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14年8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同比已連續(xù)12個月下降,而且頹勢沒有改觀的跡象。
在人們對自主品牌的悲觀情緒達到頂點的節(jié)骨眼上,《汽車觀察》以封面故事的形式發(fā)出吶喊:《自主品牌,挺??!》
當合資品牌減配、 降價,紛紛做減法來打壓自主品牌的時候,不少自主品牌選擇了做加法來進行對抗?!镀囉^察》認為,這樣的加法不僅能提高性價比,對品牌力的提升也會起到一些作用,但自主品牌仍需綜合實力的提升。文章建言:自主品牌可以放下品牌的包袱,推出契合他們個性的產(chǎn)品,更多地去適應市場而非讓市場適應產(chǎn)品。
2005年5月刊《自主品牌不是喊出來的》,2006年4月刊《自主品牌,該不該放棄高端》,2006年11月刊《再給自主品牌5 年時間》,2013年2月刊《發(fā)現(xiàn)中國車正能量》,2015年12月刊《自主的少年時代》,2023年7月刊《中國品牌:“星火”燎原》......
20年來,中國自主品牌在跌宕起伏中砥礪前行,乘用車市占率自20% 左右躍升至60%以上,徹底擺脫了與合資品牌的纏斗。無論在低谷還是峰頂,《汽車觀察》一直堅持用最多的人力和時間投入、最多的策劃和報道次數(shù)、最堅定的態(tài)度力挺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