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上博簡孔子言論看孔子“君子觀”

        2016-10-21 02:49:11張海波
        唐都學(xué)刊 2016年4期
        關(guān)鍵詞:上博子游子夏

        張海波

        (南開大學(xué) 歷史學(xué)院,天津 300350)

        ?

        【歷史文化研究】

        從上博簡孔子言論看孔子“君子觀”

        張海波

        (南開大學(xué) 歷史學(xué)院,天津300350)

        “君子”是儒家的重要概念,在先秦時期的儒家典籍中頻繁出現(xiàn)。近年來,隨著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的公布,一些關(guān)于孔子言論的重要儒家文獻相繼問世,經(jīng)將上博簡孔子詩論和政論兩方面言論與《論語》《禮記》等傳世文獻參照、對讀,不僅使傳統(tǒng)的孔子“君子觀”得到很好的詮釋,而且還能發(fā)現(xiàn)前所未見的嶄新內(nèi)涵,對于全面、深入研究孔子“君子觀”具有較強的發(fā)覆、補苴之功用。

        上博簡;孔子“君子觀”;詩論;政論

        “君子”一詞在《論語》《禮記》等先秦儒典中十分常見。胡適先生認(rèn)為,儒家將“君子”作為人生的模范,“‘君子’,本義為‘君之子’,乃是階級社會中貴族一部分的通稱。古代‘君子’與‘小人’對稱,君子指士以上的上等社會,小人指士以下的小百姓。……后來封建制度漸漸破壞,‘君子’、‘小人’的區(qū)別,也漸漸由社會階級的區(qū)別,變?yōu)閭€人品格的區(qū)別”[1]。楊伯峻先生也認(rèn)為:“《論語》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盵2]近年來公布的《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以下簡稱“上博簡”)中,出現(xiàn)了如《孔子詩論》《中弓》《季庚子問于孔子》等記載孔子言論的文獻,孔子“君子觀”即為其中的重要內(nèi)容,且對上述兩種涵義的“君子”皆有涉及。當(dāng)前學(xué)界如晁福林先生《從上博簡〈詩論〉看孔子的君子觀》一文,對“君子之?!奔啊熬尤烁褚曢摾锏闹偈稀弊隽撕芎玫脑忈孾3],鑒于目前將上博簡孔子言論與傳世文獻孔子“君子觀”進行對比研究尚欠系統(tǒng)、全面,故試從孔子詩論和政論兩方面進行解讀。

        一、從上博簡《孔子詩論》看孔子對君子人格的詮釋

        上博簡(一)《孔子詩論》為孔子弟子對其授《詩》內(nèi)容的追記,其中有兩處提到“君子”。簡27云:“《仲氏》君子。”[4]《孔子詩論》,157《仲氏》不見于今本《詩經(jīng)》,晁福林先生以為今本《燕燕》篇末章與《何斯人》篇第七章原是《仲氏》的內(nèi)容,并認(rèn)為是由于錯簡造成的,“其主旨強調(diào)兄弟關(guān)系的和諧美好”[3],可從。簡12云:“……,《樛木》福斯在君子,……”[4]《孔子詩論》,142《毛詩》小序云:“樛木,后妃逮下也,言能逮下而無嫉妒之心焉。”[5]278皆附會之言,曲解文義。馬承源先生根據(jù)今本《詩經(jīng)》中的《樛木》謂:“孔子云‘福斯在君子’,點出了詩意?!盵4]《孔子詩論》,142晁福林先生進一步指出:“這是講貴族個人當(dāng)積極奮進的詩”[3],甚確。

        《孔子詩論》中“君子”的相關(guān)論述文字簡短,不足以得見孔子之高論,上博簡(二)《民之父母》中則載有孔子對《詩》中君子人格的大篇幅論述。《民之父母》是孔子與子夏的問對,內(nèi)容與《禮記·孔子閑居》《孔子家語·論禮》相近。簡云:子夏問于孔子:“《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覇柡稳缍芍^民之父母?”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達于禮樂之原,以至‘五至’,以行‘三無’,以橫于天下,四方有敗,必先知之,此之謂民之父母矣?!盵6]《民之父母》(簡3-5),154、156、158此段與《禮記·孔子閑居》所載幾乎相同。子夏根據(jù)《詩經(jīng)》發(fā)問:怎樣做才可稱為民之父母,以成為和樂君子??鬃右浴氨剡_于禮樂之原”作答,至于“五至”,行于“三無”,以此澤被于天下,先知四方之不善,以及時安撫百姓,便可稱為民之父母了。

        子夏不甚理解“五至”“三無”的概念,便提出疑問??鬃舆M而解釋“五至”:“五至乎?物之所至者,志亦至焉;志之所至者,禮亦至焉;禮之所至者,樂亦至焉;樂之所至者,哀亦至焉;哀樂相生,君子以正,此之謂‘五至’。”[6]《民之父母》(簡3-5),158、159、161《禮記·孔子閑居》所言“五至”與簡文略有出入:“志之所至詩亦至焉,詩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所至樂亦至焉,樂之所至哀亦至焉。哀樂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也;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志氣塞乎天地,此之謂五至。”[5]1616簡文所言“五至”為:物—志—禮—樂—哀,《禮記》則為:志—詩—禮—樂—哀,略有不同。從文辭來看,“五至”乃環(huán)環(huán)相扣,依次遞進。依常理:志由物生,《詩經(jīng)》中的大部分詩篇皆為托物言志的杰作。又《尚書·堯典》云:“詩言志”[5]131,故有志而后有詩。詩成而后禮樂生,禮樂生而后哀樂至。正如《禮記》唐孔穎達疏所言:“既禮能至極于民,必為民之所樂,故樂亦至極于民焉;樂之所至,哀亦至焉者,君既與民同其歡樂,若民有禍害,則能悲哀憂恤,至極于下,故云‘哀亦至焉’。哀樂相生者,言哀生于樂。故上云‘樂之所至,哀亦至焉’。”[5]《孔子閑居》,1616-1617故合理的順序應(yīng)為:物—志—詩—禮—樂—哀,簡文“五至”由志及禮,稍顯倉促。又《論語·泰伯》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比龂侮獭墩撜Z集解》:“包曰:興,起也,言修身當(dāng)先學(xué)詩也。禮者,所以立身也;樂所以成性?!盵7]694-695可見“詩”的重要性。而《禮記》“五至”雖省略了“物”,卻語意連貫,更為恰當(dāng)*目前,研究者都意識到上博簡本在“志”與“禮”之間脫卻了“詩”這一環(huán),為彌縫這個缺環(huán),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設(shè)想。如李天虹假設(shè):“志亦至安;志之所至者”下本有重文符,為抄手訛脫,將重文展開通讀則為:勿(物)之所至者,志亦至安(焉);志之所至者,志(詩)亦至安(焉);志(詩)之所至者,豊(禮)亦至安(焉)……”,這樣“五至”就成了“六至”;廖名春、張巖則認(rèn)為:“簡本和今本‘五至’的前兩至看來差別甚大,其實各有所本,一本自‘物’,而寫作‘勿’,一本自‘事’而假以‘志’,兩個祖本用字不同但含義相同,故今本與簡本的‘首至’看似不同實則相同。今本采用‘志’字之后,日久忘其所本,被理解為意念或恩意等等,故‘二至’的‘志’受‘詩言志’等觀念及時代學(xué)術(shù)潮流的影響(如季旭升說)訛變?yōu)椤姟?。”為彌合簡本與今本的差別大費周折,且有遷就簡本之嫌。其實簡本并非“萬能版本”,上博簡本之所以亡佚,有很大可能就是因其自身缺陷而流傳不廣。高華平則認(rèn)為簡書“詩”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缺乏可能出自脫文。以上各家觀點均見于廖名春、張巖:《從上博簡〈民之父母〉“五至”說論〈孔子家語·論禮〉的真?zhèn)巍罚迦A大學(xué)簡帛研究網(wǎng),2009-01-02。。

        孔子接下來解釋“三無”,簡5~7云:“‘三無’乎?無聲之樂,無體之禮,無服之喪,君子以此橫于天下。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也,而德既塞于四海矣。此之謂‘三無’?!盵6]《民之父母》,161、163、164簡文所述“三無”與《禮記·孔子閑居》記載基本相同?!墩撜Z·陽貨》云:“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5]2525《禮記·樂記》亦云:“樂者,非謂黃鐘、大呂、弦歌、干揚也,樂之末節(jié)也,故童者舞之。鋪筵席,陳尊俎,列籩豆,以升降為禮者,禮之末節(jié)也,故有司掌之?!盵5]1538可見,孔子所言“三無”,正是針對當(dāng)時只注重禮樂的形式,而忽略禮樂實質(zhì)內(nèi)容的風(fēng)氣而言。他認(rèn)為真正的禮樂是抽象的、無形的,并極力反對這種形式主義,提倡抓住禮樂的本質(zhì),從而以此“橫于天下”,使德“塞于四?!薄:?、8、9子夏問曰:“無聲之樂,無體之禮,無服之喪,何詩是近?”孔子曰:“善哉,商也!將可教《詩》矣?!赏醪桓铱?,夙夜基命有秘’,無聲之樂;‘威儀遲遲,不可選也’,無體之禮也;‘凡民有喪,匍匐救之’,無服之喪也?!盵6]《民之父母》,164、165、167

        簡文內(nèi)容與《禮記·孔子閑居》所云基本相同。當(dāng)子夏進一步問到“三無”與何詩相近時,孔子以為可以教子夏詩。又《論語·八佾》:“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盵5]2466一曰“教詩”,一曰“言詩”,雖一字之差,卻反映出孔子獨特的教學(xué)方法?!百x詩言志”在春秋時期非常盛行,尤其是在外交酬酢或談判場合,行人通過“斷章取義”“賦詩言志”表達思想觀點,這方面的外交辭令在《左傳》中多有記載。故若沒有經(jīng)過專門訓(xùn)練,與之言詩,便會摸不著頭腦。故孔子曰:“不學(xué)詩,無以言?!盵5]《論語·季氏》,2522可見,應(yīng)是“教詩”在前,“言詩”在后。故《論語·八佾》所載子夏問詩之事當(dāng)在上博簡記載之后。子夏在孔門中是較擅長文學(xué)的(還有子游)*《論語·先進》曰:“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xué):子游、子夏。”參見阮元??蹋骸妒?jīng)注疏》,第2498頁。,這與孔子循循善誘的教學(xué)方法是密不可分的*《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又顏回曰:“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皆能體現(xiàn)孔子循循善誘的教學(xué)方法,參見阮元??蹋骸妒?jīng)注疏》,第2482、2490頁。。子夏能將“三無”的概念與詩聯(lián)系起來,因而受到孔子的贊揚??鬃釉f過:“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5]2507他不僅要求學(xué)生廣泛地學(xué)習(xí)古代文獻,更要他們將其與禮聯(lián)系起來,與現(xiàn)實政治結(jié)合起來。可見,孔子反對為了學(xué)問而學(xué)問,他是主張學(xué)以致用的。

        孔子隨后進一步闡述了“五起”,以對“三無”做進一步的發(fā)揮。唐孔穎達疏云:“此一節(jié)言子夏既聞‘三無’,意以說義未盡,故孔子更為說三種之無猶有五種起發(fā)其事。”[5]《禮記·孔子閑居》,1617至此,孔子將“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這句詩,做了完整而系統(tǒng)的詮釋。其中既反映了孔子對君子的要求,同時,他那獨特的教學(xué)方法與解詩方式亦躍然紙上。

        二、從上博簡《孔子政論》看孔子對君子之道的闡述

        上博簡《中弓》和《季庚子問于孔子》是關(guān)于孔子對于君子為政的言論。如上所云,“君子”一詞兼具“有德者”和“有位者”兩種涵義,這兩篇竹簡中的“君子”皆指后者。如《中弓》云:“今之君子使人,不盡其……定,不及其成。獨獨狷人,難為從正?!?李朝遠釋文:《中弓》第25、12簡,見《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81、272頁。此處編聯(lián)順序從趙炳清:《上博簡(三)〈中弓〉的編聯(lián)及講釋》,簡帛研究網(wǎng),2005-04-10。簡20上云:“今之君子,孚過捍析,難以納諫?!盵8]《中弓》,277顯然,從內(nèi)容可知“今之君子”非“有德者”,而是“有位者”。又《季庚子問于孔子》簡2、3云:“君子在民之上,執(zhí)民之中,纼訤于百姓而民不服焉,是君子之恥也”[9]《季庚子問孔子》,204,也能說明這一點。

        上博簡(三)《中弓》記載了仲弓做了季氏宰后問政于孔子,內(nèi)容多可與《論語》等文獻相參證,而其所言“三慎”則不見于傳世文獻記載?!墩撜Z·子路》云:“仲弓為季氏宰,問政?!盵5]2506仲弓,名冉雍,字仲弓。在孔門中以德行著稱,孔子曾經(jīng)稱贊他:“雍也,可使南面?!盵5]2477《論語·顏淵》還記載了仲弓問仁于孔子*《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為“仲弓問政”,內(nèi)容與《論語》所載相同,參見《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190頁。?!吨泄泛?6正云:“子曰:‘……宜□之至者,教而使之。君子無所狷人?!盵8]《中弓》,274《論語·陽貨》云:“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也?!盵5]2524簡文言“教而使之”,《論語·陽貨》則云“學(xué)道則易使”。前者為孔子所言,自然從施教者的角度說話;后者為子游追述之言,是從受教者的立場轉(zhuǎn)述。那么,由此便可推測出簡文前面的缺文很可能就是與“君子之至者,教而愛人”相類似的話。

        過去,我們從《論語·陽貨》的記載中,只能了解到子游對孔子此番言論的追述。而從上博簡的記載中,便找到了這句話的出處,可能他與仲弓談話時,子游也在場。抑或孔子在別的場合也與子游講了類似的話??鬃拥脑捲谟趶娬{(diào)“道”的重要性。無論是執(zhí)政的君子,還是作為百姓的“小人”,都可以教之以道??鬃铀f的“道”是什么呢?三國何晏《論語集解》引西漢孔安國之言曰:“道謂禮樂也。樂以和人,人和則易使也?!盵7]1525再看《論語·陽貨》中,子游的講話背景是子游做武城宰,“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5]2524接下來才有子游對孔子言論的追述,可見孔安國對“道”的解釋是正確的?!墩撜Z》記載了孔子多次講“道”與人的關(guān)系以及人的主觀能動性。如《論語·衛(wèi)靈公》云:“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盵5]2518又《論語·雍也》云:“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釉唬骸Σ蛔阏?,中道而廢,今汝畫’?!盵5]2478然而,孔安國只解釋了“小人”學(xué)道,未談及君子。上博簡《君子為禮》(簡1)云:“夫子曰:‘君子為禮,以依于仁。’”[9]《君子為禮》,254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5]《論語·八佾》,2466子曰:“君子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盵5]《論語·憲問》,2510可見,孔子所言之“人”為君子。因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5]《論語·里仁》,2471。所以,在孔子看來,小人中是沒有仁者的。上博簡《季庚子問于孔子》簡2云:“孔子曰:‘仁之以德,此君子之大務(wù)也?!盵9]202故樊遲問仁時,子曰:“愛人”[5]《論語·顏淵》,2504。顯然是指君子而言,說明君子懷仁為禮,才能做到愛人。

        在簡文中,孔子又提出了“三慎”這一概念:“仲弓曰:‘敢問民務(wù)?’孔子曰:‘善哉問乎!足以教矣。君子所竭其情。盡其慎者,三害近與矣?!鬃釉唬骸蚣溃辆粗疽?,所以立生也,不可不慎也;夫喪,至愛之卒也,所以成死也,不可不慎也;夫行,選華學(xué)……’”*李朝遠釋文:《中弓》第27、15、20下、6、23下、23簡上,第282、274、277、267、280頁。此處竹簡編聯(lián)順序從禤健聰說:《上博簡(三)小札》,簡帛研究網(wǎng),2004-05-12。“務(wù)”,整理者李朝遠先生將其隸定為“懋”,他將此字訓(xùn)釋為:“勤勉也,《說文·心部》曰:懋,勉也”[8]《中弓》,274,可從。仲弓問孔子,如何才能使百姓勤勉??鬃哟鹨跃討?yīng)該慎重的三件事?!叭鳌辈灰娪谖墨I記載,卻可與傳世文獻相參照?!墩撜Z·子張》云:“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盵5]《論語·子張》,2531可能是對孔子“三慎”中“祭”、“喪”的引述?!墩撜Z·衛(wèi)靈公》有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于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盵5]2571可見,孔子在“行”的方面要求君子言語忠實守信,行為篤厚恭敬。不僅如此,還要將這種言行時時處處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每個細節(jié),這樣便可在文意方面補簡文之缺。

        上博簡(二)《從政》(中篇)簡8、9云:“聞之曰:從政有七機:獄則興,威則民不道,迅則失眾,怲則無親,罰則民逃,好口則民作亂。凡此七者,政之所治也?!盵6]《從政》,222-223《從政》為儒家文獻,是關(guān)于執(zhí)政者從政方法的雜抄。其所云“七機”與上述簡文大致相同,都是君子所應(yīng)引以為戒的,蓋出自臧文仲或孔子之言。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在簡文中所說的“威”與《論語》中的“威而不猛”*在《論語·堯曰》中,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眳⒁娙钤骸妒?jīng)注疏》,第2535頁。之“威”是不同的。前者針對“有位”的君子而言,后者對于“有德”的君子而論??鬃臃磳τ形徽邔γ駡?zhí)政以“威”,而對于人格模范的“君子”,則提倡有“威”,而孔子本人就是一位“威而不猛”的君子*《論語·述而》曰:“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眳⒁娙钤骸妒?jīng)注疏》,第2484頁。。

        三、余論

        值得注意的是,上博簡中還有孔子關(guān)于君子修身的言論。如上博簡(五)《弟子問》簡12記載孔子之言:“……有夫行也,求為之言;有夫言也,求為之行。言行相近,然后君子?!盵9]《弟子問》,275這是孔子對君子在言行方面的要求,《論語·子路》云:“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5]2506。文獻記載恰好可與簡文相參照。又如簡文《弟子問》簡11宰我問君子。“子曰:予,汝能慎始與終,斯善矣,為君子乎?……”又簡13云:“子曰:君子無所不足,無所有余,……”[9]《弟子問》,274-275等等,皆為孔子理想中的人格模范,他是期望弟子具備這種君子風(fēng)范的。

        我中華自古乃禮儀之邦,“君子”更是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的人格榜樣。千百年來,歷代儒林士子禮樂斯須不敢去身,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懿范君子。上博簡所反映的孔子“君子觀”,內(nèi)容豐富而翔實,它不僅印證了《論語》《禮記》等傳世文獻記載的可靠性,還為傳統(tǒng)的孔子“君子觀”注入了全新內(nèi)涵,我們從上博簡孔子詩論和政論中所窺見的孔子關(guān)于“五至”、“三無”的詮釋,關(guān)于佚說“三慎”的見解,關(guān)于“德”與“刑”、“威”與“猛”的闡發(fā)等等不過是嘗鼎一臠,相信隨著出土資料的日益豐富,加之相關(guān)研究的逐漸深入,孔子“君子觀”的相關(guān)學(xué)說定會煥發(fā)出新的勃勃生機,愈加滋養(yǎng)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源。

        [1]胡適.中國哲學(xué)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01.

        [2]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8:2.

        [3]晁福林.從上博簡詩論看孔子的君子觀[J].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2008(3):100-105.

        [4]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0.

        [6]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黃懷信.論語匯校集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8]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9]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責(zé)任編輯朱偉東]

        Confucius’s Outlook on Gentlemen Based on Confucius’s Teachingson the Bamboo slips Collected in Shanghai Museum

        ZHANG Hai-bo

        (SchoolofHistory,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350,China)

        As an important concept, gentlemanship, alsoJunziin Chinese, was found repeatedly in Confucian classics during the Pre-Qin perio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bamboo slips of Chu State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s, collected in Shanghai Museum, lots of important Confucian classics about his teachings have been published. By Comparing Confucius poetics and political comments on the bamboo slips, collected in Shanghai Museum, withTheAnalectsandtheBookofRitesand other classical books, it is found that Confucius’s Outlook on Gentlemen is well interpreted and brand-new ideas could also be appreciated, which is of greater academic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in hav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comprehensive study of Confucius’s Outlook on Gentlemen.

        bamboo slips from Shanghai Museum; Confucius’s Outlook on Gentlemen; Confucius poetics; political comments

        B222.2

        A

        1001-0300(2016)04-0079-05

        2016-03-25

        張海波,男,內(nèi)蒙古通遼人,南開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先秦史研究。

        猜你喜歡
        上博子游子夏
        楚文字訛混現(xiàn)象舉隅
        文物春秋(2022年2期)2022-05-19 08:19:00
        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橋東小學(xué)作品集
        ViVi美眉(2021年8期)2021-09-30 20:31:07
        《論語》知多少?
        孔子借傘
        讀者(2018年12期)2018-05-30 05:16:40
        孔子神算
        走向世界(2016年1期)2016-11-26 19:22:40
        借傘
        壽縣朱家集銅器銘文“”字補釋
        簡帛(2015年2期)2015-06-28 15:30:16
        “可”字在《上博》簡的用法與詮釋
        陳子游作品選
        美術(shù)界(2013年5期)2013-04-29 00:44:03
        小八臘子游中國館
        娃娃畫報(2009年11期)2009-12-07 03:38:20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一级|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a三级久久精品| 久久久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av本道一本二本三区|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亚洲不卡电影|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乱码| 国色天香社区视频在线| 成全高清在线播放电视剧|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 免费av在线 国产精品|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日本大尺度吃奶呻吟视频| 亚洲黄色性生活一级片| 午夜桃色视频在线观看 | 2019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一道久在线无码加勒比| 18禁国产美女白浆在线| 三上悠亚亚洲精品一区|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白色月光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日本激情网站中文字幕| 国产无人区码一码二码三mba|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高清专区| 日韩人妻美乳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a片软件| 亚洲无码观看a| 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日本午夜福利| 亚洲综合偷拍一区二区|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蜜桃|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片|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视频男同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