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
- 吳起守信
食其言也閱讀鏈接季札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公子。有一年,他奉命出使魯國,接著又訪問鄭國、衛(wèi)國、晉國。途中,路過徐國,受到徐國國君的熱情招待。季札隨身佩帶一柄寶劍,徐國的國君看到這柄寶劍,雖然沒有明說,可臉上的表情卻顯示著他很喜歡這柄劍。季札當(dāng)時就想把劍送給他,可是想到還要佩帶寶劍出使中原各國,所以在心里決定,回程時一定將寶劍獻給徐國國君。出使各國的任務(wù)結(jié)束后,季札又路過徐國,而此時徐國國君已經(jīng)去世,埋葬在徐國都城的郊外。季札來到徐國國君墓前,就要留下寶劍給他。隨
小學(xué)生優(yōu)秀作文(趣味閱讀) 2023年3期2023-10-13
- 謝應(yīng)芳與季札的異代神交
——兼談延陵季子躬耕地問題
州213100)季札(公元前576——公元前485),姬姓、吳氏,名札,號公子札、吳札、吳季子、延陵季子、延州來季子。吳馀祭元年(公元前547)封邑延陵,是為常州人文始祖,其讓國之守禮、出使之睿智、掛劍之誠信、觀樂之博學(xué)、救陳之仁義、躬耕之賢達,在中國思想史、文化史、道德史、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謝應(yīng)芳(1296——1392),字子蘭,號龜巢。元末明初教育家、理學(xué)家、思想家。祖居武進縣安善鄉(xiāng)謝莊,祖父謝維遷居烈塘(今屬常州市新北區(qū)春江鎮(zhèn)),謝應(yīng)芳出生于此,
江蘇地方志 2023年2期2023-10-03
- 吳起守信
食其言也閱讀鏈接季札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公子。有一年,他奉命出使魯國,接著又訪問鄭國、衛(wèi)國、晉國。途中,路過徐國,受到徐國國君的熱情招待。季札隨身佩帶一柄寶劍,徐國的國君看到這柄寶劍,雖然沒有明說,可臉上的表情卻顯示著他很喜歡這柄劍。季札當(dāng)時就想把劍送給他,可是想到還要佩帶寶劍出使中原各國,所以在心里決定,回程時一定將寶劍獻給徐國國君。出使各國的任務(wù)結(jié)束后,季札又路過徐國,而此時徐國國君已經(jīng)去世,埋葬在徐國都城的郊外。季札來到徐國國君墓前,就要留下寶劍給他。隨
小學(xué)生優(yōu)秀作文·趣味閱讀 2023年3期2023-09-17
- 吳季札的“上國之行”與思想旅程
、叔孫豹、子產(chǎn)、季札、叔向、晏嬰、蔡史墨、孔子等一批思想家的生平事跡,以大量文字記載他們的思想與行跡,展示了春秋時代新人文主義的理性覺醒和思想光芒。如果說管仲、子產(chǎn)、晏嬰等還有政治功業(yè)名垂后世的話,如申叔時、季札、叔向、晏嬰、蔡史墨、孔子等,并不以文治武功而見長,讓他們彪炳史冊的主要是他們的思想風(fēng)采與理論建樹,在《左傳》中具有進步思想觀念的思想家通常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現(xiàn)的。依照德國哲學(xué)家雅斯貝斯(Karl Jaspers)“軸心時代”和美國學(xué)者帕森斯(Tal
名作欣賞 2023年1期2023-01-24
- 季札之“劍”
◎ 馬 軍季札是春秋時期吳國的王子。他天分甚高,且賢明博學(xué),不僅父王壽夢喜愛無比,幾個哥哥也是心悅誠服,因而在諸侯國中很有威望,其他國家的執(zhí)政者熱切邀請他前去訪問,以一睹他的風(fēng)采,領(lǐng)略他道德學(xué)問的高妙境界,并期待能建立良好的個人關(guān)系。在一系列出訪活動中,他先后拜訪了晏嬰、子產(chǎn)、叔向等多名賢士,都得到了很高的禮遇和贊賞。在古代,大凡禮儀活動,往往都少不了寶劍的影子,緣于它既可防身,又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而,古人對它自然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季札在訪問徐國時,徐
思維與智慧 2022年1期2022-12-28
- 窮視其所不為與不取
:春秋時吳國公子季札。延陵是他的居地,所以叫作延陵季子。②皮相之士:指只會看人的表面,以貌取人的人。讀懂吳國的公子季札外出游玩,看見路上有別人丟失的金子。正值盛夏五月,有一個披著皮襖背著柴經(jīng)過這里的人,季札對他說:“你去把那邊地上的金子撿起來吧?!北巢竦娜寺犃T把鐮刀丟到地上,瞪大了眼睛,將手一甩,生氣地說:“你怎么站在高處,眼界卻如此低下?外貌那么高雅,說話卻那么粗俗?我五月天披著皮襖背著柴,難道就像是撿人家丟失的金子的人嗎?”季札向他道歉,詢問他的名號。
中學(xué)生百科·大語文 2022年10期2022-12-04
- 20世紀(jì)80年代以來季札研究綜述
213000)季札是春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曾經(jīng)被孔子稱為“天民”(1)《上海博物館藏楚竹簡》一、二號簡:“子曰:‘前(延)陵季子,其天民也(乎)?’”,言其具有天縱之資,被視為春秋吳文化的杰出代表和常州的人文始祖,他的“潔身清行,仰高履尚,唯仁是處”,視富貴如“秋風(fēng)之過耳”(2)趙曄:《吳越春秋》卷第二“吳王壽夢傳”,見周生春:《吳越春秋輯校匯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的崇高品質(zhì),和務(wù)德安民的治國理政思想,以及對詩樂評論的觀點,
- 古人的謙讓
以及他們十九世孫季札的讓王,應(yīng)該是堯、舜、禹禪讓以后唯一的、絕無僅有的和平過渡范例。此后那三百多位皇帝,無一不是在刀光劍影、血腥屠殺中進行朝代更迭。因此,司馬遷將吳世家列名為這一章的第一,或是這位大師“皮里陽秋”的筆法。 商朝時,吳太伯偕弟仲雍,為讓王位,斷發(fā)文身,來到長江以南開辟新區(qū),向當(dāng)時的蠻荒之地,拓展中原禮樂文明,延至季札當(dāng)政時期,已經(jīng)19代了,吳囯逐步走向強盛。季札的父親名壽夢,有子四子,曰諸樊、曰余祭、曰夷昧、曰季札。季札雖幼于其兄,卻以賢德和
廣東教學(xué)報·初中語文 2022年10期2022-04-19
- 常州人的君子人格
常州的人文始祖,季札開創(chuàng)了常州崇德尚學(xué)、仁義儒雅的君子人格??鬃淤潛P季札為“天民”“延陵君子”;司馬遷在《史記》中贊譽季札“閎覽博物君子也”。這種君子人格薪火相傳,世代傳承,成為常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文明城市的亮麗風(fēng)景??鬃幼鸱Q的“延陵君子”季札(約前576—約前485),姬姓,名札,因在四兄弟中排行第四,故稱季,世稱公子札、吳季子、季子。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文藝評論家,春秋吳文化的杰出代表。公元前547年,季札受封于延陵,史稱“延陵
江蘇地方志 2021年6期2022-01-04
- 季札之“劍”
馬軍季札是春秋時期吳國的王子。他天分甚高,且賢明博學(xué),不僅父王壽夢喜愛無比,幾個哥哥也是心悅誠服,因而在諸侯國中很有威望,其他國家的執(zhí)政者熱切邀請他前去訪問,以一睹他的風(fēng)采,領(lǐng)略他道德學(xué)問的高妙境界,并期待能建立良好的個人關(guān)系。在一系列出訪活動中,他先后拜訪了晏嬰、子產(chǎn)、叔向等多名賢士,都得到了很高的禮遇和贊賞。在古代,大凡禮儀活動,往往都少不了寶劍的影子,緣于它既可防身,又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而,古人對它自然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季札在訪問徐國時,徐國國君
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2022年1期2021-12-29
- 古人的謙讓
以及他們十九世孫季札的讓王,應(yīng)該是堯、舜、禹禪讓以后唯一的、絕無僅有的和平過渡范例。此后那三百多位皇帝,無一不是在刀光劍影、血腥屠殺中進行朝代更迭。因此,司馬遷將吳世家列名為這一章的第一,或是這位大師“皮里陽秋”的筆法。商朝時,吳太伯偕弟仲雍,為讓王位,斷發(fā)文身,來到長江以南開辟新區(qū),向當(dāng)時的蠻荒之地,拓展中原禮樂文明,延至季札當(dāng)政時期,已經(jīng)19代了,吳囯逐步走向強盛。季札的父親名壽夢,有子四人,曰諸樊、曰余祭、曰夷昧、曰季札。季札雖幼于其兄,卻以賢德和博
思維與智慧 2021年27期2021-09-24
- 古人的謙讓
以及他們十九世孫季札的讓王,應(yīng)該是堯、舜、禹禪讓以后唯一的、絕無僅有的和平過渡范例。此后那三百多位皇帝,無一不是在刀光劍影、血腥屠殺中進行朝代更迭。因此,司馬遷將吳世家列名為這一章的第一,或是這位大師“皮里陽秋”的筆法。商朝時,吳太伯偕弟仲雍,為讓王位,斷發(fā)文身,來到長江以南開辟新區(qū),向當(dāng)時的蠻荒之地,拓展中原禮樂文明,延至季札當(dāng)政時期,已經(jīng)19代了,吳囯逐步走向強盛。季札的父親名壽夢,有子四人,曰諸樊、曰余祭、曰夷昧、曰季札。季札雖幼于其兄,卻以賢德和博
思維與智慧·下半月 2021年9期2021-09-22
- 季札掛劍圖:漆盤里的誠信故事
小謠國寶姓名:“季札掛劍”漆盤收藏地:安徽馬鞍山市博物館幾個月前,浙江麗水90歲“誠信奶奶”陳金英十年還清2077萬元債務(wù)的故事,被網(wǎng)友刷屏。奶奶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靠擺攤一點點還清了欠款,被尊稱為“誠信奶奶”。人無信不立。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推崇的美德。這一點在古代的文物中也有體現(xiàn)。據(jù)史料記載,當(dāng)年生擒關(guān)羽的人是東吳將士潘璋、朱然。朱然死后,東吳百姓為他修了一座等級甚高的墓。這座墓也是目前發(fā)掘的東吳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規(guī)模最大、國寶珍品較多、時間最
潤·文摘 2021年7期2021-08-23
- 嘆為觀止
,春秋時,吳國的季札出使魯國,觀看各種樂舞,當(dāng)看到舜樂《韶箾》時,季札贊嘆說:“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币馑际钦f,看到這里就足夠了,不必再看別的了。后來,人們就用“嘆為觀止”贊嘆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例如,清·王韜《淞濱瑣話·東瀛艷譜》:“遨游其間者,車如流水,馬若游龍……煙花之盛,風(fēng)月之美,以及色藝之精巧,衣服之麗都嘆為觀止矣?!毙爝t《牡丹》:“她不僅把包廂中那些迷戀她的野心家征服了,便是后廳、樓座、閣樓那些后排聽眾,他們是真正愛好戲劇藝術(shù)的,
語文世界(小學(xué)版) 2021年8期2021-07-27
- 季札讓國
,三子余眜,老四季札。壽夢最喜歡小兒子季札。季札品格高貴、才能出眾、智慧超群。壽夢臨死前,遺命將王位傳給季札,但季札推辭不肯接受。于是,只得讓長子諸樊繼位,暫時攝行國事。諸樊把父親的喪事辦完以后,再次讓位給季札,還是被季札謝絕。然而,吳國人最為認可季札,堅決要求立他為國君。季札只好逃到鄉(xiāng)下躲藏了起來,在那里耕田種地,以表明自己淡泊政治的決心和志趣。對此,他的三位兄長也很無奈,最后只好商量了一個兩全之策,就是他們哥仨先按長幼之序由大到小依次作吳國國君,如此下
小學(xué)生必讀(高年級版) 2021年4期2021-07-19
- “季札觀樂”之音樂批評
【摘要】季札觀樂是我國古代文學(xué)、史學(xué)、音樂學(xué)上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獻資料,從季札觀樂的內(nèi)容來看,可以清晰春秋時學(xué)家學(xué)者對樂批評的基本態(tài)度以及基本方法。筆者從觀樂對象的內(nèi)容層面,以及觀樂批評的評判準(zhǔn)則層面,對季札觀樂之音樂批評做出一些分析研究?!娟P(guān)鍵詞】季札觀樂;音樂批評作者簡介:張璨,女,1997年10月19日,湖南長沙,研究生在讀,西方音樂史方向引言季札,姬姓,名札,吳王壽夢的第四子,與孔子并稱為“南季北孔”,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xué)評論家
科學(xué)與生活 2021年36期2021-03-26
- 季札:一位作用于吳文化基因的賢士*
023)提 要:季札是生活于春秋時期吳國鼎盛期的文化俊杰。季札的貢獻是伴著對吳文化基本特征的形塑過程而展開的,是一位作用于吳文化內(nèi)核形成期的賢哲。季札的遜讓之德既有承祧泰伯的一面,又有循禮守制的特點,是遜讓與原則的結(jié)合。無爭乃無兵之根,讓德關(guān)乎祥和安寧的生活。謙讓是吳民深為自豪的“吾吳”之文化特色。季札踐履心諾堪稱是誠信的最高境界,為吳地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商業(yè)倫理氛圍。吳地敏學(xué)尚文的傳統(tǒng)隱然有季札的影響。季札對吳文化的作用是與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相聯(lián)系的,季札觀樂
江蘇地方志 2021年1期2021-03-25
- 季札懸劍
事廣為傳誦,如“季札懸劍”“商鞅徙木立信”“楊震不受四知之金”等。季札是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第四子,公元前547年受封于延陵,人稱“延陵季子”。他德才兼?zhèn)?,與孔子齊名,是先秦時代偉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中華文明史上講禮儀和誠信的代表人物。他“三讓王位”的寬闊胸襟受人推崇,“季札懸劍”的重信守諾千古流傳。1 春秋時期,吳王壽夢有個兒子名季札。2 季札封于延陵,故號“延陵季子”。3 吳王派公子去西邊的晉國訪問,季子帶上了心愛的寶劍。夫人見了怕有什么閃失,就吩咐隨從
連環(huán)畫報 2021年12期2021-02-03
- “季札觀樂”是否為僭越行為?
——對身份、行為與場合的認知與判斷
《左傳》載吳公子季札到魯國聘問,并“請觀周樂”,⑥東漢服虔對“周樂”注為:“周樂,魯所受四代之樂也?!眳⒁姡蹪h]司馬遷撰,[宋]裴骃集解《史記》卷31,中華書局1982 年版,第1453 頁。同樣是諸侯國之間的交往、來聘,作為使臣的季札,其身份與寧武子、魯穆叔、范昭相同,為什么寧武子等人的僭越行為遭到指責(zé),而對“季札請觀于周樂”是否是僭越行為⑦本文主要指“季札觀樂”中不合天子之樂用制度(即禮制)的行為。則沒有討論。“季札觀樂”之事,《左傳》中有詳細記載:“
音樂研究 2020年5期2020-12-07
- 丹陽九里季子廟
”、吳姓始祖——季札。季札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是吳王壽夢的第四子。他秉承泰伯遺風(fēng),賢能謙讓,拋棄王位富貴,躬耕于“厥田唯下下”的荒僻之地,子孫后代在封地繁衍生息,延綿傳世。越國滅吳后,子孫懷念故國,在名字前冠以“吳”姓,封地成為中華吳姓的發(fā)源地,季子廟成為天下吳氏后裔祭祖尋根的祖廟。季子廟早在東漢前就已存在,數(shù)次改修擴建,在清順治年間達到規(guī)??涨暗木攀砰g半,廊房環(huán)繞,廟宇壯觀。1939 年,為防日軍占廟為據(jù)點,當(dāng)?shù)匕傩杖掏捶贇Я思咀訌R
銀潮 2020年7期2020-07-31
- 季札論《鄭》《衛(wèi)》平議
。而稍前于孔子的季札在魯國觀樂時,與孔子對鄭、衛(wèi)之音的認識則不盡相同。研究季札的《鄭》《衛(wèi)》之論,既有助于探尋孔子文藝思想的來源,又對全面地認識鄭衛(wèi)之音不無裨益,同時又具有重要的文獻學(xué)、史學(xué)意義。一、樂耶?詩耶?吳王余祭繼位不久,季札帶著通君嗣的目的聘問中原諸國。到魯國時請觀周樂,魯國使樂工遍歌《雅》《頌》與列國之《風(fēng)》,其間季札一一予以評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鄭》《衛(wèi)》并無“淫聲”之評。季札觀樂之時,孔子尚年幼。因此,季札對《鄭》《衛(wèi)》之音的評論,正
河南社會科學(xué) 2020年7期2020-01-16
- 季札掛劍
春chūn秋qiū時shí期qī,吳wú國ɡuó的de四sì公ɡōnɡ子zǐ季jì札zhá為wéi人rén十shí分fēn講jiǎnɡ信xìn義yì、重zhònɡ友yǒu情qínɡ,他tā博bó學(xué)xué多duō才cái,且qiě品pǐn行xínɡ高ɡāo尚shànɡ,在zài吳wú國ɡuó很hěn有yǒu賢xián名mínɡ。一yí次cì,季jì札zhá遵zūn照zhào國ɡuó君jūn的de旨zhǐ意yì出chū使shǐ各ɡè諸zhū侯hóu國ɡuó,中
小天使·二年級語數(shù)英綜合 2019年9期2019-11-08
- Contents and Abstracts
Ji Ζha(季札 )’s diplomatic mission to the State of Lu and request for appreciating “the music of Ζhou” are preserved under “Twenty-ninth year in the reign of Duke Xiang” in(《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 During the performance the ambassador made
古代文明 2019年3期2019-07-11
- 下邳故事之季札
邳地相關(guān)。那就是季札。季札是春秋時赫赫有名人物。吳王壽夢的四兒子。司馬遷記了他的三件事:第一件,是季札出使北方列國,實踐吳王壽夢“溝通中國,聯(lián)晉制楚,匡扶天下”策略。公元前546年,列國在宋召開“弭兵大會”,晉楚兩國分享霸權(quán),約定南北休戰(zhàn)50年(事實并非如此)。季札出使,在吳王余祭四年(公元前544年),就是弭兵大會之后二年。當(dāng)時吳國勢力漸起,季札輾轉(zhuǎn)魯、晉、齊、宋、陳、鄭、衛(wèi)等國,展現(xiàn)出一個精通禮樂、崇尚德行的吳國外交使臣形象。雖說吳國始祖乃周人,但吳國
山西文學(xué) 2019年5期2019-07-01
- 漆器國寶在安徽
中最為著名的有“季札掛劍”漆盤、“百里奚會故妻”漆盤、“童子對棍”漆盤以及人物故事大漆盤等多件木質(zhì)漆盤。當(dāng)中的“季札掛劍”漆盤和“童子對棍”漆盤底部標(biāo)有“蜀郡造作牢”落款識別,可知這批漆器產(chǎn)自當(dāng)時的蜀郡。朱然墓“童子對棍”漆盤。兩個童子各拿一條棍子,在山下對練,不僅是為了強身健體,更是為了練就一身本領(lǐng),將來率領(lǐng)千軍,保家衛(wèi)國?!?span id="y0amg80" class="hl">季札掛劍”漆盤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國王的弟弟季札聰明好學(xué),多才多藝,在文學(xué)、劍術(shù)上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且不貪慕功名和
家教世界·創(chuàng)新閱讀 2018年10期2018-12-15
- 季札之劍
馬軍季札是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兒子。他聰穎博學(xué),十分賢明,不僅父王喜愛無比,幾個哥哥也是心悅誠服。由于他的威望很高,各諸侯國君熱切邀請他前去訪問。在一系列出訪活動中,季札先后拜訪了晏嬰、子產(chǎn)、叔向等賢能之土,得到了很高的禮遇和贊賞。在訪問徐國時,徐國國君看到季札的寶劍比較特別,就請過來一觀。寶劍出鞘時,閃爍的寒光與徐國國君熱切的眼光頓時“焊”在一起。季札從徐國國君驚喜的表情和愛不釋手的表現(xiàn)中,猜測出他想擁有這把寶劍。但是,季札還要去別國訪問,寶劍作為身份和地
高中生·青春勵志 2018年9期2018-10-30
- 漆器國寶在安徽
中最為著名的有“季札掛劍”漆盤、“百里奚會故妻”漆盤、“童子對棍”漆盤以及人物故事大漆盤等多件木質(zhì)漆盤。當(dāng)中的“季札掛劍”漆盤和“童子對棍”漆盤底部標(biāo)有“蜀郡造作牢”落款識別,可知這批漆器產(chǎn)自當(dāng)時的蜀郡。朱然墓“童子對棍”漆盤。兩個童子各拿一條棍子,在山下對練,不僅是為了強身健體,更是為了練就一身本領(lǐng),將來率領(lǐng)千軍,保家衛(wèi)國?!?span id="keoygie" class="hl">季札掛劍”漆盤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國王的弟弟季札聰明好學(xué),多才多藝,在文學(xué)、劍術(shù)上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且不貪慕功名和
家教世界 2018年28期2018-10-25
- 信守心中的承諾
軍春秋時吳國王子季札賢明博學(xué),深受父王壽夢的喜愛,曾代表吳國拜訪過許多國家。在每個邦交場合,他都會帶著一把寶劍,既為防身,也可作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出使中原諸國時,季札途經(jīng)徐國,便前去拜會徐國國君。徐國國君對他極為禮遇,兩人相談甚歡。交談時,徐國國君不時看向季札的寶劍,分別前還忍不住借寶劍一看。季札見他愛不釋手,本想把寶劍送給他,但想到自己還要拜訪其他國家,而這把寶劍是必不可少的身份象征,便按捺住了這個想法。不過他決定等完成了出使任務(wù)后,就將寶劍送給徐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 2018年8期2018-10-15
- 承諾
長歌篤行周代的季札,出使魯國時經(jīng)過徐國。拜會徐君時,徐君被其腰間的一把佩劍所吸引,喜歡之情流于眉眼。季札自然看到了,心想辦完事歸來,定將這佩劍送與徐君。季札返回,再經(jīng)徐國時,徐君已過世。季札來到徐君的墓旁,將那把佩劍掛于樹上。隨從不解。季札說:我內(nèi)心有過承諾,這佩劍已非我所有,怎能因為他的去世,就違背自己的初衷?無獨有偶。鄭板橋遇到乞討的爺孫倆,恰巧與他們是同鄉(xiāng),于是鄭板橋承諾每月給老人二兩銀子,以助其渡過難關(guān)。兩年之后,老人突然病故,鄭板橋仍每月拿出二兩
情感讀本·道德篇 2018年6期2018-09-17
- 季札掛劍
有一天,季札來到了洪澤湖邊的徐國,徐國的國君早就聽說了季札的學(xué)問和人品,盼著能同他見面交談。而季札也從別人那里了解到徐君是一位很受人們尊敬的人。這兩人見面以后,就好像是老朋友一樣,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徐君知道季札的劍術(shù)很好,又看到他佩戴的寶劍非常精良,就不住地夸獎。其實,徐君是想要季札的寶劍,可畢竟是第一次見面,怎么也不好意思開口。聰明的季札從徐君的話語和表情中,完全明白了徐君的意思,他本想立刻就滿足徐君的愿望,把寶劍送給眼前這位新朋友,可是,他還要接著到
作文周刊·小學(xué)三年級版 2018年9期2018-06-09
- 《左傳》中吳公子季札的君子風(fēng)范
121013)季札,姬姓,周太伯之后,吳王壽夢幼子,又稱為季子、公子札、札、因初封于延陵,后封于州來,因此又叫做延州來季子,相傳大圣人孔子為其書十字碑文“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著名文學(xué)大師南懷瑾將其與孔子,孔子弟子、子產(chǎn)、晏子等并列稱為春秋末期的大賢哲。他博學(xué)多才,精通中原禮樂,有尚德為民的高尚情操和守節(jié)讓國、淡泊名利的君子作風(fēng),是春秋亂世中君子的典型代表。一、陳詩觀風(fēng),君子博學(xué)《國語·晉語》中范獻子告誡他人說:“人不可以不學(xué)……人之有學(xué)也,猶木之有枝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xué)學(xué)報 2018年11期2018-02-11
- 信守心中的承諾
軍春秋時吳國王子季札賢明博學(xué),深受父王壽夢的喜愛,曾代表吳國拜訪過許多國家。在每個邦交場合,他都會帶著一把寶劍,既為防身,也可作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出使中原諸國時,季札途經(jīng)徐國,便前去拜會徐國國君。徐國國君對他極為禮遇,兩人相談甚歡。交談時,徐國國君不時看向季札的寶劍,分別前還忍不住借寶劍一看。季札見他愛不釋手,本想把寶劍送給他,但想到自己還要拜訪其他國家,而這把寶劍是必不可少的身份象征,便按捺住了這個想法。不過他決定等完成了出使任務(wù)后,就將寶劍送給徐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8期2017-09-12
- 王子的寶劍
春秋時吳國王子季札賢明博學(xué),代表吳國拜訪過許多國家。在每個邦交場合,他都帶著一把寶劍,既為防身,也作為身份的象征。出使中原諸國,季札途經(jīng)徐國,前去拜會徐國國君。交談時,徐國國君不時看向季札的寶劍,分別前還忍不住借寶劍一看。季札見他愛不釋手,本想把寶劍送給他,但這把寶劍是必不可少的身份象征,按捺住這個想法。不過,他決定等完成出使任務(wù)后,便將寶劍送給徐國國君。沒想到等季札再到徐國,徐國國君已經(jīng)去世。季札解下寶劍,要送給繼位的國君。隨從阻止道:“國寶不是用來作贈
作文評點報·初中版 2017年35期2017-09-09
- 高考題“季札稱賢”背后的儒家德性
44年,吳國公子季札出使魯、鄭、衛(wèi)等中原諸國。季札對于各國貴族視為文明象征的樂舞與詩歌,皆能一一點評,得其精髓;對于各國政治現(xiàn)狀,他也能作出準(zhǔn)確的研判。各國原本視江南為蠻荒制度,為“文身斷發(fā)”的“夷人”聚居之處,季札的到來讓他們眼界一開。季札出使途經(jīng)徐國,知道徐國國君對他的佩劍十分喜愛,只因要出訪他國,未能相贈。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樹上。隨從認為這樣做沒有意義,季札說,我當(dāng)初知道徐君喜愛我這把劍,“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背
南方周末 2017-06-152017-06-15
- 誠信在心
季札是春秋時吳國的公子,奉命出使幾個諸侯國。他在拜訪徐國的國君時,徐國的國君喜歡上季札的佩劍,可是沒好意思開口要。季札心里明白他的意思,但因為他還有出使任務(wù),不能沒有像樣的佩劍做裝飾,就沒有送給他。等到他完成出使任務(wù),徐國國君已經(jīng)死去,于是季札解下寶劍,掛到徐君墓前的樹上離去。他的隨從很不解,說:“徐君已死。你這是送給誰呢?”季札回答說:“當(dāng)初我在心里已答應(yīng)把寶劍送給徐君,怎能因為他死去就違背心里的許諾呢?”這位公子未見有攻城略地之功,也未有救民于水火之舉
高中生學(xué)習(xí)·高一版 2017年4期2017-04-14
- 從《吳太伯世家》與《越王勾踐世家》看《史記》的人物塑造與時間表達
史傳作品當(dāng)中就是季札與夫差的形象塑造。在時間表達上,太史公根據(jù)材料的具體情況,也分別運用了大事記、世襲更迭、記事不記年和邏輯時間連接等方式,體現(xiàn)出其高超的敘事技巧?!妒酚洝罚蝗宋锼茉?;時間表達;季札;夫差《史記·吳太伯世家》與《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是《史記》中兩篇經(jīng)典的史傳作品,二者敘述的歷史事件有重合,也分別塑造了許多經(jīng)典的歷史人物形象。本文試將這兩篇史傳作品進行對比閱讀,從而來探討《史記》中的人物塑造手法與獨特的時間表達方式。一、直筆與曲筆的結(jié)合:知禮
沈陽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教育科學(xué)版) 2017年5期2017-04-14
- 春秋吳國王位繼承問題探析
——以季札為中心
問題探析 ——以季札為中心翟興(天津師范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 天津 300387)司馬遷在《史記·吳太伯世家》一卷中,花費了很多筆墨來記述一個被稱為季札的吳國公子。通過對諸多史料研究,可知季札在吳國歷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吳王諸樊在位時真正確立了兄終弟及的繼承方式,以圖用這種方式讓季札繼承王位,實則是造成專諸刺吳王僚的禍根。季札為了避免宗室禍端,推讓王位,堅持宗法秩序,實際是王位繼承秩序真正的守護者。季札 吳國 王位繼承 王權(quán)季札在吳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司
蘭臺世界 2017年9期2017-03-11
- 誠信
軍春秋時吳國王子季札賢明博學(xué),深受父王壽夢的喜愛,曾代表吳國拜訪過許多國家。在每個邦交場合,他都會帶著一把寶劍,既為防身,也可作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出使中原諸國時,季札途經(jīng)徐國,便前去拜會徐國國君。徐國國君對他極為禮遇,兩人相談甚歡。交談時,徐國國君不時看向季札的寶劍,分別前還忍不住借寶劍一看。季札見他愛不釋手,本想把寶劍送給他,但想到自己還要拜訪其他國家,而這把寶劍是必不可少的身份象征,便按捺住了這個想法。不過他決定等完成了出使任務(wù)后,就將寶劍送給徐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1期2017-03-10
- 陪你一起讀歷史(7 )圣人之師季札
(7 )圣人之師季札□瑭翎人物小卡片季札,春秋吳國人,高級貴族子弟。他父親吳王壽夢,生有4個兒子,季札最小,但在人民群眾中口碑最好。季札不但是春秋時期的風(fēng)云人物,還是孔子的老師,與孔子并稱為『南季北孔』。讓國成癮,這個君王我不當(dāng)季札的3個哥哥分別叫諸樊、余祭和余昧。雖然家里孩子不少,父親壽夢卻格外器重他的小兒子,所以一早就打了招呼準(zhǔn)備將王位傳給季札。老爺子完全沒想到,這小子竟是個不看重權(quán)力的主。壽夢去世后,季札各種推脫不愿繼位,請大哥諸樊全權(quán)代理執(zhí)掌國政。
中學(xué)生 2016年31期2016-12-20
- 信任從哪里來?
來?春秋時吳國的季札出訪晉國,途經(jīng)徐國。一次尋常拜訪,制造了中國倫理思想史上的一個大事件。初次見面,徐君竟看中了季札的佩劍,卻“口弗敢言”。季札心領(lǐng)神會,奈何江蘇與山西于兩千多年后才有高速相連,一路虎狼,兇險遍及。身無佩劍,嚇也嚇?biāo)懒恕TL晉歸途,季札再過徐國,欲贈劍徐君,可惜徐君竟死了。為了一段人鬼之情,季札便解劍掛在徐君墓前。季札說,當(dāng)初雖未言明,然已心諾之。我心下許諾歸途贈劍,若不掛劍于此,是欺心也!所謂心諾,就是誠心正意,相約以信。何為誠意?《大學(xué)》
國際公關(guān) 2016年5期2016-11-17
- 待人處事要講謙恭禮讓
樊、余祭、余昧、季札。小兒子季札最賢,為壽夢所喜愛。于是壽夢在臨終前打算立季札為王,季札堅決推讓,只好叫長子諸樊代行國事。吳王諸樊辦完父喪,準(zhǔn)備遵從父王遺愿讓位給季札,季札婉言謝絕,說道:“曹國宣公逝世后,諸侯和曹國百姓對殺太子而自立的曹成公不擁戴,準(zhǔn)備立子臧,子臧避開以成全曹成公,君子評論:‘子臧能守節(jié)’,你義不容辭地應(yīng)嗣位,我季札雖不才,愿意效法子臧讓位?!眳菄傩請詻Q要立季札為王,季札便離家跑到舜過山(今江陰境內(nèi))去耕種、隱居。13年后吳王諸樊死了,
現(xiàn)代養(yǎng)生·上半月 2016年3期2016-09-10
- 吳季札:可久可大之道
——《左傳》表達的古代智慧(六)
吳先寧經(jīng)典重讀吳季札:可久可大之道 ——《左傳》表達的古代智慧(六)◎吳先寧春秋之世,是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所謂禮崩樂壞,就是周初文武周公制定的以禮樂教化為其基本精神的制度體系土崩瓦解,不再被尊重,不再被遵循,不再被守護,而新的制度和信仰尚未確立。于是在這已死將生之際,人的動物性失去制約爆發(fā)出來,各種粗鄙邪惡的欲望像泛濫的潮水一樣沖擊著人性的堤岸,人們?yōu)榱藱?quán)欲、物欲、肉欲無所不為,整個社會成了極其混亂的叢林社會。打開《左傳》,觸目皆是國與國相攻伐、君與臣
團結(jié) 2016年6期2016-02-14
- 人非別后,心許生前
吳王壽夢的小兒子季札出使北方諸國時,途經(jīng)徐國,造訪了徐君。徐君十分喜歡季札的佩劍,只是沒好意思說出口。季札內(nèi)心也明白了徐君的心思,但在春秋時代,佩劍不僅僅是一種裝飾,更是一種象征,是使者的象征,是禮儀的象征,季札還要出使別的國家,佩劍是必需之物,所以沒有把佩劍贈送給徐君。后來季札出使任務(wù)光榮完成后歸國,途中再經(jīng)徐國,這時徐君已經(jīng)死了,于是他解下寶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樹上,“揚上而去”。他的隨從說:“徐君已經(jīng)死了,這是要送給誰呢?”季札回答:“不能這樣說,當(dāng)初
政工學(xué)刊 2015年9期2015-12-03
- 季札觀樂與中國審美批評之誕生
劉成紀(jì)季札觀樂與中國審美批評之誕生劉成紀(jì)近代以來,在由真、善、美構(gòu)建的人類知識體系中,真指向科學(xué),善指向道德,美則指向文學(xué)藝術(shù)。也就是說,文學(xué)藝術(shù)雖然具有啟人心智、增進道德等種種功能,但審美價值卻對其構(gòu)成了最本質(zhì)的規(guī)定。所謂的文學(xué)藝術(shù)史,必然是一部以美為核心價值的歷史,與此相關(guān)的文學(xué)藝術(shù)批評史則必然是一部以美為評判尺度的歷史。在這一歷史中,美學(xué)精神是文學(xué)藝術(shù)的主導(dǎo)精神,審美批評則是衡量文學(xué)藝術(shù)批評是否具有專業(yè)品格的標(biāo)志。那么,中國傳統(tǒng)的審美批評起于何時?自
中國文藝評論 2015年2期2015-11-14
- 季札贈劍
到死也不能反悔。季札出訪徐國,見到徐國的國君。徐君看到季札漂亮的寶劍,愛不釋手。由于季札還要出訪其他國家,就匆匆忙忙地離開了。臨行前他說:“下次見面,我一定把這把寶劍送給你?!?span id="0a8gqsu" class="hl">季札出使回來,帶著寶劍去見徐君,卻聽說他已經(jīng)去世了。他的隨從勸他說:“這把劍是我國的寶物,既然徐君已經(jīng)死了,就留下不要送了吧。”季札卻說:“我已經(jīng)答應(yīng)給他了,如果自己又把寶劍留下,就是欺騙我自己的良心?。 庇谑?,季札找到徐君的墳?zāi)梗褜殑煸诹四惯叺臉渖稀?/div>
小天使·五年級語數(shù)英綜合 2015年11期2015-11-06
- 吳子使季札來聘
夢妾所生的長子,季札的異母兄。e 闔廬(lǘ):吳國公子光即吳王位后的號,《史記》認為他是謁之子。f 專諸:吳國勇士、殺吳王僚的刺客。闔廬讓專諸將匕首藏在魚腹中,進獻給王僚時,突然取出匕首將其刺殺。專諸也被王僚左右侍衛(wèi)所殺。g 延陵:季札的食邑,在今江蘇常州,故季札又稱“延陵季子”。大意:【經(jīng)】吳國國君派季札到魯國聘問?!緜鳌繀菄鵁o國君、無大夫,這里為什么承認它有國君、有大夫呢?為了表明季子的賢德。為什么認為季子賢德呢?他辭讓了國君之位。他辭讓國君之位是怎月讀 2015年11期2015-11-04
- 青蛙
雨。那天,周末,季札正要睡個回頭覺,把弄丟了的瞌睡找補回來。樓下忽然有人喊:季扎,電話!喊話的,是傳達室老威頭,機關(guān)看門人。只要有電話了,老威頭就興奮,像狗遇見了生人,叫個不停:季札,電話,季札,電話,……季札知道,如果他不去接電話,老威頭會沒完沒了地喊下去,喊得機關(guān)人都聽見都心煩。機關(guān)人不會煩老威頭,會煩那個不去接電話的人。季札不知道老威頭到底有多老。聽機關(guān)人講,自從有了機關(guān),也就有了老威頭。也有人講,老威頭比機關(guān)還老。這話季札聽明白了也沒聽明白。反正老福建文學(xué) 2015年8期2015-08-06
- 兩位巨擘的相遇
負重任的吳國使者季札,心里充滿了復(fù)雜之情。說起來,吳國的開國始祖其實和周朝的淵源頗深。相傳泰伯、仲雍二人是親兄弟,他們的生父就是周朝太王古公亶父。按照當(dāng)時的立法,他們二位相當(dāng)于皇儲,是要在自己的老子去世后繼承王位的。但是他們的老子太偏愛三弟的兒子姬昌了,以至于滿眼都是掩飾不住的愛。當(dāng)然了,這個姬昌也不是一般人物,他正是成就了周朝800年基業(yè)的周文王。為了不讓老父親為難,泰伯三辭王位,帶著兄弟仲雍從陜西老家岐山一口氣跑到了夷蠻地帶的江南,定居于梅里(今江蘇無鴨綠江 2015年7期2015-07-03
- BOOK ANEW:沒有老板的二手書店
時代吳國派遣使臣季札帶著禮聘出使晉國。在路經(jīng)徐國時,季札受到徐國國君的盛情招待。徐君見季札腰間掛著一柄長劍,贊不絕口。季札會意,原想把寶劍送給徐君,可是按照春秋禮儀,外出使臣必須佩帶寶劍,季札決定等他回來再把寶劍送給他??扇f萬沒有想到,季札還沒回來,楚國已經(jīng)出兵犯境,徐君身臨前線,不幸戰(zhàn)死。季札回到徐國得到徐君死去的消息,心里十分悲痛,特地備了酒食到徐君墓地祭奠。為了實踐自己贈劍的許諾,季札解下腰間佩劍,掛在徐君墓旁的樹上,然后依戀不舍地離開墓地。故事二: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2期2014-04-01
- 季札對《鄭風(fēng)》、《陳風(fēng)》亡國評論的原因探析
孔瑜摘 要:季札觀樂是《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中重要的一段記載,在季札對《國風(fēng)》的評價中,獨對《鄭》、《陳》二國提出亡國的貶低之詞,要解釋這一現(xiàn)象,不能從《詩》的內(nèi)容著手,而應(yīng)從周代禮樂的音樂本身去理解。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各諸侯國清越悅耳,帶有娛樂功能的新樂興起,并且逐漸取代了重教化、聲濁重的雅樂,成為主流音樂。季札作為周代禮樂的擁護者,對于新聲為主的《鄭》樂等會做出相應(yīng)的評價也就可以理解了。關(guān)鍵詞:季札;雅樂;鄭聲;周代禮樂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學(xué)理論·中 2013年5期2013-07-24
- 抬抬手挪挪腳
離離。吳國四王子季札,四兄弟中才德最好,是臣民心目中的儲君。季札堅持讓位給大哥。大哥留下遺命——兄終弟及,依次傳位給弟弟們,總能傳到季札的。三個哥哥先后去世,季札依然不肯繼位,這回讓給了侄子,自己則退隱于山水之間。官拜尚書的,尚如此看得開。王位也可以相讓,真可憐了歷代皇室子弟同室操戈,也可憐了我們這些紅塵中的小男小女,枉做了小人,為抬抬手挪挪腳就能放過去的事兒,爭個頭破血流。意林 2013年21期2013-05-14
- 季札形象的文學(xué)化構(gòu)建——評陸惠根長篇小說《圩墩王子季札傳奇》*
州213164)季札形象的文學(xué)化構(gòu)建 ——評陸惠根長篇小說《圩墩王子季札傳奇》*朱凈之(常州大學(xué)文法與藝術(shù)學(xué)院,江蘇常州213164)《圩墩王子季札傳奇》是一部詠史匡政、標(biāo)新立異的傳奇文學(xué)大著,在史傳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上實現(xiàn)了四個突破。一是塑造了季札“人文始祖”、“春秋大賢”的藝術(shù)形象,表現(xiàn)了“列國一統(tǒng),天下大同”的政治倫理主題;二是再現(xiàn)了季札生活的那個年代的社會面貌,展示了春秋晚期的政治格局和時代精神;三是演繹了曲折奇幻、巧合驚險的傳奇故事,實現(xiàn)了歷史與文學(xué)相得益常州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1年3期2011-08-15
- 不學(xué)季札瀟灑“掛劍”
們的精神傳統(tǒng)中,季札一直是人們的偶像?!妒酚洝翘兰摇防锓Q:公元前544年,吳國公子季札出使中原,途經(jīng)徐國。徐君對季札佩帶的寶劍,甚是艷羨。季札考慮到出使的需要,暫時就沒有贈送。后來,季札出使完畢再經(jīng)過徐國時,徐君已駕鶴西去,于是季札“乃解其寶劍系徐冢樹而去”。季札做了件千古傳頌的漂亮事,他的“瀟灑捐贈”和“恪守信義”張揚天下。徐冢也因此成了“景觀”,如今依舊巍然,只是“捐贈”給徐君的寶劍不知輾轉(zhuǎn)流落到哪個文物販子的小攤上了,地底下的“徐君”并沒有得到檢察風(fēng)云 2010年19期2010-05-15
- 存在心里的諾言
清 竹季札是春秋時吳國的公子,奉命出使幾個諸侯國。他在拜訪徐國國君時,徐國國君喜歡上季札的佩劍,可是沒好意思開口要。季札心里明白他的意思,但因為他還有出使任務(wù),不能沒有像樣的佩劍做裝飾,就沒有送給他。等到他完成出使任務(wù),徐國國君已經(jīng)死去,于是季札解下寶劍,掛到徐君墓前的樹上才離去。他的隨從很不解,說:“徐君已死,你這是送給誰呢?”季札回答說:“當(dāng)初我在心里已答應(yīng)把寶劍送給徐君,怎能因為他死去就違背心里的許諾呢?”這位公子末見有攻城略地之功,也未有救民于水意林·少年版 2009年10期2009-08-06
- 專諸刺主僚
樊、余祭、夷昧和季札。老吳王最愛的是四兒子季札,就想把王位傳給他???span id="uo00s8c" class="hl">季札是個鼎鼎大名的君子,死活都不肯接受王位。他對爸爸壽夢說,我前面還有三個哥哥呢。我一個弟弟怎么能去號令自己的哥哥?!所以他便跑了。老吳王壽夢無奈之下便把王位傳給了大兒子諸樊,并留下遺囑說:老大接位,死后傳給老二,老二再傳老三,老三最后傳老四。可見壽夢是多么地寵愛這個小兒子啊!諸樊是個大孝子,他即位后,按照《吳越春秋》中的記載,為了早日完成老爸的遺囑,每天飯前飯后都要祈禱上蒼讓自己快快死去中學(xué)生百科·悅青春 2009年5期2009-06-11
- 用“透明”給慈善壯行
們的精神傳統(tǒng)中,季札一直是人們的偶像?!妒酚洝翘兰摇防锓Q:公元前五百四十四年,吳國公子季札出使中原,途經(jīng)徐國。徐君對季札佩帶的寶劍,甚是艷羨。季札考慮到出使的需要,暫時沒有贈送。后來,季札出使完畢再經(jīng)過徐國時,徐君已駕鶴西去,于是季札“乃解其寶劍系徐冢樹而去”。季札做了件千古傳頌的漂亮事,他的“瀟灑捐贈”和“恪守信義”張揚天下。徐冢也因此成了“景觀”,如今依舊巍然。在某種意義上,捐贈被公認為“社會的第三次分配”。透明的捐贈使用,有助于彌補第一次、第二雜文選刊 2008年8期2008-02-11
- 誠信在心
清 竹季札是春秋時吳國的公子,奉命出使幾個諸侯國。他在拜訪徐國的國君時,徐國的國君喜歡上季札的佩劍,可是沒好意思開口要。季札心里明白他的意思,但因為他還有出使任務(wù),不能沒有像樣的佩劍做裝飾,就沒有送給他。等到他完成出使任務(wù),徐國國君已經(jīng)死去,于是季札解下寶劍,掛到徐君墓前的樹上離去。他的隨從很不解,說:“徐君已死。你這是送給誰呢?”季札回答說:“當(dāng)初我在心里已答應(yīng)把寶劍送給徐君,怎能因為他死去就違背心里的許諾呢?”這位公子未見有攻城略地之功,也未有救民于水意林 2007年20期2007-05-14
- 季札掛劍
人,他的名字叫做季札。他曾出使各國,廣泛接交當(dāng)時賢士。有一次,他前往魯國參觀,經(jīng)過徐國,順便訪問了徐君。徐君熱情地接待了這位客人。在接見時,徐君看到季札佩帶的寶劍很好,非常羨慕,但不好意思說出口來。季札已覺察到了徐君的心情,不過因為自己要出使魯國,此時還不便把寶劍送給他,就在心里暗暗決定,等完成任務(wù)回來時,一定把寶劍送給他。時光很快,不久,季札在歸途中重過徐國時,他便再去拜訪徐君??墒沁@時徐君已經(jīng)去世了,季札想把寶劍送給徐君的兒子,徐君的兒子卻謝絕說:“先中國青年 1956年12期1956-08-16
- 吳子使季札來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