挑戰(zhàn)。案例可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體化,把他們置于一定的實際情景之中,學習者可以清楚地認識到這些原理、概念在實際生活中的用處、表現(xiàn),增進其學興趣和動力,同時也會恰當?shù)卣莆账哂械奶囟êx和意義。
五、互動性原則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承擔著更多的教與學的責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參與。作為教師,圍繞教學目標,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案例應用于教學,通過啟發(fā)性的教學,調(diào)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作為學生,要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對教師展示的案例進行認真分析、討論、并從中得出有用的結(jié)論來。只有教師和學生的積極參與,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案例教學的作用,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