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泰縣城南小學將聯(lián)奎文化確立為學校的核心文化,精心挖掘聯(lián)奎文化的豐富內涵,積極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一、聯(lián)奎文化概覽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精神財富。城南小學背倚永泰聯(lián)奎塔、面臨大樟溪。南宋乾道年間,同是永泰籍的蕭國梁、鄭僑、黃定連續(xù)高中狀元,因此,聯(lián)奎塔蘊含三狀元的寶貴精神,是永泰樟城的文化地標。為此,學校因地制宜、趁勢而為,確立了以聯(lián)奎文化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包含“志向聯(lián)奎,德仰三元”的學校精神,“胸懷家國,心逐夢想”的校訓,“向學勵志,崇善懷仁”的校風,“忠誠精進,慈和嚴謹”的教風,“樹德尚禮,勤勉博雅”的學風)。
學校還把聯(lián)奎文化有機地融入校園的基礎建設中,以“向學、勵志、逐夢”命名校園的三條路,以“崇善、懷仁、尚禮”命名三棟教學樓,以“仰德、聯(lián)奎、博雅”命名三座師生活動與休憩的亭園。學校希望通過聯(lián)奎文化的引導,激勵教師培養(yǎng)一批批健康、陽光、端正、向上的學子,讓他們在駐足校園時能仰望寶塔,遙思先賢,傳承弘揚聯(lián)奎文化。
二、聯(lián)奎文化影響學生的主要元素
學校在實踐中不斷詮釋聯(lián)奎文化的內涵,向學生灌輸向學、勵志、尚禮、勤勉、博雅的學習理念。
1.向學。向學,指積極主動地學習,不斷追求知識和進步。北宋曾鞏的《襄州到任表》:伏念臣素堅向學之心,幸遇好文之主。向學,是三狀元從少年時代起就具備且終身堅持的優(yōu)秀品質,也是新時代城南學子要傳承弘揚的可貴精神。向學,強調了學習的態(tài)度,鼓勵學生不斷勤奮學習、向上進取,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
2.勵志。勵志,即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種事業(yè)。它引自東漢班固《白虎通·諫諍》:勵志忘生,為君不避喪生。勵志不是取代他人成為強者,而是讓弱者與強者比肩,擁有與強者相當?shù)纳蛣?chuàng)造力。這也是三狀元從少年時代起就秉持的一種優(yōu)秀品格。在教育中,勵志不僅僅指學生要激活自己成長進步的欲望,喚醒生命能量和創(chuàng)造力,還要設定目標、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持續(xù)為了目標而行動。
3.尚禮。尚,推崇,尊重。禮,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表示恭敬,以禮相待;二是禮節(jié)、儀式等道德規(guī)范。尚禮可解釋為:崇尚各種禮節(jié),尊重道德規(guī)范。三狀元的一生同樣兼?zhèn)渖卸Y這一良好德行,一代又一代城南學子為人做事也要遵守法度,做一個有禮的人。
4.勤勉?!盾髯印じ粐罚恨Z邪不作,盜賊不起,化善者勤勉矣。《清史稿·允礽傳》:臣當益加勤勉,謹保終始。勤勉指努力不懈、勤勞不懈,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學習中或工作中勤奮、不懈怠的態(tài)度?!扒诿恪迸c“向學”共生共榮、相輔相成。天道酬勤,求學唯勤。時代的更新與社會的進步,都需要一代又一代城南學子恪守勤勉傳統(tǒng)、不忘治學根本。
5.博雅。在現(xiàn)代漢語中,“博雅”常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學識和品德,是褒義詞。在聯(lián)奎文化的理念中,“博雅”寓意著城南學子通過踐行向學、勵志、勤勉、尚禮,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積累起淵博的學識,磨煉出端正的品行。
三、在課程優(yōu)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奎文化精神
1.著力于閱讀推廣,著意于“懷滿腹詩書”,勤勉而臻于廣博。學校高度重視閱讀推廣工作,將閱讀納入學生素質能力培養(yǎng)目標,納入課后服務的課程安排中。2024年以來,學校響應上級倡議,開展“三泰書香·悅讀四季”讀書行動,實施“整本書·讀思達”三年行動計劃,被確定為“整本書讀思達教學改革實驗學?!?。學校教師不斷引領學生從單篇文章閱讀向整本書閱讀延伸,從課堂精讀向課外泛讀拓展,不斷豐富學生的閱讀面。學校教師結合課文教學內容,定期給不同年級的學生推薦適合的閱讀書單,拓展他們的閱讀深度。
2.著力于推廣葫蘆絲,著意于“會一種樂器”,尚禮而臻于優(yōu)雅?!读x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演奏對學生增強音樂理解、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音樂學習興趣,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促進身心健康成長等具有重要作用;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選擇合適的課堂樂器進行簡單的演奏或為歌(樂)曲伴奏,能參與各種形式的演奏活動,享受演奏的樂趣。為使學生更好地接受音樂熏陶、提升藝術修養(yǎng),學校選擇課堂樂器——葫蘆絲作為學生藝術發(fā)展的技能項目。在各級葫蘆絲協(xié)會及云之聲葫蘆絲巴烏教育連鎖機構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借助社會師資力量,推動葫蘆絲教學進課堂。目前,各年級學生每周上一節(jié)葫蘆絲教學課,一、二年級學生每周再上一節(jié)葫蘆絲課后服務練習課,特長生每周有兩次葫蘆絲課后社團活動。2024年5月,學校成功舉行了葫蘆絲千人展演,這是對葫蘆絲推廣成果的大檢閱,“人人愛學葫蘆絲、人人能演葫蘆絲、人人樂奏葫蘆絲”的美好愿景也在展演中初步達成。
3.著力于書寫規(guī)范,著意于“寫一手好字”,自勉而臻于雅致。學校著力落實將寫字教育納入課程,從起始年級就狠抓學生的寫字水平。在寫字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學做“端正”的人,書寫“端正”的字。學校定期開展書寫競賽活動,以賽促練,以賽促成長。在課后服務中,低年級學生每周上一節(jié)寫字課,教師會進行硬筆書法教學。學校每周還開設了兩節(jié)軟硬筆書法班,讓對書寫感興趣的中高年級學生能得到培優(yōu)提高。
4.著力于勞動教育,著意于“能幸福勞動”,勵志而臻于勤勞。學校以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為教育目標,把勞動教育納入學生培養(yǎng)全過程、貫通小學學段各年級。學校特別注重學生勞動能力的培養(yǎng),聘請勞動教育顧問,開發(fā)勞動教育實踐課程;將勞動教育從學校延伸至家庭,號召學生積極幫助家長做家務;創(chuàng)建緊鄰校園、位置極佳的“智耕園”校外勞動教育基地,將勞動教育從課堂拓展到基地,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
5.著力于科技培優(yōu),著意于“有科學素養(yǎng)”,向學而臻于“聯(lián)奎”。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yǎng)要從學生抓起。多年來,學校持續(xù)深化科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提升科學實驗課程質效,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具體地,學校著力常態(tài)化開展科學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并支持學生利用課后時間深入地開展科學探究與實驗;吸納校外科學人才助力校內科學教育,聘任校外科技輔導員;精心設計、組建科技培優(yōu)社團,適當引進課后服務周末精品課;與福州大學至誠學院信息工程系建立長期的共建機制,借助他們的教師、大學生等力量和課程資源,為學校培養(yǎng)科技愛好者、好苗子提供智力支持。
6.著力于陽光體育,著意于“顯聯(lián)奎氣質”,砥礪而臻于健康。學校深入貫徹“雙減”政策,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保障學生充足的課間活動時間和高質量的活動安排,不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學校特別將課間活動納入學校課程體系,將課間休息時間從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每天上午、下午各有一次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確保學生有充足的鍛煉時間。在保障課間時長的前提下,學校持續(xù)地優(yōu)化學生活動場地,落實安全管理制度,鼓勵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課間活動,以增進師生間的了解和互動。在大課程觀的引領下,學校將“兩操”“兩個大課間”納入日常教學管理范疇,并對它們進行科學設計、認真組織,務求規(guī)范、力求特色。以上體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學生不僅得到了身體上的鍛煉,更得到了心理上的成長。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泰縣城南小學 責任編輯:王振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