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本書閱讀是一種新型閱讀模式,其目的是讓學生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形成系統(tǒng)的閱讀思維,養(yǎng)成閱讀習慣,逐步形成閱讀鑒賞素養(yǎ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采取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正是要借助整本書閱讀的優(yōu)勢和價值,讓學生因整本書閱讀而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師應明白整本書閱讀教學價值,然后從教學實際出發(fā),整合教學資源,研究行之有效的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提高做好準備。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整本書閱讀" 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4)07-0118-03
一、前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直備受關注,與寫作教學一樣,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影響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形成發(fā)展。因此,教師也一直在研究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整本書閱讀是一種指導學生閱讀符合自身認知水平的一本完整書,然后逐步提高閱讀能力,發(fā)展閱讀素養(yǎng)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估量的應用價值和優(yōu)勢。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重點研究整本書閱讀指導原則和方法,研究符合小學生實際學情的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穩(wěn)步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效。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價值
整本書閱讀是一種新型閱讀教學模式,其主要是通過為學生準備與其閱讀能力和水平相符的一本完整的書,讓學生在有目的性的閱讀中提高閱讀能力。小學語文教學中整本書閱讀教學價值突出,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一是整本書閱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專注地進行整本書內容閱讀理解并記憶閱讀內容。整本書閱讀有著清晰的框架結構,高潮布局合理,學生可以在系統(tǒng)的整本書閱讀中理清書籍的框架結構和布局方法,進而對閱讀產生濃厚學習興趣。二是整本書閱讀可以幫助學生不斷豐富寫作素材,讓學生的文化知識持續(xù)性豐富,繼而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鍛煉閱讀思維、提高文化素養(yǎng),為后續(xù)寫作能力和水平提升做好鋪墊。三是整本書閱讀可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地思考和分析,此時的閱讀思維將持續(xù)活躍,有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四是擴大學生的閱讀空間,教材中的課文多篇幅短小,或者是某一本完整書籍的節(jié)選,閱讀理解存在一定難度,但在整本書閱讀中,學生將從單篇或者節(jié)選閱讀進入到更廣闊的閱讀天地,不僅閱讀視野逐漸開闊,閱讀空間也會明顯擴大。五是學生因整本書閱讀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整本書有著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高潮迭起,可以持續(xù)性地抓牢學生的閱讀目光,促進學生每日按時閱讀,久而久之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后整本書閱讀也會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隨著閱讀書籍種類和數(shù)量的增多而不斷培養(yǎng)和提升,順利推動學生綜合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
(一)設置整本書閱讀指導課程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價值是極為突出的,教師也意識到整本書閱讀指導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應試教學思想和壓力的存在,致使整本書閱讀教學一直以必讀科目存在,并沒有正式納入到課程教學設計中,所以教師也只能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提及整本書閱讀,簡單講解一些整本書閱讀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時間安排合理進行整本書閱讀,整本書閱讀教學游離在正常課程教學之外。因此,應重視設置整本書閱讀指導課程,讓學生意識到整本書閱讀的價值和意義,然后有效閱讀。例如,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設計時,應結合小學語文課程設計及教學大綱兩方面綜合分析,然后將整本書閱讀教學安排到課程設置中,讓整本書閱讀教學與寫作、基礎知識等教學任務同分一學期的教學課時。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隨著年級的提高而提高,所以語文課時的安排也會因教學內容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課時數(shù)量會從低年級的一周8節(jié)逐步減少,一個階段減少1節(jié),至高年級變?yōu)橐恢?節(jié)[1]。此時,教師可依據課時安排合理分配語文教學任務。因整本書閱讀與單篇文章閱讀有著明顯的時間需求差別,所以教師需要考慮到整本書閱讀的時間需求,繼而將整本書閱讀課時安排在周末放假前,這樣有助于學生充分利用周末時間進行整本書閱讀。與此同時,教師依據整本書閱讀的難度和學生的閱讀質量和效果,合理安排整本書閱讀指導課程內容,讓學生可以系統(tǒng)地學習整本書閱讀方法和技巧,可以在整本書閱讀結束后接受教師的專項閱讀指導,最終在方法學習和閱讀指導的幫助下成功培養(yǎng)形成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二)組織學生整本書閱讀交流
語文是一門專門學習漢語言知識和文化的人文學科,需要學生之間不斷地進行互動和交流,這樣才能提高閱讀興趣,開闊閱讀視野,活躍閱讀思維,繼而順利提升閱讀能力和素養(yǎng)。因此,組織學生整本書閱讀交流很有必要,教師應不斷探索研究適合于班級學生的整本書閱讀交流方式和路徑。例如,在《西游記》這本名著的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從整本書閱讀交流的優(yōu)勢和價值入手,對班級學生的閱讀實際學情進行分析,然后探索出小組合作閱讀是一種便利的閱讀交流方式,可在班級中推廣應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將班級學生按照閱讀能力、閱讀興趣以及閱讀習慣等合理劃分為若干個合作閱讀小組。接著教師鼓勵學生自行選擇一名學生擔任閱讀小組組長,然后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有序進行整本書閱讀。為增強學生之間的整本書閱讀交流興趣和效果,教師可鼓勵學生組成“線上+線下”的合作交流團隊,線上合作交流可依托于微信等社交媒體實現(xiàn),由小組長組建整本書閱讀微信群,然后邀請小組成員加入群聊,每日定時定點交流整本書閱讀心得和想法;線下合作交流則可依托于班級的閱讀課堂或者是課間時間,由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選擇適合的位置和時間分享閱讀收獲和感想。在整本書閱讀交流過程中,小組長起到的交流啟發(fā)作用是很強的,所以教師需要與每個整本書閱讀交流小組的組長溝通交流,針對每個小組的整本書閱讀交流實際情況給予一些建議和指導,讓小組長知曉如何在小組中帶領成員互動交流,深入探索整本書閱讀內容,高效率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時間,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因整本書閱讀交流而增強閱讀興趣和熱情,提高閱讀能力,養(yǎng)成整本書閱讀習慣[2]??傊?,無論何時,教師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指導和啟發(fā)作用都必須充分發(fā)揮,適時介入,適時退出,這樣才能起到整本書閱讀指導作用,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發(fā)展。
(三)激發(fā)學生整本書閱讀興趣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興趣培養(yǎng)情況,應明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核心思想,然后在教學指導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持續(xù)性激發(fā)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興趣和熱情,讓學生養(yǎng)成整本書閱讀習慣,并在閱讀過程中階梯性地活躍閱讀思維,始終以良好的閱讀興趣進行整本書閱讀。例如,在《西游記》這本名著的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先通過隨機抽查的方式盡可能深入地了解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的看法和感想。然后了解到導致學生整本書閱讀興趣降低的影響因素都有哪些,接著再針對具體情況尋找激發(fā)學生整本書閱讀興趣的方式和方法。最終教師在分析調查結果后確定整本書閱讀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有不同的影響因素會影響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興趣。如,前期會因為整本書的閱讀內容較多,不愿意閱讀而難以產生整本書閱讀興趣;中期會因為只關注故事情節(jié)對其他描寫不關注而導致前后故事銜接效果不佳而逐步失去閱讀興趣;后期會因為知曉了故事的結局而將閱讀興趣放在其他整本書閱讀上,出現(xiàn)虎頭蛇尾的閱讀狀態(tài)。因此,針對以上情況,教師可依據不同時期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興趣形成情況采取不同的解決之法[3]。如,在閱讀前期,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西游記》改編的電影、動畫片、電視劇等片段,吸引學生關注目光,繼而對整本書閱讀產生興趣;在閱讀中期,教師可組織角色扮演課本劇活動,讓學生選擇一個角色扮演,從而促進學生主動閱讀并探究自己扮演的角色人物形象和相關的故事內容,繼而持續(xù)增強整本書閱讀興趣;在閱讀后期,教師可組織整本書閱讀分享活動,并準備一些活動獎勵,激勵學生重新翻開書籍,重新梳理性閱讀,活躍閱讀思維,既豐富閱讀積累,又持續(xù)性增強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興趣。
(四)指導制訂整本書閱讀計劃
若想養(yǎng)成整本書閱讀習慣,并在整本書閱讀中獲得豐富的閱讀收獲和成果,那么學生必須要有科學的整本書閱讀計劃,并按照閱讀計劃有序持續(xù)性閱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班級學生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情況以及閱讀方法和計劃的情況有所了解,然后針對性地指導學生依據自己的實際閱讀能力制訂整本書閱讀計劃,并且要嚴格按照計劃完成整本書閱讀任務。例如,在《西游記》的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在全面性地了解當前班級學生對《西游記》的了解程度的基礎上,針對班級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和水平進行整本書閱讀計劃制訂的指導教學[4]。首先,教師將《西游記》這本書的具體情況介紹給學生知曉,然后將每個章節(jié)的大致內容以簡單的語言說明,讓學生對將要閱讀的整本書有一個清晰了解。接著,教師鼓勵學生依據自己的閱讀習慣和能力自行制訂一個整本書閱讀計劃。此后,教師將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計劃收集上來,了解學生的閱讀計劃制訂情況。教師從學生制訂的整本書閱讀計劃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學生的閱讀計劃很合理,但也有部分學生的閱讀計劃明顯過于“急迫”,很難實現(xiàn)深度閱讀。于是,教師從學生制訂的閱讀計劃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幾個計劃進行講解分析,指導學生如何優(yōu)化自己制訂的整本書閱讀計劃。如,《西游記》這本名著的閱讀難度中上,共有20個章節(jié),那么按照每天閱讀的要求制訂計劃時需要確保每天都可以閱讀,可依據每天的閱讀時間和閱讀部分的難易程度合理調整閱讀量,將每天的閱讀計劃安排在1~2章,若閱讀時間充足,閱讀興趣高漲,那么可多增加一個章節(jié)。這樣安排后,一周就可以完成整本書閱讀任務。
(五)開展整本書閱讀分享活動
小學生性格多活潑好動,也愿意主動分享自己都有哪些閱讀收獲,那么教師可借助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定期組織開展整本書閱讀分享活動。分享活動強調學生自愿、自覺、自主,所以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分享活動前應進行分享活動預熱教學,讓學生以積極參與整本書閱讀分享活動為榮,進而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有效閱讀,積極做筆記和反思。當教師觀察到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都有所收獲后,再選擇恰當?shù)臅r機開展整本書閱讀分享活動,那么最終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活動效果。例如,在《西游記》這本名著的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之初就將班級學生按照一定規(guī)律分為若干合作閱讀小組,然后組織學生按照閱讀小組制訂的整本書閱讀計劃有序閱讀,此時,小組學生可在小組中進行組內的整本書閱讀分享和交流,持續(xù)性地增強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全身心投入保質保量地完成整本書閱讀任務。在小組合作閱讀過程中,教師應持續(xù)性關注學生的閱讀收獲和成果,然后定期開展整本書閱讀分享活動。活動主題可在整本書閱讀前就確定,也可以在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一段時間后,由學生按照自己的閱讀感想再行確定??傊?,教師必須要突出學生的整本書閱讀主體,要讓學生全身心參與到整本書閱讀分享活動中,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人,有權決定分享主題,分享形式[5]。如,在整本書閱讀中期,班級學生一致同意開展整本書閱讀分享活動,那么教師就可以依據當前的整本書閱讀進度,組織學生確定整本書閱讀分享活動主題為“齊天大圣”,學生依據這個閱讀分享主題重新梳理閱讀內容,整理閱讀收獲,這樣就可以在整本書閱讀分享環(huán)節(jié)有優(yōu)秀表現(xiàn),整本書閱讀興趣和動機持續(xù)增強的基礎上,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文學素養(yǎng)也會持續(xù)性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可知,小學語文教學中整本書閱讀教學價值突出,既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擴大閱讀空間,培養(yǎng)閱讀習慣,提升語文素養(yǎng)。所以,教師需結合閱讀教學實際情況,研究適合于班級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指導教學策略,讓學生因整本書閱讀而對語文學科產生濃厚學習興趣,教師因整本書閱讀教學幫助學生構建閱讀思維邏輯,最終整體性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魯偉娟.整本書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3(40):38-41.
[2]張玉梅.小學語文教學中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J].亞太教育,2023(12):145-147.
[3]王棋.小學語文低學段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2(43):71-74.
[4]劉麗紅.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策略探微[J].基礎教育論壇,2022(17):47-48.
[5]常君.“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策略[J].語文新讀寫,2022(2):47-49.