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錚
教學設計
《畫魚》一課是美術繪畫課中
最常見的課型,我聽過很多《畫魚》的課,形式多種多樣,其中不少課運用了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但目的只是教會學生畫魚的技能。美術課應特別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fā)展,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并注重實踐能力培養(yǎng),使學生具有將創(chuàng)新思維轉(zhuǎn)化為成果的能力。通過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fā)現(xiàn),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為此,我用逆向思維的方式試問自己:
1.不通過老師示范,學生能否學會畫魚?
2.任何形狀是不是都可以畫成魚呢?
3.通過畫魚,學生能不能學會畫別的東西?使課程內(nèi)容得到延伸。
4.學生能否參與評價這節(jié)課?基于以上思路,我改變了教學目標:
把培養(yǎng)學生畫魚的技能改變?yōu)榻栊萎嬑铮儆山栊萎嬑锾嵘浇栉锂嬼~,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力。
為達到教學目標,我采取了以下教學手段:
1.本課采用懸念引新、激發(fā)興趣、啟發(fā)誘導、發(fā)散思維的探究式學習方式,有意設置一些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面對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過程。
2.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
3.允許學生評價這節(jié)課。
教學過程
一、導課(撕紙游戲)。
1.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撕紙游戲,老師隨便拿一張紙,也沒有什么想法,任意地去撕,甚至可以閉上眼睛去撕出一個形狀來。請同學們看看老師剛才撕的形狀像什么?
生(激昂地說):
從左邊看像老鷹的頭,從右邊看像低頭的女人。
2.師:老師換幾個角度,你們再看看像什么?
生:小白兔、笨重的小鳥、企鵝……范例:
3.師:老師隨意一撕就撕出這么多東西來,你們也來試一試。
學生撕紙。
1.要求學生按照老師的方法也撕一張紙,小組之間說一說自己撕的像什么,比一比看誰聯(lián)想的東西最多。
【目的讓學生相互啟發(fā),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p>
2.請個別同學到前面來說說自己撕的是什么。
3.拿出彩筆把自己撕的形狀畫出一個物象來。學生非常投入,畫出各類物體。
學生作品:
三、猜物。
請畫好的學生把自己的作品翻過來,讓別的學生猜一猜自己畫的是什么東西?
【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種形狀可畫很多物體,打開學生的思路?!?/p>
四、賞魚。
師:現(xiàn)在,老師帶你們?nèi)タ匆粋€美麗的地方一海底世界。(多媒體展示有聲有色的魚資料片斷。)
【目的是讓學生觀察不同形狀、不同色彩的魚;觀察魚在游動時,它原有的形狀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五、談體會。
師:同學們剛才看到了什么?生:看到很多美麗的魚。
師:為什么說是美麗的魚呢?生:因為它們的顏色很美麗,形狀也奇特。
師:你能用一句話描述一下魚的形狀嗎?
生:大大小小的魚;奇形怪狀的魚……
師:原來魚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那再看看老師剛才撕的形狀是不是一條魚呢?如果不像,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看。終于找到了魚的形狀!范例:
六、畫魚。
師:請同學們把你們剛才畫的物形翻過來,看能不能變一條魚?(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都把自己手中的物形變成了魚,形狀各異,超出了老師的想像。)
學生作品:
七、展魚。
每10人為一組。老師把事先準備好的海洋背景展板發(fā)給學生,由他們自己布置展板。全班所有學生的作品都得以展示,使每個學生都獲得了成功感。
八、出課題。
本節(jié)課即將結(jié)束,但還沒有出示課題,教師借此問學生,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的課題叫什么好?以小組為單位,每組商討出一個課題來。
【學生們積極參與,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的為此爭吵起來,整個課堂亂中有序,使學生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鍛煉其合作協(xié)調(diào)的做事能力,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p>
通過商討,學生定出的課題有:《奇奇怪怪的魚》、《多變的魚》、《快樂的魚》、《魚的家族》……(多么棒的課題!老師為此贊嘆不已。)
九、學生評課。
師: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呢?
生:我知道了什么形狀都可以畫魚。
今天這節(jié)課我特別高興。
我為我們小組想出了一個題目。我覺得這節(jié)課特別酷!
師:這節(jié)課你感覺有不滿意的地方嗎?
生:我覺得這節(jié)課的時間太短了。
我畫的魚太小了。
老師,你說話能不能慢一點呢?今天大屏幕的光線太亮了,我看不清楚。
師:謝謝大家給我提出這么多的好建議,今天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兒,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