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2020年以來疫情的影響,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生了重大變革,教育形式從線下傳統(tǒng)教學向線上網絡教學轉變,在線學習日益成為老年學員的剛性需求。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2025年發(fā)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截至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31031萬人,占全國人口的 22.0% ,人口老齡化問題愈發(fā)嚴峻。在此背景下,老齡工作的重要性愈發(fā)凸顯?!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深刻闡述了新時代老齡工作的重要意義,明確提出要依托國家開放大學籌建國家老年大學,搭建全國老年教育資源共享和公共服務平臺。 [2]2022 年9月,浙江省教育廳、省委老干部局和省老齡辦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高質量推進老有所學的實施意見》,強調要整合老年教育資源,完善老年教育發(fā)展機制,豐富學習內容,創(chuàng)新學習形式,推動老年教育線上線下融合發(fā)展。為滿足大眾學員多元化的學習需求,浙江開放大學結合省教育廳“教育魔方”工程,在“一網一碼一圖一指數(shù)”的終身教育應用框架下,研發(fā)了浙江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一“浙學通”,為全省大教育提供了數(shù)字賦能服務。[4
為了解老年學員對在線學習平臺的持續(xù)使用意愿,本文以“浙學通”平臺為例,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深入探究老年學員在線學習平臺持續(xù)使用意愿的影響因素,旨在進一步提高“浙學通”平臺的資源利用率,提升老年學員的數(shù)字素養(yǎng),改善老年學員的在線學習體驗。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 調查對象
本文綜合運用線上問卷和線下訪談的調查方式,對金華市老年大學50歲及以上的老年學員展開調研,以確保樣本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二)問卷設計與編制
依據(jù)研究目的和問卷設計的基本要求,筆者先對老年大學教師和學員進行了初步訪談。隨后,結合現(xiàn)有文獻研究成果及訪談結果編制問卷題項,并進行小范圍問卷發(fā)放。經過反復修改調整,最終形成正式調查問卷。調查問卷涵蓋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問卷標題和學員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平臺使用情況;第二部分聚焦老年學員希望平臺新增的功能和課程情況;第三部分測量題項均采用Likert五級評分法編制問卷,設置了交互質量、課程質量、系統(tǒng)質量、感知有用性、社群影響、自我效能以及持續(xù)使用意愿7個維度,探討各維度因素對老年學員平臺持續(xù)使用意愿的影響。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研究。對回收的問卷數(shù)據(jù)運用SPSS24.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錄入和分析,具體分析方法如下:第一,為了解研究對象的基本信息和平臺使用情況,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第二,為探究老年學員在線學習平臺持續(xù)使用意愿的影響因素,運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 研究對象基本信息
本文選取金華市老年大學學員作為調查對象,共發(fā)放問卷204份,回收有效問卷199份,回收率 97.5% 。問卷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如下。
1.性別與年齡
在199份有效樣本中,男性學員有22人,占 11.1% ;女性學員有177人,占 88.9% 。這與國內眾多學者的研究結論一致,即在老年教育的參與對象中,普遍存在女性多于男性的現(xiàn)象。在年齡分布上,“浙學通”平臺上的老年學員年齡在50-60歲的有96人,占 48.2% ;年齡在61-70歲的有84人,占 42.2% ;年齡在71-80歲的有19人,占 9.6% 。
2.使用頻率/周
研究樣本表明,老年學員使用“浙學通”的頻率,每周一次的有77人,占 38.7% ;每周2-3次的有68人,占 34.2% ;每周4-5次的有5人,占 2.5% ;每周5次以上的有2人,占 1% ;不確定每周使用次數(shù)的有47人,占 23.6% 。由此可見,“浙學通”平臺老年學員每周在線學習頻率多為1-3次。
3.使用時長/周
老年學員每周使用“浙學通”的總時長,1小時以內的有113人,占 56.8% ;2-3小時的有67人,占 33.7% ;4-5小時的有13人,占 6.5% ;6小時以上的有6人,占 3% 。由此可見,“浙學通”平臺老年學員的每周學習時長多為1-3小時。
(二)問卷信效度分析
本文運用SPSS24.0軟件對問卷的量表部分進行信效度分析。通過克隆巴赫Alpha系數(shù)進行內部一致性分析檢驗,以此考察問卷的信度。一般認為,Alpha系數(shù)大于0.9,表明量表的內在信度極高;Alpha系數(shù)大于0.8且小于0.9,說明內在信度可接受。根據(jù)表1可知,問卷整體的克隆巴赫Alpha系數(shù)為0.983,大于0.9,意味著調查問卷的測試結果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即問卷的信度較高。
表1可靠性檢驗
通過對KMO和Bartlett的系數(shù)進行分析檢驗,以此檢測問卷結構效度。檢測結果顯示,KMO值為0.936,大于0.9,表明變量間的相關指數(shù)良好,變量間相關性強;在巴特利特球型檢驗中,顯著性概率值P為0.000,小于0.05,這反映出本文的調查問卷中的原始變量之間存在相關性(詳見表2)。綜上,本文所采用的問卷信度與效度良好,可用于數(shù)據(jù)的進一步分析。
表2KMO和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
(三)老年學員希望平臺新增的課程情況分析
“浙學通”平臺現(xiàn)設有多種課程類別,涵蓋人文修養(yǎng)、安全知識、職場發(fā)展、實用技術、休閑技藝、投資理財、法律法規(guī)和生活環(huán)境等。根據(jù)問卷調查結果,老年學員對平臺新增課程的需求呈現(xiàn)出一定的傾向性。其中, 55.80% 的老年學員最希望新增休閑技藝類課程,顯示出該群體對于豐富休閑生活、培養(yǎng)興趣愛好的強烈意愿。此外,有 33.70% 的學員希望新增安全知識課程, 30.20% 的學員期待新增實用技術課程,這也反映出老年學員對提升生活安全保障和掌握實用技能的關注。在訪談中,有老年學員特別提到,希望能夠新增生活技能類、手工類以及心理調節(jié)等方面的課程。這不僅契合了老年學員對休閑技藝類課程的需求,而且為平臺課程的拓展指明了具體方向。
(四)老年學員希望平臺新增的功能情況分析
為深人了解老年學員對“浙學通”平臺功能的需求,筆者開展了相關問卷調查。在希望平臺新增的功能中,個性化課程推薦以 52.30% 的占比位居首位。這一數(shù)據(jù)表明,老年學員在數(shù)字化學習過程中,期望平臺能夠精準定位其學習需求與興趣,提供適配的課程內容,以優(yōu)化學習路徑,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40.20% 的老年學員希望新增在線討論答疑功能,這反映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對互動交流和答疑解惑的強烈訴求。該功能不僅有助于學員解決學習中的困惑,還能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習的參與感和持續(xù)性。課程推送提醒功能的期望占比為 37.20% ,說明老年學員重視課程學習的即時性和規(guī)律性,希望借助平臺提醒,確保不錯過學習機會,凸顯了他們對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和規(guī)律性的需求。此外, 14.60% 的學員期望增設平臺留言區(qū), 11.10% 的學員關注其他功能,這也從側面體現(xiàn)了老年學員對多樣化交流渠道和平臺功能拓展的潛在需求。這些數(shù)據(jù)為“浙學通”平臺的功能迭代與服務升級提供了重要依據(jù)。
(五)老年學員“浙學通”平臺持續(xù)使用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使用R方來分析模型的擬合優(yōu)度。如表3所示,調整后 R2=0.822 ,說明各自變量可以解釋持續(xù)使用意愿 82.2% 的變化原因。使用F檢驗進行模型總體顯著性分析,得出P值小于0.05,說明回歸模型具有顯著意義。使用t檢驗進行回歸系數(shù)顯著性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交互質量、課程質量、社群影響、自我效能以及感知有用性的顯著性均小于0.05,說明以上因素對老年學員在線學習平臺持續(xù)使用意愿均存在顯著影響。系統(tǒng)質量的顯著性為0.829,說明系統(tǒng)質量對持續(xù)使用意愿不存在顯著影響。VIF值用于查看共線性問題,一般認為VIF值大于10,則代表存在嚴重的共線性問題。本文中各因素的VIF值均在10以下,說明各研究因素不存在共線性問題。
表3各因素對老年學員持續(xù)使用意愿影響的多元回歸分析
三、結論與建議
本文通過對金華市開放大學50羅及以上老年學員使用“浙學通”平臺的意愿展開調研,發(fā)現(xiàn)女性學員在老年教育參與中占比較高,每周學習頻率多為1-3次,時長多為1-3小時。問卷信效度良好,老年學員對平臺新增課程和功能有明確需求,在平臺使用體驗、課程內容、教學師資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滿意度情況,且交互質量、課程質量、社群影響、自我效能以及感知有用性對持續(xù)使用意愿存在顯著影響,系統(tǒng)質量對持續(xù)使用意愿不存在顯著影響。
基于調研結果,為提升“浙學通”平臺的服務質量和老年學員的滿意度,筆者提出以下建議:在課程設置方面,加大休閑技藝類課程的開發(fā)力度,尤其是手工類課程。同時,增加老年心理健康、安全知識和實用技術課程;在平臺功能優(yōu)化方面,著重實現(xiàn)個性化課程推薦,盡快上線在線討論答疑和課程推送提醒功能,拓展平臺留言區(qū)等多樣化交流渠道;在平臺使用體驗提升方面,老年學員希望“浙學通”平臺的往期視頻課程可以重播,直播課程能夠回放,應進一步優(yōu)化平臺界面,使其更加簡潔易用,提高操作便捷性;在教學師資建設方面,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態(tài)度,以滿足老年學員的學習需求。
四、結束語
本文聚焦老年學員在線學習平臺持續(xù)使用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在探索過程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該領域的實踐提供了具有一定借鑒價值的參考依據(jù)。然而,研究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范圍局限于金華市等。未來研究亟待突破地域限制,大幅拓展研究范圍,增加調研樣本數(shù)量。一方面,應深入剖析多元影響因素對在線學習平臺應用的潛在影響,涵蓋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網絡基礎設施完備程度、老年群體教育背景以及消費理念等;另一方面,需著力挖掘不同地區(qū)老年學員的差異化需求。
參考文獻:
[1]國家統(tǒng)計局.王萍萍:人口總量降幅收窄人口素質持續(xù)提升[EB/0L].[2025-01-17].https://www.stats.gov.cn/sj/sjjd/202501/t20250117_1958337.html.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EB/OL].[2021-11-18].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59511.htm.
[3]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高質量推進老有所學的實施意見[EB/OL].[2022-09-28].https://www.zj.gov.cn/art/2022/9/28/art_1229400468_59834981.html.
[4]盧紅.數(shù)字化改革背景下“浙學通\"賦能社區(qū)教育場景智治與應用推進[J].品位·經典,2024(16):84-86.
[5]黃慧,歐陽忠明.積極老齡化真的發(fā)生了:基于3所老年大學學習效果的探索性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20(18):78-85.
[6]吳明隆.問卷統(tǒng)計分析實務SPSS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