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燕 郝錦霞
[摘要] 教學互動作為永恒的主題,在很廣的范圍內(nèi)被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筆者認為,設計多種多樣的互動形式,讓學生在互動中對話,將使學生真正覺得自己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 數(shù)學課堂 教學互動 師生
教學互動作為永恒的主題,在很廣的范圍內(nèi)被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但我們又時常質(zhì)疑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學習互動與有效生成的和諧性和實效性……
源于對數(shù)學互動教學真實化回歸的無限期望,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得到落實和凸現(xiàn),擺脫學生間“各自為戰(zhàn)”的學習方式,在學習活動中,互相推動,從而共同提高學習效益。這既是“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也是學生能力發(fā)展的需要。設計多種多樣的互動形式,讓學生在互動中對話,將使學生真正覺得自己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人。
一、互看——此時無聲勝有聲
在課堂上,一個教師要面對幾十個學生,常常會因時間問題無法迅速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時,如果讓學生互相看看別人的表現(xiàn)或表演;看看別人的演示或演算;看看別人的作業(yè)或其他。通過觀察別人的作品或表現(xiàn),使學生得到啟示。
如教學“小數(shù)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時,當學生初步掌握其變化規(guī)律時,老師可按高矮個請五位同學上來,他們既代表不同的數(shù)位,又代表每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字“1”。站成“11111”后,再請一位個子最矮的同學手拿圓形紙片做小數(shù)點,讓他從左向右一位一位移動,讓學生發(fā)現(xiàn):移動后所得的數(shù)擴大到原數(shù)的10倍、100倍、1000倍……擴大用乘法計算。然后,向左移動則相反,其余同學做手勢。這樣,不用教師的“千言萬語”可能也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互說——一石激起千層浪
教學中,我們可以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給學生創(chuàng)設充分“說”的環(huán)境,變“聽眾”為“主人”,在同思共想,互說互議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達到思維有條理、說話有根據(jù),表達準確嚴密,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在具體操作中,可采用以下兩種形式:
1.師生角色互換
為了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增強課堂的互動性,有時候改變學生與教師的角色,讓學生來當小老師,讓老師做學生。這樣,“說”的學生必須要理清思路,反復思考,形成一個反思過程;“聽”的學生想迫切了解別人的發(fā)言、觀點與自己有何不同,有何長處,有何不足,必定會認真傾聽。只有認真傾聽了,才能擷取別人思想的精華,博采眾長,萌發(fā)靈感,觸類旁通,使“聽”、“說”雙方共同提高。例如,在五年級的解方程時,有學生問3X+4X=56怎么算?碰到這樣一個較難的題目時,我先讓別的學生來動腦筋。有的學生說一共是7個X,所以X是8;有的學生說,我會用乘法分配律(3+4)×x=56,X=8;也有的學生說我用湊數(shù)的方法,發(fā)現(xiàn)X=8。我說:“謝謝這幾位同學,你們真是數(shù)學博士,教給了老師這么多的方法?!边@樣一來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更主要的是使師生的角色互換,有利于促進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組內(nèi)互相說理
小學生有個特點,只要自己會講的話,總是不愛聽老師講,喜歡“自己說”,組內(nèi)互動就是一種讓學生充分說的形式,如在獨立探索“24×31”的計算方法后。首先,我讓學生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準備小組交流。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和思考角度不同,勢必有不同的解題思路,先讓他們整理已有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試著自己用語言組織,為交流做好準備。然后,4人一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學生在面對面的互動中,盡情“展示”著自己個性化的算法,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開闊思路。在交流中,學生思維積極、互相補充、互相啟發(fā),使課堂中由“一言堂”變成“群言堂”,由一個老師變成幾十個老師,使全班學生共同進步。
三、互幫——眾人拾柴火焰高
每個個體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課堂上,雖然同時、同地、同人教學同一內(nèi)容,但也會形成學習上的差異。這種差異正好提供了學習上的優(yōu)勢互補?!叭诵?必有我?guī)煛?未來社會已越來越重視個體能否與他人合作共事,能否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否概括和汲取他人的意見等,也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是否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因此,教學中必須通過“互幫”加強學生互幫互助、團結(jié)協(xié)作意識的培養(yǎng)。例如,在學習“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推導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在獨立探索的基礎上,再跟同學合作、討論,了解彼此的見解,不斷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同時,還要求學生對其他同學的不同思路要進行分析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斷,使自己的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特別是對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耐心地“幫一幫”,讓他們在這樣的互動形式得到幫助和提高。結(jié)果學生通過剪、拼推導出梯形面積公式的方法多得讓你佩服!更不用說對梯形面積公式的掌握程度了。
四、互評——推得星月交相映
學生的評價,語言是兒童化的,情感是親切的,思維水準差不多,他們的評價不一定很準確、很深刻,但是常常是實事求是的。通過這種評價方式,提高學生看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如何接受別人表揚和批評的態(tài)度。因此,我們將適時地組織學生互評,譬如,同桌互評、小組互評、全班互評,拓展自主評價的空間,力求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學會正確對待他人,學會欣賞別人,從而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如我在數(shù)學課堂中,經(jīng)常請學生來對別的同學的評價:“你支持誰?想怎樣表揚他?”而學生這時往往比較激動,會用非常優(yōu)美和充滿激情的語言來表揚同學,哪怕在非常難堪的情況下,對同學的態(tài)度也比較友好。一次,我給學生講書本上的思考題,一位學生平常學習比較差,那天他卻高高地舉著手,我知道他根本做不出來,但為了對他的行為表示肯定,我還是叫他第一個回答。他站起來,說了沒幾個字便講不下去了。我只是微笑,請別的同學先對他的行為進行評價。有位學生馬上站起來說:“我感到他很有勇氣,雖然是難題但他也能夠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了?!蔽荫R上肯定地說:“你們都很積極,表現(xiàn)很好。”這樣一來,學生都很活躍,使課堂充滿了活力。
五、互考——千樹萬樹梨花開
經(jīng)調(diào)查顯示,現(xiàn)代學生已對教師進行的傳統(tǒng)的考試考查方法產(chǎn)生了很大的反感情緒,有的甚至產(chǎn)生了抵觸心理??墒侵挥锌疾閷W生的學習情況,教師才能知道自己的教學效果,才能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過程。因此,我認為教師可以嘗試改一改考查方法,讓學生自己出題考學生,即學生互為老師,通過同桌互考、組內(nèi)互考、個人考全班等互相考的形式,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如教學“求小數(shù)的近似值”這一課的練習環(huán)節(jié)時,我沒有拿現(xiàn)成書本上的練習給學生做,而是讓學生們自己出題:每個學生寫不同的3個小數(shù),讓同桌分別求出精確到個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的近似值。課堂上學習氣氛十分濃厚,全體學生都參與其中,教學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學生的探究是數(shù)學課堂生命的全部,讓真實、有效、互動生成為培養(yǎng)和發(fā)展每一個學生能力的橋梁,是我們永恒的期待;課堂是一面鏡子,在反映出教師和學生互動的同時,也反映出活動是否具有實效性。符合學生實際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是實現(xiàn)學習價值的重要元素!但愿我們在熱鬧和喧囂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些冷靜與思考的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