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在教育戰(zhàn)線上奮斗多年的教師,在我的教學生涯中,遇到過困惑和艱難,也遇到過歡笑和感動,一路走來,感概萬千:要想把學生們培養(yǎng)成祖國需要的人才,這就要我們老師在教育中不斷進步不斷提升自己,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
一、熱愛你的職業(yè)、熱愛你的孩子。
想要干好教師這份工作,首先你得愛你的工作。我覺得心態(tài)很重要,既然你已經(jīng)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yè),那在工作中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抱著一份樂觀的態(tài)度去對待。相信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因此,在工作中,用心去愛你的孩子,了解你的孩子,每天都懷著期待去和他們相處,是一件很令人愉悅的事。和孩子們相處是單純、快樂的,和孩子們久了,你自己也會變得年輕。
二、多種途徑,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曾經(jīng),一位校長對我說過:成功的老師第一步是讓你的孩子喜歡上你,從而喜歡自己所教的學科。只要學生真正喜歡上了語文,想不學好都難。(1)運用靈活多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快樂中獲取知識。除了借助外來的教學手段,對高年級的孩子來說,要讓他們覺得學習中,老師無處不在,才能激起他們的興趣。比如,背課文的某個片段,我和他們在課堂上比賽,看誰最先會背;每次寫作文前,我都會事先一篇下水文,效果奇佳??傊?,教師要想方設(shè)法,變著花樣把學生引入課堂的軌道上來,讓學生每節(jié)課都感到新鮮。(2)多表揚鼓勵,給學生以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沒有人不喜歡受表揚,我們的小朋友更是如此。例如:每次孩子們在我這里背誦了課文,我都會附上一句贊美:你好能干!今天你好帥哦、有進步等,最后他們都會期待,背書后你給他的評語,也就有興趣去學了。(3)形成良好的班級輿論,多和孩子交流。每周我都會根據(jù)學校工作重點或者根據(jù)班級發(fā)生的現(xiàn)象隨時對全班孩子做思想工作,形成一種良好的班級輿論,這樣做的好處是,有孩子發(fā)生糾紛,不需要老師出面,班上的同學們都會主動勸解,把小事化了;我每個周都會計劃讓自己和幾個孩子進行單獨的談心交流,他們會告訴我父母都不知道的心理秘密,我也會了解他們家里的情況,這不失為一個師生交流的好方法。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觀察孩子們的心情變化,多和他們談心。(4)和孩子們一起走在閱讀的道路上。A、給孩子們推薦適合他們的課外書目;" B、每天閱讀20分鐘;C、每周一節(jié)閱讀課。由于我們班學生大多數(shù)訂了《少年百科知識報》,在這節(jié)課上,我們就會一起閱讀報紙,針對某一篇文章一起探討。比如,了解到什么知識,受到什么啟發(fā),你最喜歡的地方是哪里等等。
三、品課標,研教材,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標》是教材編寫的指揮棒,也是出題人命題的依據(jù)。作為教師,在教學之前,細細地品讀《課標》,明確《課標》對該年級乃至整個小學階段的要求。在此基礎(chǔ)上,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脈絡(luò)框架,目標要求,重難點,才能在教學中做到胸中有數(shù),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四、家校配合,齊抓共管,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我班的孩子,多是留守兒童。由祖輩隔代撫養(yǎng)。能做好管吃、管穿、管住“三管”就不錯了,學習讓其自由發(fā)展吧。利用開家長會,家庭走訪等方式(有時在路上碰到家長的時候,我也會和家長交流幾句)讓家長和學校配合起來,學校布置的作業(yè),每天爭取讓家長監(jiān)督學生完成,讓學生養(yǎng)成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這樣齊抓共管,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留守兒童也可以被父母管教,讓他們的父母定時給你打電話。多和家長交流他們在校的情況以及他們在家的表現(xiàn)。
五、做好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
十根手指還有長短,更別說是來自各個家庭的性格迥異的學生了,特別是我班的孩子,這些學生在學習能力、方法、態(tài)度上都是不同的,有自覺的、有懶惰的,有聰明的也有比較愚笨的,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分層教學。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yīng)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后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jié),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fā)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并不是一項任務(wù),也不是代替老師、家長學的,是為自己學的。在此基礎(chǔ)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并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六、認真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業(yè)務(wù)能力
教海無涯、學海亦無涯,教學二字在字面上理解就是有教也有學,永無盡頭。我們教師應(yīng)時刻謹記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要堅持繼續(xù)學習,最主要的理由就是,不學習就不能勝任現(xiàn)在的工作,跟不上時代和新知識的步伐。如果不能經(jīng)常更新自身的知識結(jié)構(gòu),就不能對新知保持長久的好奇與敏銳,因為學習知識是維系師生關(guān)系最牢靠的鎖鏈。在教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借助于電腦、書籍、教育教學、管理學、心理學以及教學理論等方面的內(nèi)容。我覺得讀書要跟自己的實際聯(lián)系起來,要把讀書所得運用到工作中去,并做好讀書筆記或者每天把自己把自己的教學情況做一總結(jié)反思,發(fā)揚優(yōu)點,找出改進方法,這對自己今后的教學大有益處。積極地參加片區(qū)或本校開展的聽評課活動及教研活動,定期地聽不同科目的教師的課,并詳細記錄他們做的好的地方,以備自用。爭取上公開課,上一堂公開課學習到的東西也許是你兩三個月的課都學習不到的。所以這些活動不僅拓寬了我們的教學思路,同時還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駕御課堂的方法和經(jīng)驗,對自己的教學促進很大。
以上是我的幾點教學體會,工作中是千頭萬緒,實踐中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關(guān)鍵還是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全面制定教學計劃,并做到有針對性,落實過程要扎實到位,因材施教,檢查工作更要及時、耐心、細致,做到潤物細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