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華
摘要:在柳宗元的詩文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巧妙地將古詩文中的意象、意境、情感、語言、技巧、背景等要素通過多媒體的視聽手段形象化、直觀化,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從而達到提升學生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的目的。
關鍵詞:多媒體;柳宗元;教學;詩文
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使小學語文教學異彩紛呈,其中多媒體教學日益成為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并愈益得以推崇與推廣。筆者在運用多媒體手段教學柳宗元的詩歌中更是獲益匪淺。
柳宗元47歲的短暫生命中有21年從政,但其中卻有14年一直處于貶謫宦游之中。“宦情羈思共凄凄”(《柳州榕葉偶題》),“凄凄”兩字可見“宦情”之沉、“羈思”之重。這蘊結于他胸中的情感反映到他的詩文里,物我交融,情境交織。他的文筆如《文心雕龍》所說“隨物以婉轉(zhuǎn)”“與心而徘徊”,常常是百感交集,頗費思量。仕途的坎坷與政治理想的破滅,足以讓柳宗元毀滅,卻也成就了他“唐宋八大家”的美名。如永州十年,給柳宗元的生命歷程帶來過痛苦與恥辱,但也為他的詩文注入了十分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和文化意蘊。但這種復雜豐富的情感世界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卻是難以理解和領悟的。筆者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手段解讀柳宗元的詩文,帶領學生理解與領悟這位文學大家的復雜情感世界和人文魅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運用多媒體手段再現(xiàn)詩文意象,讓學生在視聽美感中體驗柳宗元詩文的意境
荀子云:“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大教育家夸美紐斯也指出:“事物是核心,詞是外殼,在教學時應當使一切能看見的東西用視覺,能聽到的東西用聽覺,能感觸到的東西用觸覺?!?/p>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將柳宗元詩文中虛化的意象轉(zhuǎn)為實在而又直觀的形象,從而縮小時空差距,達到與原作直接對接的目的,進而對詩文的意境進行深入的感知。如《江雪》一詩營造的極為幽靜寒冷的意境,學生很難感知。我運用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出千山雪景、寒江孤舟、漁翁獨釣三幅畫面,再現(xiàn)出詩歌中的形象,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又佐以凄惻幽婉的古樂,給學生有了更為直接的感受,進而對本詩所描繪的意境有了進一步的體驗。學生在這種視聽美感中逐漸進入情境,從而更深的理解詩歌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意境,收到了純語言教學達不到的效果。
2.運用多媒體手段展現(xiàn)詩人形象,讓學生在情感共鳴中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感情的血液在知識這個活的機體中歡騰、流動的時候,知識才會觸及人的精神世界?!闭Z文教學更離不開情,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精心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nèi)容相吻合的情境,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以情激情。
例如引導學生理解《漁翁》一詩時,通過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美麗的西山背景中老弱的漁翁形象,“漁翁夜傍西山宿,曉汲清湘燃楚竹?!蓖高^畫面,學生似遇見一位與世無爭的世外高人,那么曠達、灑脫、悠然自得;然而隨著“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的畫面和音樂,學生的情感將被大大激活——水之中流,勢不可擋;云之相逐,你趕我追:一切情感俱蘊其中矣。學生終于頓悟:那在山青水綠之中自遣自歌、獨往獨來的“漁翁”便是詩人的自我寫照,“漁翁”即詩人,詩人即“漁翁”。詩歌中這種高層次的自然美與人性美相融合的表現(xiàn)方式,通過多媒體展現(xiàn)的“漁翁”形象,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大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3.運用多媒體手段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領悟詩文情感中提升賞析能力
柳宗元詩文的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深刻含義及流露出的真情實感,是十分豐富而深刻的。尤其是《永州八記》,不僅寫出了寄情于山水的游樂之情,更表現(xiàn)了作者政治上不得志的孤憤之氣。但教師如何教,才能讓學生準確理解和領悟?
例如教學《愚溪詩序》時,運用多媒體手段向?qū)W生展出春夏秋冬四季的愚溪風光,放一段柳宗元貶謫永州、娛情山水的短片,讓學生對就柳文所描述的“八愚”和作者的特殊際遇展開聯(lián)想,并就此進行討論:為什么有“八愚”之說?為什么“水”為智者所喜愛,卻因柳公“辱而愚之”?作者是真愚還是假愚?通過討論、辯論,學生的思維能得到多向的、立體的拓展,情感的思維也得到激活,從而提升學生對詩文賞析的能力。
4.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多元的課堂中激發(fā)自主學習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一切學習活動包括語文學習活動在內(nèi)都應該有濃厚的興趣伴隨。多媒體的巧妙運用,能增大教學容量;巧妙運用多媒體,可拓寬更大的學習視野,從而激發(fā)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興趣。
例如教學《小石潭記》時,結合視聽畫面,給學生介紹《始得西山宴游記》等“永州八記”,使學生對《永州八記》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拓展課堂教學內(nèi)容,引發(fā)學生對與此相關的課外知識的興趣,促使學生課外自主求知,沿著柳宗元的官宦經(jīng)歷深入探究其生命的歷程,從而大大增加學生的閱讀視野。
另外,筆者作為永州人,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柳宗元詩文的過程中,享有地域之優(yōu)和地利之便,學生也因此常有“會心一笑”,筆者也樂在其中,頗為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