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平
小學數學是九年義務教育重要的基礎學科,在素質教育中承擔著十分重要的任務。應該看到,當前小學數 學教學的現狀還不完全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在一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四重四輕的現象,即: 重“教”輕“學”的現象,重“結論”輕“過程”的現象,重“知識”輕“能力”和重“模仿”輕“創(chuàng)造”的 現象。
這些現象說明我們的教學觀念還需不斷更新,教學方法還需不斷改進,教學研究的領域還需不斷拓寬, 教師的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為從根本上完成素質教育賦于小學數學教學的任務,必須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小學數學的 教學改革引向深入。為此,特提出以下幾點想法,與同行進行商榷。
一、從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來看,在全面完成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任務的基礎上,要特別注意激發(fā)學 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讓學生從“要我學”,轉到 “我要學”,已經不單單是一種數學教學的手段,而且是數學教育的目標。一方面學生要想牢固的掌握數學, 就必須“用內心的創(chuàng)造與體驗來學習數學”。另一方面,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才能用數學的眼光去解釋外界 事物,熱心于解決客觀世界中存在的數學問題。學習習慣是一種自覺的、主動的、持久的、自動化的學習行為方式。數學學習習慣主要包括認真聽講的習 慣,勤于思索的習慣,認真書寫的習慣,自覺檢驗的習慣等等。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任何一種良好的習慣都是 學習和訓練的結果,在童年期最容易形成,一旦形成,終身受益,具有廣泛的遷移價值。
數學思想方法是進行數學思維活動所表現出的思想與方法,它反映人類智慧發(fā)展中形成的科學的認識論、 方法論方面的基本觀點和基本規(guī)律,既包括形式邏輯的思想方法,又包括辯證邏輯的思想方法。與小學數學內 容有關的思想方法主要包括集合思想、對應思想、函數思想、方程思想、統(tǒng)計思想和空間觀念等。與小學數學 學習有關的思想方法主要有觀察與操作、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分類與化歸、歸納與類比、聯系與轉化等 。除此以外,還有具體的解題方法。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與數學知識的掌握、數學技能的形成構成了數學能力 ,而發(fā)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是小學數學教育的核心目標。
二、從小學數學教育的對象看,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學生適應進一步學習的需要,能夠達到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要根據學生心理發(fā)展的不同水平,不同特點,找到每一個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因材施教,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與提高。
每個人都具有祈求成功,避免失敗的天性。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使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學生適應進一步學習的需要,能夠達到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這是小學數學教學十分艱巨的任務。教師要研究每一位后進生的知識 基礎及觀察、記憶和思維的特點,堅持在全體學生操作、練習時,有針對性的輔導后進生,給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為他們獲得新的成功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條件。要發(fā)揮優(yōu)等生的特長,在全班教學、小組討論和個別教學時,鼓勵他們在幫助后進生的過程中,得到自我發(fā)展,達到“幫學相長”的目的。同時, 課堂教學要低起點、小坡度、快節(jié)奏,使后進生能跟上學習的步伐。每一小節(jié)、每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要及時過關,及時補救,做到“段段清”。
在練習的設計上,包括新授前的練習,新授中的練習,以及新授后的鞏固練習,要形式多樣,提高訓練的目的性。一是切實抓好基本練習,幫助全體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識,達到教材的基本要求;二是重視變式練習,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本質屬性;三是加強綜合練習,使大部分學生能深刻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四是指導用好思考題,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得到充分發(fā)展。
三、從數學教學的過程看,要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就要使課堂活起來,使學生動起來;變學生被動地接受現成的結論為主動的獲取數學知識;構建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模式。
從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矛盾看,我們認為不是教師同學生的矛盾,也不是教與學的矛盾,而是學生同教材 的矛盾。課堂教學是把教材中所體現出的數學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頭腦里的認識結構的過程,數學教師是實現 這種轉化的中介環(huán)節(jié)。教要為學服務,教師不但要研究教材結構特征,而且要研究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促進學生身心的發(fā)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的作用在于: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和諧、活躍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激勵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奮發(fā)向上,使學生“樂學”;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強化主體意識,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強化主體意識,構建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模式。
四、在加強“軟件”建設的同時,要積極地加強“硬件”的建設,使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更加普及,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剛剛結束的全國小學數學評優(yōu)活動的一個最顯著的特點,是現代化教學手段進入課堂,除投影幻燈外,計 算機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教學軟件的設計,富有兒童情趣,形象直觀,增強了教學過程中的動感,大大提 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計算機進入課堂,已不是夢寐以求的幻想。有條件的學校要積極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 這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認真做好以上幾點,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就會出現新的局面,就會使課堂教學的氣氛活躍起來,穩(wěn)步提高課 堂教學的質量,為貫徹實施素質教育做出貢獻。
(河北省涿州市豆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