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1920—1937年新文學小說選本中的女作家作品研究

        2025-04-09 00:00:00張莉萍
        粵海風 2025年1期
        關鍵詞:經典化新文學女作家

        摘要:五四運動到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是中國女性文學發(fā)展的第一次浪潮。在此期間編選的小說選本從側面見證了現(xiàn)代女作家小說創(chuàng)作實績,也是女作家及其作品經典化中的重要一環(huán)。本文以1920—1937年間收錄現(xiàn)代女作家小說的選集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女作家作品入選頻次進行統(tǒng)計,在選本這一視角下分析冰心、廬隱、丁玲和凌叔華等女作家作品經典化過程,對研究現(xiàn)代女作家作品的傳播與接受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新文學 小說選本 女作家 經典化

        新文學發(fā)生以來,涌現(xiàn)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新文學家,他們借助白話小說表達對社會、人生以及人性問題的思考與探索,宣揚民主與科學、戀愛自由與婚姻自主等新思想。這其中有幾位女作家逐漸“浮出歷史地表”,借助文學作品來表現(xiàn)社會的復雜與女性世界的幽微之處,在新文學史上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足跡。她們的作品風格迥異,展現(xiàn)著女作家在思考和書寫社會、人生、愛情、婚姻等方面特有的細膩與洞見,獲得了讀者的認可和喜愛,豐富了現(xiàn)代中國文學藝術的畫廊。

        “從五四運動到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第一個發(fā)展期,也是中國現(xiàn)代女性文學發(fā)展的第一次浪潮?!盵1] 盡管在此期間從事寫作的女性人數(shù)無法與后來相提并論,但發(fā)表作品的女作家卻不只冰心、廬隱、陳衡哲、沅君、凌叔華、丁玲、綠漪、謝冰瑩等幾位,是哪些因素使她們進入了小說選本,讓她們成為“公認”的中國現(xiàn)代女作家的代表?以1920—1937年間收錄現(xiàn)代女作家小說的選集為研究對象,并對選集中女作家作品入選篇目、入選頻次,以及排序情況等現(xiàn)象的分析,可以較為清晰地描繪出女作家們成長的軌跡和創(chuàng)作的多元圖景。此外,20世紀30年代出現(xiàn)了一些專門研究女作家作品的評論文章和著作,亦有5部女作家小說專集面世,這些選集不只是簡單地將女作家作品進行集合,更是對女作家創(chuàng)作成果的展覽和檢閱,這說明在當時女作家作為群體已經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讀者的關注、女作家作品被收錄進各種選本、同時代人的批評等環(huán)節(jié)都參與著女作家作品經典的建構。

        一、1920—1937年間小說選本與現(xiàn)代女作家的經典化

        “選本中作品入選,既是‘選’也是‘評’,選本是以‘編’和‘選’的方式表明正面肯定的立場、態(tài)度和觀點”[2],選本在實現(xiàn)文學批評功能外,也具有保存文學文獻、文學經典化的作用,還可以推舉文壇新秀,助推文學潮流。新文學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女作家作品入選各種小說集,這些“日漸豐富的作品表明,婦女們不再處于沉默的地位。她們開始沖出沉默的羅網”[3]。

        新文學史上的第一位女作家是陳衡哲,1918年《新青年》第五卷第三期發(fā)表了她的《人家說我發(fā)了癡》。但進入小說選本的第一位女作家是冰心?!?0世紀20年代晨報社編選出版的《小說(第一集)》揭開了中國現(xiàn)代小說選本編纂的序幕”[4],《小說(第一集)》(北京晨報社出版部,1920年11月初版)共選入8位作家的26部作品,其中冰心是唯一入選的女作家,且有8部作品入選,占總數(shù)的30.8%,由此比重可以看出該選本對冰心的重視程度。根據目次,止水、大悲位居第一、第二,各選入4部作品。冰心位居第三。而久已成名的魯迅位居第五,且只有《一件小事》這一部作品入選。不管是冰心作品入選的數(shù)量,還是冰心在入選作家中排位,都鮮明地傳遞出晨報重點推介冰心的用意。冰心作品經典化的原因除自身的創(chuàng)作才華之外,也和“問題小說”與當時社會現(xiàn)實之間的互文性,以及《晨報》對冰心的大力扶持推薦等因素密切相關。

        在《小說》(第一集)之后,新文學小說選本數(shù)量逐漸開始增多,當然也存在個別年份沒有新文學小說選本的情況,但作家個人作品結集出版的數(shù)量一直在增加。不論是多人合集選本,還是作家個人作品結集出版,都與在報紙雜志上發(fā)表的意義和價值不同。多人小說合集和個人作品結集的出現(xiàn),首先意味著一種認可,這種認可既來自文學界同仁,也來自于廣大讀者,是文學意義和消費意義上的雙重認可。其次,合集與結集也有利于凝聚讀者,讀者通過這種形式的出版物能更加清晰地認識和了解作家的創(chuàng)作實績或成長軌跡。最后,合集和結集也便于批評者進行研究,通過作品之間的對比更易辨出作家的寫作風格。現(xiàn)代女作家作品進入多人合集選本或個人作品結集,表明“與1917年《新青年》強烈呼喚婦女寫作者但應者寥寥的情形相對照,十年間婦女寫作領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盵5] 女作家們的勤奮創(chuàng)作和獨具魅力的作品讓她們有了進入新文學史的“經典”敘述中的更多可能性。

        1920—1937年間,計有115部新文學多位作家短篇小說集[6],其中51部小說集中收錄了女作家的作品。通過數(shù)據統(tǒng)計可知共有27位女作家的作品入選。其中,冰心入選的頻率最高,有29部小說集收錄她的作品;其次是廬隱,有23部小說集收錄其作品;接著是丁玲和凌叔華,分別有17和16部選集收錄她們的作品??梢哉f,至少近三分之一的選集收錄了冰心、廬隱、丁玲、凌叔華的作品。12部小說集選錄陳衡哲的作品,10部小說選集收錄沅君的作品,她們分別位列第五、第六位。然后依次是謝冰瑩(5部)、沉櫻(4部)、白薇(3部),入選2部的有綠漪、陸晶清、金光楣、蕭紅、嫏嬛、羅淑。此外,袁昌英、吳曙天、劉舞心、顧志筠、蕙漪、麗晨、肖云、袁琦、應瑛、林徽因、葛琴、楊絳等12位女作家的作品各入選1次。從入選的范圍來看,幾乎涵蓋了1918—1937年間的大部分女作家,個別女作家如石評梅、陳學昭等未入選,原因在于石評梅創(chuàng)作生涯僅有7年(1921—1928),且大多為詩歌、散文、游記等,小說相對而言較少;陳學昭也主要以創(chuàng)作散文和中長篇小說為主,因此入選小說集的概率較小。

        從入選的頻次來看,在當時的女作家群體中,冰心、廬隱、丁玲、凌叔華等無疑是新文學發(fā)生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女作家,而現(xiàn)在常被提及的蕭紅、羅淑、林徽因等女作家在1920—1937年間入選的頻率不高,相較于五四女作家,她們登上文壇的時間較晚,且短篇小說的數(shù)量相對較少。蕭紅于1933年5月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1935年因《生死場》而蜚聲文壇,到1937年共創(chuàng)作了16部短篇小說,且這一時期她的散文創(chuàng)作數(shù)量(40篇)遠大于小說。羅淑1936年在《文季月刊》上發(fā)表首作《生人妻》,不幸于1938年患產褥熱而離世,在短短兩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寫下了8部短篇小說和3篇散文。1937年以后,由于蕭紅和羅淑的作品更能反映抗戰(zhàn)時期的特征,她們的小說被收入選集的頻次有所增加。林徽因雖然在1931年登上了文壇,但更為讀者注意的是她的詩歌,小說常常被忽略,且她只創(chuàng)作了6部小說,因而在小說選集中收錄頻次較低。但不可否認的是,她們都屬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的經典女作家。總而言之,通過考察女作家入選的頻次,可以發(fā)現(xiàn)在1920—1937年間的小說選本中,五四女作家入選的頻次明顯高于30年代步入文壇的女作家,作品數(shù)量的多寡和時間差是造成此種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女作家的創(chuàng)作題材與風格、編選者的編選原則和目的以及時代社會思潮等因素都會影響女作家的入選頻次。

        張莉在分析現(xiàn)代女性作家進入新文學大系時指出,女作家們“是現(xiàn)代寫作者隊伍中的一部分,而不是特殊的一個。平等的收錄和對性別的不加強調的方式,是現(xiàn)代女性寫作發(fā)生時的‘幸運’。當然,把女性創(chuàng)作納入經典作家作品序列、人物小傳,使婦女寫作成為現(xiàn)代寫作一部分的方式,也暗示了‘五四’時代知識分子的‘男女平等’的婦女觀。”[7] 如果從選本的角度來看,現(xiàn)代女性作家在進入新文學大系前,就已經是現(xiàn)代寫作者隊伍中的一員了,她們的作品和男作家的作品作為文本的集合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共同構筑了新文學園地中獨特的風景線。

        從入選的作品來看(參見表1),冰心、廬隱、凌叔華、丁玲等女作家的作品獲得了較為廣泛的認可。冰心共有23部作品入選,廬隱16部,凌叔華12部,丁玲10部,陳衡哲、沅君、謝冰瑩均為4部,沉櫻和蕭紅為2部。其中,具體作品入選頻次排序如下:《第一次宴會》10次,《超人》9次,《隔絕》7次,《或人的悲哀》《洛綺思的問題》各6次,入選5次的有《別后》《他走后》和《旅行》,入選4次的有《寂寞》《煩悶》《彷徨》《莎菲女士的日記》《酒后》《小雨點》。入選3次及以下的小說在此不單獨列出。

        冰心入選的23部小說中,有14部只入選1次,占總入選作品數(shù)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原因在于《小說》(第一集)中冰心的7部作品(《去國》除外)僅在此選集中被收錄。此選集通過集束的方式讓冰心在讀者群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冰心成名的道路上發(fā)揮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為冰心的經典化之路建立了良好的開端。入選頻次最高的《第一次宴會》“是她結婚后改變作風的作品”[8],也是較為特別的一部。在冰心的“問題小說”中,主人公和敘事者多半是男性,而《第一次宴會》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已婚女性,她溫柔賢淑又善解人意,莊重典雅又不乏現(xiàn)代的文化氣息,可謂是冰心心目中理想的家庭主婦。冰心入選頻次居于第二位的《超人》則是典型的“問題小說”,“母愛”是冰心為這一類迷茫困頓的青年人開出的“藥方”,極富冰心創(chuàng)作的風格特征。

        沅君被選入的小說篇目不多但重復率較高。她小說的產量相較于冰心和廬隱而言是比較少的,這也許是造成此種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陡艚^》是沅君的第一部小說,書中女主人大膽地通過書信向愛人訴說回家之后的遭遇,情感熾熱。她不同于傳統(tǒng)愛情故事中被言說或沉默的女性,開始主動訴說。這種私密性的書信體形式的小說更容易引起當時為爭取戀愛自由的青年讀者的共鳴,因此,入選短篇小說集也是在情理之中。《旅行》與《隔絕》的主題相似:追求自由戀愛的女青年掙扎在情人與母親之間,在兩難中最終選擇自殺,是五四時期愛情小說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敘事模式。沅君小說中女主人公決絕的態(tài)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五四青年的心聲。

        廬隱的《或人的悲哀》被收錄6次,《彷徨》被收錄4次?!痘蛉说谋А凡捎脮朋w,這一形式對廬隱而言是一種新的創(chuàng)作方式,她“摸索到了一種屬于自我的言說方式,或者說,借助于這種私人書信的形式,她獲得了傾訴的滿足?!薄耙彩菑倪@部小說開始,廬隱小說的‘社會范圍’不是擴大而是縮小了?!盵9] 此后廬隱將創(chuàng)作的目光轉向她熟悉的對象——女學生,也逐步確立了自己的寫作風格?!夺葆濉分幸阅薪處熐镄臑橹魅斯?,通過他的書信及回憶表現(xiàn)青年在社會中受到壓抑后的彷徨與悲哀,可以說,“廬隱的作品,在描寫五四運動后青年苦悶彷徨的心理上,是最成功的”[10]。

        陳衡哲只有《洛綺思的問題》和《小雨點》被收錄,前者為6次,后者為4次?!堵寰_思的問題》中女主人公遭遇的困境——事業(yè)與家庭、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與妻子母親的性別角色之間的選擇,是受教育的女子共有的問題,由此可看出陳衡哲的預見性。錢杏邨認為“同時代的女作家不曾注意到這一點,不曾以這樣的態(tài)度來從事創(chuàng)作”[11],陳衡哲因此比其他女作家深刻一些。此外,五四時期“人的發(fā)現(xiàn)”這一思潮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即是“兒童的發(fā)現(xiàn)”,冰心、陳衡哲等作家關注兒童世界,通過詩歌、小說、散文等探索兒童世界的美好,挖掘兒童的內心,關心兒童的成長教育。陳衡哲的“《小雨點》是中國第一篇由作家創(chuàng)作的童話”[12],兼具知識性、趣味性與生動性,可以說是一部在藝術上非常成熟的童話。

        凌叔華的《酒后》是她所有入選作品中頻次最高的(4次),講述的是采苕這一類新女性或知識女性太太在酒后一次非常短暫的“精神出軌”,采苕征得丈夫永璋的同意后想要親吻朋友子儀,最終又放棄了。通過采苕這一越軌的要求和舉動,凌叔華表現(xiàn)了婚后女性的一種微妙的心理。

        《莎菲女士的日記》在1928年發(fā)表后,“震驚了一代的文藝界”[13]。這篇日記體小說“描寫大膽,而結構和辭句都很新穎”[14],這在其他女作家的作品中是很難找到的?!渡婆康娜沼洝吩谏菩跣踹哆兜臄⑹鲋幸姵鏊艿男睦怼靶詯叟c靈魂的分立,或曰,欲望與靈魂的分立——實際上切中這個商品文化市場施加給女性的首要效應”[15]。丁玲作品中“這些率直的女性的心理的描寫,真是中國新文壇上極可驕傲的成績。”[16]《他走后》同樣被收錄4次,亦是對女性愛欲與性欲的大膽描摹,具有鮮明的女性主體意識。

        從以上簡略地分析中可知,《第一次宴會》《超人》《旅行》《隔絕》《或人的悲哀》《洛綺思的問題》《小雨點》《彷徨》《酒后》《莎菲女士的日記》《他走后》等篇目大致可以代表當時冰心、沅君、陳衡哲、廬隱、凌叔華、丁玲這6位女作家的某種創(chuàng)作風格,或是與其他作品有明顯的區(qū)別特征,或是一種新的開拓,或是橫空出世而影響深遠。這些都是被收入選集的重要因素,但也許更不容忽視的原因在于“單在文學方面,社會上的一般人,對于女性的作品,總是特別注意一點。這個好奇心也是有的,但未必含有惡意?!盵17] 讀者的好奇、市場的需求也會驅使編選者將女作家作品納入編選范圍。此外有些選集編選目的之一,即“以中等學校學生為對象,選集國內的優(yōu)秀作品,適合于中等學校采作教本,亦便于文學青年自修之用。”[18] 如此一來,女作家作品進入教育場域,更有利于女作家作品的傳播,同時也是經典建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除此之外,還有些選本更注重對時代進行總結,“是想指示給大眾以十年來短篇小說的精華,拿這部分精彩的短篇小說來代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特色”[19]。入選的冰心、廬隱、沅君等代表新文學運動前十年的女作家,丁玲和謝冰瑩可以代表后十年的女作家,她們風格各異的作品,足以和其他入選作品一起展現(xiàn)不同時代的文學特色。

        根據甘振虎、劉蓮珍等編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總書目·小說卷》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在1921沒有出版新文學小說選集,1927年、1928年和1930年的小說選集中未選入女作家作品。但在1927年上海北新書局出版了淦女士(沅君)的短篇小說選集《卷葹》,1928年女作家個人短篇小說集出版的數(shù)量比之前大幅增加,有凌叔華的《花之寺》(上海新月書店)、廬隱的《曼麗》(北京古城書社)、綠漪的《綠天》(上海北新書局)、陳衡哲的《小雨點》(上海新月書店)、丁玲的《在黑暗中》(上海開明書店)、沅君的《劫灰》(上海北新書局)。女作家個人短篇小說選集的集中出現(xiàn),也從另一面說明了現(xiàn)代女作家在十年間的成長和創(chuàng)作實績,為當時的評論家進行研究提供了便利,研究女作家作品的文章和專著隨之增多。由此,編選女作家創(chuàng)作專集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女作家小說專集的編選與現(xiàn)代女作家的經典化

        許定銘認為“被稱為‘現(xiàn)代中國女作家小說專集’的《無題集》,是現(xiàn)代第一部純女作家的小說選集”[20]。但其實此前已有7本純女作家小說選集出版,其中4本以“女作家”命名。最早的是1932年雪菲女士編選的《現(xiàn)代中國女作家創(chuàng)作選》(上海文藝書局),30年代還有韓振業(yè)編《煩悶》(上海天馬書店1934年)、王定九編《當代女作家小說選》(上海中央書店,1935年),俊生編《現(xiàn)代女作家小說選》(上海仿古書店,1936年),以及錢公俠、施瑛編《小說》(四)(上海啟明書局,1936年)。40年代有譚正璧編《當代女作家小說選》(上海太平書局,1944年),儲菊人編《現(xiàn)代女作家小說選》(上海正氣書店,1947年),趙清閣編的《無題集》恰是最晚出版的(上海晨光出版社,1947年10月)。譚正璧編的選集與其他7本選集無一作家作品重合,主要選取了張愛玲、蘇青等人的小說。在此,重點討論30年代的5本女作家小說選集。

        這5本選集中共選錄了22位女作家,均入選的是冰心、廬隱、沅君、凌叔華;陳衡哲、丁玲入選4次;沉櫻入選3次;入選2次的有綠漪、謝冰瑩、陸晶清、金光楣、嫏嬛;還有10位作家入選1次。從入選女作家的數(shù)量來看,涵蓋了五四至30年代的大部分女作家,冰心、廬隱、沅君、凌叔華等無疑是當中的佼佼者。還有部分女作家是首次出現(xiàn)的,諸如劉舞心、顧志筠、蕙漪、麗晨、肖云、袁琦、應瑛等。她們主要出現(xiàn)在王定九與俊生編的選集中,在評論女作家的文章和文學史中很難見到她們的名字,由此可以看出這兩部選集在保存文獻的方面意義更大,也能較為全面地反映現(xiàn)代女性文學發(fā)展的面貌。

        隨著現(xiàn)代女性文學的發(fā)展,女性文學批評也應運而生。編者雪菲女士在前記中寫到:“關于專門研究中國女作家的書到本書排竣時為止,已經是有了四個單行本和兩篇系統(tǒng)的論文。單行本:一是北新的《現(xiàn)代中國女作家》(黃英作),二是現(xiàn)代的《中國現(xiàn)代女作家》(賀玉波作),三是北平人文預告的一部《現(xiàn)代中國女作家的研究》,四是北新編輯的《冰心論》。短的系統(tǒng)的論文:一是張若谷的《中國現(xiàn)代的女作家》(見《真善美》雜志),二是《婦女雜志》(商務)上的《幾個中國的女作家》。”[21] 從這段編選創(chuàng)作選的前情提要中,不難看出在當時已有一些研究者將現(xiàn)代女作家當作一個群體去分析討論。

        毅真在《幾位當代中國女小說家》一文中集中討論了冰心、綠漪、凌叔華、沅君和丁玲,將這5位作家分為三派:以冰心和綠漪為代表的閨秀派作家,以凌叔華為代表的新閨秀派作家,以沅君和丁玲為代表的新女性派作家。黃英的《現(xiàn)代中國女作家》中依次分析了冰心、廬隱、陳衡哲、袁昌英、馮沅君、凌叔華、綠漪、白薇、丁玲9位女作家作品的優(yōu)缺點。賀玉波的《中國現(xiàn)代女作家》討論了冰心、廬隱、凌叔華、丁玲、綠漪、沅君、沉櫻、學昭、白薇、衡哲10位作家,在每位作家名字后都注明女士。草野的《現(xiàn)代中國女作家》依次論及冰心、廬隱、綠漪、馮沅君、丁玲、黃白薇6位作家,每篇論文之后附有作者作品一覽。這些專著和論文中論及的女作家大部分也是小說選集中的入選者。特別是對照雪菲編的《現(xiàn)代中國女作家創(chuàng)作選》與黃英的《現(xiàn)代中國女作家》中入選的作家,發(fā)現(xiàn)除謝冰瑩外,其他9位都是重合的。再對這些專著和論文中論及的女作家進行統(tǒng)計,也可以清晰地發(fā)現(xiàn)20世紀30年代初,評論界中對冰心、廬隱、綠漪、馮沅君、丁玲、凌叔華等6位作家的認識基本形成了共識。

        基于此共識,部分作品重合率較高,但還有部分作品僅入選一次,由此可看出編選者的個人趣味也影響著選本的呈現(xiàn)。在5本選集中,入選頻率最高的是《超人》《洛綺思的問題》《隔絕》,其次是《蘋果爛了》《喜筵之后》《有福氣的人》《酒后》《第一次宴會》,入選2次的作品有《愛的實現(xiàn)》《隔絕以后》《畸侶先生》《素箋》《不知為你灑了多少眼淚》《且慢喝得醉醺醺的》《花之寺》《旅行》。相對來說,冰心、陳衡哲、廬隱、凌叔華等的作品重合率較高。同時,有4本選集中收錄了丁玲的作品,但無一部重復。入選作品的數(shù)量、體裁、題材、排序等都體現(xiàn)著編者的個人趣味。

        雪菲編選的選集中既有小說,也有詩歌和劇本,以體裁的豐富來展現(xiàn)女作家們在新文學運動中的努力,這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了女作家們創(chuàng)作全面發(fā)展的趨勢,但入選作品能否代表女作家在這一體裁中的風格特征是值得商榷的。雪菲選取了冰心的《赴敵》,這首詩表現(xiàn)的是即將奔赴戰(zhàn)場的英雄的內心活動,在敘事與抒情中能體會到英雄的感傷與堅毅,未選擇更能代表冰心溫柔明麗清新風格的小詩,足見編選者獨特的個人趣味和偏好,但這首詩卻并不能代表冰心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要特征——對于母愛、童心和大自然的書寫。此外,選集中的《蘋果爛了》之前較少被提及。廬隱常被讀者注意到的是《海濱故人》《曼麗》《或人的悲哀》等小說,這些作品大多是從女性視角特別是女學生視角通過書信體來講述女性的復雜內心和人生遭遇。而《蘋果爛了》主要從小說男主人公青君的視角講述了一段幻想中的愛情,在青君的回憶和與舍友劉君的談話中呈現(xiàn)了陷入愛情幻想中的男性的心理世界。從這一角度來看,《蘋果爛了》這一小說有其獨特之處,但也不能代表廬隱創(chuàng)作的最主要的傾向。

        《小說》(四)的編者認為通過《水》《年前的一天》可以了解丁玲的創(chuàng)作的意識,而在丁玲小說集《在黑暗中》(上海開明書店,1928年,收錄《夢珂》《莎菲女士的日記》等)中的作品“雖然描寫非常大膽而深刻,表現(xiàn)時代的功夫也不差,可惜帶著傷感的情調,不能代表她整個的作風”[22]。這一看法顯然與其他編者和評論者不同。再如,王定九與俊生各自編的選集(均無序跋)中,雖然重合的作家與作品相對來說較多,但在排序方面差別極大,王定九的選本中丁玲居于首位,凌叔華居于末尾,在凌叔華之前有陳衡哲、沉櫻、金光楣、嫏嬛等人,而在俊生的選本中這4位作者居于凌叔華之后。這一排序顯示出兩位編者不同的編選原則。

        此外,雖然均為女作家小說選本,但編選目的明顯不同。雪菲發(fā)現(xiàn)有各種各樣的研究選集,但“使讀者能很經濟的在少數(shù)的作品里認識并接近女作家們作品的選冊,到現(xiàn)在卻沒有人做?!盵23] 由此可知她編選目的在于讓讀者能很經濟地認識并接近女作家們的作品。韓振業(yè)是將他認為比較有成績的女作家選錄成集,因此只選了冰心、廬隱、沅君、凌叔華4人,是5本選本中選目最少的選集。錢公俠、施瑛在前記中提到五四以來女作家中“出了許多成功的人物,并不較男性遜色。本編的編選叫一般人可以認識這一點:叫中國的女性得迎頭趕上去,再也不用自餒;次之女性的心情,生活,每每和男性相異;她們描寫的對象,常為男子所難想象到的。而文筆的細膩,組織的優(yōu)秀,雖不粘女兒氣魄,可是以文言文,不失為創(chuàng)作的范本?!盵24] 從此表述中可知,《小說》(四)選集的目的在于增強女作家的信心,指出男女作家創(chuàng)作中的不同,發(fā)現(xiàn)女作家的創(chuàng)作特色,所選的10人19篇小說恰好實現(xiàn)了這一目的。

        這些選本不僅編選目的不同,編選意義也存在差異。雪菲指出編選的意義在于:“第一,是含有總檢閱的意味,讀了這一冊書,可以了解女作家們對于文學運動的努力,以及她們整個的發(fā)展。第二,中國的女作家人數(shù)雖不能說多,但她們的作品亦不能說少,有此一書,可以使讀者們即不盡讀全書,亦能了解主要女作家全體;這也可以說是一部介紹的,入門的書。第三,我希望這一部選集的刊行,能引起無數(shù)的女性讀者的創(chuàng)作的興味,全國女學校里,能以得到一種適當?shù)奈膶W教本或課外讀物?!盵25] 從“總檢閱”“整個的發(fā)展”“了解主要女作家全體”等字眼中透露出編選者的雄心壯志,從“引起女性讀者的創(chuàng)作的興味,全國女學校里,能以得到一種適當?shù)奈膶W教本或課外讀物”的編選立意中見出雪菲的良苦用心和性別思考。然而該選本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展現(xiàn)了我國現(xiàn)代女作家的陣容及其代表作,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缺憾,有些作品并不是當時公認的作家的代表作,也很難看出“她們整個的發(fā)展”。此外,如果該選本能成為女校的教科書或讀本,更為現(xiàn)實的意義也許在于引發(fā)女性對自身生存境遇的思考。而《小說》(四)的編者是希望此選本能“作為一本女性作家的模范小說選”[26],從中找到“時代的片影”[27]。相對來看,王定九和俊生編的選本更有可能展現(xiàn)“時代的片影”,王定九選錄13位作家的19部作品,俊生選錄14位作家的21部作品。雖然個別作家的資料很難查到,但這兩個選本保留了她們的作品,再加上王定九編的當代女作家散文、隨筆、日記、書信等選集,以及俊生編選的現(xiàn)代女作家散文選、隨筆選、小品選、書信選等,較為全方位地展示了女作家的創(chuàng)作成就。

        現(xiàn)代女作家從誕生到逐步被讀者和同仁接受認可,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女作家作品進入小說選本,被更廣泛的讀者閱讀和討論,發(fā)展至女性作家文學的批評,這都是女作家作品經典化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正如徐勇所言:“選本其經典化的重要體現(xiàn)和獨特性表現(xiàn)在借助選本之‘選’所建構的‘選域’,以構筑超越具體時空的共存秩序?!盵28] 在“共存秩序”中,“其入選作品間存在一種彼此生發(fā)和相互印證的關系;即作品的并置,不僅僅是一種排列,更是一種意義生產方式,它使作品之間彼此影響、相互闡釋并互相生發(fā)”[29]。在收錄女作家作品的選本中,男女作家作品并置一處,既表征著男女作家們共同為新文學的發(fā)生做出的貢獻,也蘊含著一種對性別平等的訴求;同時,知名作家與無名作家作品并置也有助于擴大新文學的影響力,提升無名作家的名氣與地位,為文壇推舉新秀。而女作家作品專集和研究專著的出現(xiàn),則昭示著作為現(xiàn)代文學創(chuàng)作隊伍中的女作家們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群體,她們的作品被閱讀被評論,以選本的形式傳播擴散,表明了她們掙脫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早已“‘浮出歷史地表’,開始書寫歷史——她們的歷史,和她們眼中的歷史”[30],在書寫中探尋女性自我的空間,確立女性自身之所在。

        本文系202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0世紀中國文學‘選本學’研究”(項目批準號:23amp;ZD28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注釋:

        [1] 劉堃編:《百年中國女性文學作品選·小說·第一卷:1919—1937》,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22年版,前言第1頁。

        [2] 徐勇、王冰冰:《選本編纂與小說體裁的現(xiàn)代性變遷》,《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2期。

        [3] [5] 張莉:《浮出歷史地表之前:中國現(xiàn)代女性寫作的發(fā)生》,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306頁。

        [4] 郭勇:《中國第一部現(xiàn)代小說選本的誕生與新文學的傳播》,《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5期。

        [6] 根據甘振虎、劉蓮珍等編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總書目·小說卷》(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年版)統(tǒng)計得出數(shù)據。

        [7] 同 [3],第298頁。

        [8] 錢公俠、施瑛編:《小說》(四),上海啟明書局,1936年版,小引第4頁。

        [9] [30] 同 [3],第254頁。

        [10] 同 [8],小引第5頁。

        [11] 黃人影:《當代中國女作家論》,上海光華書局,1933年版,第252頁。

        [12] 喬以鋼,林丹婭:《女性文學教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頁。

        [13] 黃英:《現(xiàn)代中國女作家》,北新書局,1931年版,第185頁。

        [14] 賀玉波:《中國現(xiàn)代女作家》,上?,F(xiàn)代書局,1932年版,第66頁。

        [15]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現(xiàn)代婦女文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頁。

        [16] 毅真:《幾位當代中國女小說家》,《婦女雜志》,第十六卷第七號。

        [17] 同 [8],小引第1—2頁。

        [18] 樂華編輯部編:《當代小說讀本》(上冊),上海樂華圖書公司,1932年版,第1頁。

        [19] 文心社編:《現(xiàn)代中國小說乙選》,江南文藝社,1931年版,序第1頁。

        [20] 許定銘:《醉書隨筆》,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頁。

        [21] 雪菲女士編:《現(xiàn)代中國女作家創(chuàng)作選》,上海文藝書局,1932年版,前記第1頁。

        [22] 同 [8],小引第8頁。

        [23] [25] 同 [21],前記第1—2頁。

        [24] 同 [8],小引第2頁。

        [26] 同 [8],小引第1頁。

        [27] 同 [8],第10頁。

        [28] [29] 徐勇:《選本編纂與文學經典化命題的再闡釋——以〈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系列為中心的考察》,《江西社會科學》,2023年,第3期。

        猜你喜歡
        經典化新文學女作家
        語言、文學與認同:論臺灣新文學的“跨語實踐”
        魯迅的“立人”與中國新文學“為人生”創(chuàng)作理路
        稀見女作家戲曲三種考述
        中華戲曲(2018年2期)2018-08-27 10:06:00
        當代大眾文化語境下的文學經典化
        求是學刊(2017年1期)2017-02-22 16:22:02
        互聯(lián)網時代下網絡文學的經典化探析
        《胡適·魯迅·莫言:自由思想與新文學傳統(tǒng)》序
        東吳學術(2015年4期)2015-12-01 03:20:05
        “白洋淀詩群”2005—2014研究綜述
        青春歲月(2015年19期)2015-11-03 12:12:32
        穿過市井煙火氣的民國女作家
        都市麗人(2015年5期)2015-03-20 13:33:56
        兩位獲諾獎女作家筆下的女性“逃離”之路——《逃離》與《到十九號房》之比較
        現(xiàn)代女作家的文學交往與互塑
        江漢論壇(2014年12期)2014-03-11 16:44:12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精品| 国内少妇自拍区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A∨一二三|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自慰出白浆| 色狠狠av老熟女| 丰满少妇爆乳无码专区| 少妇高潮呻吟求饶视频网站| 老熟妇乱子伦牲交视频 | 开心五月骚婷婷综合网| 久久国产精品偷任你爽任你|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久久久|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丝袜美腿 | 免费一级a毛片在线播出| 久久开心婷婷综合中文|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日产国产精品亚洲系列| 日本加勒比东京热日韩|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 午夜免费电影| 国产性猛交╳xxx乱大交| 麻豆久久久国内精品|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二区| 国内成+人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 国产日韩网站| 国产精品农村妇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视频| 99精品国产兔费观看久久| 在线小黄片视频免费播放 | 男人的精品天堂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97人妻熟女成人免费视频| 久久久9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白白色发布的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播放播|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