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文學選本編纂與賈平凹小說的經典化歷程

        2025-04-09 00:00:00楊云超徐勇
        粵海風 2025年1期
        關鍵詞:經典化賈平凹

        摘要:在賈平凹小說的經典化歷程中,文學選本的編纂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通過對文學選本收錄賈平凹小說情況的歷時性考察,可以發(fā)現(xiàn),賈平凹小說中被視為“經典”的篇目是處在流動變化當中的,這種流動變化與賈平凹的創(chuàng)作姿態(tài)調整、文壇思潮變遷都有著密切關聯(lián)。同時,選本的命名、選本收錄中的作家并置關系和取舍關系,都反映了賈平凹小說在持續(xù)的文學類型、文學價值討論中不斷確立經典地位的過程。而在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形成氣候后,選本編纂則揭示了作家獲得經典化后,“經典作”對“非經典作”的輻射帶動作用。

        關鍵詞:文學選本 賈平凹 經典化

        批評家雷達曾經說,賈平凹是一個寫得好,但不好談的作家。實然,對于賈平凹這一類作品已經高度經典化的小說家,我們有必要采用一種后設性的回顧視角,去討論其長期經典化過程中的細節(jié)問題。而當我們論及文學作品或作家的經典化時,一個疑問總是盤旋在我們的心頭:到底存不存在一種穩(wěn)定存在的“經典性”?長久以來,我們的閱讀和思考習慣已被經典的固有模式深深影響,任何有關經典性的討論,不外是在接受經典穩(wěn)定價值的基礎上而談的,“我們所做的其實都只是一件事,那就是對經典性的印證和確認”[1]。實際上,成就經典的過程并非穩(wěn)定地依賴于作品本身或作家的個體才華,而是需要依靠更廣泛的文學實踐,尤其是體制性的“外部”實踐來認證——經典作品的地位永遠是在一個復雜交織的評價網絡中逐漸生成并穩(wěn)固下來的。換言之,作為經典基本特性的“穩(wěn)定性”,反而是在評判標準的不斷“流動”中誕生的。想要把握好內在于文學經典的這一對辯證關系,文學選本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或許今天我們對賈平凹這位經典作家的印象,多半來源于他新作不斷的“高產”,抑或是他作品中所顯現(xiàn)的古樸厚重韻味、深刻洞察民族歷史的眼光??刹浑y發(fā)現(xiàn)的是,我們如今的這些印象絕大多數(shù)都是針對賈平凹的長篇小說而言的,從1984年的《商州》,到2023年的《河山傳》,賈平凹40年內的20部長篇小說凸顯著這位作家的容量與可能性。但正如柄谷行人所揭示的那樣,“風景”被發(fā)現(xiàn)之后,“起源”將自然地被人們所遺忘——被《廢都》《秦腔》等長篇巨制(它們一般都是賈平凹20世紀90年代之后的作品)所吸引的一般讀者很難會想起,賈平凹其實是依靠中短篇小說來起家并獲得文壇廣泛關注的。即使是對賈平凹早期創(chuàng)作略有所知的專業(yè)讀者,或許也很難想象,從文學選本的角度來看,賈平凹的出手如此不凡,是與劉心武、盧新華同年并置的。這就是賈平凹1978年發(fā)表于《上海文藝》的短篇小說《滿月兒》,乘著撥亂反正和思想解放關鍵時期的春風,甫一發(fā)表便引發(fā)關注、斬獲當年“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同時因獲獎而結集選入《1978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評選作品集》。雖然說這部最早選入賈平凹作品的選本是由官方機構統(tǒng)一編纂,缺少選家的主體性,也僅僅是簡單的年度獲獎結集,但其中的“并置”模式對于賈平凹是意義非凡的——這部作品集里同時包含了劉心武的《班主任》和盧新華的《傷痕》。這兩部作品所引起的文學史轟動效應自然不消多言,它們所代表著的“傷痕”意義也與這次結集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傷痕》實際發(fā)表是在1977年11月(略早于1978年,嚴格上來講不屬于1978年發(fā)表的小說),所以這本作品集并不僅僅具有普通的獲獎年選意義,更是一次充分體現(xiàn)官方意識形態(tài)的集中文學宣傳。因此,按理來說,《滿月兒》應該是賈平凹最早被經典化并成為里程碑的作品,它已經具有這樣“闊綽”的出手,其中蘊含的對“現(xiàn)代化”和恢復人性的訴求,也都最契合新時期的主流基調。可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諸多短篇小說選本,乃至是各類賈平凹個人作品選本中,除了1996年周介人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名家短篇小說精品》(廣州出版社)之外,都很難再見《滿月兒》的身影。這或許與這一時段短篇小說選本數(shù)量本身不多有關,但更有可能的是,賈平凹快速且不間斷的自我革新使得《滿月兒》的經典性被覆蓋了。據說賈平凹前往北京領獎,起先志得意滿,等見到新老作家之后,頗有受挫之感。[2] 可能意識到自己只靠一部短篇獲獎確實顯得單薄,賈平凹在這之后幾年轉向了一種沉思式的寫作狀態(tài),陸續(xù)創(chuàng)作了《商州初錄》(1983)、《小月前本》(1983)、《土炕》(1983)、《雞窩洼的人家》(1984)、《天狗》(1985)等一系列以中篇小說為主的作品。

        值得關注的是1985年,這一年里,賈平凹小說的編選迎來了第一次小爆發(fā):3月,李陀、馮驥才編選的《當代短篇小說43篇》(四川文藝出版社)收錄《土炕》;6月,中篇小說集《臘月·正月》列入“十月叢書”,由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收錄《小月前本》《雞窩洼的人家》《臘月·正月》3部中篇小說;8月,應作家出版社之約,為該社編選中篇小說集《天狗》,收錄7部中篇小說;12月,中篇小說集《小月前本》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收錄《小月前本》《雞窩洼的人家》等5部中篇小說。其中《當代短篇小說43篇》是具有關鍵意義的,這部選本的“43篇”選域看似隨意,實則是為了盡可能拋開某種定式化的遴選原則,而回復到“作品中心主義”的立場上來。所以總體上,這部選本選入的絕大多數(shù)是著名作家的非著名作品,例如劉心武的《電梯中》(而非《班主任》),張潔的《未了錄》(而非《愛,是不能忘記的》)。這樣來看,雖然《土炕》作為1983年發(fā)表的短篇在價值上還沒有得到公認,但賈平凹的入選至少標志著他已經被文壇一定程度地認定為“名家”,或至少是“活躍作家”,而對其小說作品而言,這里的“選”與“未選”其實也只是構成了一種互文關系,他的《滿月兒》等初期作品反而更容易借助作家本人地位的凸顯而獲得被經典化的可能性。另外3部中篇小說集《臘月·正月》《天狗》《小月前本》則標志著賈平凹小說經典化歷程的逐漸起步。在經典化問題上堅持審美自律論的布魯姆曾經做過這樣的表述:“作家、藝術家、作曲家們自己決定了經典性,因為他們把最出色的前輩和最重要的后來者聯(lián)系了起來?!瓕浀湫缘念A言,需要作家死后兩代人左右才能被證實?!盵3] 這一階段的賈平凹小說編選正是屬于“自己決定經典性”的階段,十月、花城兩社都是在小說發(fā)表時就與賈平凹有密切合作的,作家出版社的選本則是由賈平凹本人編選,應該說,不同于《當代短篇小說43篇》代表文壇權威聲音,這3部中篇小說集更多地彰顯賈平凹本人的觀念:從選本編選的重合程度來看,《臘月·正月》《小月前本》《雞窩洼的人家》在十月、花城選本中有所重合,它們也正組成了賈平凹的“改革小說”小系列,這種編選實踐透露了賈平凹主動賦予一組作品以社會意義,使之經典化的意圖;《天狗》則作為小說集內7篇小說的冠名篇,可見它也受到賈平凹的重視。果不其然,就在1986年9月,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的“新時期中篇小說名作叢書”出版了單本《賈平凹集》,其中收錄的4部作品,正是《臘月·正月》《小月前本》《雞窩洼的人家》《天狗》——1985年的編選實踐似乎成為1986年這部選本的“預演”。值得注意的是,這組中篇名作叢書對賈平凹小說經典化的作用不容小覷,同時得到編選的作家還有王蒙、鄧友梅、從維熙、馮驥才、陸文夫、張潔、張賢亮、張一弓、張承志、蔣子龍、諶容。其中,一批“30后”“40后”作家的文壇地位自不必說,單單只比賈平凹年長一歲的諶容,也是早在1980年就憑借《人到中年》而獲全國中篇一等獎并名聲大噪,與他們相比,賈平凹的創(chuàng)作還顯得單薄而晚進。在選本這種共存并置獨特功能的運作下,可以說賈平凹早期的幾部中篇小說創(chuàng)作已經得到了某種經典化的認可。

        從選本的角度看,在1985年之前,賈平凹小說的經典化歷程還徘徊在起步的階段,主要表現(xiàn)為作品被編選時的偶然性,以及編選主體的非主流性(以各非官方出版社為主)。而在1985年之后,賈平凹小說則開始陸續(xù)得到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關注,并逐漸進入到具有文學史定位意義的討論/批評當中。閻剛等編選的《1985年中篇小說選》(人民文學出版社)、吳亮、程德培編選的《新小說在1985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收錄《天狗》,中國作協(xié)創(chuàng)研室主編的《感情危機:新時期爭鳴作品叢書》收錄《鬼城》,人民文學出版社編選的《1986年短篇小說選》收錄《火紙》,1989年吳亮、章平、宗仁發(fā)編選的“新時期流派小說精選叢書”中的《民族文化派小說》收錄《商州又錄》??梢钥闯?,在20世紀80年代的下半葉,賈平凹的小說開始得到人民文學出版社“年選”以及吳亮、程德培等主流批評家的廣泛關注,這意味著文學官方和主流批評界對賈平凹的高度重視。《1985年中篇小說選》《新小說在1985年》《1986年短篇小說選》這一類“年選”在80年代急劇變遷的文壇是別有意義的,“既帶有對某一時段文學創(chuàng)作的檢視之意,也是在參與對當前文壇格局的構筑”[4],賈平凹小說在1985—1989這個文壇代際競逐高度激烈化的時段被視為影響文壇格局的因素,也就意味著他的經典化程度不斷鞏固,可以說,作家本身的經典化已經毋庸置疑。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他的哪些作品能夠穩(wěn)定地進入經典行列?但從事實上來看,這一問題在此階段仍然是晦暗不明的,這表現(xiàn)為選錄作品的再次分散化。

        前文曾論及,1985年的選本“小爆發(fā)”使得賈平凹的“改革小說”系列(《雞窩洼的人家》《小月前本》《臘月·正月》)獲得了經典化的可能性,但在審視1986—1989這4年的文學選本時我們又會發(fā)現(xiàn),不僅是我們列出的幾部叢書、年選,還有如《晚唱》(百花文藝出版社,1987年)、《故里》(中原農民出版社,1987年)、《妊娠》(作家出版社,1988年)等中短篇小說集,均沒有選入3部“改革小說”,似乎它們的經典性在1985年剛剛嶄露頭角后,就迅速失效了。其實這個現(xiàn)象并不難理解,賈平凹的“改革小說”系列本身就是在與蔣子龍、張潔等作家的城市改革小說的對話中確立主體性的,《臘月·正月》這一類小說從鄉(xiāng)土倫理的角度柔和地展現(xiàn)農村經濟制度變化,與城市改革小說的社會政治圖解化形成了對照。以1985年為分界線,改革文學迅速完成了歷史使命,文壇聚焦點迅速過渡到“現(xiàn)代派”和有“尋根”傾向的小說——在《新小說在1985年》里就能看出,賈平凹不再是與王蒙、蔣子龍、諶容等作家“秩序共存”,而是與“現(xiàn)代派”的劉索拉、徐星,“先鋒派”的馬原、殘雪,有尋根傾向的莫言、韓少功、李杭育并置,“一九八五年的小說創(chuàng)作,無論是內容開拓,還是形式探索,都堪稱空前的活躍”[5]??梢哉f入選的《天狗》已經被視為具有新潮性質的、探索民族文化秘史的篇目,找到新時段的新價值后,它已經被穩(wěn)定地經典化。此外,兩部同樣被命名為《你別無選擇》的中篇小說選(一是《人民文學》叢書“1985—1986中篇小說選”、一是四川文藝出版社編選)都收錄了賈平凹的《黑氏》,這也足以證明《黑氏》同樣被認定為具備經典化的可能性。同時,1989年吳亮、章平、宗仁發(fā)編選的“新時期流派小說精選叢書”中的《民族文化派小說》收錄《商州又錄》,同樣是意義不凡的,這標志著賈平凹的小說創(chuàng)作被納入一種流派(“民族文化派”)來進行評價。同樣被選入的作品如王安憶《小鮑莊》、阿城《棋王》《孩子王》、李杭育《最后一個漁佬兒》、鄧友梅《那五》、陸文夫《美食家》等,都是之后被統(tǒng)稱為“尋根文學”的代表作。而賈平凹的《商州又錄》則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因為它一般是被當作散文來處理的,同時又是“商州”系列的最后一部。當然,文學選本編選過程中,選入作品難免要存在一定的錯位和等次區(qū)別關系,《商州又錄》的獲選其實也同時標志著對《商州初錄》《商州再錄》乃至長篇小說《商州》的肯定,“經典與非經典之間的區(qū)別并非出自對個人作品做出實際判斷的形式,而是作為體制工具的大綱而產生的一個結果”[6]。

        爭鳴選本對賈平凹小說的收錄也是這一時段值得討論的現(xiàn)象。以所選作品曾引起批評界爭議為編選前提的爭鳴作品選,更多地偏向于對文學論爭的呈現(xiàn),或者說是重批評而輕作品。這就使其本身對經典作品的遴選或“立典”功能并不顯著,因為事實上引起爭鳴的作品總是相對有限的,遴選空間也就較為狹小。但是,對于作家作品的經典化而言,沒有大量爭論、批評乃至批判,經典性就很難被鑄就,本無意于“立典”的爭鳴選本反而提供了經典化的“素材庫”。爭鳴選本對賈平凹作品的收錄,或者說賈平凹作品中引發(fā)廣泛爭論、批判的篇目非常穩(wěn)定。1984年陳子伶和石峰編寫的《1983—1984短篇小說爭鳴集》,1986年中國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研室主編的《感情危機》和1991年同樣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研室主編的《中國80年代爭鳴小說精選》,更晚一些的《中國新時期名家爭鳴小說大觀》(青島出版社,1997年)共同將賈平凹的小說《鬼城》收錄其中,并附上黃樹森《評〈鬼城〉》、舒大沅《原上草——讀〈鬼城〉》和施譚《令人失望的〈鬼城〉》等評論文章。這些爭鳴文章絕大多數(shù)都是對賈平凹在《鬼城》中刻意營造陰森恐怖氛圍而流于浮夸潦草的思想表示批判,這些評價雖然沒有對賈平凹的作品經典化產生積極作用,但至少是將賈平凹作為值得爭鳴的“名家”之一來判斷的,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對作家的勸勉。同時,《鬼城》也被1994年鄭榮華編選的《中國黑色幽默小說大觀》舉例為幽默小說之一種,在這里,一部小說被多個不同類型的選本收錄表明,賈平凹的小說也在從多重角度被解讀、闡釋和接受。

        在20世紀90年代,賈平凹因其長篇小說《廢都》的出版、爭議、遭禁而名聲大噪,一時被推上風口浪尖。這不僅讓他躋身文學名家行列,也進入了時代新聞紅人之列。通過對文學選本的考察,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在1993年《廢都》刊發(fā)、出版后,賈平凹小說被選本收錄的情況,呈現(xiàn)出一種井噴態(tài)勢,適逢世紀末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時間節(jié)點,賈平凹也往往被作為“世紀名家”來編選。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1993年“中國當代最新小說文庫”叢書中的《新鄉(xiāng)土小說選》和《新筆記小說選》共收錄7篇小說,張曰凱編選的《新筆記小說選》則收錄了3篇筆記性質的小說;1994年,吳宗蕙主編的“中國大眾小說大系”叢書(自稱“中國大眾小說的首次系列選本”)在第九卷中收錄賈平凹的《美穴地》,李雙、張憶主編的“中國新時期文學精品大系”收錄《土炕》《天狗》,蔡茂友主編《中外文學名著速讀全書·中國卷Ⅲ》收錄《浮躁》;1995年宗仁發(fā)、林建法編選“世紀名家品薦經典大系”叢書收錄《晚雨》,雷達主編的《中國當代名家中篇小說經典》收錄《黑氏》,謝冕主編的《中國百年文學經典文庫·中篇小說卷》收錄《天狗》;1998年洪子誠、李慶西主編,蔡翔編選的《九十年代文學書系·主流小說卷》收錄賈平凹《梅花》,張曰凱主編“當代百家小說精品集成”叢書收錄《黑氏》;1999年“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精選”書系收錄《火紙》和《黑氏》。這其中,有幾個現(xiàn)象值得關注:一是對賈平凹小說進行類型化處理及定位的意圖。例如《新鄉(xiāng)土小說選》《新筆記小說選》選入了7篇賈平凹小說,這時文學選本起到了一種命名定位的作用,“中國大眾小說”書系收錄賈平凹的小說,更是通過遴選的方式彰顯出賈平凹的作品已經到達膾炙人口、成為大眾文學讀物的程度,廣泛的“大眾化”對于作家作品的經典化而言,是十分關鍵的;二是“選域”進一步拓寬。不同于80年代的幾部年選只關注1—2年內發(fā)表的文學作品,這一階段的叢書/大系/全書所遴選的時間范圍更加廣闊,“新時期”“當代”“90年代”“20世紀”等范圍的出現(xiàn)標志著遴選標準的進一步提升,遴選背后所指涉的文學史意義、立典意圖更為明顯;三是成就“經典”已經作為一種重要的遴選意圖,《晚雨》《黑氏》《天狗》《火紙》都是被各種命名為“經典”的書系選入,這也標志著賈平凹鄉(xiāng)土題材中短篇小說的經典化地位進一步鞏固??梢?,從選本角度看,賈平凹小說在90年代的經典化依然是以中短篇為主的,這當然與長篇小說難于被文學選本所編纂有關,但更重要的原因應該是《廢都》的“尺度問題”所引起的文壇風波,以及賈平凹長篇小說的數(shù)量尚且不足。

        如果說在這之前我們所討論的選本,多半是年選、獲獎作品選這一類短時效集成選本,或是對一類文學現(xiàn)象作類型化、理論化處理的思潮、爭鳴選本,抑或是迎合市場的大眾文學讀物選本,那么在另一類選本的視閾下討論賈平凹的經典化,則是更為有效的。這類選本就是文學史選本,其選家往往同時是從事文學史(教材)編纂的文學史研究者——“在文學研究總體布局中,文學史家往往偏于保守,‘持重厚實’是其基本的學術品格。講求‘通觀’,立論不能不有所顧忌,很難像文學理論家那樣長驅直入,攻其一點不及其余”[7]。文學史選本的重心是穩(wěn)定性、保守性,它們收錄的大都是被廣泛認可的作品。代表性的有:王慶生《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1988年)第2冊收錄《滿月兒》;蘇文光、胡國強主編的《20世紀中國文學作品選讀》(1997年)收錄《浮躁》;陳思和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精品》中的《當代文學100篇》(1999年)收錄了《秦腔》(散文);許道明、朱文華選編的《新編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收錄《商州初錄》(存目);洪子誠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作品選:1977—1999》(長江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收錄《黑氏》《秦腔》(散文);謝冕、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精選》(2014年)收錄《黑氏》。這一批具有文學史性質的選本對賈平凹作品的收錄,主要還是聚焦于他在20世紀80年代創(chuàng)作的中短篇小說,對《廢都》這部頗有爭議的長篇小說的關注仍然較少??梢哉f,在代表最高權威性的文學史教材選本的視野中,賈平凹80年代以《黑氏》為代表的中短篇小說已經充分經典化,《商州初錄》《浮躁》這類長篇小說的經典性也得到認可。當然,我們也要考慮到這一類文學史選本主要面向的對象是高校中文專業(yè)學生,遴選標準也要適度考慮青少年學生接受的難易程度和適宜性,或許這也是賈平凹長篇小說尚未被這類選本集中收錄的一個原因。

        2007年《秦腔》獲茅盾文學獎,應該說是賈平凹小說經典化歷程中的重要事件,在前幾屆茅盾文學獎評選中的數(shù)度受捧又數(shù)度落選,使得《秦腔》的獲獎尤為引發(fā)關注。在此之后,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的重要榮譽使得賈平凹的小說經典化邁上一個新臺階:2013年,短篇小說集《紅狐》作為“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的短經典”叢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標示著賈平凹長篇小說獲茅獎后的顯著的輻射效應,曾經依靠中短篇小說取勝的局勢開始扭轉,賈平凹的短篇小說似乎開始依靠長篇小說的經典化而經典化。同年,《平凹四書(套裝共4冊)》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6開精裝本,這是將賈平凹重要的四部長篇小說《浮躁》《廢都》《秦腔》《古爐》結集而成的一套叢書。這套叢書的結集,事實上是從人民文學出版社這個具有官方代表性的出版機構立場上,高度評價了賈平凹長期以來的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如其名,“四書”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經典“意義毋庸多議,“平凹”四書的出版寓示著長篇小說成為賈平凹小說經典化的重要代表和度量指標。2014年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頻頻有文學“大系”出版——追溯到現(xiàn)代時期意義最為深遠的文學選本《中國新文學大系》,似乎“大系”已經成為中國文學“選學”的一種重要情結,這種命名也象征著創(chuàng)造經典的最高意圖:這一年,張新穎主編的“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叢書收錄賈平凹《餃子館》《秦腔》《藝術家韓起祥》,陳思和主編的“新世紀小說大系”叢書收錄《藝術家韓起祥》,鄭電波主編的“中國鄉(xiāng)土小說名作大系”收錄《臘月·正月》《天狗》《滿月兒》《阿吉》《商州初錄》《獵人》,吳義勤主編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經典書系”叢書收錄《臘月·正月》《雙岔樹》《王滿堂》《梅花》等8篇小說。這些編選實踐說明,賈平凹的小說已經具有世紀意義,可不遑多讓地進入“名作”“經典”行列當中。此外還有如2015年由謝冕、孟繁華和陳曉明主編的“《十月》雜志35年名篇集萃”叢書收錄小說《天狗》《臘月·正月》《廢都》,賈平凹主編的“陜西文學六十年作品選”叢書收錄小說《美穴地》《秦腔》《滿月兒》《獵人》《倒流河》等,選本收錄的數(shù)量明顯增多,且如《美穴地》《倒流河》這一類在以往并不受高度關注的作品也頻繁得到選錄,這也證明了作家經典化后,經典作品對其他作品的輻射功能。及至《秦腔》入選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70歲華誕時推出的“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這一極富象征意義的編選,更是將賈平凹的經典地位推上了高峰,它標志著賈平凹的小說創(chuàng)作已經被納入展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文化實踐過程當中,也高度助推了賈平凹的經典地位實現(xiàn)。

        結 語

        通過對文學選本編纂與賈平凹小說經典化歷程的探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賈平凹小說的經典地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從早期的短篇小說《滿月兒》嶄露頭角,到中短篇小說的相繼發(fā)力,再到《廢都》引發(fā)的廣泛爭議,直至《秦腔》榮獲茅盾文學獎,每一步都見證了賈平凹小說的深耕與突破,文學選本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無論是早期的官方年選、爭鳴選本,還是后來的思潮選本、文學史選本,它們都從不同維度促進了賈平凹作品的傳播與接受。這些選本不僅記錄了賈平凹創(chuàng)作風格的演變,更在無形中推動了其作品的經典化進程。通過選本的編纂與傳播,賈平凹的作品也逐漸跨越了時空的限制,成為不同時代讀者共同的精神財富。

        本文系202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0世紀中國文學‘選本學’研究”(項目批準號:23amp;ZD28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注釋:

        [1] 徐勇:《選本編纂與文學經典化命題的再闡釋——以〈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系列為中心的考察》,《江西社會科學》,2023年,第3期。

        [2] 賈平凹:《我的臺階和臺階上的我》,載張東旭:《賈平凹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15頁。

        [3] [美]哈羅德·布魯姆:《西方正典》,江寧康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412頁。

        [4] 徐勇:《中國當代文學選本編纂體系建設:歷史回顧與現(xiàn)實重構》,《學術月刊》,2020年,第4期。

        [5] 閻綱等:《1985年中篇小說選(第1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1頁。

        [6] [美]約翰·杰洛瑞:《文化資本——論文學經典的建構》,江寧康、高巍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6頁。

        [7]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5頁。

        猜你喜歡
        經典化賈平凹
        落葉
        捉魚摸鱉的人
        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 10:25:08
        賈平凹:那個不可無一,不可有二的李世南
        藝術品鑒(2020年3期)2020-07-25 01:54:12
        賈平凹書法作品欣賞
        西安這座城
        月跡
        當代大眾文化語境下的文學經典化
        求是學刊(2017年1期)2017-02-22 16:22:02
        互聯(lián)網時代下網絡文學的經典化探析
        “白洋淀詩群”2005—2014研究綜述
        青春歲月(2015年19期)2015-11-03 12:12:32
        中國近現(xiàn)代通俗文學的“經典化”期待
        文藝爭鳴(2014年9期)2014-11-20 08:32:53
        在线视频国产91自拍| 日韩在线不卡一区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亚洲天堂av| 成人国产精品三上悠亚久久| 国产精品538一区二区在线| 午夜福利电影|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影院| 色男色女午夜福利影院|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艳妇乳肉豪妇荡乳av无码福利| 欧美1区二区三区公司| 午夜少妇高潮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无码电影在线播放|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日本午夜福利| 自拍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人妻少妇进入猛烈时中文字幕| 痉挛高潮喷水av无码免费| XXXXBBBB欧美| 在线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av色欲色欲www|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天堂| 91日本在线精品高清观看| 亚洲av色av成人噜噜噜| 国产无套内射又大又猛又粗又爽| 男人j进女人j啪啪无遮挡| 产国语一级特黄aa大片| 国产亚洲精品综合在线网站 |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亚洲男人天堂2017| 日本岛国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国产精品黄在线观看免费软件|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6| 99久久久人妻熟妇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av久久不卡|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蜜| 国产91第一页| 一区二区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