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事職業(yè)教育幾年了,對學生的不良習慣有著很深的思考,研究。在自己做班主任的過程中嘗試著來用用“影響力”的作用,管理班級體,受益匪淺。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隨時都受他人的影響,不管此人是否在場,不管此人是真是的還是想象中的,學生與學生互動過程,教師與學生互動過程,都是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力的過程。
關鍵詞:班級管理
在心理學中,這種由他人行為導致個人的變化稱為社會影響。社會影響形式多種多樣,影響有好有壞。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目的是想把學生往正面引導。在許多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觀察他人、聆聽及閱讀等方式間接地學習那些帶來結(jié)果的行為。在觀察性學習中,學生先觀察特定的榜樣的行為及其結(jié)果,然后模仿榜樣的行為。因此,在管理班級中對“榜樣”的運用顯得非常重要。同樣,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的言談舉止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文中,我將對學生的榜樣的作用老師的影響力分別論述。
首先,學生的榜樣的作用。榜樣的陰與陽。
1 不良行為的榜樣。在職業(yè)學校,學生逃課、戀愛、打架滋事等都是不良榜樣的結(jié)果。有個學生在我的腦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他集上述不良行為于一身,在學生中確有很高的威。一開始他逃課時,只有一兩個人,到后來當他起身走的時候可以帶走班級一半左右的學生逃課。這個事例一方面體現(xiàn)了那一個學生的在接受別人的影響時未經(jīng)判斷地接受,長時間接受不良的影響并形成習慣,而另一方面又體現(xiàn)了學生的“從眾”心理?!皬谋姟本褪歉淖冏陨淼男袨榛蛐拍钜员闩c某一團體的行為、信念一致,而這個團體并沒有直接提出改變的要求。人們通常會對不正確的團體判斷表現(xiàn)出從眾。如果團體內(nèi)有人提出異議時,并在某種程度得到許多學生支持時,從眾就會降低。這就要求老師利用從眾降低的誘因,引導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需要,并能在社會所允許的范圍內(nèi)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重視學生品德的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形成和遵紀守法意識的樹立。引導學生做個開放的、有思想、有個性的人,而不是一個人云亦云的人。
2 良好行為的榜樣。榜樣的力量非常強大,并且榜樣被認為能夠?qū)τ^察者所處的環(huán)境和環(huán)境資源進行有力的控制,觀察性學習就會更加明顯。這一點在我們學校的學生身上得到很好的驗證。我們學校的學生無論是什么樣的學生見到老師、同學都會主動招呼,這在普通高中的學生中是無法實現(xiàn)的。另一面,我們的校園非常的美麗,無論是什么樣的學生在學校都可以低下頭去打掃廁所,及其他公共場所。我們學校的學生一般經(jīng)過半個學期左右的時間都會變的更加禮貌,勤勞。
使榜樣更具影響力的第二個因素是人的積極一面,即當榜樣被看作熱心和樂于助人的時候,會導致更多模仿榜樣的行為。模仿良好行為的一個生動例子是:在英國倫敦進行的一項實驗研究中,一群7~11歲父母為工薪階層的孩子與一個作為榜樣的成人共同參與一個保齡球游戲中。在游戲中,孩子們有機會贏得一些代幣,并可以用這些代幣換取一些獎品。在一種實驗條件下,讓榜樣充當玩游戲的第一人,他把自己贏得的獎品放到“救助兒童基金會”海報下的大碗中;在另一種實驗條件下,榜樣從不把自己贏得的獎品捐獻出去。最后,實驗結(jié)果顯示,那些接觸到慷慨榜樣的兒童捐獻數(shù)量竟是那些接觸自私榜樣的兒童捐獻數(shù)量的8倍。榜樣對青少年、成人同樣具有作用。班主任抓住榜樣陽的一面將一個班建設成為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使它成為學生成長的園地。
其次,老師的影響力。從心理學上講,人們之所以受別人的影響,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信任”,這是一種主動選擇;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別人的“恐懼”而受到的被動選擇。但是不管主動選擇還是被動選擇,時間長形成習慣就是自動化選擇。具體到師生關系上,學生之所以受老師的影響,其中一種就是“恐懼”,我們稱之為“敬畏”。教師讓學生“信任”和“敬畏”結(jié)合起來,就是一個有威懾性,有影響力的老師。
3 專業(yè)能力,讓學生欽佩。老師專業(yè)能力不單指教師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還包括:老師應該充滿活力、信心百倍、嚴謹而具有決策能力:要向?qū)W生傳遞學習的愿望、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引導接受和遵守集體規(guī)則、保證良好的課堂秩序和保證進行高效學習的有利氛圍;老師還應懂得如何使用空間、手勢和聲音。應懂得如何選擇恰當?shù)恼Z調(diào),按照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活動的性質(zhì)調(diào)整自己的介入方式和溝通方式。老師應該知道自己的態(tài)度、行為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榜樣和參照,從而考慮自己在課堂上的行為舉止。
4 人格魅力,讓學生喜歡。人格是教師魅力的核心,是教師對學生、事業(yè)以及自己的態(tài)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電影,《春風化雨》就描述了一個何有魅力的老師,在一個傳統(tǒng)甚至有些刻板的學校中,學生倍感氣氛的壓抑,而一個有自己獨到個性的老師--甚廷的到來,改變了一切。很明顯,一個帶頭撕掉課本、踏步走上講臺的老師不是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老師,但是就是這樣充滿革新的老師得到了學生的熱愛。在這里我知識想說,許多影視中,也包括生活中贏得學生喜歡的老師,他們本身具有獨特的個性魅力。老師的人格魅力不只在個性方面,在眾多方面都應該極具魅力。法國教育學家羅曼·羅蘭說過,“要播灑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教師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委的一代新人,教師自己就要自學地積極地自我塑,使自己成為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學識功底厚實,熱愛學生,對學生真誠、公正、民主的人。教師人格完美,對學生的心靈就有感召作用。老師的榜樣示范作用、人格魅力, 能給學生以終生的影響。
5 威懾力,讓人敬畏。我工作第一年的日子過的充實而快樂。事實上,受到了全班同學的歡迎。那時,我不知道怎么做老師,不知道怎么上課,沒有老師的架子,和學生關系很近。課堂上我給他們講故事,用故事說明道理;課后我和他們平等地交流,他們也邀請我參加他們的活動;雙休日,我領著學生一起去溜冰場。我們在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一切都很順利。可是在第二年伊始所有問題就暴露出來了。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心理上很叛逆,沒有經(jīng)驗的我處理不當進退失據(jù),很快便陷入巨大的迷惑和痛苦之中。而很多事情,一開始沒處理好,導致后來徹底弄僵。到后來我們班調(diào)皮的學生叫我哭笑不得。那時的我雖很努力,可是對學生已沒有什么正面的影響力。我說的話再正確,他們也不一定聽。即使他們知道我是為他們好,他們也不照著做。那時的我經(jīng)常痛苦得無法入眠,我不斷反思自己,哪里做錯了?面對著一群處在他們一生中最叛逆時期的男孩,我體會到了黔驢技窮的感覺,也終于明白因為我一開始的“一著不慎”,而造成后面的“滿盤皆輸”。那時我缺乏教師應有的“威嚴”。從教師層面來說,管理心理學的研究認為,一個領導者的影響力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由領導者人格、能力構成的非權力影響力,這是一種個人權力,是一個領導者“信”的根源;二是由領導者的合法權、強制權等權力所構成的權力,是一種職位影響,是一個領導者“威”的根源。俗話說,“有權不用,過期作廢”,不管會不會作廢,作為教師,完全可以通過這種職業(yè)權力來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那么,何樂而不為呢?教師如果沒有威嚴,學生對老師沒有一點敬畏之心,那么,其教育影響的效果也會是打折扣的。
對教師而言,如果學生對你所說的話信任度比較高,那么教育、管理起來就更容易些。
綜上所述,我們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光靠學校,班級的制度管理學生是不夠的,更應該運用影響力從心理上影響學生。班主任、老師充分利用影響力的作用,在學生成人、成才的路上會少許多的坎坷。
參考文獻
[1]《教師心理學》 戴.馮塔納
[2]《影響力心理學》菲利普.津巴多.
作者簡介:劉玉霞(1981,3-) 性別:女 籍貫: 江蘇淮安,學歷:大學本科,工作單位 :淮安市淮陰區(qū)職教中心職稱:中教一級,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