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日,徐大全正式就任博世中國區(qū)總裁,但他與《汽車觀察》的故事從十多年前就開始了。
2015年,在上海車展博世展臺上,徐大全接受《汽車觀察》獨家采訪,不在會議室,也沒有公關話術,整個過程更像一次老友暢談,徐大全顯得格外輕松,笑著用三個關鍵詞勾勒出博世的未來藍圖——互聯化、自動化、電氣化。
“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發(fā)展,是因為博世一直在為中國而改變?!毙齑笕硎尽1藭r,博世中國正以27%的年銷售額增速(2014年達521億元)領跑亞太市場,博世汽車與智能交通業(yè)務在華擁有26家生產基地,12個技術中心。十年后,這一數字變成了34和26。博世的“人才本土化”戰(zhàn)略亦結出碩果:截至2024年,博世在華員工數達到56000人(2014年的2倍),研發(fā)人員超10000人。
“自動駕駛是實現‘零事故’的關鍵?!毙齑笕敃r斷言。彼時,博世已投入數億歐元研發(fā)高速自動駕駛技術,并預言“不久后可實現進出高速全程自動”。十年后的今天,博世L2+級智駕系統在華裝車,城市領航功能量產,逐步兌現其“全場景自動化”承諾。他當年提出的“互聯、自動、電動”三駕馬車,如今已深度融合。
“堅定做零部件供應商,不造車?!毙齑笕某兄Z在造車新勢力洶涌的十年間始終未變。這種專注換來的是不可撼動的市場地位:2024年博世中國銷售額突破1428億元,接近2014年的3倍。
從“為中國改變”到“與中國共創(chuàng)”,徐大全主導的博世中國戰(zhàn)略,既延續(xù)了“創(chuàng)新驅動增長”的德系基因,亦在深度本土化中淬煉出獨特的“中國式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