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
- 讀家
起,開放27年的上博人民廣場館首次與觀眾暫別。上海博物館在人民廣場館南廣場啟用留言亭,同時通過社交媒體等渠道,持續(xù)與觀眾保持交流。在短暫分別的時間里,觀眾可以訪問上博人民廣場館常設陳列線上展廳,還能回顧20多年來舉辦的多場特展。據(jù)上海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除了對上博的祝福與期許,設置留言亭也希望聆聽觀眾與上博的故事,征集觀眾對上海博物館東館建設和人民廣場館改造的建議?!耙娮C市民對上博殷殷期盼和真誠建言的明信片、信箋和即時貼,或許會成為上博館史展陳的展品?!痹?/div>
新民周刊 2023年38期2023-11-05
- 明清李東陽肖像與李東陽崇拜
》軸(下文簡稱“上博《李東陽像》軸”)上(圖1),有翁方綱、法式善、王芑孫、吳錫麟、陳鳣等各家題跋共十五則,時間跨度從嘉慶三年(1798)延續(xù)至嘉慶十五年(1810)。這十數(shù)條題跋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對李東陽一生成就的敘述,二是記錄了歷次文人團體拜謁李東陽墓祠的經(jīng)歷,三是記載了李東陽墓祠在十九世紀初的發(fā)現(xiàn)和重建等。圖1 [清]法式善,《李東陽像》軸,紙本設色,縱131 厘米,橫60.8 厘米,上海博物館上博《李東陽像》軸曾被認為是清人賈崧摹新美術(shù) 2023年2期2023-05-29
- 經(jīng)典與超越 ——近年上海博物館特展的對比與思考
究底蘊。多年來,上博僅致力于傳播和展示中國古代藝術(shù)和中華優(yōu)秀文化,亦勤業(yè)于引進和推介來自世界等藝術(shù)精粹,在題材和呈現(xiàn)方式上不斷超越經(jīng)典,時刻尋求自我革新。上博特展過眼錄近十年來,盤點每一個展覽從誕生到謝幕,從陌生到被傳頌的過程,有驚艷,也有遺憾,更多的是難忘。從“鴻古余音—早期中國文明展”到“大英博物館百物展”,上博開啟了打破文物時代和門類的文明展范式,用文物對比生動闡釋了文明的交流互鑒。“千文萬華:中國歷代漆器藝術(shù)展”和“灼爍重現(xiàn):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zhèn)瓷器上海藝術(shù)評論 2022年6期2023-01-21
- 清華簡第十二輯整理報告拾遺*
是很正確的意見。上博簡《卉茅之外》有一個“外”字,我們曾將之讀為同在月部的“?!?。(3)程浩: 《上博竹書逸詩〈卉茅之外〉考論》,《古文字研究》第33輯,北京: 中華書局,2020年,第520頁。2020年,在河南開封召開的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23屆年會上報告此意見時,陳劍先生提示我們“?!弊植还牛蝗缱x“刈”更好,此亦是“外”字借為“刈”之例。大家都知道,“刈”的本義是收割、收獲,所謂“卉茅之刈”,即是割除草茅。而在本篇簡文中,將“播”與“刈”連用,取義就出土文獻 2022年4期2023-01-05
- 長沙:一面唐代銅鏡的“逆天”之謎
夏天的一個下午,上博迎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工作人員將庫房中最好的文物取出來讓客人欣賞,其中就有一面西漢透光鏡??腿藢@面銅鏡很感興趣,將鏡子拿到窗口前反復觀看,感嘆這種透光現(xiàn)象的神奇。他手捧著鏡子翻來覆去看了很久,還對透光鏡的原理做了種種推測。臨走之前,他叮囑上博專家要好好做工作,把透光鏡的原理搞清楚?!边@位尊貴的客人就是周恩來總理。這面古鏡是在一座漢墓中出土的,整面鏡子呈圓形,直徑7.4厘米,凈重約50克。正面光滑平整,背面刻有花紋。如有光照射在鏡面上,文藝生活(藝術(shù)中國) 2022年7期2022-12-03
- 夏日里的希臘海洋文明
臘藝術(shù)展”正式在上博拉開帷幕。作為本輪疫情后上博首個國際展,此次藝術(shù)展上展出了來自希臘多家博物館的館藏珍品45件,帶領(lǐng)觀眾徜徉于海洋文明的希臘民族近百年的文化、藝術(shù)和歷史——2022年是中希建交50周年,本次藝術(shù)展同時也是見證中希建交的一場重要文化盛事。希臘,被譽為是一個“把全世界的藍色都用光”的地方。眾所周知,希臘文明與海洋的關(guān)系源遠流長。本次展覽以“塔拉薩”為名,正是希臘原始神話中的海水女神,象征著環(huán)繞希臘大陸并孕育其諸多群島的海洋,不僅代表了希臘的主新民周刊 2022年29期2022-08-23
- 長沙:一面唐代銅鏡的“逆天”之謎
夏天的一個下午,上博迎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工作人員將庫房中最好的文物取出來讓客人欣賞,其中就有一面西漢透光鏡??腿藢@面銅鏡很感興趣,將鏡子拿到窗口前反復觀看,感嘆這種透光現(xiàn)象的神奇。他手捧著鏡子翻來覆去看了很久,還對透光鏡的原理做了種種推測。臨走之前,他叮囑上博專家要好好做工作,把透光鏡的原理搞清楚?!边@位尊貴的客人就是周恩來總理。這面古鏡是在一座漢墓中出土的,整面鏡子呈圓形,直徑7.4厘米,凈重約50克。正面光滑平整,背面刻有花紋。如有光照射在鏡面上,文藝生活·上旬刊 2022年7期2022-05-30
- 上博簡《志書乃言》5號簡殘字新考*
學院)提 要 《上博簡(八)·志書乃言》5號簡“又”后殘漶字“”,與同一書手寫的同篇《王居》5 號簡“良”寫法相似,可能為“良”字之殘,簡文“善”釋為“良善”?!?span id="djxjvjv" class="hl">上博簡(八)·志書乃言》5號簡上端略殘,下端完整。原整理者陳佩芬釋文如下:陳佩芬(馬承源主編,2011:222-223)認為“遠自為”的“遠”,為“遠離”“遠隔”“疏遠”之謂,“自為”意為自然而成“;而緃不為”的“緃”即“縱”字,是恣肆、不檢束之義,“不為”即“不作為”,謂有當為之義務,而故意不履漢字漢語研究 2022年4期2022-04-10
- 楚簡文字“傘”考
簡、新蔡葛陵簡、上博簡及清華簡等有一古文字,自郭店簡最早出現(xiàn)該字一直到《清華簡(拾)》,學界對其構(gòu)形的分析及釋文存在嚴重分歧,該字究竟為何字何義,一直莫衷一是?,F(xiàn)將該字列出如下:該字字形完整的有12處,字形殘缺的有1處,共計13處。既然構(gòu)形不明,該字的隸定也就成了問題?!豆瓿怪窈啞罚ㄇG門市博物館編,文物出版社,1998年)、《郭店楚簡文字編》(張守中,文物出版社,2000年)、《郭店楚墓竹書》(《楚地出土戰(zhàn)國簡冊合集(一)》,文物出版社,2011年)、韶關(guān)學院學報 2022年1期2022-03-28
- 上博簡殘漶字擬補四則
系一、 (聞)也上博簡五《弟子問》共二十五簡,原簡多殘闕不全,難以依序編連。惟其內(nèi)容則多與孔門弟子與夫子之應對答問有關(guān),包括孔子與宰我、顏回答問,以及顏淵與子由、子羽與子貢之對答等,答問內(nèi)容多樣。(1)馬承源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五)》,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67頁?!兜茏訂枴泛?1上、下端殘斷。原整理者張光裕作如下釋文:對此釋文,李天虹、陳劍、陳偉、孫偉龍、李守奎、俞紹宏、侯乃峰等學者提出了不同意見。(3)參見俞紹宏: 《上出土文獻 2022年1期2022-03-15
- 再議安大簡《詩經(jīng)》的語氣詞“氏”
子,其義一也。(上博簡《緇衣》20)(3)《鸤鳩》曰:其義一氏,心如結(jié)也。(上博簡《孔子詩論》22)(4)“淑人君子,其義一也?!蹦転橐?,然后能為君子。君子慎其獨也。(郭店簡《五行》16)(5)鸤鳩在桑,其子七氏。淑人君子,其宜一氏。能為一,然后能為君子,君子慎其獨。 (馬王堆帛書《五行》)(6)鸤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jié)兮。(傳世本《詩經(jīng)》)(7)《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一也。(《禮記·緇衣》)(8)故《詩》日:“淑人君子,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21年6期2022-01-20
- 《論語》編纂中的“取”與“舍” ——以上博簡與《論語》的對比為視角
在今本《論語》與上博簡及其他典籍對讀時,不僅要看《論語》編纂中“選取”了哪些材料,還要看“舍棄”或者“簡略”了哪些材料,由此得以管窺《論語》編纂的取舍標準,為研究《論語》成書提供新的思考。筆者不揣淺陋,擬從入仕觀、鬼神觀、刑政觀三個方面加以梳理,以求教于方家。一、 入仕觀今本《論語·子路》有這樣一段話: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子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2](P133)這段內(nèi)容又見于上博楚齊魯學刊 2021年3期2022-01-01
- 她走了“上博精神”仍在
重新鑒定,被定為上博“鎮(zhèn)館之寶”。她關(guān)心那些“懸而未決”的作品,曾將被打入“冷宮”的北宋王詵《煙江疊嶂圖》重新定為“鎮(zhèn)館之寶”;也不忘那些曾捐贈藏品的收藏家,對他們的生活關(guān)懷備至。元代趙孟頫《行書十札》卷、倪瓚《六君子圖》,明代董其昌《秋興八景圖》等書畫名作,都是經(jīng)她之手入藏上海博物館……她,是鐘銀蘭。前不久,著名古代書畫鑒定家、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上海博物館研究館員鐘銀蘭先生辭世,享年90歲。作為第一代“上博人”,以及見證了我國數(shù)十年文博事業(yè)發(fā)展的泰中國收藏 2021年10期2021-10-14
- 劉國梁精辟點評伊藤美誠:攻強守弱,見了慫人壓不住火
們攻強守弱,進攻上博出來會有一些亮點,給我們帶來很大壓力,但是她們的防守和實力還是比較單薄的。緊接著,劉國梁提出了擊敗日本的幾點要求:第一是我們的決心、勇氣和氣勢,日本隊打氣勢,我們從氣勢上就要壓倒她們;第二是細節(jié),而細節(jié)是以技術(shù)作保證的;第三,打法風格,我們就是進攻,堅持進攻,瘋狂進攻。劉國梁霸氣地鼓勵大家,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實力,相信自己的備戰(zhàn),相信團隊的力量,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沒有理由不相信,從個人能力還是團隊實力,還是備戰(zhàn)的細節(jié),我們各個方面都完勝當代體育 2021年29期2021-09-12
- 流散先秦出土簡牘的海外搶救與研究
抵達上海博物館(上博)便開啟了“對竹簡的攝影和真空冷凍干燥工作”。自1995年,竹簡入藏后的清理工作便已開始,直到1997年上海博物館才完成了全部竹簡的脫水和去污色工作[1]。據(jù)李學勤先生介紹,2008年回國入藏的“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楚簡”,剛抵達清華的時候“由于集中力量做簡的保護工作,還來不及詳細審視簡的文字內(nèi)容,更談不上釋讀研究了”[2]。這些例子說明簡牘的清理和保護是文物保護的一項難點?;仡櫧炅魃⒑M獾暮啝┳坊匦问?,通常這些被盜掘的簡牘在出土之后隨即流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21年32期2021-03-07
- 説上博簡《三德》篇中的兩個“興”字*
:三德 孕 嬹上博簡《三德》簡14:原釋文於“縈”後括讀“營”而無注説。曹峰引《説文·糸部》“縈,收韏也”釋之,“方縈”是説“植物開始出頭纏繞之狀態(tài)”。①曹峰:《〈三德〉零釋(三)》,簡帛網(wǎng)2006年4月1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23;曹峰:《上博楚簡思想研究》,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第216—217頁。陳偉武將“縈”讀作“榮”、訓繁盛。②陳偉武:《上博簡考釋掇瑣》,《古文字簡帛 2020年1期2020-12-01
- 立體化“曬家底”作為博物館公共關(guān)系新常態(tài)
館界的代表之一,上博館藏文物近102萬件,其中珍貴文物14萬余件,文物收藏包括青銅、陶瓷、書畫、雕塑、甲骨、符印、貨幣、玉器、家具、織繡、漆器、竹木牙角、少數(shù)民族文物等31個門類,尤以青銅、陶瓷、書畫最為突出。上海博物館現(xiàn)有十個藝術(shù)陳列專館、四個文物捐贈專室和三個特別展覽廳,“著力體現(xiàn)各藝術(shù)門類的完整發(fā)展歷史,體系之完整、藏品之豐富、質(zhì)量之精湛,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上海博物館的發(fā)展總目標是建設成為“世界頂級的中國古代藝術(shù)博物館”。為了使上博豐富的館藏有更多國際公關(guān) 2020年4期2020-09-26
- 論戰(zhàn)國楚簡中的“妖”
的“”字,僅見于上博簡1例。上博(六)《競公瘧》3簡:“高子、國子答曰:‘身為薪,或可(祰)焉,是信吾無良祝、史,公盍誅之?晏子惜二大夫,退。”整理者濮茅左(2007:170)注:“‘同‘懊?!都崱罚骸茫抟?,或從夭。讀為‘祰、‘禱?!墩f文》:‘祰,告祭也?!薄陡偣憽酚淉R景公患疥病和瘧疾,逾歲不愈,高子、國子建議誅殺祝固、史囂以禱鬼神,晏子諫止一事。此簡即高子、國子答景公言。整理者以“”即《集韻》“懊”字異體“?”,在楚簡中通“祰”,取證過晚,缺乏中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5期2020-05-18
- 博物館特展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開發(fā)與實踐 ——以上海博物館為例
物館(以下簡稱“上博”)舉辦“幽蘭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以下簡稱“元代青花瓷器大展”),文創(chuàng)團隊從青花瓷器上提取纏枝蓮紋,設計了青花系列的馬克杯、帆布包、筆袋、眼罩等生活實用產(chǎn)品,受到公眾的普遍歡迎。特展帶來了新挑戰(zhàn)和新機遇,利用展覽的熱島效應為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消費打開了巨大發(fā)展空間,由此開始,上博將特展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開發(fā)列為常態(tài)化運營工作,將文創(chuàng)的開發(fā)與實踐經(jīng)驗成功地轉(zhuǎn)換并運用到博物館特展中,實現(xiàn)了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雙豐收。筆者作為上博文創(chuàng)工作的參與者,以上博為例東南文化 2019年5期2019-12-15
- 讓文化賦能文創(chuàng),讓老古董帶出新玩法
展墻前攝影留念。上博打造文創(chuàng)品牌董其昌展文創(chuàng)銷售逾千萬上海博物館推出的中國首個董其昌藝術(shù)專題大展,“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shù)大展”自從去年底開幕以來,觀眾人次達60萬,展覽的火爆也帶動了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的熱銷,銷售額超過1130萬元,成為首個完全由上博自主研發(fā)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銷售額突破千萬的特展。在董其昌藝術(shù)大展的展廳出口處,特設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銷售區(qū),始終人頭攢動,人流量不亞于展廳里的重點展品。98元的展覽圖冊、119元的眼罩、100元的字帖、65元的鋼筆墨水、38元的山水綠上海采風月刊 2019年4期2019-10-08
- 微論文以小見大,學生社會實踐從身邊開始
爆中尋找經(jīng)驗,為上博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出謀劃策;調(diào)研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超市從而來把握這個城市的脈絡;研究綠茶中的茶多酚含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調(diào)查每日堅果熱賣說明了什么問題……2019“進館有益”上海中學生優(yōu)秀微論文征集活動開展半年來,同學們收獲了很多經(jīng)驗和成長。主辦方近日在南洋中學舉行了優(yōu)秀論文答辯,記者發(fā)現(xiàn),今年,中學生的研究論文充分體現(xiàn)了“微論文”以小見大,貼近自己生活的特點。因為切入點小,同學們在具體實踐研究中更有針對性,研究過程和調(diào)查方法更加全面,文本學生導報·高中版 2019年24期2019-09-10
- 拾墜補遺 陟彼高岡
以新的學術(shù)眼光為上博搜尋補充藏品,形成良性循環(huán)。進入新世紀以后,上博繼續(xù)拾墜補遺,將不少器物納入收藏。本文將分類梳理新人藏陶瓷文物,并擇其要者略作簡述,希望讀者能一窺其貌,亦了解專業(yè)人員對藏品體系的思考與架構(gòu)。一、早期陶器及漢唐宋元瓷器盡管上博的古陶瓷收藏堪稱序列完整,但于所謂“高古瓷”領(lǐng)域仍存在不少缺環(huán)。而近幾十年的考古發(fā)掘與學術(shù)研究,帶來對各地窯業(yè)更細致的認識,許多以往不受關(guān)注的瓷窯得到辨識,這些發(fā)現(xiàn)亦多集中在宋元以前。進入新世紀,上博于早期陶器及漢唐文物天地 2019年4期2019-07-28
- 器匯敷榮
展文物,其他均為上博收藏。觀眾們在驚嘆于展覽中琳瑯滿目的精美漆器之余,無不對上海博物館在何時收藏了這么一批寶藏表示好奇,即使上博員工,很多都不曾想到我們能夠舉辦如此規(guī)模的漆器展覽。其實,這些展品中的相當一部分都是近20年通過多方努力瑰集的,難怪博物館的老員工也并不知曉。20年前,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漆器約750件,雖然就漆器數(shù)量來說不是很少,但在館藏10多萬件等級文物中絕對屬于極少數(shù),而且種類、年代、品質(zhì)等參差不齊。為了彌補館藏所缺,在館領(lǐng)導的大力推動下,上博文物天地 2019年4期2019-07-28
- 靈犀歸來
館捐贈文物儀式在上博影視中心隆重舉行(圖一)。為支持祖國文物博物館事業(yè)的發(fā)展,仇先生慨然將其犀角器收藏中的精品贈予上海博物館。捐贈之前,他提出不限定數(shù)量與品種,由上博專家根據(jù)收藏和研究的需要任意挑選。2013年舂夏之交,時任上海博物館副館長的陳克倫研究館員,偕工藝研究部施遠副研究員專程赴港,最終從多達50余件的候選犀角器中擇定了10件犀角杯。這批明清犀角雕刻珍品在捐贈儀式上一經(jīng)披露,便引起大家的驚嘆,無不為仇先生一家(圖二)關(guān)愛上博文物收藏事業(yè)的拳拳之心所文物天地 2019年4期2019-07-28
- 歷史的厚度,情感的溫度
法、繪畫等方面,上博都擁有雄厚的收藏與巨大的社會影響。走進上博,寬敞透亮的大廳有整整兩面大理石墻,燙金的文字,記錄著這座博物館近幾十年來的捐贈者名單。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數(shù)以千計的人名,在此交相輝映,熠熠生輝,有錢鏡塘、吳湖帆等聲名赫赫的海上收藏世家,也有謝稚柳、陳佩秋等當代藝壇泰斗級的宗師,更有傳奇一生的百歲老人潘達于護鼎捐鼎的佳話……一連串的名字,匯聚于此,絕不是一個個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一串往事,一片情懷,一種溫度,一段友誼……串聯(lián)起近七十年來上海文新民周刊 2019年14期2019-04-18
- 硯上文章
海內(nèi)外素有盛譽。上博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古硯收藏機構(gòu),尤以明清文人題銘硯、著錄硯為特色。而天博藏硯則以北洋政府總統(tǒng)徐世昌之弟徐世章舊藏為主,上起唐宋、下迄明清及近代,品類齊全,且硯銘者居多??梢哉f,兩大物館代表了國內(nèi)藏硯的最高水準。除館藏硯之外,民間藏硯也蔚為大觀。古今眾多文人鐘情于藏硯,他們那種“日撫珍品度永晝,夜枕佳硯夢魂隨”的癡情,實被硯的氣象萬千所陶醉而傾倒。在此,本刊將推出有關(guān)文章,為您介紹兩大物館以及諸多民間珍藏,帶您走進那傳世名硯。中國收藏 2018年7期2018-12-28
- 我的博物館之旅
底是怎么一回事。上博的新館當時剛造好不久,位于上海的市中心——人民廣場,由于設計與建造優(yōu)良,很多旅游團甚至都把它當成一個旅游景點來介紹。一個周末,我與同學相約而去,進館后略了解了一下展廳的布局,就直奔三樓的中國古代繪畫館而去?!肚啾咫[居圖》果然真的在那里掛著。我把臉貼牢展柜上的玻璃,認認真真地看了一遍,果然發(fā)現(xiàn)了很多印刷品中看不出的細節(jié)。中國古代山水畫的核心技法叫“皴法”,這是一種用有規(guī)律組合的筆墨來表達不同山石的質(zhì)地的技法,畫家之間的風格區(qū)別有時就體現(xiàn)在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8年7期2018-10-10
- 《出土戰(zhàn)國文獻詞典》“期”“樂”“寬”樣稿選載
,期限,限度?!?span id="rlxtdxb" class="hl">上博七·吳命09》:“今日惟不敏既蒞矣,自望日以往必五六日,敝邑之期也?!薄端⒌亍な朔N112》:“盈期不成學者,籍書而上內(nèi)史?!薄端⒌亍な朔N63》:“畜雞離倉。用犬者,畜犬期足?!薄独镆?-2544》:“□□棄去之,及期盡賦”(無法釋讀的字用“□”表示)。②動詞。約定。《郭店·忠信4》:“大忠不說,大信不期。”《睡虎地·為吏05》:“與民有期,安騶而步,毋使民懼?!薄斗篷R灘·日書乙254》:“日中為期,剝此羭羊。有親弟兄,或死或亡。現(xiàn)代語文 2018年3期2018-06-26
- 西周金文文例“取△若干鋝”試探*
及“”簋4266上博逸詩交交1上博內(nèi)禮8三年鈖匋令戈11354上博昔者3李~包山22李~包山30清華·系年74陳公子~(舒)包山140包山140反~于君之(地)蘘溪之中~于罼(地)中六、結(jié) 語【責任編輯:張慕華;責任校對:張慕華,李青果】2016—11—30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大學資助委員會杰出青年學者計劃(Early Career Scheme)資助項目 (RGC Ref No 857813)鄧佩玲,香港大學中文學院。10.13471/j.cnki.jsysu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3期2017-06-05
- 釋上博簡《凡物流形》篇的“姊”與“”*
研究與應用中心)上博簡,姊,《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七)》中的《凡物流形》篇中見有“姊”、“”二字?!版ⅰ弊忠嘁娪凇渡虾2┪镳^藏戰(zhàn)國楚竹書(五)》之《三德》篇,本文認為均當讀作“際”,訓為接或至。關(guān)于“”字,本文認為當讀作“陳”,訓為敷、布或施。同時,本文還對郭店楚簡《唐虞之道》篇所見之兩例“涷”字加以解釋。上博簡第七冊有甲、乙兩篇《凡物流形》[1]。兩篇中有一段內(nèi)容本應相同的文字,但甲篇完整,乙篇殘損,分別如下:乙篇:下番(播)于囦(淵)。坐而思之,姊考古與文物 2017年1期2017-04-02
- 從上博簡孔子言論看孔子“君子觀”
歷史文化研究】從上博簡孔子言論看孔子“君子觀”張海波(南開大學 歷史學院,天津300350)“君子”是儒家的重要概念,在先秦時期的儒家典籍中頻繁出現(xiàn)。近年來,隨著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的公布,一些關(guān)于孔子言論的重要儒家文獻相繼問世,經(jīng)將上博簡孔子詩論和政論兩方面言論與《論語》《禮記》等傳世文獻參照、對讀,不僅使傳統(tǒng)的孔子“君子觀”得到很好的詮釋,而且還能發(fā)現(xiàn)前所未見的嶄新內(nèi)涵,對于全面、深入研究孔子“君子觀”具有較強的發(fā)覆、補苴之功用。上博簡;孔子“君子觀唐都學刊 2016年4期2016-10-21
- 2016年上海博物館可以看什么
三展廳來展單位:上博館藏、嘉定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寧波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館展覽簡介:周顥(1685-1773),字芷巖,是嘉定竹刻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國竹刻藝術(shù)史上的轉(zhuǎn)折點和里程碑式的人物,影響十分深遠。他同時還精通書畫與篆刻,善詩文,在多個藝術(shù)領(lǐng)域有著不俗的表現(xiàn),是專業(yè)化文人工藝家的典型。本展覽通過系統(tǒng)陳列周顥的竹刻、木雕、硯雕和書畫作品,輔以其師友之作,來全面展現(xiàn)他的藝術(shù)成就,為研究中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shù)中文人藝術(shù)與工藝文化的交流互動提供一個富于深度新民周刊 2016年8期2016-03-02
- 楚國出土文獻異形文字形義關(guān)系研究
店楚墓竹簡》,“上博”指《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清華”指《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包山”指《包山楚墓》等,全稱見文后參考書目。書中篇名用該篇名的全稱,如“郭店窮達以時”指《郭店楚墓竹簡》中的《窮達以時》篇。異形文字在其所出現(xiàn)的辭例中均以“~”代表。辭例中的文字除本例所討論的字外,其他文字均以整理者釋讀后的文字出現(xiàn)。語料來源除各種紙質(zhì)文本外,還來源于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wǎng)”(http://www.bsm.org.cn.)“簡帛字形辭例檢索”數(shù)據(jù)庫語言研究 2015年3期2015-12-09
- 上博:文物保護再出發(fā)
物館(以下簡稱:上博)作為我國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在國內(nèi)文物博物館業(yè)有領(lǐng)航的作用,同時也肩負文物保護的重大責任。文物保護是博物館日常工作中不容小覷的一項系統(tǒng)工程,館藏的大量可移動文物都是不可再生性的,因此未來的文物保護必然是科技與人文的高度融合,這些歷經(jīng)歲月的文物才能有一個安全的“港灣”。據(jù)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段勇介紹,我國現(xiàn)在大約 擁有4510家博物館,館藏文物3800余萬件。但隨之而來的是,中國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了文物保護的問題檢察風云 2015年20期2015-10-16
- 壽縣朱家集銅器銘文“”字補釋
》26~27)(上博五《弟子問》附簡)(上博七《凡物流形》甲本27)何大爺告訴我,前些日子,他去縣城看病。一出車站,險些被車撞上。趕巧遇上她。她放棄去姑姑家串門,領(lǐng)著老人家到醫(yī)院就診,安排吃住,無微不至地照顧,一直到痊愈,又把老人家送到家中,還經(jīng)常來看望。王四月,鄲孝子以庚寅之日命鑄飤鼎兩。(《集成》2574)如補全殘筆後字形如下:(上博四《昭王毀室》3)(上博四《昭王毀室》4)(上博八《王居》7)簡帛 2015年2期2015-06-28
- 讀《上博藏戰(zhàn)國楚竹書》(五)二則
字形比觀?!保ā?span id="tfrrp5b" class="hl">上博簡(五)》頁270)我們覺得此釋殊為可商。先看原考釋者張光裕先生所說的“春”字?!按骸弊衷瓰椤啊?,試比較張先生提及的下列幾個字形:(上博簡《六德》二十五);(《語叢一》四十);(《語叢三》二十)。這三個“春”字,前兩個肯定是從“日”、“屯”聲(順帶說一句,《楚帛書》兩見的“春”字也是從“日”、“屯”聲,可以歸入這個系統(tǒng));第二個“屯”字,我們把它當作是第一種“屯”字省掉右下部筆畫的省變;第三個所謂“春”字,既可以看作是“艸”之省體“屮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年5期2015-03-28
- 文革破“四舊” 專家救國寶
出來的鄭為得知,上博珍藏的十多件元明時代的書畫作品被空四軍美術(shù)小組以臨摹為名借走了,鄭為聞言大吃一驚,問:“誰批準出借的?”聽說是軍宣隊、工宣隊頭頭批準的。他們現(xiàn)在是“上博”的太上皇,誰敢不聽他們的!鄭為想到自己曾是書畫研究部負責人,有責任把古代書畫追回。他不顧個人安危,前去對駐本館軍宣隊、工宣隊頭頭說,元明作品屬國家保護的文物,不能出借,別說借了,就是在本館臨摹也是不允許的。兩隊頭頭自知理虧,未置可否,陰陽怪氣地敷衍道:“調(diào)查一下再說?!笨账能娬蹙S國鐘山風雨 2014年6期2014-12-23
- 圖說書法(三十六)
上出現(xiàn)一批,且與上博收藏的有聯(lián)系。香港朱昌言等多位愛國人士聯(lián)手出資收購,然后捐贈給了上海博物館。兩批竹簡共1700余枚,35000余字,總80余種,涉及歷史、哲學、宗教、文學、音樂、文字、軍事等內(nèi)容。這批楚簡以其獨特的發(fā)現(xiàn)經(jīng)歷和學術(shù)魅力,吸引了海內(nèi)外學者的廣泛關(guān)注。由于這批楚簡是劫余截歸之物,出土時間和地點已無從確認。上海博物館對這批楚簡進行清洗整理,做了大量艱苦工作。從2001年開始,至2012年12月的11年中,已經(jīng)陸續(xù)出版了《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視野 2014年21期2014-10-21
- “賀歲大劇”《功甫帖》強勢上檔
真跡,稱尚未收到上博的研究報告。2013年12月23日,劉益謙就《功甫帖》真?zhèn)问录状握綄ν獍l(fā)表聲明,在質(zhì)疑鐘銀蘭、單國霖、凌利中研究方式的同時,也呼吁三位專家的研究文章盡快面世,以解困惑。2013年12月26日,劉益謙再次聲明,拋出“三大困惑”,除對上海博物館提出幾點質(zhì)疑外,還代表龍美術(shù)館向上海博物館發(fā)問。2014年1月1日,上海博物館三位專家的兩篇研究長文在《中國文物報))刊出,圖文并茂詳解為何《功甫帖》系偽作。2014年1月2日,針對上博研究員的研文物天地 2014年2期2014-09-10
- 《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四)》中的結(jié)構(gòu)助詞淺探
助詞的一些規(guī)律。上博四;結(jié)構(gòu)助詞;分類研究“中國的資料幾乎大都是后時資料,它們特別成為語言研究的障礙。根據(jù)常識來說,應該是以同時資料為基本資料,以后時資料為旁證?!盵1]上海博物館于1994年從香港文物市場購買并收藏了兩批戰(zhàn)國楚簡,其隨葬的時代至少為戰(zhàn)國晚期之時。本文主要從漢語語法研究和漢語史的角度,對《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四)》(馬承源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以下簡稱“《上博四》”)中出現(xiàn)的結(jié)構(gòu)助詞進行分類統(tǒng)計和研究?!?span id="xpzlj53" class="hl">上博四》包括《采風曲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4年6期2014-04-17
- 出土文獻與古書反思 ——從上博簡《中弓》之刑政思想說起
古書反思 ——從上博簡《中弓》之刑政思想說起秦飛(中國人民大學 國學院,北京100872)《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三)》之《中弓》的出土,讓常為人們所忽略的孔子弟子仲弓重新得到應有的關(guān)注。從上博簡《中弓》入手,結(jié)合《孔子家語》《孔叢子》等傳世文獻,對簡文“赦過與罪,政之始也”“刑政不緩,德教不倦”進行考察,可以看出上博簡《中弓》在反映“夫子本旨”之外,還帶有七十子及其后學思想的延伸,而仲弓在早期儒家刑政思想的傳承中應起過關(guān)鍵的作用。上博簡《中弓》;仲弓;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1期2014-04-14
- 當藝術(shù)遭遇市場,學術(shù)為誰說話
物館(以下簡稱“上博”)書畫研究部的3名研究員鐘銀蘭、單國霖、凌利中稱這件作品是“雙鉤廓填”的偽本。所謂“雙鉤廓填”,指的是先用墨線沿著字的筆跡勾描出輪廓,再填上墨色。2013年12月22日,蘇富比方面發(fā)出聲明,“我方對作品的真?zhèn)涡砸幌蛉f分認真……一貫恪守藝術(shù)拍賣業(yè)界的最高德行標準”,堅稱其拍出的《功甫帖》為蘇軾真跡。12月23日,劉益謙發(fā)表長文聲明,稱作為買家他愿意保持中立。但12月26日,他再次發(fā)表聲明,態(tài)度驟變,向上博連發(fā)三問,質(zhì)疑其結(jié)論。2014年讀者欣賞 2014年4期2014-04-10
- “可”字在《上博》簡的用法與詮釋
研究“可”字在《上博》簡的用法與詮釋何昆益1,呂佩珊2(1. 慈濟大學 東方語文學系,臺灣 花蓮 97004;2. 慈濟技術(shù)學院 通識教育中心,臺灣 花蓮 97004)“可”字在《上博》中為常見字,用法多樣,除了讀作本字之外,尚可讀作它字,計有以下五種讀法:一、讀作本字,《君子為禮》:“子可亓也【3】?!?;二、慣用通讀作“何”,如《季庚子》:“青(請)昏(問)可(何)胃(謂)(任)之惪(德)【2】”;三、通假為“訶”,如《周易·豫》:“可(訶)(豫)【14邯鄲學院學報 2014年2期2014-04-08
- 《上博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與先秦美學思想
210093)《上博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與先秦美學思想舒也(南京大學 哲學系,江蘇 南京 210093)《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的發(fā)現(xiàn)和出版,對于中國古代美學思想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中被厘定為“孔子詩論”的戰(zhàn)國楚簡《詩論》對于中國美學研究有著突出的意義,它表明先秦時期已經(jīng)發(fā)展出了具有一定水準的批評體系,除了道家美學之外儒家亦有著較為豐富的美學思想,孔門詩論與《樂記》《詩序》之間有著一定的淵源關(guān)系,填補了中國古代美學史上的一段空白。上博簡 詩經(jīng) 中國美學隨長江學術(shù) 2014年3期2014-03-20
- 戰(zhàn)國楚簡“惪”字形義考辨
竹書(下文簡稱“上博簡”)的就有130余例①郭店簡“惪”出現(xiàn)了67次,見張守中《郭店楚簡文字編》第141頁;上博簡(一)至(五)“惪”出現(xiàn)了50次,見李守奎《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一——五)文字編》第481頁。上博簡(六)“惪”出現(xiàn)了14次,上博簡(七)“惪”字未出現(xiàn),上博簡(八)“惪”出現(xiàn)了3次。。但是戰(zhàn)國楚簡中的“德”,卻沒有寫作通用字形“德”的。除極少的寫作從“德”的省形“()”和變形“”外,其他全都寫作沒有“彳”符而從“心”符的“惪()”,也有的語言研究 2014年1期2014-03-06
-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古玉研究專家張尉專訪
廳,我們有機會就上博玉器館的策劃設計以及其他古玉研究相關(guān)問題專訪了古玉研究專家、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玉器館負責人張尉。2001年在上博舉辦的玉器研討會上宣讀論文,右二為古玉名家楊伯達一、起步,在上博玉器研究的第一梯隊筆者:張尉老師,您好!作為上海市工藝美術(shù)學校的成功校友,您在中國的古玉研究領(lǐng)域頗多建樹,請介紹一下自己的成長過程。張尉: 1980年從工藝美校畢業(yè)后,我被直接分配到上海博物館。上博的老館在河南南路延安路,解放前是杜月笙的銀行,解放以后改建成博物館創(chuàng)意設計源 2014年6期2014-02-06
- 博物館與收藏家的和諧互動
上海博物館(簡稱上博)收藏的文物中,如潘達于捐的大克鼎(圖1),沈同樾捐的過云樓所藏書畫,等等,其經(jīng)歷之曲折,遭遇之坎坷,藏家之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皆斑斑可考。以展示在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青銅陳列室的國之瑰寶——大克鼎為例,它是在上海博物館成立前的1951年7月,由它的最后一位收藏主人潘達于無私捐贈給當時的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的。此舉震驚華夏,時任中央文化部部長沈雁冰特此頒發(fā)了褒獎狀:“潘達于先生家藏周代盂鼎、克鼎,為祖國歷史名器,六十年來迭經(jīng)兵火,保存無恙收藏 2013年10期2013-11-04
- 用連堅接守博和物館創(chuàng)意文化的昨天和明天——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專訪
認為近20年來,上博在哪些方面尤其體現(xiàn)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力?陳燮君:《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章程》定義了博物館的基本功能,那就是對人類和人類環(huán)境見證物進行研究、采集、保存、傳播,特別是為研究教育和游覽的目的提供展覽。從博物館最基本的展覽角度看,所謂創(chuàng)新,我認為首先表現(xiàn)為大策劃、大思路。近年來,上海博物館的展覽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xiàn)在探索建構(gòu)“3+1”展覽模式方面。這里的“3”是指世界古代文明系列展、邊遠省份文物精品展、特別文物系列專題展;“1”是指館藏文物珍品展?!秳?chuàng)意設計源》:創(chuàng)意設計源 2013年3期2013-10-09
- 上博簡(八)楚辭類作品與屈原賦詞類比較研究
作品(以下簡稱“上博簡楚辭”),是由浙江大學曹錦炎先生整理的。曹先生已經(jīng)作了很好的整理工作,但在個別地方尚存疑問,古文字學與出土文獻領(lǐng)域的學者已作了初步探討。除此之外,古典文學領(lǐng)域(包括楚辭學界)的學者對這批楚辭新材料關(guān)注無多,有待我們進一步發(fā)掘它的特殊價值。本文所引釋文參考了曹錦炎(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八)》)[1]、陳民鎮(zhèn)[2]等的意見。這四篇楚辭類文獻,豐富了我們對楚辭的認識,同時也是研究楚地語言的重要材料。我們知道,與公文、遣策、邯鄲學院學報 2013年3期2013-08-15
- 上博簡孔子言論修辭初探
戰(zhàn)國楚簡(簡稱“上博簡”),是20世紀末出土文獻的重要收獲。這批文獻的出土發(fā)表,為研究戰(zhàn)國中期前后的散文創(chuàng)作,提供了可以信據(jù)的新材料。陳桐生先生近期提出“七十子后學散文”(即孔子師徒的文章)的概念[1],對于研究上博簡等出土文獻,頗具參考意義。陳氏將“七十子后學散文”中七十子筆錄孔子言行的內(nèi)容分作四類:一是孔子對眾弟子口述禮儀和闡述禮義;二是孔子答弟子問;三是孔子應對時人;四是孔子語錄與孔門逸事。[注]陳氏將七十子筆錄孔子言行的內(nèi)容大致分為四類:一是孔子對湖北工程學院學報 2013年1期2013-01-29
- 上博簡逸詩《多薪》考論
州450001)上博簡逸詩《多薪》考論常佩雨(鄭州大學 文學院 ,河南 鄭州450001)《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的整理出版,是世紀之交中國學術(shù)界的重大創(chuàng)獲;其中逸詩《多薪》的出土發(fā)表,對于認識戰(zhàn)國詩歌水平和當時人的手足觀念有一定幫助?!抖嘈健饭灿袃芍Ш?,均殘缺,需對其進行簡文釋定和缺字增補。從詩歌用詞和取興推斷,《多薪》應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模擬《詩經(jīng)》的作品。上博簡;逸詩;多薪;簡文釋定;缺字增補;作者《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以下簡稱“上博簡”)的整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年1期2012-04-13
- 《上博八》考釋三則
130024)《上博八》考釋三則張 峰(吉林大學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上博八》出版以后,又為一些以前不甚明了的古文字字形提供了新材料,如《成王既邦》中的“豫”字;同時也為我們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如楚辭體的出現(xiàn)。可以說整理者的研究功不可沒,但對《有皇將起》簡4的“改”、《李頌》簡1的“倉”,以及《命》篇“視日”的具體含義似乎仍有討論的空間?!?span id="tntt555" class="hl">上博八》;改;倉;視日《上博八》公布以后,又為學界研究楚文字提供了一個真實可靠的材料,學者們的討論熱情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1年6期2011-08-15
- 青花盤子里的三桅船
第一次無條件地向上博捐贈祖上的珍藏?!昂7糅?荷蘭倪漢克捐贈明清貿(mào)易瓷展”于本周一起在上海博物館展出,97件青花瓷以一種樸素的美,和一種別樣的姿態(tài),幫助人們想象300多年前,中國與歐洲進行貿(mào)易的場景,還有歐洲上流社會的生活情景。展覽結(jié)束后,上博陶瓷館里會多出一件18世紀制作的胡桃木大柜,專門用來輪流陳列這些瓷器。這樣的陳列方式是獨特的,也是上博開館以來的首次。原因只有一個:這批貿(mào)易瓷是荷蘭收藏家倪漢克先生捐贈的,那只胡桃木大柜是他專門用來陳放瓷器的。19新民周刊 2009年41期2009-11-04
- 上博珍藏:十分之一來自民間
1.1萬件。這是上博熱忱關(guān)心為國捐贈的收藏家及其后代,切實為他們排憂解難,所產(chǎn)生的良好社會影響,吸引了眾多收藏家主動把珍藏捐贈給國家。1995年上博新館建成后,就把關(guān)心捐贈人及其家屬列入議事日程,不遺余力地宣傳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他們將所有捐贈人的姓名,一個不漏地鐫刻在大廳的花崗巖墻面上留念;凡舉辦捐贈儀式、展覽開幕等重大活動,都邀請收藏家作為佳賓。書畫收藏家顧公雄夫人曾將凝聚了四代人心血的“過云樓”所藏393件宋、元以來的書畫捐贈給上博。新館成立后不久,收藏 2001年2期2001-06-14
- 明清李東陽肖像與李東陽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