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為凱
摘要:活動式教學強調通過全體學生的親身參與和體驗,發(fā)現(xiàn)問題,深入討論,質疑探究,從而在與他人的合作當中,真正實現(xiàn) “具體感知——抽象概括——實際應用”的學習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和思想覺悟。
關鍵詞:思想品德 活動式教學 有效策略
一、活動式教學內涵界定
活動式教學是指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以活動為主線,以活動促教學,以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操作為特征,讓學生充分動腦、動口、動手,教學手段靈活多樣的一種教學方式。
二、活動式教學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從學生情感角度出發(f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對老師有高度的信任感,讓學生敢于參與協(xié)調好教師和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營造師生間良好的心理氛圍是有效開展活動式教學的前提條件。
在活動式教學中,教師要把自己當作是學生的一分子,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去,與學生一起互相影響、討論、激勵、了解。同時,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非正式(課后)的交往,它能夠消除師生關系中由各種規(guī)則和制度所形成的外來壓力的負面作用,使師生在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氣氛中進行交往,縮短社會角色等外來因素所形成的心理距離,從而使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朋友般的信任感,學生在課堂上也會心理不設防,無拘無束投入到活動式教學中。
在《探索人生意義》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說說你以往感到有些自卑、不太自信的事情”的教學活動,其中一位同學的“內心表白”至今讓我感動:“大家都以為我是班里最風光的學生:出色的班干部,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老師信任,同學敬佩。但是,有時我心里也非常難受。就拿前幾天發(fā)生的那件事來說吧,爸爸給我講解一道很難的數(shù)學題,講了好幾遍我還是沒有聽懂。爸爸大罵我笨,我哭了,媽媽就和爸爸吵了起來。爸爸媽媽經(jīng)常為我的事吵架,甚至還說一些離婚之類的話……我對自己不良的表現(xiàn)非常自卑?!边@是小欣同學在課堂吐露的心聲,這種敢于直面自己與家庭“隱私”的勇氣,除了她的勇敢,更多的是包含了她對老師的信任。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一“內心表白”的活動設計比較難以開展,因為它談論的是自己的缺點,學生比較愛面子,一般情況下不敢在大庭廣眾下出口。但這堂課的這個活動卻成功了。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師創(chuàng)設了一種以真實、尊重和理解為特征的課堂氛圍,在一種寬松、寬容、民主、友善的教學環(huán)境里,學生就產(chǎn)生了這種在與知己深聊之后出現(xiàn)的心理感受,就能夠離開凝固的被動學習生活走向變化過程的主動學習的生活,離開戒備走向自我接受。
策略二:從學生行為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的活動形式,激活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點
活動形式是實現(xiàn)活動主題的載體,根據(jù)形式從層次上劃分,有班級活動、小組活動、學生個體活動;從活動的具體方式上劃分,有社會調查、主題班會、辯論、討論、展示會等等。但是課堂活動是活動與課堂的結合,它還要受到課堂這一特定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活動式教學是一種教學方式,而不是一門活動課程,在課堂上的教學活動必須遵循這一原則,否則課堂教學顯得雜亂無章,久而久之,學生就不喜歡參與。比如我在《珍愛生命》的教學中設計了一個活動,即“在談自己個性、興趣、愛好、特長、能力的基礎上展示自己的特長、能力”,結果展示活動出現(xiàn)冷場,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后來我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個性、興趣、愛好、特長、能力”,學生參與卻異常火爆。究其根源在于,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多而廣,它涉及到學習、文娛、美術、體育等方方面面,有些活動很顯然不適合課堂展示,如打籃球、踢足球等特長展示活動。
由此可見,有效組織開展活動式教學,必須充分了解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真正滿足學生個性行為發(fā)展的需求。
策略三:從學生認知角度出發(fā),發(fā)揮教師在活動式教學中的“導行”作用,讓學生“動”中有“思”
活動式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多向、交互的教學互動過程,教學在師生參與、體驗、交往、互動、探索中不斷創(chuàng)新。雖然課堂的主角由老師轉向了學生,但并不是將“獨唱”變?yōu)椤按蠛铣?而是“一人領唱,大家輪唱”。在活動式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導行”的作用。引導學生圍繞教學活動展開思維和提出問題。一旦學生的言行舉止對活動有離題的傾向,教師要及時并藝術地引導到活動主題上來。既不能使課堂活動自由化,又不能挫傷學生活動的積極性;既要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又要使活動按照既定的教學計劃進行,以保證教學的實效性。同時,作為活動式教學的組織者,教師要盡量減少直接的介入,對學生“拉著走”要逐步轉向“引著走”,及時做好活動內容歸納,活動意義的提升。
在《一國兩制》的教學中,教師先布置了一個預習作業(yè),要求同學們收集我國政府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政策。在課堂教學時,教師針對“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如何?”組織了一場辯論會。根據(jù)學生所收集的信息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發(fā)表自己的高見,于是把學生分成甲、乙兩個不同意見的辯論隊,甲隊認為“臺灣能和平統(tǒng)一”,乙隊認為“臺灣問題的最終解決要訴諸武力”,當涉及到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祖國統(tǒng)一的歷史潮流不可逆轉時,氣氛更為熱烈,學生的積極性都得到了調動,大家在參與互動中得到了知識,培養(yǎng)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這樣,不斷增進協(xié)作意識,然后達成共識,最終提高學生的自我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策略四:從活動質量角度出發(fā),展現(xiàn)課堂教學活動應具有明確目的、具體步驟、詳細過程和體驗方法,讓學生有序參與
活動式教學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具體到某一個教學活動也總是以一定的目標為指向?;顒邮浇虒W中的活動不是可有可無的擺設,而是幫助學生走向生活的平臺,激發(fā)學生問題意識、探究意識的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合作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學活動必須要有意義,教學活動要有目的性,并且需要明確而又詳細的活動過程和規(guī)則,否則學生無法參與其中。
比如在《挑戰(zhàn)自我 激發(fā)潛能》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游戲活動,即“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人穿紙”。具體步驟及要求是:(1)必須是真人穿過一張5平方厘米大小的真紙,穿過人的腰部才算成功。而不是腦筋急轉彎。(2)所需材料:一張5平方厘米大小的紙片;一把剪刀;1cm長透明膠(可用也可不用)。(3)活動時間5分鐘,之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這個活動的設計無論是活動目的、活動步驟、活動過程還是活動規(guī)則都是非常明確的,學生興致盎然,活動秩序井然,激活了所有學生的思維,開發(fā)了學生內在的潛能。學生有效實現(xiàn)了自身對知識、情感的意義建構。
如果沒有明確目的、具體步驟、詳細過程的說明,不實施有效控制,往往是時間過得快,計劃完不成。因此,在活動式教學中,明確和控制活動程序,對于提高活動的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策略五:從教學環(huán)境角度出發(fā),樹立學生正確的輿論導向,建立相互尊重、理解、寬容與和諧的班集體,讓學生體驗到參與活動所帶來的成功和喜悅
青春期的學生渴望關懷、理解、友愛、尊重、激勵、贊賞,尤其是來自同齡人、同學、同伴的尊重、支持與鼓勵。這種交流,無疑會成為他們參與教學活動、主動學習的精神動力。一方面,他們越來越重視同伴群體對自己的評價。有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xiàn)得到同伴們的肯定和贊賞,就會激發(fā)起進一步參與活動的欲望;有的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遭到了同伴們的冷嘲熱諷,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產(chǎn)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恐懼心理,從而再也沒有參與活動的愿望與勇氣。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學生“唯我獨尊”的個性極強,嫉妒心理嚴重,甚至容不得別人比自己強,當其他學生在參與活動時,無論參與的質量如何,都一概給予全盤否定,這種不健康的班級氛圍一旦形成,將給活動式教學的開展造成極大的障礙。因此,教師必須及時引導學生樹立以“參與為榮”的正確輿論導向,客觀公正、實事求是評價同學的表現(xiàn)。
在《培養(yǎng)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有這樣一個小插曲:在“尋找身邊讀書的快樂故事”的活動中,我對學生參與的表現(xiàn)非常滿意??蓪W生意猶未盡,于是我叫小娟(她沒有主動舉手)同學講一講??伤凉q紅了臉,半天沒有說出一個字。正當老師讓她坐下去時她卻回答說:“對我來說,現(xiàn)在學習并沒有快樂,而是苦的?!睂λ龊跻饬系幕卮?我突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于是主動幫她分析原因,并指出現(xiàn)在更加注重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自己充分的動眼、動耳、動手、動口、動腦的機會,在親自感知、操作和思考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同時我還特意安排她與上課大膽、善于主動交流和合作的班長同桌。由于她每次參與活動都得到班長的鼓勵,一段時間過后,無論是學習方式還是學習成績都有了很大進步。她在每月一次的“學習反思”中這樣寫道:“老師,以前我從來不愿意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因為怕同學嘲笑,現(xiàn)在有了班長的支持和鼓勵,使我真正體驗到參與其中的快樂,真正感受到我就是‘課堂的主人?,F(xiàn)在,我每天都盼著思想品德課的到來……” 盡管有些參與并不精彩,但對于學生來說,這卻是自主參與教學活動飛躍性的一步,而這種進步恰恰是同學互助的結果,充分體現(xiàn)了良好的班級集體對活動式教學的促進作用。
在活動式教學時,教師要對學生強調:活動重在參與,不要過于在意“是”與“非”。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活動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使活動課真正成為全體學生向往的樂園。
總之,要有效實行活動式教學必須理論聯(lián)系實際,要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標,讓他們學以致用,通過獨立的思考、積極的實踐,最終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且不斷通過道德踐行,達到“知”和“行”的完全統(tǒng)一,實現(xiàn)活動式教學的最大效能。
參考文獻
[1]許惠英.思想政治課活動教學的理論與操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齊健,李秀偉,王鋼城.活動建構創(chuàng)新教育的教學革新[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作者單位:浙江省蒼南縣錢庫鎮(zhèn)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曾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