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吉
“教是為了不教”,這已成了公認的道理。為了使學生從老師領教領學中走出來,首先要上好自讀課。我在教學中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一、比較導自讀。這種方法就是引導學生把內(nèi)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聯(lián)系的課文加以對比,然后有分析地進行閱讀。其作用在于通過比較,可看清相比較的課文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的相同點及不同點。這樣能使學生清楚地認識課文的特征。
二、設題促自讀。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一篇文章,學生也能粗略看懂,可是深奧些的地方,隱藏在字面背后的意義,他們就未必能領會。教師必須在這些場合給學生指.點一下,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噦里噦嗦,能使他們開竅就行?!苯處熞箤W生開竅,看懂全文,就必須精心設計思考題,啟發(fā)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
三、作文助自讀。練習寫作,不僅是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的一個重要步驟,同時也是鞏固知識的一個較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積累——借鑒——創(chuàng)造,這是學習寫作的三個關鍵步驟,充分體現(xiàn)了積累知識對于創(chuàng)作的重要作用,但同時也說明了創(chuàng)作對已掌握的知識的鞏固作用。
我在教授每一篇“自讀課文”時,都讓學生借鑒“自讀課文”的寫法,認真地進行一次作文練習,以寫助讀,以讀促寫,在教學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