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群
【關鍵詞】語文教學 反思 吶喊
當前,雖進入了新課程,但語文教學質(zhì)量低下,仍是不爭的事實。有人認為:“總結出新法就是創(chuàng)新,運用新法就是時髦?!币灾鲁霈F(xiàn)“一百零八好漢”紛紛登場亮相,“十八般武藝”各展風采的局面。
還記得幾年前西去洋思中學取經(jīng),帶回了令我們羨慕的教學經(jīng)驗:上課先讓學生自學,老師不要講,等到學生自己學習有了問題,老師再幫助解決?;氐綄W校,大家紛紛改革,紅火了一陣子。但實行一學期下來,班上能提問題的學生就那么幾個。筆者一直在想各種辦法改變這一局面,可還是收效不大。考試下來,學生成績大幅下滑。筆者急了,問學生:“你們不是都會了嗎?”學生一臉茫然地說:“我們是死記資料書上的答案,還沒理解,老師沒講?!薄澳菫樯恫粏??”“不習慣?!苯K于明白,原來這種教法不適合我們。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學校又帶著好學的老師走進了杜郎口中學。回校后采購投影儀,開始在教室四周掛滿了小黑板,甚至開始了撤講臺的行動。哄哄后,最終,又不了了之。筆者自度,也許形式不是最重要的,要看內(nèi)涵,看理念,看實質(zhì),那樣才能學到精華。
各種方法可謂變化萬千,讓人眼花繚亂。其間,有人因麻木照搬失去了自我,有人因死板被動模仿而落入泥潭,有人因眉毛胡子一把抓而無所獲。語文課堂被多姿多彩的方法復雜化了,老師也感覺語文課越來越難教了。語文老師都在尋找,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既能讓學生學得少,又能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
哲學上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闭n堂亦如此,怎能一個模式。
實事求是講,沒有一種方法是最好的。當下,我們的課堂太多的追求藝術化、追求完美。能不能平民化、普通點?模式一套又一套,方法一樣又一樣,可不是做給別人看?。∫惶谜n要準備一天、二天、三天……十多天也有,那不是資源浪費嗎?一節(jié)課需這么多時間琢磨嗎?還搞了那么多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我們的課堂是神圣的,應該老老實實,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追求科研型的教師本身并沒有錯,只是太理想了,想得太美妙了。筆者認為,只要把課堂教學著眼點放在有效上,就是有意義的教學。
不過,話說回來,那些易操作的還是要大力推廣,是能讓所有教師學習的。那些理想的、復雜的,花很多氣力仍無法學會的,還是留給專家去吧!
術語太多了,時下一直掛在嘴邊,吃透了多少。其實要上好各種模式的課,的確不簡單,那可要樣樣通啊!聽了許多課后猛然發(fā)覺,一些語文課成了“政治課”,搞說教,“生物課”,搞科普。讓人很困惑,很難讓人區(qū)分到底屬于什么課。我們是教書的,是要知道一些,不能陷得太深。否則一直這樣鬧下去我們語老師經(jīng)得起,那些可愛的孩子可折騰不起?。?/p>
當然,也不能被一些所謂的新名詞搞昏了頭腦,比如,“預設”在新課程中比較新穎,其實與“備課”有何區(qū)別,只不過換了一種說法而已。真讓我們的教師摸不著頭腦,一頭鉆進去找不到東西南北了。干嗎搞得那么高深?又得到了什么呢?造成教師自己認不出了自己,使本來輕松的語文課由一節(jié)節(jié)課變成一座座大山,壓在教師的頭頂。何時才會推倒這一座座山呢?
也許我的思維偏激,我很無奈,更無法改變目前的一切,但我們需要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