蠐螬
- 金銀花田東方絹金龜成蟲和幼蟲藥劑敏感性差異及生物農藥篩選
關鍵詞:金銀花;蠐螬;東方絹金龜;生物藥劑;藥劑敏感性金銀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別名忍冬,是國家確定的70種名貴中藥材之一。河北省巨鹿縣種植栽培金銀花歷史悠久,產量高、品質好,常年種植面積達8000hm2,享有“中國金銀花之鄉(xiāng)”的美譽。隨著金銀花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及其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地下害蟲基數(shù)逐年累積,發(fā)生為害程度也逐年加重,造成了金銀花產量下降,甚至出現(xiàn)植株成片死亡的現(xiàn)象。其中,以蠐螬對金銀花為害最重,而東方絹金龜
植物保護 2023年6期2023-12-28
- 山東平邑地區(qū)金銀花田蠐螬的種類調查
金銀花;金龜子;蠐螬;種類;發(fā)生動態(tài)中圖分類號:S567.7+9:S436.634.2+3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23)03-0142-06金銀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是一種傳統(tǒng)的藥食同源中藥材,其莖、葉、花、果實均可入藥,已被開發(fā)到制藥、香料、保健食品、化妝品等眾多領域,需求不斷增加,且出口量也在大幅上升,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山東省平邑縣是聞名全國的“中國金銀花之鄉(xiāng)”,也是我國金銀花的道地主產區(qū),種
山東農業(yè)科學 2023年3期2023-05-30
- 幾種不同藥劑劑對甘藍蠐螬防效研究
陳瑤 臧慧摘要:蠐螬為多食性,可為害多種植物的地下部分,主要為害花生、大豆、甘薯、玉米、麥類等各種農作物、苗木的地下部分。三齡幼蟲食量大,為害嚴重,如為害花生有的將嫩果全部吃光僅留果柄,有的咬斷果柄使莢果發(fā)芽、腐爛,有的吃空果仁形成“泥罐”,有的剝食主根使植株死亡,幼蟲可轉移為害,造成植株大片死亡。成蟲主要取食各種植物的葉片。關鍵詞:蠐螬;存活率;甘藍;氯氟氰菊酯水乳劑;辛硫磷;噻蟲胺;防效【中圖分類號】R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14期2021-12-30
- 干旱區(qū)冷季型草坪蠐螬蟲窩診斷與防治
730900)蠐螬俗稱白土蠶、蛭蟲,是金龜子幼蟲的統(tǒng)稱[1],蟲體常彎曲呈“C”字形,乳白色,頭橙黃色或黃褐色,尾部顏色較深;有胸足3對,無腹足。蠐螬生活在土壤中,咬食植物嫩根,是冷季型草坪最為普遍的地下害蟲之一[2],常常造成嚴重損失。在防治冷季型草坪蠐螬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蠐螬有聚集呈窩狀為害的特點,總結出一套“一黃兩松”蟲窩診斷技術和“快準狠”防治技術,經(jīng)濟實用,效果良好?,F(xiàn)予介紹總結,以期為草坪蠐螬的防治提供參考。1 概況防治研究對象以甘肅省白銀市
甘肅林業(yè)科技 2021年3期2021-12-23
- 花生田蠐螬防治方法
王華偉 李繼紅蠐螬是在花生生長過程中對花生棵為害嚴重的害蟲,又名土蠶,成蟲為金龜子,其種類繁多,生活習性各異,發(fā)生規(guī)律復雜。幼蟲嚴重為害花生的根系和果實,若不及時防治,可使花生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一、發(fā)生原因一是花生連作重茬,上茬花生田的蠐螬防治不徹底,下茬蟲卵基數(shù)大,導致蠐螬大面積發(fā)生。二是連年使用同一種或同一類藥劑進行防治,使蠐螬的抗藥性倍增,降低了藥劑防效。三是防治蠐螬幼蟲的時間不在最佳防治時期,往往提前防治,蠐螬幼蟲還不活動,未到危害期,導致防
河南農業(yè) 2021年5期2021-12-06
- 綜合防治花生田蠐螬
/ 毛華宇 國慶蠐螬又叫“大牙”,也叫“地漏子”,是鞘翅目金龜科幼蟲的總稱,其成蟲通稱金龜或金龜子。金龜子是重要的食葉害蟲,常將植物葉片嚙食成大小不一的缺刻,嚴重時僅殘留葉脈。其幼蟲蠐螬是危害花生的主要地下害蟲,花生整個生長季節(jié)均可受到危害?;ㄉ?span id="jblvhxr" class="hl">蠐螬的防治策略,應是預防為主,采用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成蟲防治與幼蟲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一、形態(tài)特征蠐螬屬鞘翅目金龜甲科,種類很多。但嚴重危害花生的主要有大黑鰓、暗黑鰓、銅綠麗金龜甲等幾種。系
農業(yè)知識 2021年13期2021-12-05
- 不同藥劑對花生田蠐螬防治效果及產量的影響
究藥劑拌種對田間蠐螬的預防效果,有效防控花生田蠐螬的危害,采用田間試驗法測定6 種藥劑拌種對花生出苗率的影響以及對田間蠐螬的防治效果,從而篩選安全、可靠、高效的種子包衣劑。結果表明,6種藥劑對作物均安全,對蠐螬均有防治效果,防治效果為46.30%~74.07%。其中,25%噻蟲嗪咯菌腈精甲霜靈懸浮劑防治效果最好,增產幅度最高。關鍵詞 花生;藥劑;蠐螬;防效中圖分類號 S 435.6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1)21-01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21年21期2021-11-26
- 蠐螬多糖的熒光標記研究*
710021)蠐螬,是金龜子的幼蟲,具有破血、行瘀、通乳等多種藥理作用, 主治淤痛、痛風、破傷風和喉痹等。蠐螬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與植物多糖相比,動物多糖的活性更加突出?,F(xiàn)有研究表明, 蠐螬多糖對抑制腫瘤生長有重要的作用[1]。目前,國內對于蠐螬多糖的研究主要在于提純分離和其抗腫瘤的生物學活性方面[2]。多糖類由于其分子量較大,結構復雜,缺乏發(fā)色基團和熒光基團,使其難以檢測,給其生物機制及藥代動力學的相關研究帶來極大困難,無法確切知道其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
化學工程師 2021年8期2021-10-14
- 10萬羽蛋雞場雞糞生物循環(huán)處理規(guī)劃方案
處理的最佳方式,蠐螬是雜食性昆蟲,尤其對富含有機質的動物糞便如腐熟、半腐熟的牛糞、豬糞、雞糞等取食量大;蠐螬干粉可替代魚粉。蠐螬吞噬量巨大,雞糞+秸稈可以給蠐螬提供優(yōu)質養(yǎng)料,徹底消化雞糞等農業(yè)廢棄物,蠐螬糞便又可作為優(yōu)質有機肥。該文主要論述蛋雞場雞糞蠐螬生物循環(huán)處理項目背景及雞糞生物循環(huán)處理方案設計。關鍵詞:雞糞;蠐螬;秸稈;生態(tài)循環(huán)農業(yè)中圖分類號:S815.5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4.001P
畜牧獸醫(yī)科學 2021年24期2021-09-27
- 不同濃度人參根總皂苷對蠐螬趨避率及保護酶活性的影響
主要作用[2]。蠐螬為鞘翅目(Coleoptera)金龜甲科(Scarabaeidae)幼蟲的總稱,依靠進食土壤中的腐殖物、植物莖葉等維持生存。在生物體處于逆境情況下,即會激發(fā)昆蟲體內存在的保護酶系統(tǒng),被稱作一個抗氧化系統(tǒng),保護機體免受損傷[3]。本研究通過參考譚世強等[4]的載毒葉碟法,將人參根總皂苷作用于田間常見昆蟲蠐螬,運用酶標儀測定其體內保護酶活性,研究人參皂苷對蠐螬的趨避效果及其體內保護酶活性,為新型植物源農藥的開發(fā)提供參考依據(jù)。1 材料與方法1
吉林農業(yè)科技學院學報 2021年2期2021-06-29
- 花生田蠐螬防治方法
王華偉 李繼紅蠐螬是在花生生長過程中對花生棵為害嚴重的害蟲,又名土蠶,成蟲為金龜子,其種類繁多,生活習性各異,發(fā)生規(guī)律復雜。幼蟲嚴重為害花生的根系和果實,若不及時防治,可使花生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一、發(fā)生原因一是花生連作重茬,上茬花生田的蠐螬防治不徹底,下茬蟲卵基數(shù)大,導致蠐螬大面積發(fā)生。二是連年使用同一種或同一類藥劑進行防治,使蠐螬的抗藥性倍增,降低了藥劑防效。三是防治蠐螬幼蟲的時間不在最佳防治時期,往往提前防治,蠐螬幼蟲還不活動,未到危害期,導致防
河南農業(yè)·綜合版 2021年5期2021-06-16
- 昆蟲病原線蟲對花生田蠐螬防治效果評價
化學藥劑防治花生蠐螬效果對比,明確小卷蛾斯氏線蟲防治花生蠐螬的效果和最佳劑量。在田間分別測定不同倍數(shù)的昆蟲病原線蟲(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簡稱EPN)、40%辛硫磷乳油和2億個/g綠僵菌對蠐螬的防治效果,并通過田間蠐螬不同蟲齡存活數(shù)量、死蟲數(shù)量及花生總果數(shù)、蟲果數(shù)和洞果數(shù)對不同藥劑防治效果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EPN不同用水量對蠐螬數(shù)量、花生蟲果率和洞果率的影響均有一定差異,隨著EPN用水量的增加蠐螬數(shù)量逐漸降低,EPN 1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21年8期2021-05-26
- 淺談苗圃用紗網(wǎng)防治金龜子的技術要點
一,主要以幼蟲(蠐螬)咬食苗木主、側根,導致苗木整株死亡,嚴重時可使苗木絕收。相關部門連續(xù)多年采用多種防治方法(毒土、誘殺、苗床扎孔注藥),均未能有效遏制蠐螬的為害。基于此,在試驗苗圃對上一年蠐螬為害較重的苗床進行了紗網(wǎng)防治,并與其他防治方法進行對比,結果表明:當年設置紗網(wǎng)12個苗床,經(jīng)調查,防治后的蟲口密度由75頭/m2下降至2.7頭/m2,防治有效率達96%。關鍵詞 金龜子;蠐螬;扎孔注藥;毒餌誘殺;防治效率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
農業(yè)災害研究 2021年11期2021-03-29
- 淺析大葉黃楊蠐螬發(fā)生現(xiàn)狀及防治
741000)蠐螬為鞘翅目金龜總科幼蟲的總稱,多為金龜子或金龜甲的幼蟲,危害種類多樣,為世界性地下害蟲。植食性蠐螬喜食剛播種的種子、根、塊莖以及幼苗,2018年始為天水市秦州區(qū)大葉黃楊綠籬地下主要害蟲。常隱藏在土壤中,取食黃楊根部,使其無法正常吸取水分和養(yǎng)分,影響苗木生長,尤其3年生以上綠籬,嚴重時可造成苗木大面積死亡,危害時間長,防治困難。1 生活史蠐螬在當?shù)匾荒臧l(fā)生一代,常以幼蟲和成蟲土里越冬,以幼蟲取食植物根系為害。適溫為15~23℃時危害植物根莖
新農民 2020年5期2020-12-10
- 不同藥劑對甘薯蠐螬的防治效果
篩選出防治甘薯田蠐螬的理想藥劑,以優(yōu)質鮮食型甘薯新品種齊寧18號為試材,在蠐螬嚴重發(fā)生的甘薯試驗田選用辛硫磷、氟蟲腈、苦參堿、綠僵菌和白僵菌等藥劑對蠐螬進行防治試驗。結果表明,在甘薯栽秧時穴施10%吡蟲啉微膠囊劑或5%氟蟲腈懸浮劑,均對蠐螬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0%吡蟲啉微膠囊劑用藥量4 500和6 750 mL/hm2時,對蠐螬的防治效果分別為71.93%和85.96%,顯著高于其他藥劑,且顯著提高了甘薯的商品率。經(jīng)農藥殘留檢測部門檢測,試驗所用藥劑均在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20年20期2020-11-16
- 苗木蠐螬蟲害防治技術
質提出更高要求。蠐螬類蟲害的發(fā)生嚴重影響了苗木的生長及品質,急需對其進行科學防治。針對傳統(tǒng)防治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化學治理、生物治理、物理治理相結合的高效、環(huán)保、安全的綜合治理技術,以期為消除蠐螬危害、提高苗木產品產量及品質提供參考。關鍵詞:苗木;蠐螬;防治技術中圖分類號:S763.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1161(2020)05-0013-02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園林綠化日益受到重視,對優(yōu)質苗木產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加。為此,苗
農業(yè)科技與裝備 2020年5期2020-10-12
- 蠐螬對兔光損傷視網(wǎng)膜變性Caspase-8、 Bax、Bid、Caspase-3 mRNA表達的影響
在《晉書》中就有蠐螬在眼科的應用記載,研究表明蠐螬對光損傷所致視網(wǎng)膜變性有治療作用[3]。為明確其作用機制,本實驗對視網(wǎng)膜光損傷后凋亡因子Caspase-8 mRNA、 Bax mRNA、Bid mRNA、Caspase-3 mRNA的表達進行了檢測,探討了不同劑量蠐螬提取物對視網(wǎng)膜光損傷兔模型的保護作用。1 材料1.1 實驗動物30只雄性健康實驗性兔(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動物實驗室提供,合格證號:醫(yī)動字第20-002號)。1.2 實驗儀器臺式冷凍離心機(湘儀,
中醫(yī)藥信息 2020年5期2020-09-17
- 迭部林區(qū)苗圃蠐螬綜合防治經(jīng)驗
。金龜子幼蟲通稱蠐螬,危害多種苗木根部,以春秋兩季最重,造成缺苗斷壟,甚至帶來毀滅性災害[1-3],對幼林地危害也較重[4]。金龜子種類繁多,隨種類不同生物學特性各異,小型種類1 年1 代,大中型種類多年1 代,多個優(yōu)勢種交叉為害對苗圃生產的危害更嚴重[1,5]。迭部林區(qū)屬于白龍江林區(qū),有8 個林場苗圃。據(jù)記載,迭部林區(qū)苗圃金龜子有19 種,其中4 個優(yōu)勢種交叉為害[2],時間從5 月到10 月,長達6 個月。近年來,迭部林區(qū)各苗圃根據(jù)金龜子生物學特性,針
甘肅林業(yè)科技 2020年2期2020-03-04
- 花生田蠐螬較多的原因與防控技術
技術,造成花生田蠐螬較多,導致花生嚴重減產。在花生幼苗期,蠐螬啃食幼嫩根莖,輕則造成缺苗斷壟,重則毀種絕收;在花生結果期,蠐螬啃食幼嫩果實,輕則減產明顯,重則顆粒無收,給種植戶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據(jù)抽樣實測數(shù)據(jù),蠐螬危害較輕的花生田減產20%左右,危害較重的花生田減產60%~70%,甚至顆粒無收。為了提高種植戶的技術水平和花生產量,現(xiàn)將花生田蠐螬較多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防控技術。一、花生田蠐螬較多的原因1. 種植地塊沒有選好一是選擇了種植過玉米、蔬菜等的
科學種養(yǎng) 2020年2期2020-02-20
- 噻蟲嗪與咯菌腈在花生拌種中的作用探究
花生種植過程中,蠐螬對花生的發(fā)育和成長具有較大威脅。利用噻蟲嗪與咯菌腈治理花生蠐螬蟲害的方式,展開分析了噻蟲嗪與咯菌腈在花生拌種中的作用,期望有利于保證噻蟲嗪與咯菌腈應用的規(guī)范性,提升花生產量。關鍵詞:花生田;蠐螬;噻蟲嗪;咯菌腈;防效;配比據(jù)統(tǒng)計,花生田發(fā)生蠐螬病蟲害,其實際產量會減少20%~40%,當蠐螬病蟲害嚴重時,其減產量會達到70%~80%,甚至絕收,這對花生生產品質和農民生活水平造成嚴重影響?;诖?,進行花生蠐螬病蟲害防治已經(jīng)成為花生種植與產量
種子科技 2019年7期2019-10-14
- 蠐螬多糖的一般藥理學及亞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觀察與評價蠐螬多糖對動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以及其亞急性毒性的作用特點,探討其一般藥理學作用和可能的副作用,為進一步開發(fā)與應用蠐螬多糖提供實驗依據(jù)。方法:曠野法觀察小鼠自發(fā)活動;睡眠時間法觀察蠐螬多糖與戊巴比妥鈉合用對小鼠的催眠協(xié)同作用;疲勞轉棒實驗觀察機能協(xié)調活動;使用無創(chuàng)血壓分析儀測定血壓、心電圖;對大鼠腹腔注射蠐螬多糖,14 d后進行臟器系數(shù)測定、血常規(guī)檢查、血液生化指標檢查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蠐螬多糖50、225、400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下半月 2019年6期2019-09-30
- 園林綠地金龜子生物防治研究
:以園林綠地中的蠐螬為試驗對象,在充分調查其種類和優(yōu)勢種群發(fā)生期的基礎上,選擇金龜子綠僵菌、布氏白僵菌、昆蟲病原線蟲、苦參堿4種生物藥劑,開展不同藥劑劑量和施藥方法對蠐螬防治效果的影響試驗。綜合比較防治效果及成本因素,推薦以昆蟲病原線蟲6.0×105條/m2、金龜子綠僵菌4.5×1010個孢子/m2、苦參堿6.6×10-2 g/m2 和布氏白僵菌6.0×109個孢子/m2澆施進行園林綠地蠐螬防治。施藥前進行單獨刈割處理可有效提高昆蟲病原線蟲的防治效果,對苦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9年1期2019-08-13
- 蠐螬酶法制備抗氧化活性肽
京100181)蠐螬(Protaetia brevitarsis)是東亞地區(qū)一種經(jīng)典的民間藥材,它含有多種人類所需的氨基酸和無機元素,臨床上用于促進血液循環(huán)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近年來人們也對蠐螬進行了更深入的科學研究?,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蠐螬具有抗腫瘤、保肝、治療口瘡、小兒哮喘、中風、血吸蟲病肝硬化等多種藥物活性,是一種極具研究和開發(fā)價值的藥材[1]。Xu 等發(fā)現(xiàn)了蠐螬的粗提物的抗凝活性,且其中的幾種纖維蛋白(原)溶解劑具有抗血栓作用[2];研究表明蠐螬的乙醇和石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19年8期2019-04-12
- 平邑縣蠐螬危害金銀花發(fā)生特點及防治
主要是金龜子幼蟲蠐螬啃食金銀花根部所致,多危害主根,啃食金銀花主根表皮,影響?zhàn)B分運輸,同側地上部植株會出現(xiàn)生長不良或枯死。有主干的樹形金銀花,如圍繞主根啃食形成閉環(huán)可致整株死亡。每年7、8月份蠐螬孵化后開始危害金銀花根部,后期、第二年春天啃食部可以見明顯的愈傷組織,啃咬造成的傷口同時容易引起病原菌的侵染導致根腐等病害的發(fā)生。第二年春天出現(xiàn)植株部分干枯、甚至整株死亡現(xiàn)象,前茬作物為花生的新建園或者周圍為花生地的園子發(fā)生較嚴重。2 蠐螬的發(fā)生規(guī)律蠐螬是金龜甲的
新農民 2019年8期2019-02-21
- 蠐螬危害藍莓的識別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董克鋒 姜惠鐵蠐螬,是危害藍莓根部的重要害蟲,被蠐螬啃食的藍莓,起初樹葉發(fā)黃,最終的枝葉干枯死亡。另外,藍莓被蠐螬啃食后更容易得根腐。據(jù)2016年蠐螬危害調查結果,其中有一園區(qū),因蠐螬危害造成2700株藍莓樹死亡,危害率高達6%,造成嚴重的損失,本文就山東半島藍莓園蠐螬的發(fā)生時期及防治措施做一總結,為藍莓生產中蠐螬防治提供技術支持。1蠐螬危害識別第一步:看樹,蠐螬咬食藍莓須根后,使藍莓很快出現(xiàn)缺水癥狀,早期葉片泛黃(圖1),后期葉片干枯(圖2),出現(xiàn)如下
果農之友 2018年1期2018-10-29
- 蠐螬質量標準的提升研究
軍 周英摘要:蠐螬通常被用作中藥材,為了研究提高蠐螬質量控制方法,采用薄層色譜的方法對蠐螬幾種氨基酸進行定性鑒別,并且按照中國藥典相應方法檢查蠐螬水分,灰分浸出物及重金屬含量。結果表明:薄層色譜斑點清晰,成點性好,建立了蠐螬氨基酸薄層色譜鑒別方法;水分含量7.00%~8.56%,總灰分范圍在29.79%~31.37%,酸不溶性灰分范圍為9.83%~12.53%,重金屬不得過30 ppm,蠐螬在50%醇熱浸出物不得少于40%。提升后的標準,有效控制了蠐螬的
山地農業(yè)生物學報 2018年5期2018-09-10
- 地下害蟲蠐螬的生物防治技術研究進展
摘要:蠐螬對農業(yè)作物和林業(yè)苗圃均具有極強的破壞力,本文從昆蟲病原線蟲、病原真菌和病原細菌三個部分對蠐螬的生物防治研究進展進行了闡述,以期為基層生產單位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關鍵詞:蠐螬;病原線蟲;病原真菌;病原細菌中圖分類號: S436.88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12.033蠐螬是鞘翅目金龜子幼蟲的總稱,喜歡啃食植物的根莖,造成植株死亡,同時啃食對植物造成的損傷,可利于病原菌的侵入,引起土傳病害
吉林農業(yè) 2018年12期2018-07-16
- 不同藥劑處理對白首烏蚜蟲、蠐螬的防效分析
理對白首烏蚜蟲、蠐螬的防效及增產效果。試驗結果表明,每667 m2用高巧50 mL拌種的處理在防蚜蟲、防蠐螬、保護塊根、增收方面成效顯著,且簡單易操作,可以取代傳統(tǒng)的毒死蜱顆粒劑。關鍵詞 白首烏;蠐螬;蚜蟲;種衣劑;微囊劑中圖分類號:S435.67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6.0241 研究背景白手烏亦稱白何首烏,古籍記載,白首烏用于晚唐,盛于早明,沿用至今[1]。因其補腎益肝,具有生發(fā)、養(yǎng)
南方農業(yè)·中旬 2018年9期2018-05-14
- 蠐螬抗菌肽的制備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
明顯差異[4]。蠐螬隸屬于鞘翅目(Coleoptera),是金龜甲總科(Scarabaeoedea)幼蟲的統(tǒng)稱,又名地蠶、土蠶[5]。借助現(xiàn)代的醫(yī)學以及檢測手段分析得知,蠐螬體內含有各種氨基酸、多肽或蛋白質、糖類、生物堿和羧酸類化合物,以及較高含量的鈣、鐵、銅、錳等礦物元素[6]。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蠐螬具有顯著的抗癌抑癌、抗腫瘤[7]、抗氧化[8]、抗衰老和抗病毒、抗菌功效[9]。本研究使用酶解法以加酶量、酶解時間、料液比、pH為因素優(yōu)化胰蛋白酶酶解蠐螬蛋
廣東農業(yè)科學 2018年2期2018-05-09
- 不同藥劑防治花生田蠐螬的效果比較
aea L.)田蠐螬的防治效果,得出70%噻蟲嗪+精甲·咯菌腈、60%高巧+40%衛(wèi)福、22.2%噻蟲·咯·霜靈防治蠐螬和增產效果依次由最好到較好。關鍵詞:花生(Arachis hypogaea L.);蠐螬;防治效果;藥劑中圖分類號:S435.652;S433.8+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8)20-0085-02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20.018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
湖北農業(yè)科學 2018年20期2018-01-04
- 三亞紅峽谷高爾夫球場蠐螬的調查與防治研究
草坪不同功能區(qū)的蠐螬種類,發(fā)現(xiàn)危害該高爾夫球場草坪的蠐螬有銅綠麗金龜、大綠金龜、華南大黑鰓金龜和淺棕鰓金龜。其中,優(yōu)勢種為大綠金龜,次優(yōu)勢種為銅綠麗金龜。在掌握各功能區(qū)蠐螬全年的種類及數(shù)量消長情況基礎上,用毒死蜱、辛硫磷和綠僵菌進行防治。試驗結果表明,毒死蜱施藥后15 d防效達100%;辛硫磷在施藥30 d時,蟲口減退率達94.58%;綠僵菌施藥時間30 d防效達91.12%。可見,綠僵菌菌劑隨著施藥時間的增加,速效性和持效性均優(yōu)于毒死蜱和辛硫磷。關鍵詞
熱帶農業(yè)科學 2017年7期2017-08-09
- 旱地花生應注重蠐螬和金針蟲等地下害蟲的防治
德興摘要:闡述了蠐螬、金針蟲的形態(tài)特性、發(fā)生特點、為害花生癥狀,提出了防治蠐螬、金針蟲的措施。關鍵詞:蠐螬、金針蟲;形態(tài)特性;發(fā)生特點;為害花生癥狀;防治措施在新干縣,花生以旱地種植為主,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對花生危害較重。如若沒防治好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將影響花生收成,受害花生一般減產20%~30%,嚴重的減產60%~70%,甚至絕收;同時,地下害蟲的為害還會影響花生品質,給種植花生的農戶造成較大損失。因此,在旱地花生栽培過程中,要特別注重蠐螬、金
現(xiàn)代園藝 2017年1期2017-07-14
- 圃地害蟲蠐螬的防治措施
0)摘要:文章對蠐螬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史、生活習性及綜合防治措施進行了介紹,對林業(yè)生產單位具有指導作用。關鍵詞:苗圃;蠐螬;綜合措施蠐螬俗稱地蠶、土蠶、雞糞蟲,是鞘翅目金龜子科金龜子幼蟲的總稱,是黑龍江省苗圃地的一種主要地下害蟲,其隱蔽在土中,危害時間長,防治比較困難。蠐螬危害苗木根部,使苗木無法吸取水分和養(yǎng)分,影響苗木的生長,嚴重時可致苗木死亡,給科研和生產造成了重大損失。因此,掌握蠐螬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史、生活習性及綜合防治措施,對培育優(yōu)質苗木、提高苗木質
科學與財富 2017年20期2017-07-10
- 藍莓園蠐螬綜合防治技術
0014)藍莓園蠐螬綜合防治技術韋繼光,蔣佳峰(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園) 南京 210014)蠐螬是鞘翅目金龜甲科幼蟲的總稱,又名白地蠶,體形彎曲呈C字狀,多為白色,少數(shù)為黃白色(圖1)。蠐螬是藍莓栽培中危害最嚴重的一類地下害蟲,喜歡啃食植株根系、莖基部皮層(圖2),導致植株地上部因水分養(yǎng)分供應不足而出現(xiàn)缺水缺素癥狀,樹體葉片黃化、長勢變弱(圖3),嚴重時樹體干枯死亡。蠐螬成蟲(金龜子)喜食藍莓的葉片、嫩芽、花蕾等,對藍莓栽培生產危害極
果農之友 2017年4期2017-06-19
- 清豐縣花生田蠐螬發(fā)生原因及綜合防治技術
摘要 介紹花生田蠐螬的發(fā)生規(guī)律,分析蠐螬猖獗的原因,并提出綜合防治措施,以促進清豐縣花生的生產。關鍵詞 花生田;蠐螬;發(fā)生規(guī)律;發(fā)生原因;防治措施;河南清豐中圖分類號 S435.65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6-0141-02蠐螬是清豐縣花生田主要害蟲之一。近年來,由于農業(yè)結構調整,全縣發(fā)展速生楊片林面積達1.3萬hm2,推廣蔬菜、花生作物面積各1.3萬hm2,為金龜子(蠐螬)猖獗發(fā)生提供了豐富的食源和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加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17年6期2017-05-12
- 皇甫川流域蠐螬群落對不同水土治理措施的響應
用土壤樣方法采集蠐螬標本,以不同水土治理措施植被、耕作農田和天然草地為研究樣地,分析了內蒙古皇甫川流域不同水土治理方式對蠐螬群落的影響。結果表明:共捕獲蠐螬578頭,隸屬于2科6屬7種。其中,優(yōu)勢種為東方絹金龜和毛缺鰓金龜。不同人工植被中蠐螬群落的個體數(shù)和多樣性均較農田提高,人工林地中提高尤為明顯;兩種優(yōu)勢蠐螬夏季發(fā)生程度高于春季和秋季(P關鍵詞:皇甫川流域;水土流失;治理;蠐螬;群落特征中圖分類號:Q958.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
綠色科技 2017年6期2017-04-20
- 淺談土遺址中的蠐螬病害及其防治
安全的重要因素。蠐螬是金龜子的幼蟲,在其生命周期內通過鉆土、取食、排泄對土遺址造成破壞,是危害土遺址的一種重要地下害蟲。文章綜述了國內外有關蠐螬的生活習性及其對土遺址的危害的研究成果,討論了土遺址中蠐螬病害防治措施,以期對土遺址保護提供參考。[關鍵詞]土遺址;蠐螬;防治措施基金項目:2016年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610722010);2016年省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437);咸陽師范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
絲綢之路 2017年4期2017-03-18
- 化學防治蠐螬低毒農藥篩選
:為了篩選出防治蠐螬效果較好的低毒藥劑,對5%二嗪磷顆粒劑、70%噻蟲嗪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5%阿維菌素乳油、40%辛硫磷乳油這5種藥劑施用后的植株防效和蟲口減退率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表明:植株防效和蟲口減退率均為5%二嗪磷顆粒劑、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5%阿維菌素乳油、40%辛硫磷乳油>70%噻蟲嗪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且5%二嗪磷顆粒劑的防治效果與對照藥劑的防治效果差異達到極顯著。建議生產上推廣應用5%二嗪磷顆粒劑代替其他高毒農藥
農業(yè)科技與裝備 2016年8期2017-03-09
- 花生田蠐螬防治方法實用性評價
花生田蠐螬防治方法實用性評價河南省新鄉(xiāng)市花生常年種植面積6億平方米左右,是新鄉(xiāng)市重要的油料作物。自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至今,花生田蠐螬危害日漸猖獗,加之蠐螬生活習性的特殊性,四分之三的時間在地下活動,防治難度較大。據(jù)調查,花生田蠐螬密度常年為1.2萬~2萬頭/667平方米,高者可達20萬頭/667平方米,一般地塊花生減產30%左右,嚴重發(fā)生田塊花生幾近絕收。為花生種植選擇適合的防治方法,現(xiàn)就各種防治方法的經(jīng)濟適用性、簡便有效性歸類評價如下:一、農業(yè)防治法
農村.農業(yè).農民 2017年8期2017-02-07
- 花生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門防治。花生蚜和蠐螬是各地常年發(fā)生的主要害蟲,所以花生害蟲的綜合防治措施主要針對這兩種害蟲,兼治其他害蟲。1 播種期防治1.1 堅持輪作。主要針對蠐螬等地下害蟲,兼治其他苗期害蟲。有條件的地區(qū)可以采取水旱輪作或小麥、玉米、花生的倒茬,對壓低蠐螬數(shù)量有明顯的作用。旱地可以考慮花生、谷子和甘薯的隔年輪作,可有效控制蠐螬等地下害蟲的為害。研究表明,花生連作3年,植株高度降低6.3 cm,單株結果數(shù)減少3.1個,百果重減少6.6 g,產量降低32.95%。而花生與
現(xiàn)代農村科技 2017年4期2017-02-03
- 蠐螬為害花生的產量損失及經(jīng)濟閾值研究
100872)?蠐螬為害花生的產量損失及經(jīng)濟閾值研究李 曉1,石程仁1,鞠 倩1,姜曉靜1,曲明靜1*,蘇衛(wèi)華2,陳浩梁2,左羚華3(1.山東省花生研究所,山東 青島 266100; 2.安徽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安徽 合肥 230031; 3.中國人民大學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學院,北京100872)蠐螬是為害花生最嚴重的地下害蟲,造成極大經(jīng)濟損失。為指導花生田蠐螬防治,本文研究了花生開花下針期蠐螬蟲口密度與花生受害狀況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經(jīng)濟閾
花生學報 2016年2期2016-12-13
- 河北省甘薯主產區(qū)蠐螬的發(fā)生為害調查
河北省甘薯主產區(qū)蠐螬的發(fā)生為害調查王容燕,高波,李秀花,馬娟,陳書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河北省農業(yè)有害生物綜合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yè)部華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河北保定071000)2010~2012年對河北省甘薯主產區(qū)易縣和雄縣甘薯田蠐螬的發(fā)生和為害狀況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蠐螬在易縣和雄縣甘薯田普遍發(fā)生,主要種類為暗黑鰓金龜、銅綠麗金龜、黃褐麗金龜、華北大黑鰓金龜,一般地塊蠐螬對甘薯的為害率<10%,嚴重地塊為害率>2
河北農業(yè)科學 2016年4期2016-12-13
- 球孢白僵菌粉劑、綠僵菌粉劑對甘蔗蠐螬的防效研究
綠僵菌粉劑對甘蔗蠐螬的防效,結果表明:球孢白僵菌粉劑、綠僵菌粉劑單一施用與8%毒辛顆粒劑菌藥混合施用,甘蔗蠐螬的田間蟲量和蔗根受害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對甘蔗蠐螬的防效為54.29%~78.57%,對蔗根保護的防效為73.36%~82.77%;球孢白僵菌粉劑+8%毒辛顆粒劑、綠僵菌粉劑+8%毒辛顆粒劑菌藥混合施用的防效明顯高于球孢白僵菌粉劑、綠僵菌粉劑單一施用。關鍵詞 球孢白僵菌粉劑;綠僵菌粉劑;甘蔗;蠐螬;殺蟲劑;防效中圖分類號 S435.661 文獻標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16年6期2016-10-20
- 不同施藥方法對花生田蠐螬的防治效果評價
施藥方法對花生田蠐螬的防治效果評價鞠倩1,李曉1,蘇衛(wèi)華2,陳浩梁2,謝明惠2,姜曉靜1,曲明靜*(1. 山東省花生研究所,山東 青島 266100;2. 安徽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1)摘要:為尋找輕簡、高效、安全控制花生主要害蟲蠐螬的技術模式,連續(xù)4年對六種防治方法進行了評價,對解決蠐螬防治難題、提高防治技術水平提供參考和依據(jù)。辛硫磷微囊懸浮劑(辛硫磷CS)+性誘劑及毒死蜱微囊懸浮劑(毒死蜱CS)+性誘劑的防蟲效果、保果效果、
花生學報 2016年1期2016-06-02
- 花生不同種植模式對蠐螬發(fā)生的影響及藥劑防治效果
成長期,都會受到蠐螬的一定損壞。蠐螬是一種對花生生長產生嚴重損害的害蟲,其會咬食花生的種子,使花生的根苗不能得到充分地養(yǎng)分進行生長。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筆者主要結合廣西北流市的花生種植模式來進行深入分析,積極探討如何在不同的春夏季種植花生中有效防止蠐螬危害,并對藥劑效果進行科學比較。關鍵詞 花生;種植模式;蠐螬;藥劑防治中圖分類號:S435.65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6)06-0-02為了更好地試驗出不同的種植模式對春
南方農業(yè)·下旬 2016年2期2016-05-30
- 30%毒死蜱微囊懸浮劑毒土法對阜陽市夏大豆田蠐螬的防效試驗
對阜陽市夏大豆田蠐螬的防效試驗結果表明,采用30%毒死蜱微囊懸浮劑7.5 kg/hm2毒土法防治蠐螬,在播種期進行土壤處理,可使田間蠐螬減少80%,大豆產量提高5.00%。關鍵詞 大豆蠐螬;30%毒死蜱微囊懸浮劑;毒土法;防效;安徽阜陽中圖分類號 S435.651;S433.83;S48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7-0104-01蠐螬是金龜甲(金龜子)幼蟲的統(tǒng)稱,主要取食大豆地下部分,尤喜食萌發(fā)的種子及幼苗的根、莖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16年7期2016-05-14
- 3種藥劑采用不同施藥方法防治花生蠐螬的殘留研究
施藥方法防治花生蠐螬的殘留研究張光玲1,曲明靜2,鞠 倩2,李 曉2,姜曉靜2,陳浩梁1,蘇衛(wèi)華1*(1.安徽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2.山東省花生研究所,山東青島 266100)摘要[目的]了解防治花生蠐螬常用農藥的殘留現(xiàn)狀。[方法]選取30%毒死蜱微囊懸浮劑、30%辛硫磷微囊懸浮劑和10%吡蟲啉懸浮劑3種農藥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在花生播種時采用穴噴霧和拌種,在齊苗后灌根3種施藥方法防治蠐螬,于花生收獲后對花生仁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5年30期2015-12-25
- 甘薯田蠐螬防治的現(xiàn)狀與展望
強 張允剛摘要:蠐螬是危害甘薯產量和質量的最大害蟲之一,傳統(tǒng)的化學農藥防治雖見效快,但高毒性、害蟲抗藥性強及高污染等弊端妨礙了現(xiàn)代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物理手段如燈光誘捕、性誘劑法和生物防治方法等與之相比更安全持久。對甘薯蠐螬的防治方法進行了綜合探討,并對應用生物技術防治害蟲的策略及前景進行了分析,以期為蠐螬的防治及甘薯生產提供借鑒及指導。關鍵詞:甘薯;蠐螬;生物防治;現(xiàn)狀;展望中圖分類號: S4338+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12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4年12期2015-04-02
- 幾種生物制劑防治花生田蠐螬
摘要:為探索防治蠐螬等地下害蟲的生物防治方法,在蠐螬為害嚴重的花生田使用多種生物制劑處理,并與傳統(tǒng)化學藥劑對比防治效果。結果表明,病原線蟲、白僵菌、綠僵菌和蘇云金芽孢桿菌制劑(Bt)均對蠐螬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化學藥劑,實現(xiàn)對花生田蠐螬等地下害蟲的綠色防控。關鍵詞:生物防治;花生田;蠐螬;綠色防控中圖分類號:S435.652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4)09-0112-03花生是山東省的主要油料作物。山東省花生種
山東農業(yè)科學 2014年9期2015-01-07
- 大黑蠐螬活動規(guī)律及對農作物幼苗的取食趨性研究
群之一,其幼蟲-蠐螬,是地下害蟲中最大的類群,也是危害最重、造成損失最大的種類(姚慶學等,2003)。華北大鰓金 Hototrichiaoblita Faldermann 廣泛分布于長江以北各地,是糧田作物、油料作物、果林苗圃、蔬菜及特種作物的重要經(jīng)濟害蟲之一,其幼蟲—大黑蠐螬食性雜,可取食各種作物、苗木、雜草的地下部分和木屑等纖維物與土粒等,該蟲在蠐螬類群中的廣泛性和嚴重性居首位(羅益鎮(zhèn)和崔景岳,1995)。目前,國內對蠐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成蟲和幼蟲化學
環(huán)境昆蟲學報 2014年4期2014-12-16
- 不同真菌菌株對蠐螬的毒力測定
菌株及其混合物對蠐螬進行毒力測定。結果表明,綠僵菌Ma1較其它菌株校正累積死亡率最高,致死速度最快,平均累計校正死亡率達62.50%,LT50為10.31d,在花生蠐螬的防治上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關鍵詞:綠僵菌;蠐螬;防治;毒力測定中圖分類號S47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7731(2014)13-29-02蠐螬(Anmala cuprea)是鞘翅目金龜甲幼蟲的總稱,是我國地下害蟲分布最廣、為害最重的一類害蟲,主要為害花生、大豆、麥類、高粱、玉米
安徽農學通報 2014年13期2014-09-19
- 大豆蠐螬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
劉東梅摘 要:蠐螬食性雜,發(fā)生期長,尤以春、秋兩季為害嚴重,且隱蔽性強,是較難防治的一類害蟲。因此,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關鍵詞:大豆;蠐螬;防治蠐螬是金龜子幼蟲的統(tǒng)稱。大豆田的金龜子種類較多,最主要的是東北大黑鰓金龜,屬鞘翅目,金龜子科,俗稱白地蠶。東北大豆田主要是東北大黑鰓金龜,成蟲可取食大豆的葉和莖,幼蟲取食大豆根部,致使植株枯死和倒伏,為害嚴重時,整株成片死亡,導致產量嚴重損失。東北大黑鰓金龜食性復雜,嗜食大豆,也喜歡取食果樹、林木、
現(xiàn)代農業(yè)研究 2014年1期2014-02-17
- 安徽宿州地區(qū)蠐螬時空發(fā)生特點
100125)蠐螬,是為害我國大豆、花生、馬鈴薯、蔬菜及草坪地下部分的最主要的一類地下害蟲[1]。在一些發(fā)生嚴重地區(qū),由于蠐螬為害造成的作物減產可達70%~80%,乃至顆粒無收[2-3]。20世紀90年代,為了應對蠐螬等地下害蟲的危害,進行了全國性的調查與防治研究。提出了以成蟲防治為重點,結合幼蟲的防控措施,取得了顯著效果[4-5]。但是,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yè)生產制度的轉變,即更復雜的混合種植制度、經(jīng)濟作物的大量種植、植保防治重點的轉移、免耕還田的廣泛推廣
植物保護 2013年4期2013-09-11
- 常熟地區(qū)草坪蠐螬發(fā)生規(guī)律和綜防技術
響景觀價值。其中蠐螬是各類草坪最重要的害蟲之一,由于其幼蟲營土棲生活,為害蔭蔽,食量大,防治難,成為綠化養(yǎng)護公認的防治困難的害蟲。為此,在2009-2011年對其發(fā)生規(guī)律和綜防技術進行了專題研究和防治示范。1 發(fā)生規(guī)律1.1 蠐螬種類調查蠐螬屬高趨光性害蟲,通過多點燈誘鑒定,常熟市蠐螬種類有暗黑鰓金龜 (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小黃鰓金龜 (Metabolus flavescens Brenske)、大黑鰓金龜
浙江農業(yè)科學 2012年12期2012-12-24
- 不同耕作模式對豆田蠐螬發(fā)生及大豆產量的影響
利用秸稈資源,但蠐螬的發(fā)生卻越來越重,據(jù)河南省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對近五年來蠐螬的成災原因進行了調查分析,并對蠐螬的化學藥物防治進行了深入研究。雖然蠐螬的危害已經(jīng)引起廣大農民朋友的重視,許多農戶也積極防治蠐螬,但由于目前所采用的防治藥劑普遍存在高毒(國家禁用)、持效期短、防效差、含量嚴重不足、成本高等缺點,再加上蠐螬抗藥性增強,防治效果并不理想。這已成為眾多專家關心的問題,也是急需解決的難題,針對當?shù)叵拇蠖固?span id="pl555df" class="hl">蠐螬發(fā)生危害嚴重,采用不同耕作模式進行田
大豆科技 2010年4期2010-06-04
- 草坪地下害蟲——蠐螬及防治
劉繼成 陳 娜蠐螬是一種食根害蟲,是鞘翅目金龜甲科幼蟲的總稱,其長大的幼蟲,一般有2.1~2.5cm,在后節(jié)上有一組茸毛,多數(shù)情況下呈“C”形狀,是地下害蟲中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為害也最嚴重的一大類群。蠐螬在土壤中活動,喜食草坪的根(也食其他雜草的根系),是危害草坪的一種害蟲。1 被蠐螬危害的草坪癥狀草坪被蠐螬咬斷根處切口整齊,受害草坪呈現(xiàn)不規(guī)則枯死斑。草坪葉片凋萎、發(fā)黃或發(fā)褐, 但出現(xiàn)這一癥狀也有可能是土壤條件引起的,也可能是施肥或澆水不當、排水不良、
現(xiàn)代園藝·綜合版 2009年5期2009-06-20
- 諸城市花生蠐螬生活習性、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對策研究
王 瑩【摘要】蠐螬是魯東地區(qū)花生田的主要地下害蟲之一,在明確該地區(qū)花生田蠐螬發(fā)生種類和為害特點的基礎上,本文探討了優(yōu)勢種——暗黑鰓金龜?shù)纳盍曅浴l(fā)生規(guī)律、分布情況、發(fā)生原因,提出了農業(yè)防治、化學防治、人工物理防治等綜合防治方法?!娟P鍵詞】蠐螬;暗黑鰓金龜;生活習性;發(fā)生規(guī)律;防治措施花生是諸城地區(qū)的主要經(jīng)濟作物之一。據(jù)我們調查,近幾年來,花生蠐螬連年發(fā)生并逐年加重,由統(tǒng)計數(shù)字表明:花生因蠐螬為害一般造成減產20%-40%,嚴重的減產達70%-80%,甚
吉林農業(yè)·下半月 2009年4期2009-05-22
- 鄧州市花生田蠐螬大發(fā)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分析了花生田蠐螬大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種植面積的擴大、連作、單一種植以及冬季氣候較常年明顯偏高等自然因素,以及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等人為因素。并提出了農業(yè)防治、物理機械防治、化學防治等措施指導花生田蠐螬的有效防治。關鍵詞花生田;蠐螬;大發(fā)生原因;防治措施;河南鄧州中圖分類號S4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9-0197-01花生是鄧州市的主要農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達3萬公頃左右。近年來,花生田蠐螬的發(fā)生危害逐年加重,一般造成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09年19期2009-03-20
- 談茂名市加強紅火蟻監(jiān)測與防控的做法
摘要分析了花生田蠐螬大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種植面積的擴大、連作、單一種植以及冬季氣候較常年明顯偏高等自然因素,以及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等人為因素。并提出了農業(yè)防治、物理機械防治、化學防治等措施指導花生田蠐螬的有效防治。關鍵詞花生田;蠐螬;大發(fā)生原因;防治措施;河南鄧州中圖分類號S4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9-0197-01花生是鄧州市的主要農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達3萬公頃左右。近年來,花生田蠐螬的發(fā)生危害逐年加重,一般造成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09年19期200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